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超声与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休克患者的心指数(CI)和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的一致性。方法 选择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中医院接受救治的休克患者60例,成功放置PiCCO管路并行PiCCO监测,获得CI和SVRI等参数,分别与使用标准切面经胸超声测量的CI、SVRI进行比较,评估两种方法的CI及SVRI的一致性。结果 两种方法监测CI及SVRI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种方法监测的CI及SVRI均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两种方法监测的CI和SVRI的一致性均较高。结论 超声与PiCCO在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相关性好,且一致性较高。超声检查为非创伤性检查更便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徐盈  钟玲  陈国兵  吴海燕  傅小雨 《重庆医学》2013,42(20):2352-2355,2358
目的通过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PiCCO)系统观察比较不同液体进行早期液体复苏治疗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血乳酸清除率和病死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分为0.9%生理盐水复苏组(NS组)、羟乙基淀粉复苏组(HES组)、4%高渗盐水复苏组(4%NaCl组)、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组(霍姆液组),每组25例。以PiCCO系统监测各组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血乳酸清除率和病死率的变化。结果 4组患者的心率(HR)显著减少,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显著增加(P<0.05)。NS组的血管外肺水指数明显增加(P<0.05)。4%NaCl组、霍姆液组实验液体量及复苏液体总量均显著少于NS组和HES组(P<0.01);复苏1h,霍姆液组平均动脉压较其他3组明显升高(P<0.01);24h血乳酸清除率也较其他3组高(P<0.01);而4组间严重感染相关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和28d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可观察到霍姆液组28d病死率有下降趋势。结论在脓毒性休克的早期液体复苏中,4种液体均可以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使用霍姆液可在迅速提升血压的同时,保持较少的复苏液体总用量。  相似文献   

3.
潘永  马明远  江皓波 《重庆医学》2012,41(2):172-174
目的使用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PiCCO)系统观察并比较晶体液与胶体液对脓毒症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48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晶体组予500mL乳酸钠林格氏液,胶体组予500mL羟乙基淀粉进行复苏。以PiCCO系统监测复苏前与复苏后1h的数据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心率(HR)显著减少(P<0.05),中心静脉压力(CVP)、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显著增加(P<0.05)。晶体组的血管外肺水指数有明显增加(P<0.05),而胶体组变化不大(P>0.05)。胶体组MAP、ITBVI的增加比晶体组更大(P<0.05),HR减少比晶体组大(P<0.05),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的变化比晶体组小。结论 2种液体均可以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胶体液能够更好地维持循环容量、血压;对血管外肺水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痛消饮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效果及其对患者子宫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妇科门诊108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评分、中医症候评分、子宫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清前列腺素、β-内啡肽(β-EP)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视觉模拟(VAS)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和收缩期峰值/舒张期峰值(A/B)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前列腺素F(PG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前列腺素E2(PGE2)和β-E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痛消饮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痛经症状,改善子宫血流动力学指标,调节子宫内分泌系统。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机械通气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危重患者应用改良二氧化碳费克法(mCO2F)监测心排出量(CO),并与Swan-Ganz肺动脉漂浮导管法(PAC)、脉搏指示持续心排出量测定法(PiCCO)进行比较,分析其相关性,评价改良二氧化碳费克法测定心排出量的准确性。方法 34例进行机械通气患者均处于全麻未醒或完全镇静状态下,随机分成两组,当达到稳定状态时,每例患者均于0、4h进行2次心排出量测定,采集血流动力学数据,计算mCO2F心排出量(QmCO2F),分别与PAC法心排出量(QPAC)和PiCCO法心排出量(QPiCCO)进行比较。在应用PAC法监测时,同时取右心房中心静脉血样和肺动脉混合静脉血样做血气分析,比较其CO2分压结果。结果 PAC对照组患者中混合静脉血CO2分压(P v-CO2)与右心房中心静脉血CO2分压(Pv-CO2)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0、4h相关系数分别为0.780、0.696,相关性显著(P<0.05)。在各种方法所测心排出量时:PAC法与mCO2F法0、4h相关系数分别为0.939、0.908,PiCCO法与mCO2F法0、4h相关系数分别为0.791、0.745,mCO2F法与PAC法、与PiCCO法均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结论改良二氧化碳费克法与热稀释技术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对于机械通气危重患者而言是一种可靠的心排出量监测方法,该方法费用低,不增加患者原有的创伤。  相似文献   

6.
