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勇  马武华  钟鸣  王可佳 《医学综述》2012,18(7):1088-1089,1095
目的建立较理想的SD大鼠胎鼠海马神经细胞体外原代培养方法。方法孕18 d(E18)SD大鼠的胎鼠,采用胰酶消化和机械分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海马神经元的原代无血清培养。结果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神经细胞结构特征明显化,并能形成典型的神经细胞网络。结论该培养技术是海马神经细胞体外培养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胎鼠海马神经元培养及其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胎鼠海马神经元体外培养方法,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神经元特异性.方法取胎鼠海马,分裂获得细胞悬液,接种于24孔板,经2 h差速帖壁去除成纤维细胞,将细胞液转移并继续培养,以获娶纯度较高的海马神经元.培养第5、11、15天观察细胞和突起生长情况,用NeuN抗体以免疫组化SP二步法染色鉴立神经细胞.结果培养头3 d.细胞生长缓慢,5 d时细胞开始生长,可见突起,11 d时突起连成网状.经Neun染色培养细胞呈阳性反应,证明是神经元.结论本方法获取生长良好,纯度较高的海马神经元.  相似文献   

3.
胎鼠肺细胞的分离纯化及原代培养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目的 建立一套可靠的胎鼠肺细胞分离、纯化和培养技术,用于体外研究肺发育和早产儿肺部疾病。方法 采用胰酶和胶原酶消化19d胎鼠肺组织块,经差速离心和反复贴壁法,分离、纯化胎鼠肺泡Ⅱ型细胞(AECⅡ)和肺成纤维细胞(LF),并进行原代培养。用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透射电镜对所分离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 该方法所得细胞产量大、纯度高。免疫细胞化学鉴定,AECⅡ细胞cytoker—atin染色阳性,vimentin染色阴性,LF则相反。透射电镜观察AECⅡ,可见细胞内板层小体。结论 该方法是一种可靠的胎鼠肺细胞的分离纯化培养技术,可用于体外研究肺发育与早产儿肺部疾病。  相似文献   

4.
胎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分离、原代培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6,27(5):496-499,505
  相似文献   

5.
鼠胚脑皮质及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神经细胞原代培养是研究神经细胞的重要手段之一[1,2].传统方法是将神经细胞与神经胶质细胞混合培养,因此无法满足在单一神经细胞培养基础上进行研究的需要。1998年10月至1999年9月,我们对传统混合培养方法在取材、消化、温度、机械操作等方面进行控制和改进,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相对单一的神经细胞培养物和单神经细胞网络,为进一步开展神经生物学研究提供了相对稳定的体外模型。  相似文献   

