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肾脏常见结节包括肾囊肿、脓肿,肾癌、错构瘤等,随着CT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宝石能谱CT成像(GSI)检查,单能量、多参数成像,能够从影像学角度为肾脏结节病变的良恶性预测、为保留肾单位的手术前病例选择提供参考.本研究就宝石能谱CT在肾脏结节病变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肾上腺转移瘤的CT特征及CT在肾上腺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8例患者作CT扫描。结果单侧肾上腺肿块42例(72%),双侧16例(28%)。肿块直径范围1.5~12cm,分别呈圆形、卵圆形和分叶状不规则形。密度为实性、囊性或囊实性,增强后实性肿块及囊壁有强化。结论 CT是发现肾上腺肿瘤可靠、有效的检查方法。肾上腺转移瘤的诊断是综合性的,包括原发癌史、恶性征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小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定量分析模型。方法:对21名3208张肺小结节良恶性肺部CT图像,利用灰度共生矩阵法,借助MATLAB和VC++软件平台提取纹理特征,利用SAS9.1版本统计学软件进行Sandwich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入选的纹理特征有能量值、熵值、惯性炬、局部平稳性和灰度值,系数检验的P值均为<0.0001;且能量值、熵值和惯性炬值越小时,局部平稳性和灰度值越大时,越可能是恶性肺小结节。结论:提取纹理特征对于区分图像的良恶性有较强的描述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上腺Conn腺瘤的MS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Conn腺瘤患者的CT资料,分析病变的形态、大小、密度及强化特征。结果19例患者均表现为与肾上腺相连的类圆形结节影,均为单侧病变,17例边缘清楚,2例病灶边缘模糊;18例病灶直径小于2cm,1例大于2cm;18例病灶内密度较均匀,1例表现欠均匀;19例患者结节病灶均呈低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17例病灶轻度强化,2例无明显强化,16例强化较均匀,门脉期均持续强化,延迟期18例肿块保持强化。结论肾上腺Conn腺瘤有特征性的MSCT表现,MSCT对肾上腺Conn腺瘤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肾上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表现及诊断要点。方法对经CT检查并证实的肾上腺病变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无功能性肾上腺病变12例、有功能性肾上腺病变8例、良性病变14例、恶性6例。结论CT检查对诊断肾上腺病变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CT对肾上腺肿瘤的定性诊断无特异性,需要依据临床体征,生化检查,特别是病理学的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甲状腺肿瘤的CT影像特征及对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78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行超声检查和CT检查.分析比较甲状腺肿瘤良恶性结节的CT影像特征,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CT诊断与超声诊断对甲状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效能(敏感度、特异度).结果 78例患者经术后病理结果证实:58例(72个结节)...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在低剂量CT检查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动态增强磁共振(DCEMRI)在良恶性肺结节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共130个结节病灶)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开展低剂量CT检查及DCE-MRI检查,并根据影像学结果做出诊断。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并比较低剂量CT与低剂量CT+DCE-MRI鉴别诊断良恶性肺结节的敏感性、特异性。同时,采用DCE-MRI定量分析方法,对比肺结节良性组和恶性组的DCE-MRI成像参数,包括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Ve)、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比较恶性结节所对应的病理特征与DCE-MRI成像参数的分布情况。结果低剂量CT+DCE-MRI鉴别诊断肺结节的敏感性(94.79%vs. 83.33%,P=0.009)、特异性(94.12%vs. 79.41%,P=0.006)均高于单纯低剂量CT检查。在Ve、Ktrans、Kep参数值上,恶性组均高于良性组(P <0.05),且恶性组Ⅲ-Ⅳ期、中低分化、发生胸膜侵犯的患者Ve、Ktrans、Kep指标均显著较高。结论 在低剂量CT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和超声在甲状腺良恶性疾病诊断中的影像分析。方法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诊断的149例甲状腺疾病患者,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分别采用CT和超声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两种不同检查方式的影像表现进行对比。结果甲状腺良性病变、恶性病变符合率的CT诊断结果分别与超声诊断结果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T和超声在甲状腺良恶性疾病诊断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通过观察结节在人体内生成的位置、大小及病变状态等明确良恶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CT纹理分析技术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呼吸内科从2017年1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出现了孤立性肺结节的患者36例,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对患者进行CT纹理分析技术,并对患者进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分析CT纹理分析技术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同时选择2016年度没有使用CT纹理分析技术检查的患有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病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参考CT纹理分析技术检查的准确性。结果:使用CT纹理分析技术分析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改变的36例患者当中,诊断为良性改变的病例25例,恶性病变的病例11例在上述的数据当中恶性肿瘤的数值较大,在患者进行进行活检诊断之后,良性病变的病例25例,恶性病变的病例11例,误诊率为0,结果要优于非CT技术的12.2%(5/41)。