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运用血清药理学方法观察补肾调冲方对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增殖、激素分泌功能以及抑制素B (INHB)、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1GF-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向培养的SD大鼠卵巢颗粒细胞中分别加入10%空白血清(对照组)、人转基因重组促卵泡激素(hFSH)含药血清(阳性对照组)、补肾调冲方含药血清(补肾调冲方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超排卵周期卵巢低反应与颗粒细胞中生长分化因子(GDF)-9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患者70例,采用本中心常规方案进行超排卵,依据取卵时获得平均直径>14mm的卵泡数分为卵巢低反应组21例,中反应组25例,高反应组24例。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技术检测卵巢不同反应组患者卵泡壁颗粒细胞和卵丘颗粒细胞GDF-9mRNA的表达,分析其与卵巢低反应的关系。结果:卵巢不同反应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基础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水平及促性腺激素(Gn)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低反应组卵泡壁颗粒细胞和卵丘颗粒细胞的GDF-9mRNA表达均低于中反应组和高反应组(P<0.05),GDF-9在卵泡壁颗粒细胞和卵丘颗粒细胞中的表达与获卵数呈正相关(r分别为0.508、0.632,均P<0.01)。结论:超排卵周期卵巢低反应与颗粒细胞GDF-9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卵泡冲洗在卵巢功能减退患者行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行IVF-ET助孕的卵巢储备功能差的患者共100个取卵周期,分为常规取卵组(对照组)50例和卵泡冲洗取卵组(冲洗组)50例。比较两组的获卵及胚胎情况、临床结局。结果:卵泡冲洗组的获卵率高于常规取卵组(P<0.05),其临床妊娠率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泡冲洗可以提高卵巢储备功能差的患者的获卵数,因此卵泡数少的患者取卵时,卵泡冲洗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不同扳机方式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在新鲜周期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并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的患者255例, 在助孕过程中根据不同扳机方式分为: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扳机组(HCG扳机组, 81例)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低剂量HCG扳机组(联合扳机组, 174例)。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获卵数、可利用胚胎数、MⅡ卵率、临床妊娠率、持续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采用t检验、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间获卵数、可利用胚胎数、MⅡ卵率、临床妊娠率、持续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CG扳机组的OHSS总发生率(6.17%, 5/81)低于联合扳机组(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56, P=0.001)。结论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行新鲜周期IVF-ET助孕过程中, GnRH-a联合低剂量HCG扳机更优, 能减少OHSS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妇女的助孕效果,总结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妇女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的特点。方法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治疗的12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157个周期)纳入观察组,750例输卵管因素不孕患者(925个新鲜周期)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促性腺激素(Gn)用量少于对照组,取卵数、冷冻胚胎数、优质胚胎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个辅助生育技术周期的药费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促性腺激素使用时间、移植胚胎数、受精率、卵裂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术前经过合理的内分泌调节会改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透骨消痛颗粒含药血清对兔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取4周龄新西兰兔膝关节关节软骨Ⅱ型胶原酶消化,建立软骨细胞体外培养体系,体外培养第3代软骨细胞随机分为5组,分别加入培养液、空白血清和中药血清低、中、高剂量继续培养24、48、72 h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软骨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流式细胞仪细胞周期检测显示中药血清中、高剂量能够刺激软骨细胞由G0/G1期进入S期和G2/M期,并呈现时间的依赖性,干预48 h后G0/G1期细胞比例降低,S期与G2/M期细胞之和增加,与低量组、空白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骨消痛颗粒含药血清能有效促进软骨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辅酶Q10联合金凤丸对高龄患者体外受精助孕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8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高龄体外受精患者186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Ⅰ组、Ⅱ组,每组93例。Ⅰ组患者给予维生素E胶囊,Ⅱ组患者给予辅酶Q10胶囊联合金凤丸。观察两组患者卵巢储备指标[窦卵泡数目(AFC)、卵泡雌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及雌二醇(E2)]水平、卵巢反应性指标[促性腺激素(Gn)总量、Gn时间、人绒毛膜促性腺素(HCG)日子宫内膜厚度、促排卵期E2峰值]及体外受精结局。