6.
胎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分离、原代培养与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胎鼠肺泡Ⅱ型细胞原代培养及鉴定方法,建立肺泡Ⅱ型细胞培养模型,为体外研究肺泡Ⅱ型细胞及胎儿肺发育提供实验手段。【方法】采用低浓度胰酶消化20d胎鼠肺组织,经差速离心和特异性免疫吸附后,分离、纯化胎鼠肺泡Ⅱ型细胞,进行原代培养;根据细胞生长特点、形态特征、细胞表型和肺表面活性特异蛋白A的分泌,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透射电镜及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分离的细胞进行形态学和功能鉴定。【结果】原代培养的肺Ⅱ型细胞12h开始贴壁,外观呈多边形,岛状生长。培养的24~48h,细胞连接成单层,胞浆内颗粒明显,培养的6~7d细胞内颗粒大量减少;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细胞肺表面活性特异蛋白A(surfactant pmtein A,SP-A)染色阳性,透射电镜可见观察到细胞内板层小体,培养液中SP-A含量随培养时间延长逐渐增多,于培养36h达峰值,为80ng/mL;细胞纯度达(92±2)%,产量为(18.6±7)×10^6。【结论】差速离心和免疫黏附法是一种高效的分离和纯化胎肺Ⅱ型细胞的方法,所得细胞产量大、纯度高,可以用于体外研究肺泡Ⅱ型细胞和晚期胎肺发育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胎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分离及原代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胎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lveolar epithelial cell type Ⅱ,AECⅡ)的分离、纯化及原代培养方法,为有关胎儿肺发育及新生儿肺部疾病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胰酶结合胶原酶的消化方法,分离肺组织细胞成份,然后经差速离心和差速贴壁的方法纯化AEC Ⅱ,进行原代培养;通过台盼蓝染色检测细胞活力,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特点及形态特征,透射电镜鉴定,改良巴氏染色检测细胞纯度以及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表面蛋白C(Surfactant protein c,SPC)的表达.结果:每3~5只胎鼠可获得AEC Ⅱ(36 ± 5)× 106,活力98%±2%.镜下观察原代AECⅡ呈岛状生长,外观呈多边形或立方形.透射电镜可见特征性的板层小体,改良巴氏染色见胞质内有较多颗粒,纯度为96%±3%,呈现SPC绿色免疫荧光的细胞占96%以上.结论:利用胰酶和胶原酶消化,以及差速离心和差速贴壁的方法可成功分离出高产量、高纯度的胎鼠AEC Ⅱ,能满足体外进一步实验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胎鼠神经干细胞(NSCs)原代培养方法和活性评价体系,确定NSCs的最佳传代条件。方法:选取孕11~14 d SD大鼠,提取胎鼠原代NSCs,采用巢蛋白免疫荧光染色鉴定NSCs。将NSCs以1.0×104、2.0×104、6.0×104、1.0×105、1.6×105和2.0×105 m L-1的细胞密度进行传代培养48 h后观察神经球的形态表现,测定神经球直径。活死细胞染色法检测不同直径神经球中NSCs存活率。结果:NSCs呈巢蛋白阳性,培养的细胞为神经干细胞。NSCs呈聚集生长和牢固细胞间黏附聚集模式,形成神经球,平均直径为(152.72±47.52)μm,球与球之间少有单独的细胞散在。与2.0×104 m L-1传代密度比较,6.0×104 m L-1和1.0×105 m L-1传代密度的...  相似文献   

9.
胎鼠脊髓前角神经元的分离培养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胎鼠脊髓前角神经元的分离培养提供可靠而稳定的方法。方法 以6.8%Metrizamide形成的密度梯度体系离心与抑制有丝分相结合进行胎鼠脊髓前角神经元原代分离培养,并用NF200免疫组化染色后图角分析了解神经元的生长规律。结果 所获得神经元纯度可达85%左右,培养的第5~7天神经元生长状态最好,是神经元形态和机能测试的最佳时期。结果 密度梯度体系离心与抑制有丝分相结合可获得纯度较高的脊髓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一种简单、生长良好的大脑皮层神经元的培养方法。方法:急性分离新生鼠大脑皮层制作单细胞悬液进行原代培养,观察培养神经元的生长形态,并用免疫荧光化学法对其进行鉴定。结果:培养的神经元细胞清晰,光晕明显,生长良好,免疫荧光鉴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培养的细胞纯度较高,能够达到实验研究的要求。结论:该培养方法简单、可靠,是神经元培养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确定胎鼠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yonic fibroblasts,MEF)最优制备方法,为MEF的制备节省时间与原材料。方法取胎鼠组织,采用组织块培养法、胰酶消化培养法、胰酶消后组织块培养法进行分离培养MEF,比较观察MEF纯度、生长速度、细胞形态等指标,筛选最节省时间与原料的一种培养方法。结果组织块培养法所得MEF生长速度慢,细胞体积小,杂细胞少,纯化所需传代次数少。胰酶消化培养法的MEF生长速度快,体积较大,杂细胞数量多,纯化所需传代次数较多。胰酶消化后组织块培养法的消化后组织块的成纤维细胞生长速度介于前两种方法之间,细胞体积和形态与组织块法培养结果相似,杂细胞数量较少,纯化所需传代次数少。结论胰酶消化结合组织块培养法能最大限度的利用材料,在短时间内可制备大量MEF,满足核移植试验与作为饲养层细胞的需求。因此,胰酶消化结合组织块培养法是MEF最优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2.
ICR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培养及饲养层的制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ICR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培养体系,用于胚胎干细胞建系及研究。方法:选取不同胎龄的鼠胚原代细胞分离成纤维细胞,制作饲养层,使用不同浓度丝裂霉素C处理,以细胞形态、生长曲线、囊胚种植情况为饲养层评价指标。结果:ICR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可在胎龄12.5~14.5d进行原代细胞分离;12.5d为最佳分离时间;13.5和14.5d分离的细胞需在3代以后使用;6代以前细胞可用于饲养层制作;20mg/L丝裂霉素C作用2.5h可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结论:ICR小鼠可用来分离、培养胚胎成纤维细胞,用于胚胎干细胞饲养层的制作。  相似文献   

