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手助腹腔镜改良Sugiura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改良Sugiura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肿大、脾功能亢进10例患者采用手助腹腔镜行改良Sugiura联合断流术.结果本组10例手助腹腔镜改良Sugiura手术均获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189.5 min,平均出血量141 ml.术后全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无手术死亡,术后平均住院日为10.5 d.结论手助腹腔镜改良Sugiura手术是安全可行的,降低了手术难度,有效地控制出血,是值得选择的门静脉高压症的微创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单纯门奇静脉断流术与改良Sugiura术在门静脉高压症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3年行改良Sugiura手术30例患者与同期行单纯门奇静脉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3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的一般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均P〉0.05),两组均无术中、术后近期严重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病例。两组在手术中出血、术后近期并发症、住院天数、术后远期消化道大出血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改良组食管静脉曲张消失者明显多于断流组(P〈0.05)。结论改良Sugiura手术后的食管静脉消失率明显好于传统断流术,但两者的远期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3.
门静脉高压症是外科领域较难治疗的疾病之一,Sugiura手术曾被认为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疗效最佳的术式.开腹改良Sugiura手术显示了其良好的治疗效果,而腹腔镜下改良Sugiura手术的报道较少[1-3].我们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2年6月13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完全腹腔镜改良Sugiura手术的资料,并选取同期进行的15例传统开腹改良Sugiura手术患者资料作对比,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胡建平  陈军  林斌  吴松  冯伟  石鑫 《腹部外科》2010,23(6):350-352
目的探讨改良的Sugiura手术在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中的运用。方法自2001年7月至2007年12月普外科收治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120例,58例急诊行改良的Sugiura手术,47例急诊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延期15例行改良的Sugiura手术。结果105例急诊手术者术后均立即获得确切的止血效果;改良的Sugiura手术组无吻合口漏及吻合口狭窄发生,术后并发症轻微;术后两组病人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发生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的Sugiura手术并未增加手术风险,近期、远期疗效满意,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较佳方法。  相似文献   

5.
Liu FL  Ye F  Lin JJ  Xu XM  Xu JH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19):1305-1307
目的比较手助腹腔镜与开腹全结肠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评价手助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在结肠无力症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2001年1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42例结肠无力症患者分为传统开腹手术(22例)和手助腹腔镜手术(20例)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手术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情况(肛门排气时间、进流质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日、术后早期并发症以及费用),并随访术后排便情况。结果开腹组与手助腹腔镜组一般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别。42例均行全结肠切除术,无手术死亡。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无明显差别;但两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流质时间和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助腹腔镜组优于传统开腹手术组;但平均住院费用手助腹腔镜组高于开腹组(P〈0.05)。开腹组1例发生切口感染,1例出现早期肠梗阻。手助腹腔镜组术后无明显并发症。术后随访2~14个月,两组平均排便(3.55±1.80)次/d。结论手助腹腔镜与开腹全结肠切除术均安全、简捷、有效,前者更有手术外观好、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经腹改良Sugiura术与Hassab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将2003年1月-2005年10月需行手术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按意愿分为接受经腹改良Sugiura术(研究组)组和Hassab术(对照组)组两组,对比两组的手术安全性、术后恢复和随访结果。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有25例、28例患者入组,两组均无手术死亡病例,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术后并发症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诊28个月,研究组无再发出血病例,而对照组再出血率为17.9%(5/28)(P〈0.01)。食管静脉曲张的消除率在研究组为100%,对照组为57.1%(16/28)(P〈0.01)。结论经腹改良Sugiura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一种有效术式,它使断流更为彻底,而操作并不复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经腹改良Sugiura术与Hassab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文  刘志苏 《腹部外科》2008,21(5):300-301
目的比较经腹改良Sugiura术与Hassab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2年1月-2008年3月手术治疗的门静脉高压症病人随机分为经腹改良Sugiura术(研究组,25例)与Hassab术(对照组,28例)两组.对比研究两组的手术安全性、术后恢复情况等。结果两组均无手术死亡病例。研究组在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36个月,研究组再出血率为4.0%,对照组再出血率为17.9%(P〈0.01);食管静脉曲张的消除率研究组为100%,对照组为57.1%(P〈0.01)。结论经腹改良Sugiura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一种有效术式,它使断流更为彻底,而操作并不复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腹改良Sugiura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经腹改良Sugiura术和28例经传统断流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均无手术死亡病例。改良Sugiura术组与传统断流术组相比门静脉压力改变不明显(P〉0.05):但改良SugiuFa术组患者的术后静脉曲张复发率、3年内食管曲张静脉再出血率比传统断流术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Sugiura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一种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9.