结果:治疗后,Ⅱ组患者AFC、LH水平明显高于Ⅰ组,FSH、E2水平明显低于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Ⅱ组患者Gn总量明显低于Ⅰ组,Gn时间明显短于Ⅰ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E2峰值明显高于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患者获卵数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优胚数、临床妊娠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辅酶Q10联合金凤丸能有效改善高龄女性患者的卵巢功能,对体外受精助孕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麝香化瘀醒脑颗粒对大鼠的长期毒性反应特征,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取12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麝香化瘀醒脑颗粒大剂量组(40.92 g/kg)、中剂量组(20.46 g/kg)、小剂量组(10.23 g/kg)和空白组(给予等体积纯化水),每组30只,持续给药30 d。观察记录常规体征、血常规、血生化指标、脏器指数和组织病理学等变化。结果:研究期间,动物常规体征无异常变化。与空白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血常规(淋巴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以及血生化(肌酸激酶、葡萄糖、血清钠、血清氯和总胆红素)指标在给药期间有明显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属于正常值参考范围,在毒理学上无意义。系统解剖发现,与空白组比较,麝香化瘀醒脑颗粒大剂量组给药30 d后雌鼠肾脏指数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动物各脏器指数与空白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镜下观察主要脏器,未发现由药物引起的组织病理学改变。结论:麝香化瘀醒脑颗粒≤20.46 g/kg(25倍临床拟用量)为大鼠安全剂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妇血康颗粒促排卵作用。方法:40只未成年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等容生理盐水)组、己烯雌酚(1 mg/kg)组与妇血康高、低剂量(0.4、0.1 g/kg)组,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14 d。末次给药1 h后,检测大鼠血清黄体生成素(LH)、孕激素(P)、雌二醇(E2)和促卵泡激素(FSH)的分泌量;计算大鼠卵泡数;对大鼠子宫、卵巢组织进行病理切片观察。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妇血康高、低剂量组大鼠血清LH活性增强,P含量减少,卵泡成熟总数增加,大鼠卵巢组织状态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大鼠子宫变化不大;妇血康高剂量组大鼠血清E2含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妇血康低剂量组大鼠血清FSH含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血康颗粒可调节大鼠下丘脑-垂体-卵巢(HPO)轴的功能,促进卵泡发育成熟和排卵。  相似文献   

10.
王漫丽 《安徽医药》2021,25(6):1104-1109
目的 观察原花青素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颗粒细胞自噬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对抑癌基因p53(p53)/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 60只成年雌性SD大鼠按照1~60自然数编号后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N组、M组、P组、LD组、MD组和HD组,每组各10只.除N组外均建立PCOS模型.P组于建模成功后给予枸橼酸氯米芬溶液5.21 mg/kg灌服;LD组、MD组和HD组分别给予25、50、100 mg/kg原花青素灌服,N组和M组均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服,连续24 d.对比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卵巢组织病理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测定卵巢颗粒细胞自噬率;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测定卵巢组织p53、AMPK 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p53、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AMPK蛋白表达及AMPK的磷酸化水平(p-AMPK).结果 治疗后N组血清性激素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组血清睾酮、促黄体生成素(FSH)水平均升高,雌二醇水平下降(P<0.05);治疗前M组、P组、LD组、MD组和HD组血清睾酮、FSH水平均高于N组,雌二醇水平均低于N组(P<0.05);治疗后P组、LD组、MD组和HD组颗粒细胞自噬率分别为(11.20±1.82)%、(13.45±2.10)%、(11.08±1.79)%和(9.86±1.05)%,每两组间血清睾酮、FSH水平和颗粒细胞自噬率对比,N组0.05),余每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每两组间血清雌二醇水平对比,N组>HD组>MD组/P组>LD组>M组,除MD组与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每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组卵泡排列整齐,大小均匀,结构清晰,颗粒细胞规整,可达8~9层,大多均可见卵丘,余五组均有不同程度改变,HD组与N组接近;各组卵巢组织p53 mRNA、p53、LC3Ⅱ蛋白表达及p-AMPK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每两组间对比,N组>HD组>MD组/P组>LD组>M组,除MD组与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每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两组间LC3Ⅱ蛋白表达及p-AMPK对比,N组0.05),余每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卵巢组织AMPK mRNA及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花青素可改善PCOS大鼠性激素水平,减轻病理改变,抑制颗粒细胞自噬,推测是通过调控p53/AMPK通路,上调p53基因及蛋白表达,抑制AMPK的磷酸化,控制LC3Ⅰ向LC3Ⅱ转化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低比例嵌合型性染色体异常(SCA)患者的临床表型及其是否影响辅助生殖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在该中心进行辅助生殖助孕的28例低比例嵌合型性SCA不孕患者(病例组)的发育情况,根据年龄和促排卵方案按1∶2匹配该中心同期收治的56例染色体核型正常的不孕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胚胎发育情况并随访胚胎移植后临床妊娠结局。