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CT导向下125碘粒子植入与TACE联合125碘粒子植入联合顺铂瘤内注射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选择100例原发肝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50例TACE+125碘粒子植入术为对照组,与治疗组50例TACE+125碘粒子植入+顺铂瘤内注射术,术后行肿瘤体积、血AFP值、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血常规、肝肾功能指标、种植性转移、随访生存期对比。结果所有患者均于术后1、2、6、12个月后复查,结果显示对照组50例肿瘤体积平均缩小27.4%,治疗组肿瘤体积平均缩小38.6%;两组血AFP值均下降,治疗组下降明显;对照组发现7例远处转移,治疗组3例远处转移;肝肾功能及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对照组与治疗组无显著差异;术后一年死于远处转移者,对照组8例,治疗组2例,对照组与治疗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125碘粒子植入+顺铂瘤内注射治疗肝癌的疗效观察证明,TACE联合粒子植入及顺铂瘤内注射治疗肝癌较TACE联合粒子植入方法治疗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FOLFOX4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中晚期肝癌术后存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单独给予FOLFOX4方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同时分别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液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免疫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和KPS评分改善程度和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7.78%,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35.5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CD8~+、CD4~+/CD8~+细胞免疫指标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CD3~+、CD4~+、CD4~+/CD8~+细胞免疫指标明显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KPS评分总改善率差异显著,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和KPS评分总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5)。两组患者在骨髓抑制、神经毒性、肝功能方面等毒副反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胃肠道反应、口腔炎上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FOLFFOX4方案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具有良好疗效,能够改善患者免疫力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化疗引起的毒副反应,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独FOLFFOX4方案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行肝癌切除术后细胞免疫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90例肝癌患者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9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病例组患者术前、术后7,14 d以及对照组T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3+,CD4+,CD8+,CD4+/CD8+。结果:病例组CD3+,CD4+,CD4+/CD8+均低于对照组,CD8+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术后7 d CD3+,CD4+,CD4+/CD8+均低于术前,CD8+高于术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 CD3+,CD4+,CD8+,CD4+/CD8+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期CD3+,CD4+,CD4+/CD8+均明显高于T3,T4期,而CD8+明显低于T1,T2期。结论:肝癌患者细胞免疫处于抑制状态,并与肝癌分期有关,手术后7 d内左右细胞免疫抑制情况会更加严重,之后免疫功能逐渐恢复,肝癌手术患者应该及时进行免疫干预,提高免疫功能,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老年结肠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16倒老年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纽和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术中置穿刺式空肠造口管,术后20~24 h开始进行肠内营养}对照组术后行常规静脉液体输入治疗和普外科术后常规护理.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和术后第1天、第7天测定营养指标、免疫指标和生化检查,并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第1天、第7天营养指标、生化指标、免疫指标(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可改善老年结肠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adio frequency ablation,RFA)前后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HC)患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2011年1月~2013年6月40例PHC患者RFA术前24 h与术后1周、4周时外周血CD3~+、CD4~+、CD8~+、CD4~+/CD8~+、CD4~+CD25~+Treg细胞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Th1型细胞因子(IL-2、IFN-γ、TNF-α)含量。选择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术前肝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CD8~+、Treg细胞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肝癌患者IL-2、IFN-γ、TNF-α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术后1周,肝癌患者CD3~+、CD8~+、CD4~+/CD8~+与术前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CD3~+、CD4~+明显升高,CD8~+明显降低(P0.05);Treg细胞术后1周、4周与术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1)。RFA治疗1周、4周IL-2、IFN-γ、TNF-α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射频消融可以改善肝癌患者短期内的T淋巴细胞功能,促进Th1型细胞因子分泌,从而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免疫状况产生有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探讨单纯全尾状叶切除术对肝癌患者免疫功能、AFP水平及生存时间的影响,为肝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60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单纯全尾状叶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全尾状叶切除联合左肝叶或右肝叶切除。治疗前后检测患者外周血CD4~+、CD8~+、CD4~+/CD8~+、NK细胞水平,采用AFP-EIA法检测患者AFP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累积生存率。治疗前两组患者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的CD4~+、CD4~+/CD8~+、NK细胞水平显著升高,且高于对照组;CD8~+水平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FP水平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AF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2、3年累积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单纯全尾状叶切除术更能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降低患者AFP水平,提高患者生存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右半结肠癌患者腹腔镜中间入路手术的疗效及免疫状况。