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湖南中医杂志》2009,(5):36-36
熊继柏,男,湖南石门县人。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名中医。从事中医教学、临床50年(其中在农村中医院行医20年,在城市行医30年)。通晓中医经典,擅长中医内科,并擅治妇科及儿科病证,对诊治疑难病证和急症尤有独到经验。是我省著名中医理论、临床大家。在任教的20余年中,主讲《黄帝内经》,同时主讲过《难经》、《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中医内科学》等课程。讲课时数达8000学时。讲课条理清楚,深入浅出,旁征博引,融会贯通,而且紧密联系临床实践,深受学生欢迎。曾先后8次被湖南中医药大学评为优秀教师、教学效果好的老师和学生最喜爱的老师。近年来,曾多次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上海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同济大学、暨南大学、香港浸会大学、  相似文献   

2.
中医妇科是中医药院校课程中的临床课,教会学生中医诊治疾病的方法即辨证论治的临床思维,培养临床思维是贯穿中医妇科的核心问题。中医妇科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合格的中医医师,故在教学中临床思维的培养是教师不可回避的问题,中医妇科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开展的临床思维培养阶段。怎样才能完成临床思维的养成,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作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3.
中医临床课的教学在几十年的教学过程中,始终都存在争议,如何开展中医临床各科的课堂教学,临床见习、实习,是培养中医临床高级人才的重要环节,如果存在问题,对于学生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难以有突破性的进展,甚者会让学生对中医的临床失去信心。多年的中医急诊的教学过程中,对于中医学临床教学有一些体会和思考,现进行总结如下,供大家斧正。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中医临床护理学教学中培养本科护理专业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方法:采用重组课程教学内容、PBL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构建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结果: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结论:突出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是中医临床护理学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看到旅居英国的中医李林的一篇《漫谈海外行医的三因制宜问题》,非常有趣,原来中医在国外也能讲究“因地制宜”。文中提到英伦三岛,海洋环抱,水土与中国相异。在英国大  相似文献   

6.
陈波 《湖南中医杂志》2010,26(3):110-111
多元化教学是指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多种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教学活动达到最佳效果的教学模式。中医骨伤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在教学时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训练较强的动手能力,以此适应今后的临床工作。而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往往使学生们感到枯燥、乏味。如何在中医骨伤科学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思维能力和提高临床实践技能?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在中医骨伤专业教学时不断地探索、改进和完善,以此探讨多元化教学在中医骨伤科教学中的作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基础理论联系临床实践的桥梁课,既是基础课知识的综合运用,也是临床各科的基础。学习《中医内科学》的首要目的是建立和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诊疗思维能力,教会学生如何看病,从目前的教学效果来看,《中医内科学》的教学质量远不能令人满意。笔者认为应在教学实践中充分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8.
中医内科学是临床课的主干课程,也是学习临床各科的基础,中医内科学不仅涵盖了中医基本理论的内容,而且包含了辨证论治的中医临床实践的所有内容,在中医学习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学生的中医内科学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该学生在以后临床工作的发展水平。《中医内科学》的教学要求高且难度大,既要求老师有较高的理论联系实践水平,又要求教师有较高的讲课艺术。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教育活动,启发式教学符合学生求知的心理规律,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人在教学工作中运用启发式教学,取得一定效果,也获得学生的肯定,现总结如下,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临床思维是临床能力的核心和基础,是成为一名合格医生的前提条件,在中医基础课程学习阶段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方式十分重要。笔者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通过引入情境教学、讨论式教学、比较思维模式等策略,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为培养合格的中医临床医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中医基础理论是整个中医学的基石与核心,是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以及临床各科的基石。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训练学生中医思维方式、强化记忆及培养学生临床应用的能力。文章分析了“中医基础理论”实训教学现状,对本课程实训教学的内容、手段、方法、评价方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1.
中医临床思维的形成是以一定的知识结构为基础,需要经过独立思考和反复临床磨练。因此,只有转变传统的教与学理念,在鼓励学生博览群书,学会自主学习的同时,采用启发教学,理论联系临床实践,注重综合能力考评,才能有助于培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引导中医本科教育逐步向GMER靠近。  相似文献   

12.
中医人才的培养在于实践,"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是中医临床型人才培养的关键。以师承为主的古代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的局限性,不适合于大规模的人才培养。以院校教育为主的高等中医教育实现了中医人才培养规模化、标准化,但因缺乏师承环节,学生缺少在临床实践中的感悟和将中医理论熟练应用于临床实践的能力,造成临床型中医人才的缺乏。因此,将院校教育与师承体系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将是今后培养中医临床型人才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从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性、特色及创新试验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2方面入手,探讨以培养"理论宽、临床专、能力强、素质高"的中医临床实用人才为目标,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加强学生管理及教学质量考评,强化实践和临床技能,进行实验区改革探索,总结经验,探求适用于现代中医院校教育的中医学特色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出更多具有中医学特色的临床人才。  相似文献   

14.
从临床医师的角度出发,论述了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在现代中医临床人才培养中的不同作用,认为:院校教育是现代中医教育的基础,师承教育是中医基础教育上的必要补充与深化、细化;院校教育系统而规范,强调共性,重在广与博,师承教育自由而活泼,强调个性,重在精与专;院校教育是学习人文知识、伦理规范的课堂;师承教育是掌握处理医患关系技巧的场所。因此必须二者并重,方有利于临床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中医妇科学是中医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颇具中医特色、实践性强的学科。临床带教是指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较好地运用于临床实践的一个重要过程。在本文中,主要从中医妇科临床带教的特点,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医药教育事业获得了良好的机遇。在具体的办学实践中,我们遵循规律,明确目标,精心设计学院发展蓝图;坚持突出教学中心地位,提高教学质量;坚持突出中医药中心地位,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构建质量监控体系,保障教育教学质量;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培育优良校风学风;加大教学投入力度,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路径式带教法在中医专业本科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试验设计,将60名临床实习医学生随机分为两组,路径式带教组采用路径式带教法,传统带教组采用传统带教法,对出科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满意度进行组间对比.结果 路径式带教组的出科考试成绩、学生问卷调查满意度优于传统带教组.结论 路径式带教法对于中医本科生在急诊科的学习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罗再琼  夏丽娜  马晖 《中医教育》2013,(6):39-40,68
为实现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早期结合,提高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质量,实施分段式案例教学改革。提出了按照教学内容和进程,采用分段式案例教学方法,即在课程早期绪论介绍古今名著、名医的故事和典型的病案,以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课程中期的哲学基础和藏象等阶段,通过对案例的讲解分析,引导学生中医思维的转换,初步培养中医素质;课程后期运用案例讨论中的师生互动,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再从实践到理论的提升。实践表明分段式案例教学法,体现了中医特有的实践教学模式,使学生早期接触病案,初步培养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2012级中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行调查,评价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后培养方案的实施效果.结果显示,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2012级中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对培养方案及培养模式满意度均较高,尤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后,2012级研究生在临床技能操作和学术研究方面较2011级研究生有所提高.提示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级、2012级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对培养方案满意度较好,下一步应就培养方案的具体目标、导师理念的更新、临床技能与科研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目前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护理专业学生临床实践的现状,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国内部分高等中医药院校进行调查。结果显示:①中西医课程设置比例基本一致,西医护理实践时间比例大,相关研究项目较少;②中医护理临床带教的师资水平需进一步提高;③中医护理临床实践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拓宽视角,构建规范的社区中医护理实践模式。由此可见,探索和规范高等中医药院校护理专业实践模式是当前中医护理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