手助腹腔镜与开腹脾切除断流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比较手助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门脉高压症脾切除断流术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2月至2006年6月手助腹腔镜和同期开腹手术脾切除断流术各2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开腹组(183min vs.163min,P〈0.05),而术中出血量(630ml vs.1215ml)、术中输血量(601ml vs.1049ml)、腹腔总引流量(946mlvs.1545ml)、排气时间(79h vs.95h)、术后住院时间(13d vs.16d)均明显减少(P〈0.05)。术后肝功能、并发症发生率、切除脾重、住院总费用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断流术的近期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且安全、可行,具有微创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4年2月3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手助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
  结果: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者,手术时间168~240min,平均(183.2±21.8)min;术中出血量102~220mL,平均(132.3±23.9)mL;术后住院时间7~18d,平均(8.8±3.2)d;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发生。随访时间2~20个月,平均(8.3±3.4)个月,术后1个月复查上消化道钡餐提示患者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1例患者术后8个月再次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开腹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联合近端胃切除术。
  结论:手助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安全可行且微创,降低了完全腹腔镜手术的手术难度和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门静脉高压患者不同类型手术的并发症及预后。方法:对45例不同病因类型的门静脉高压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责门周围血管离断术18例(断流组),经腹改良式Sugiura断流术17例(横断流组),改良冠一腔分流术10例(冠腔分流组),对术后并发症进行随访并分析总结。结果:4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发生多见并发症21例,其中术后急性腹腔出血1例,切口感染1例,肺部感染2例,腹水3例,门静脉系统血栓6例,脾窝积液1例,术后再出血5例,术后食管吻合口狭窄2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8d。术后随访2~72个月,45例全部获得随访资料,3例死亡,其中1例为肝硬化癌变,2例为肝功能衰竭。冠腔分流组并发症低于其他2组(P〈0.01);冠腔分流组无死亡,断流组死亡1例,横断流组死亡2例,死亡率冠腔分流组亦低于其他2组(P〈0.01)。结论:合理选择不同外科术式治疗门静脉高压,有效预防及处理术后并发症,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改良冠一腔分流术作为部分门静脉高压患者的治疗术式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TIPS,改良Sugiura术和TIPS加改良Sugiura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 …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Wu X  Cao J  Wu X  Han J  Li J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2):98-100
目的 探讨TIPS、改良Sugiura术和TIPS加改良Sugiura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地对90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分别行TIPS、改良Sugira和IPS加改良Sugiura术治疗。结果 Ⅰ、Ⅱ、Ⅲ组近期并发症分别为23.33% ̄30.00%和20.00%,其中,出血复发率为6.67%、10.00%和0%,肝性脑为16.67%、0%和13.33%,Ⅰ组病死率为3.33%,术后1 ̄36个  相似文献   

13.