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来本院就诊的50例右半结肠癌患者,经过随机数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中间入路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相关指标,CD3~+、CD4~+、CD8~+T淋巴细胞等免疫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两组术后右半肠癌活力指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术中的出血量及手术所用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但淋巴结清除的数目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镇痛、排气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CD3~+、CD4~+、CD8~+T淋巴细胞及CD4~+/CD8~+比值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CD3~+、CD4~(++)T淋巴细胞及CD4~+/CD8~+比值显著提高,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CD8~+T淋巴细胞含量显著降低,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血清Polo样激酶-1(Serum Polo-like kinase-1,Plk1)、胸腺激酶(Thymidine kinase,TK1)、凋亡抑制因子(Apoptosis inhibitor,Livin 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Apoptosis inhibitor protein,Xiap)等主要的右半肠癌活力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中间入路手术具有良好的治疗右半结肠癌效果,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及术后恢复时间,明显改善CD3~+、CD4~+等免疫细胞百分比,减低患者体内右半肠癌活力指标及并发症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乌司他丁联合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炎性因子、氧化应激水平及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就诊于本院的60例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次序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29例),研究组采用常规治疗+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乌司他丁(31例)。比较两组的血肌酐、血尿素、炎性因子、氧化应激、免疫指标等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CD3+、CD4+、CD4+/CD8+均高于治疗前(均P<0.001),CD8+低于治疗前(P<0.001),且研究组治疗后的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CD8+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肌酐与血尿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的血肌酐与血尿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的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与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的TNF-α、IL-10与IL-1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的丙二醛(MDA)低于治疗前(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的MDA低于对照组(P<0.05),SOD、CAT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乌司他丁联合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尿源性脓毒血症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与氧化应激水平,提高肾功能与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微环境中CD8+CD28-调节性T细胞(CD8+CD28-Treg)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检测技术对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及其50例健康患者的外周血中CD8+CD28-Treg进行检测,对于顺利手术切除的46例患者的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进行CD8+CD28-Treg的检测,再选取30例肝癌石蜡标本,检测其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CD8+CD28-Treg的表达。 结果:通过对肝癌组与健康对照组检测结果比较发现:CD8+CD28-Treg在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外周血中测定值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5.55±3.14)% vs.(10.12±3.16)%],肝癌组织的CD8+CD28-Treg表达较癌周组织中的CD8+CD28-Treg表达增高[(19.34±3.12)% vs.(13.59±2.47)%],石蜡标本中肝癌组织CD8+CD28-Treg表达高于癌旁组织中CD8+CD28-Treg的表达[(13.58±2.46)% vs. (9.47±3.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CD8+CD28-调节性T细胞在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微环境中表达明显增加,其可能在机体对原发性肝癌的免疫应答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术联合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过继性免疫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成观察组(TACE联合CIK治疗20例)和对照组(单纯TACE治疗18例),比较两组术后的生活质量(QOL)、免疫功能变化、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结果: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观察组CD3+,CD4+细胞百分率,CD4+/CD8+比值明显上升,CD8+细胞百分率明显下降(均P<0.05),而对照组以上指标无明显变化(均P>0.05);观察组平均PFS和OS为12个月和34个月,而对照组为7个月和13个月,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辅助性CIK细胞过继性免疫治疗可以提高TACE的疗效,明显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D4+T淋巴细胞内三磷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含量与原发性肝癌(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关系。方法 64例次肝癌肝移植,56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纳入该研究。采集外周血标本,用ImmuKnowTM免疫细胞功能测定试剂盒检测CD4+T淋巴细胞内ATP值。根据样本采集时肝癌肝移植患者是否发生肝癌复发,将采集的64份全血标本分为非复发组(51份)和复发组(13份)。结果健康对照组、非复发组、复发组的CD4+T淋巴细胞内ATP含量分别为(459±121)ng/ml、(308±101)ng/ml、(138±97)ng/ml,复发组的ATP值明显低于非复发组和对照组。ATP值降低(147ng/ml)时肝癌复发的风险明显增加,与肝癌复发存在良好的相关性。结论 CD4+T淋巴细胞内ATP含量与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具有良好相关性,监测肝癌肝移植术后患者的上述指标对评估其免疫状态、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参一胶囊联合腹腔镜解剖性肝段切除术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腹腔镜解剖性肝段切除术治疗,同时给予安慰剂,而观察组在腹腔镜解剖性肝段切除术的基础上另给予参一胶囊,疗程为2个月。治疗后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清IgG、IgA、IgM、CD3~+、CD4~+等免疫功能指标含量,检测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及α-岩藻糖苷酶(AFU)等肿瘤标记物水平。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4.7%和1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近期疗效结果表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Ig G、Ig A及Ig M等免疫功能指标含量分别为(50.58±9.15)%、(36.23±5.24)%、(15.56±1.95)g/L、(2.45±0.45)g/L及(2.54±0.51)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AFP、CEA、CA-125及AFU含量分别为(20.12±2.34)μg/L、(10.97±1.36)μg/L、(24.56±2.19)U/m L及(23.45±2.98)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参一胶囊联合腹腔镜解剖性肝段切除术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疗效确切,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早期胃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早期胃癌患者10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4例)行传统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术,观察组(56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情况,记录手术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变化,统计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hs-CRP、IL-6、TNF-α均有升高,但观察组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CD3~+、CD4~+、CD8~+免疫功能指标均有降低,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CD4~+/CD8~+比值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14%vs 25.00%,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机体应激反应,减少免疫功能损伤,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化疗方案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对照组70例,对照组采用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两组均以每21天为1个周期,治疗8个周期。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和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增加(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改善率为69.57%,高于对照组治疗改善率为50.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CD8+较治疗前下降;对照组CD3+、CD4+、CD4+/CD8+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CD8+较治疗前升高。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CD8+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观察组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血小板减少、腹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联合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者其疗效确切、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5.