13.
猕猴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从体外培养成熟囊胚中分离并鉴定猕猴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 cell).方法猕猴卵母细胞经体外成熟培养、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体外成熟培养后,获得猕猴囊胚.当囊胚由透明带自然孵出后,用细玻璃针剥离囊胚中的内细胞团(inner cell mass,ICM)并与饲养细胞进行共培养.由ICM分离,培养并鉴定胚胎干细胞集落.结果由4只FSH超排猕猴中共取得92个处于GV期的猕猴卵母细胞,选取其中的22个用HECM-10培养基培养后,获得6个高质量的囊胚,由此6个囊胚中分离得到3个内细胞团,并由此最终获得1株猕猴ES细胞,即RS5细胞.RS5细胞具高比例核/质比,核仁多,其细胞集落边缘平整,其内各单个细胞清晰.经约5个月的连续传代后,仍保持了正常二倍体的核型,其染色体数目为42条.碱性磷酸酶细胞组织化学染色为阳性,说明RS5细胞为未分化态的胚胎干细胞.经高密度和长时间培养后,RS5细胞可进一步分化为多种类型细胞.结论 RS5细胞株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分化潜能,属于胚胎干细胞.  相似文献   

14.
目的体外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NSCs),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采用手动法及胰蛋白酶消化法分离胎鼠脑细胞,用优化的无血清NSCs培养基进行培养。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NSCs特异性标记分子的表达。结果分离的脑细胞体外培养48 h已大部分贴壁,3 d左右获得大量未分化呈巢状悬浮生长的神经干细胞团。第3代时,很少见到贴壁细胞,几乎全是神经球,神经球周围存在较多微刺。细胞表达一种中间丝蛋白,即巢蛋白(nestin)。结论成功分离、鉴定出C57小鼠NSCs,并可在体外条件下进行传代扩增培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分离、培养的ICR(Institute of Cancer Research,ICR)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ouse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BM-MSCs)的细胞生物学特性。方法 取6~8周龄ICR小鼠,利用全骨髓反复贴壁和有限稀释培养法分离纯化mBM-MSCs,观察形态特点,测定生长曲线和活力,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的周期和鉴定表面抗原,诱导其向成骨、软骨及脂肪细胞分化,采用染色法鉴定。结果 新分离的mBM-MSCs多呈小圆形,形态规整。培养传代后,细胞多变为梭形,大小较均匀,形态较一致。随着传代的次数增加,细胞的生长曲线、活力及周期呈现快速发育期、平台期和缓慢期;流式结果细胞CD44、CD73、SCA-1呈阳性反应,部分细胞CD90、CD105、STRO-1呈阳性反应,CD11b和CD45呈阴性反应;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后其碱性磷酸酶、茜素红和Von Kossa银染色均呈阳性反应,分化成脂肪细胞后油红O染色呈阳性反应,分化成软骨细胞后阿尔新蓝染色呈阳性反应。结论 ICR小鼠骨髓中分离培养出的MSCs,生物学特点鲜明,适于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昆明种系小鼠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特性鉴定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提高昆明小鼠胚胎干细胞(ES细胞)建株的成功率。方法 收集小鼠3.5d的囊胚培养,用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作为饲养层,形成的ES细胞样集落,经两次亚克隆分离培养ES细胞;进行相差显微镜观察、碱性磷酸酶染色和体内外分化能力鉴定。结果 获得两个稳定ES细胞集落,传至第11代。ES细胞呈集落样生长,碱性磷酸酶染色强阳性,体外分化的细胞沿拟胚体外向性生长,形态多样,在体分化可形成来源于3个胚层的组织。结论 两次亚克地获得的细胞具有ES细胞主要的生物学性状,有助于提高昆明小鼠ES细胞建株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离原代培养IRM-2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s),从本质上揭示IRM-2小鼠的辐射抗性。方法分离IRM-2小鼠MEFs,并进行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观察MEFs生长形态,测定第3代和第5代细胞生长曲线、细胞周期和增殖指数。结果IRM-2小鼠在胎龄14~16d进行原代MEFs分离,MEFs在体外为贴壁生长型细胞,6代前MEFs生长良好。第3代和第5代MEFs在培养至第3天开始进入对数生长期,到第6天时细胞数达到高峰。MEFs增殖活跃,第3代和第5代细胞增殖指数分别为53%和46%。结论成功分离、培养了IRM-2小鼠MEFs,为进一步利用MEFs研究小鼠的辐射抗性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小檗碱对2型糖尿病ICR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玲玲  黄澜  徐艳峰  李加美  肖冲  刘颖  秦川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0,20(1):23-27,I0006,I0007
目的比较小檗碱及小檗碱与添加剂对2型糖尿病ICR小鼠模型的降糖、降脂效果。方法100只三周龄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小檗碱组、小檗碱加低剂量添加剂组、小檗碱加高剂量添加剂组及二甲双胍组,以高糖高脂加尿链佐菌素诱导小鼠2型糖尿病模型,并分别以小檗碱、小檗碱加低剂量添加剂、小檗碱加高剂量每天灌胃干预治疗6周。检测血糖、血清血脂、肾功指标的变化情况;给药前后做糖耐量胰岛素耐量实验。每周量小鼠体重,动态观察小鼠体重变化。代谢笼中测量小鼠饮食水量变化。结果模型组血糖较普食组显著上升(P0.01),且维持较好;血脂指标CHO、HDL-c、LDL-c均较普食组升高(P0.05);其他各检测生化指标差异不显著。小檗碱组空腹血糖较模型组总体下降趋势明显且维持较好(P0.01);血脂较模型组有降低;糖耐量胰岛素耐量较模型组有改善。二甲双胍组血糖较模型组有下降趋势,血脂较模型组无显著差别。小檗碱加低剂量添加剂组较模型组血糖血脂无显著差别。小檗碱加高剂量添加剂组血糖较模型有下降趋势,血脂较模型组有下降趋势,其他各项生化指标均无差别。结论小檗碱降糖效果优于二甲双胍,小檗碱加低剂量添加剂,小檗碱加高添加剂。  相似文献   