结果 2组患者体重指数、基础抗缪勒氏管激素、基础促卵泡生成素、基础雌二醇、不孕原因、不孕年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共42个取卵周期,对照组患者共72个取卵周期,促排过程中平均外源性促性腺激素用量、授精方式、平均获卵数、成熟卵子数,以及正常受精率、胚胎培养第3天优胚率和囊胚形成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成熟卵子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共46个移植周期,对照组患者共97个移植周期,2组患者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活胎分娩率,流产率、单胎妊娠的新生儿出生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中获...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卵丘颗粒细胞SIRT1表达对ICSI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 收集120例因男方因素在我院辅助生殖技术研究室行ICSI助孕的女性患者卵丘颗粒细胞,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IRT1蛋白.比较分析ICSI妊娠与非妊娠组SIRT1表达率,并分析其与ICSI实验室各项指标如穿卵泡数、获卵数、获卵率,受精数、受精率,卵裂数、卵裂率,优质胚胎数、囊胚形成数及囊胚冷冻数之间关系.结果 妊娠与未妊娠组SIRT1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RT1表达率与穿卵泡数、Ⅲ级OCCs数、ICSI卵子数、受精数、卵裂数、平均优质胚胎数、平均囊胚数、优质囊胚数、平均冷冻胚胎数间均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 SIRT1在卵丘颗粒细胞表达可能影响卵母细胞成熟及卵子发育能力,进而与ICSI助孕结局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早卵泡期降调节联合尿促性腺激素(HMG)方案用于卵巢储备功能低下不孕患者超促排卵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1年3月行体外受精(IVF)或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ICSI)治疗的109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的新鲜周期。根据促排方案分为早卵泡期降调节组(A)、微刺激组(B)和短方案组(C)。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结局。结果:B组患者促性腺激素用量低于A、C组患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A组患者血清黄体生成素(LH)水平显著低于B、C组,C组患者血清E2水平显著高于A、B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3组患者获卵数、卵子成熟率、受精率和移植胚胎数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每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33.33%vs32.35%vs36.00%,P>0.05)。B组周期取消率(34.62%)高于A组(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与C组(1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孕早期流产率(33.33%)高于A组(12.50%)和B组(18.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8,P=0.03)。结论:对于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不孕患者采用GnRH-a卵泡期长方案联合HMG促排卵,可获得与微刺激和短方案相同的临床妊娠率,且周期取消率和妊娠早期自然流产率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清胰煎剂与颗粒中主要有效成分药动学参数的一致性。方法两组大鼠分别灌胃给予同等生药量的清胰煎剂和颗粒后,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LC-MS/MS)法同时测定不同时间点血浆中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的血药浓度,采用Pk Solver软件计算相关药动学参数。结果清胰煎剂组有效成分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的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0.72,0.45,0.60,0.20 h;血浆消除半衰期(t1/2)分别为9.36,9.68,5.18,5.47 h;峰浓度(Cmax)分别为107.27,14.92,1363.6,96.02 ng·m L-1;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分别为496.31,105.60,3831.79,481.75 ng·h·m L-1。清胰颗粒组有效成分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的tmax分别为0.08,0.18,0.18,0.47 h;t1/2分别为5.61,6.96,4.66,6.51 h;Cmax分别为96.83,11.46,1249.27,96.68 ng·m L-1;AUC0-∞分别为369.68,70.59,5536.66,435.77 ng·h·m L-1。清胰颗粒组4种成分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t1/2、Cmax、AUC0-∞)与煎剂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清胰煎剂和颗粒具有相似的药动学特征。4种成分均吸收迅速,可为清胰制剂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补肾助孕方对黄体功能不全性(LPD)不孕症大鼠卵巢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Blot检测补肾助孕方高、中、低剂量组与阳性药、空白对照、模型组大鼠卵巢组织中VEGF蛋白表达。结果补肾助孕方各剂量组、阳性药组、空白组与模型组比较,VEGF蛋白表达的条带明显加深。结论补肾助孕方增加LPD大鼠卵巢组织中VEGF蛋白表达,从而促进黄体毛细血管生成,确保黄体最佳发育,起到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观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nt)低剂量灵活管理方案对卵巢储备功能正常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新鲜周期妊娠结局影响。