讨论:使用CT纹理分析技术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成像在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定性鉴别的应用价值,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68例孤立性肺结节(SPN)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所有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机对SPN行平扫和增强后序列扫描,计算结节增强参数,统计各个期相的CT净增值与最大CT净增值的差异,观察结节形态学征象,计算多期动态扫描的△CT值对诊断恶性与非恶性SPN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炎性、恶性SPN增强后30s、60s、120s、180s、240s、300s的CT值均明显高于良性SPN,炎性SPN增强后60s、120s、180s、240s、300s的CT值明显高于恶性SPN,因而,炎性SPN强化最明显,恶性次之,良性强化最不明显,三者之间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成像能够为恶性、良性、炎性SPN鉴别提供有利证据,可以同时观察结节的形态和强化特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肾上腺肿块CT表现,初步评价CT在其良恶性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97例患者肾上腺肿块进行CT检查,同时行手术病理或活体病理检查.结果:CT对肿块的检出率为100%,定位精确,可对大多数肿块作出定性诊断.可以明确肿块与邻近组织结构的关系.结论: 肾上腺肿块病理结构是其CT表现的基础,CT对肾上腺肿块的定位、定性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孙致强 《河北医药》2005,27(7):489-490
目的 提高肾上腺偶发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年至2003年5月收治的肾上腺偶发瘤43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肾上腺皮质腺瘤12例,肾上腺囊肿10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7例,肾上腺皮质癌4例,肾上腺转移癌3例,肾上腺髓性脂肪瘤3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4例。结论对于肾上腺偶发瘤,均应常规行内分泌检查,CT对确诊肾上腺占位病变有较高价值。对于确诊为恶性肿瘤、功能性肿瘤及直径大于3.5cm的肿瘤,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应警惕偶发性嗜铬细胞瘤的潜在危险性,对非功能性、直径小于3.5cm的肿瘤可行CT随诊。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少见结节型肝癌的螺旋CT影像表现,进一步提高结节型肝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 临床病理证实的18例结节型肝癌的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CT影像表现。结果 结节型肝癌病灶单发16例,多发2例,均表现有与常见结节型肝细胞癌的不同CT影像表现。结论 部分少见结节型肝细胞癌可分别在动脉期,门静脉期或延时期表现与常见结节型肝细胞癌的不同螺旋CT影像表现,但总体上仍服从“快进快出”这一结节型肝细胞癌的强化特征。  相似文献   

14.
陈金璋  胡怀远  宋瑞 《安徽医药》2011,15(9):1128-1129
目的探讨肾上腺腺瘤样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报道1例64岁男性肾上腺腺瘤样瘤,包括其临床、影像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肾上腺腺瘤样瘤多发生于左侧,影像学无特征性表现;组织病理学特征,包括浸润周围组织、印戒样细胞,可能考虑侵袭性肿瘤,免疫表型calretinin、CK5/6、CK、EMA、Vim阳性。结论肾上腺腺瘤样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病变,仅靠CT和磁共振成像(MRI)很难与肾上腺常见肿瘤相鉴别,根据病理组织形态学特点并结合免疫组化染色,可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提高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治疗水平,完善其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对74例经手术治疗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有典型儿茶酚胺症状者68例,B超、CT、MR1定位检查阳性率分别为85.8%、97.1%和100%.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成功切除肿瘤,共77个,经病理检查证实良性66例,恶性8例.该组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定性检查及影像学定位检查来明确诊断.术前血压控制、充分扩容、改善心功能、纠正心衰,术中应用升压药物等围手术期处理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12例儿茶酚胺症均经病理及手术证实,其中10例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AMP),1例肾上腺髓质增生(AMH),1例恶性嗜铬细胞瘤。CA和VMA测定对诊断有特异性,AMH的诊断依赖于病理,对于无高血压症状的嗜铬细胞瘤,认为采用“静止嗜铬细胞瘤”为妥,手术是治疗儿茶酚胺症的根本治疗方法,充分的术前准备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多层螺旋CT的影像学特点,进行鉴别诊断,提高多层螺旋CT对该病的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18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患者的影像学的资料。结果 CT示瘤体较大,多成类圆形或卵圆形。瘤体多清晰,肿瘤密度均匀也可不均匀,多数有坏死、囊变区,也可有出血;肿瘤平扫成软组织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成明显强化,静脉期强化程度与动脉期相近,延迟扫描CT值下降较慢。三维重建(MPR)得到矢状面和冠状面图像,肿瘤的立体形态显示清晰,肿瘤与周围软组织关系清晰可辨。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及MRP对嗜铬细胞瘤的定性和定位诊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节细胞神经瘤的cT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病理证实的节细胞神经瘤CT表现。结果2例节细胞神经瘤位于肾上腺,3例节细胞神经瘤位于腹膜后。1例为偶然发现结节状密度均匀软组织,三年后明显增大呈现蟹足样生长方式,另4例为囊实性密度肿块。在增强cT中,5例均为明显延时强化。结论节细胞神经瘤较为典型CT表现为蟹足样生长方式,CT增强呈现进行性的延时强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异位嗜铬细胞瘤的临床及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有完整病史资料及手术病理结果,经CT检查的异位嗜铬细胞瘤15例。结果 CT查出肿瘤为100%,15例中术前CT诊断为异位嗜铬细胞瘤13例,诊断准确率86.7%;15例中良性13例,恶性2例,恶性比例占13.3%。结论 CT检查是异位嗜铬细胞瘤定位、定性最有效的影像检查。CT结合嗜铬细胞瘤临床特点及影像特点,对异位嗜铬细胞瘤的准确诊断、制定手术方案及减少手术失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