19.
Summary To establish a method of directional differentiation and efficient production of neurons from embryonic stem cells (ES cells)in vitro, based on the 4-/4+ protocol described by Bain, a new method was established to induce ES cells differentiating into neurons by means of three-step differentiation using all-trans retinoic acid (ATRA) combined with astrocyte-conditioned medium (ACM)in Vitro. The totipotency of ES cells was identified by observation of cells morphology and formations of teratoma in immunocompromised mice. The cells differentiation was evaluated continuously by the detection of the specific cellular markers of neural stem cells, neurons and astrocytes, including nestin, NSE and GFAP using immunohistochemistry assay. The NSE positive cells' ratio of the differentiated cells was determined by flow cytometry. It was found that the transparent circular clusters surrounding embryoid bodies induced with combining induction protocol formed just after 24 h and gradually enlarged later. This phenomenon could not be observed in EBs induced only by ATRA. The NSE positive cells' ratio in the cells induced with ATRA and ACM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ells induced by ATRA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of differentiation, and finally reached up to 73.5% among the total differentiated population. It was concluded that ES cells could be induced into neurons with high purity and yield by means of inducing method combining with ATRA and ACM. ZHOU Yufeng, male, born in 1974, Doctor in Charge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离并初步鉴定小鼠羊膜组织中干细胞样细胞。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微球形成法分离小鼠羊膜组织中的干细胞样细胞,并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干细胞标志物Oct-3/4、C-kit及ALP在分离所得细胞球的表达情况。结果:从小鼠羊膜组织消化下来的细胞在低吸附培养板中生长7d后可形成细胞球,且该细胞球阳性表达干细胞标志物Oct-3/4、C-kit及ALP。结论:初步鉴定本实验分离到的细胞球具有干细胞特性,可为进一步研究小鼠羊膜来源干细胞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