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本院行IVF-ET助孕的卵巢储备功能正常不孕患者9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采用的GnRH-ant方案分为低剂量灵活方案组(n=47)和固定方案组(n=45),比较两组排卵用药情况、临床结局及新鲜周期的妊娠结局。结果显示低剂量灵活方案组Gn使用天数短于固定方案组,Gn总量少于固定方案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雌二醇(E2)水平高于固定方案组(P<0.05),两组HCG注射日黄体生成素(LH)、孕酮(P)水平和子宫内膜厚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低剂量灵活方案组优质胚胎数高于固定方案组(P<0.05),两组获卵数、成熟卵数、受精率、早发LH峰发生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低剂量灵活方案组临床妊娠率高于固定方案组(P<0.05),两组新鲜移植胚胎数、生化妊娠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抗抑郁新药柴归颗粒对抑郁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文拉法辛组和柴归颗粒组,每组12只,采用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模型(CUMS)模拟轻中度抑郁症,观察各组大鼠的体重及行为学变化情况,并于实验结束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大鼠血清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TCH)和皮质酮(CORT)的浓度。结果模型组的大鼠体重、旷场活动能力(中央格停留时间、直立次数、穿越总格数)显著下降,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增加,与空白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阳性药文拉法辛和柴归颗粒均能回调抑郁所致的大鼠体质量和行为学指标的变化,且均与模型组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的ACTH和CORT浓度均显著升高,与空白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RH有升高趋势但未见显著性;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文拉法辛和柴归颗粒均能明显降低大鼠血清中CORT和ACTH浓度,CRH有降低趋势但未见显著性。结论柴归颗粒对抑郁模型大鼠具有明显抗抑郁作用,可能与下调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亢进功能相关,是柴归颗粒抗抑郁治疗的作用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antagonist,GnRH-ant)方案和GnRH激动剂(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方案对不孕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 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的不同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12月于浙江省嵊州市人民医院进行初次控制性促排卵及IVF-EF助孕的不孕症患者400例,其中200例采用GnRH-ant方案(低龄组和高龄组),200例采用GnRH-a(低龄组和高龄组)。通过检测患者的一般情况、治疗及妊娠结果及其临床意义,确定GnRH拮抗剂方案和GnRH激动剂方案的可行性。结果 GnRH-ant低龄组(A组)和GnRH-ant高龄组(B组)在Gn使用时间、Gn用量、促排时间、取卵数及成熟卵数上,分别低于GnRH-a低龄组和GnRH-a高龄组。其中Gn使用时间、Gn用量和促排时间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取卵数和成熟卵数无统计学意义。IVF-ET治疗妊娠结果显示GnRH-ant低龄组和GnRH-ant高龄组在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上,均分别低于GnRH-a低龄组和GnRH-a高龄组,而持续妊娠率高于GnRH-a低龄组和GnRH-a高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控制性促排卵及IVF-EF助孕的不孕症患者,GnRH拮抗剂方案和GnRH激动剂方案临床妊娠结果均良好,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调经促孕汤联合西药治疗肝郁血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导致不孕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研究对象为80例肝郁血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对比西医与中医结合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症状改善、排卵以及妊娠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清T、FSH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治疗后的LH、LH/FSH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经促孕汤联合西药用于治疗肝郁血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的不孕症,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李黎 《贵州医药》2012,36(7):597-601
目的 评估口服避孕药预处理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中的利弊,为生殖中心临床合理应用口服避孕药(Oral contraceptive,OCP)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341例行IVF/ICSI的患者,按促排卵周期前是否使用过OCP药物分为OCP治疗组182例和对照组159例,对入选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评估口服避孕药对患者促排卵的效果以及对助孕结局的利弊影响.结果 OCP预处理明显减少卵巢功能性囊肿形成(P<0.0001).OCP处理组比对照组Gn天数平均增加0.34d(P=0.042),但剂量总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且两组获卵数、成熟卵数、总受精数、正常受精数、卵裂数、卵巢过度刺激发生率、流产率、临床妊娠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OCP预处理能较好地控制促排卵的时间,有利于医务人员安排不孕患者进周期的时间,同时也减轻了患者往返医院监测排卵的不便,又能有效减少卵巢功能性囊肿形成,但对助孕结局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