槐耳颗粒对肝癌肝移植术后患者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槐耳颗粒对肝癌肝移植术后患者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 将2004年7月至2006年6月符合UCSF标准的肝癌肝移植患者60例分为槐耳颗粒组(20例)、化疗组(15例)、槐耳颗粒+化疗组(15例)和对照组(10例).观察各组的白细胞、肝功能、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免疫排斥反应情况,并统计术后1年肿瘤复发率.结果 化疗组白细胞在治疗后1、3、6个月较治疗前明显减低(F=62.053,58.472,49.807,P<0.05);其余3组治疗前后变化不大;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2.361,113.412,87.572,P<0.05).槐耳颗粒组和槐耳颗粒+化疗组NK细胞活性、CD4+/CD8+比值、IL-2水平在治疗后1、3、6个月显著高于治疗前,并显著高于化疗组和对照组(P<0.05).各组在观察期间均未出现急性免疫排斥反应;术后1年各组均有2例患者出现复发、转移,对照组发生率高于其余3组(P<0.05).结论 槐耳颗粒能改善肝癌肝移植患者术后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增强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能有效抑制肿瘤在术后1年内的复发、转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开腹手术与射频消融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功能、免疫功能及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及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8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医师建议及患者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接受经开腹手术治疗,n=42)和研究组(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n=40),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观察手术前后两组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 L)]、免疫功能指标[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血清HGF、TGF-β1、IL-17水平变化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术后2年随访生存率较对照组明显高(P0.05),术前两组ALT、TBi L、AST、CD3+、CD4+、CD8+、HGF、TGF-β1、IL-17相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术前相较,术后两组ALT、TBi L、AST、CD8+、TGF-β1、IL-17明显降低,CD3+、CD4+、HGF明显升高,且术后研究组ALT、TBi L、AST、CD8+、TGF-β1、IL-17较对照组明显低(P0.05),CD3+、HGF较对照组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7.50%明显低于对照组28.57%(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相较,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优,在改善患者肝功能、免疫功能、调节机体血清相关因子方面的效果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的效果。方法:将6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后氧化应激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及能量代谢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尿管留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手术前2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血清丙二醛(MDA)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CD3+、CD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E)、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可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有效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对患者机体免疫功能、能量代谢影响较小,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患者手术前后CD8+CD28-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接受手术治疗的双侧甲状腺癌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A),分别收集良性甲状腺瘤患者(B)及健康体检者(C)各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三组外周血CD8+CD28-调节T细胞百分含量及其胞内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白介素10(IL-10)的平均荧光强度;比较术后4周甲状腺癌患者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与C组比较,A及B组CD8+CD28- T细胞及TGF-β1均升高,但B与C组无统计学差异,而A组两者均显著高于C组(P<0.05);与C组比较,A及B组IL-10均显著升高,且三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4周复查显示A组患者CD8+CD28-T细胞、TGF-β1及IL-10三者与手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以CD8+CD28-T细胞的回落最为明显,TGF-β1次之。结论〓CD8+CD28-T细胞、TGF-β1及IL-10表达增加是甲状腺癌患者的一个重要免疫学特征;TGF-β1是相对特异的一个细胞因子,在评价术后疗效较IL-10敏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曲马多对胃肠道肿瘤患者术中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数量的影响.方法 30例胃肠道肿瘤行根治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麻醉前肌注曲马多1 mg/kg,对照组不使用.于麻醉前、手术1 h和术毕抽取外周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3+CD4+、CD3+CD8+)、活化T细胞(CD3+HLA-DR+)和自然杀伤(NK)细胞(CD3-CDl6+CD56+)数量的变化.结果 两组手术1 h CD3+、CD3+CD4+、CD3+CD4+、CD3+CD8+、CD3+HLA-DR+和NK细胞数量均较麻醉前明显下降,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术毕两组各指标有所回升,但对照组仍明显低于麻醉前水平和观察组(P<0.05).结论 曲马多可减轻胃肠道肿瘤患者术中T淋巴亚群和NK细胞下降的程度,明显改善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早期周围型肺癌行胸腔镜手术后患者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分析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400例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0例,对照组行开胸手术,观察组行胸腔镜手术。统计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住院时间等术后一般情况。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免疫球蛋白含量,同时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比例。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7天,观察组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IgG、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D8~+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手术利于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的术后恢复,并在降低患者体内炎症反应水平的同时改善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