血流动力学监测在临床危重患者的诊治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指导疾病的治疗进程。作为新一代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ulse indicator continuous cardiacoutput,PiCCO)是最近几年临床应用于监测血流动力学的方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探究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麻醉对颅内动脉瘤夹毕术术后脑功能影响,以期为行颅内动脉瘤夹毕术患者的临床诊疗及预后改善提供理论基础及参考借鉴。方法:选取48例行颅内动脉瘤夹毕术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严格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患者及对照组,各24例,其中对照组医师通过临床经验以及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调整麻醉深度,观察组医师通过BIS监测控制麻醉深度,通过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时间、术毕麻醉药用量、苏醒时间等指标差异以期系统评估BIS监测麻醉对于提高麻醉效果的临床应用潜力。其次,通过比较两组患者Aldrete评分以及神经元非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以期评估颅内动脉瘤夹毕术术中使用BIS检测是否有利于脑功能恢复。结果:观察组患者拔管时间、术毕麻醉药用量、苏醒时间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观察组患者NSE水平为(48.5±17.2)ng/ml,对照组患者NSE水平为(76.5±22.5)ng/ml,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后,观察组患者的Aldrete评分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在心脏骤停综合征(PCAS)中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62例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静滴,疗程14d。治疗过程中定期评估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结果:治疗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改善,APACHE Ⅱ评分及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在心脏骤停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中能稳定血流动力学、改善心脏功能,明显提高心脏骤停综合征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费用相对较低,并且可以动态、连续地监测反映患者心脏前后负荷指标的特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常伴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以及出现急性肺水肿,如何稳定血流动力学、早期缓解肺水肿是临床治疗的关键,而有效的血流动力学监测则是治疗成功的前提。通过PiCCO监测相关参数联合应用多种指标可精准诊断ARDS,发现患者之间的差异,进而指导ARDS患者液体复苏,并采取个体化治疗措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病死率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超声二维立体血流(Radiant flow, R-flow)联合超低速血流成像技术(Slow flow HD,S-flow)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CSP)诊断及治疗方案的指导意义。方法 回顾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超声检查发现可疑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入院经术后病理证实140例,术前均经超声R-flow联合S-flow HD技术进行血流评分并对CSP分型,根据超声血流评分及分型不同,临床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回顾性分析这140例患者图像及检查报告,将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进行比较,评估其诊断符合率。结果 CSP的超声分型诊断符合率达93.6%,与术后病理比较,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5);Ⅲ型CSP瘢痕处肌层厚度明显小于Ⅱ型和Ⅰ型,且Ⅱ型亦明显小于Ⅰ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型CSP瘢痕处血流评分明显高于Ⅱ型和Ⅰ型,且Ⅱ型较Ⅰ型血流评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CSP临床多采用甲方案(85.7%),Ⅱ型CSP临床多采用乙方案(78.7%),Ⅲ型CSP临床多采用丙方案(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iCCO监测指标与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分析36例脓毒性休克患者.采用常规集束化治疗,并行PiCCO监测,比较存活病例和死亡病例的首次PiCCO指标。结果28d存活17例,生存率为47.22%,死亡19例,死亡率为52.78%,存活组和死亡组APACHEII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时两组CI、EVLWI、PVPI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与EVLWI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3、0.743,两者水平评估患者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O监测能为评估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提供依据,其中CI和EVLWI水平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气道压力释放通气(APRV)和气道双相正压通气(BIPAP)三种不同的机械通气模式对于ARDS患者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8例接受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随机分为SIMV组、APRV组及BIPAP组,所有患者均采用限制性液体管理策略,合理使用抗生素,适当镇静及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呼吸机治疗均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维持SPO2在90%以上。