门静脉压力改变对门静脉高压症肠道通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Xu W  Wu X  Li J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3):201-204
目的 观察门静脉压力改变对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肠道通透性的影响。 方法 门静脉高压症患者 2 0例分为 2组 ,每组 10例 ,A组采用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transjugularintrahepaticportosystemicshunt,TIPS)加改良Sugiura联合治疗 ,B组行改良Sugiura治疗。分别于术前、TIPS后 2周和改良Sugiura术后 2周行肠道通透性检查 ;2 0例健康志愿者作对照。 结果 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较健康志愿者肠道通透性明显升高 (0 132± 0 110vs 0 0 32± 0 0 18,P <0 0 1)。A组患者TIPS术后 2周门静脉压力和肠道通透性均显著降低 (P <0 0 5 ) ;改良Sugiura术后 2周 ,2者无显著变化 ,但较术前明显降低 (P <0 0 5 )。B组患者改良Sugiura术后 2周肠道通透性和术前相比无显著变化。A、B组患者术前肠道通透性相比无显著差异 ,改良Sugiura术后 ,A组明显降低 (P <0 0 5 )。研究还发现门静脉压力与肠道通透性之间有显著相关性 (r=0 6 2 7,P <0 0 1)。 结论 研究表明TIPS加改良Sugiura术降低门静脉压力 ,改善肠道通透性 ,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腹腔镜脾脏切除术(LS)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ED)同开腹脾脏切除术(OS)加贲rJ周围血管离断术对于治疗伴有难治性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门脉高压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2年7月期间内,77例行OSED术以及同期67例行LSED术治疗的门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并发症情况。结果LSED组的手术时间和OSED组之间无明显差别(P=0.757)。LSED组术中出血,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少于OSED组(P〈0.001,P=0.019)。术后LSED组ALT、AST以及TBIL三项指标明显低于OSED组(P=0.002,P=0.002,P=0.015)。术后PLT、WBC以及H11检查结果两组之间无叫显差别(P=0.786,P=0.056,P=0.973)。术后并发症LSED组门静脉系统血栓发生率高十OSED组(P=0.037),其余并发症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LSED术在治疗伴有难治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门脉高压症时具有安全、有效以及创伤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改良Sugiura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回顾对85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改良Sugiura手术的情况。结果本组技术成功率100%,1例术后2周因肝功能衰竭死亡,吻合口漏1例。随访时间6个月至10年,平均4.1年。随访期间再出血1例,无吻合口狭窄发生,所有患者食管下段静脉曲张消失或明显好转,肝性脑病发生率2.35%。结论本术式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围手术期死亡率和再出血率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TIPS)加改良Sugiura术对门静脉高压症病人门静脉血流循环、肝外门体分流情况的影响。方法 对 14例门静脉高压症病人 ,进行治疗前后的99mTc动态显像、直接门静脉测压自身对比研究。结果 术前、TIPS及改良Sugiura术后病人的肝脏、门静脉开始显影时间分别显著提前 ;门静脉压力逐步降低 ;TIPS术后门体分流率 (shuntindex ,SI)明显下降 ,而改良Sugiura术后无显著变化 ;肝脏放射性 时间曲线斜率上升。结论 TIPS加改良Sugiura术造成的门静脉及肝外门体分流的改变有助于提高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巨脾切除术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行开腹巨脾切除术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26例,作为开腹组;另选取2014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行腹腔镜下巨脾切除术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26例,作为腹腔镜组。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两组临床指标和手术前后WBC、PLT水平均使用(x珋±s)表示,采用t检验,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脾窝引流管拔除时间和住院时间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周WBC、PLT水平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腹腔镜组术后总并发症4例(15.4%),明显低于开腹组15例(5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035,P0.05)。结论腹腔镜下巨脾切除术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完全3D腹腔镜下脾切除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手术疗效及可行性。方法: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43例患者因肝硬化引起的门脉高压、脾大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行完全3D腹腔镜脾切除术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腹腔镜组),同期41例患者行开腹手术(开腹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止痛剂使用次数优于开腹组(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腹腔镜组腹腔积液、切口感染率低于开腹组(P0.05),腹腔出血、肺部感染、胰瘘、胃瘘、门静脉血栓形成、围手术期死亡与开腹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3D腹腔镜行脾切除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完全3D腹腔镜手术治疗门脉高压症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