监测患者接受机械通气后24 h、72 h两个时间段的EVLWI、氧合指数(PaO2/FiO2)及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结果:与SIMV组相比,BIPAP组、APRV组在通气24h、72 h后,氧合指数、EVLWI显著改善(P<0.05);同时机械通气天数减少(P<0.05);BIPAP组和APRV组相比,氧合指数、EVLWI及机械通气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与SIMV相比,BIPAP和APRV明显改善ARDS患者氧合指数及EVLWI,并减少其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比床旁超声与脉搏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指导脓毒性休克患者行液体复苏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5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ICU)诊疗的脓毒性休克患者30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成超声组、PiCCO组,每组15例。超声组采用床旁超声检测左心室舒张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期容积,并计算每搏输出量(SV);PiCCO组通过PiCCO测得SV,分析超声与PiCCO测得SV的相关性。将SV在被动直腿抬高试验期间升高值(ΔSv)≥ 10%定义为容量有反应性,< 10%定义为容量无反应性,分别进入液体复苏阶段。以28 d病死率、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为主要观察指标,以治疗后6 h和12 h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氧合指数、乳酸、补液量及尿量为次要观察指标,分析两种方法在指导脓毒症患者早期液体复苏上有无差异。结果 两组治疗后28 d病死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超声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PiCCO组(P <0.05)。床旁超声测得SV与PiCCO测得SV呈正相关(r =0.983,P =0.002)。超声组与PiCCO组治疗前、治疗后6 h和12 h测量MAP、CVP、氧合指数、乳酸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MAP、CVP、氧合指数、乳酸有差异(F =8.596、7.485、10.236和8.124,均P =0.000);②超声组与PiCCO组MAP、CVP、氧合指数、乳酸无差异(F =0.567、0.639、0.496和0.496,P =0.457、0.532、0.375和0.375);③两组MAP、CVP、氧合指数、乳酸变化趋势有差异(F =5.485、4.125、3.985和5.452,P =0.015、0.023、0.034和0.034)。PiCCO组治疗后6 h和12 h补液量少于超声组,尿量多于超声组(P <0.05)。超声组和PiCCO组治疗后12 h补液量、尿量多于治疗后6 h(P <0.05)。结论 床旁超声与PiCCO测得SV一致性较好,两者病死率及ICU住院时间无差异,但床旁超声能减少肺水肿形成及所致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容量复苏达标后液体正负平衡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影响。方法选择经持续肾替代治疗(CR-RT)的SAP患者42例,根据复苏达标后48h液体出入量分为正平衡组及负平衡组,记录并比较复苏达标后0、24、48h血流动力学指标、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氧合指数(PO2/FiO2)、膀胱内压(IAP)、血浆脑钠肽(BNP)、血乳酸及每24h液体出入量、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CRRT时间。结果负平衡组较正平衡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短(均P<0.05)。CRRT时间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容量复苏后24、48h负平衡组EVLWI、IAP、血乳酸均低于正平衡组(均P<0.05), PO2/FiO2高于正平衡组(均P<0.05),BNP在48h低于正平衡组(P<0.05)。结论 SAP患者容量复苏达标后宜采用适度液体负平衡策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iCCO监测在危重病患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其应用前景。方法收集200例危重患者,入院后同时给于PAC及PiCCO监测,观察检测开始后1min、12h、1d三个时间点的检测数据,数据包括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排血量(CO)、中心静脉压(CVP)、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者六项指标分别经球形检验发现,P>0.05,符合球形分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后续结果。结果显示,患者六项指标不同时间点差异显著(P<0.05),但组别与时间交互项均无差异(P>0.05)。说明患者患者六项指标两种检测方式不同时间点存在明显差异,但个时间点两种检测方式比较,无差异。结论两种检测方式所得血流动力学相似,但PiCCO可进一步测量 ITBVI、EVLWI,对判断液体及血管容量影响较大,对危重患者而言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具有进一步推广及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王睿  臧彬   《中国医学工程》2013,(10):8-9
目的研究脓毒症合并重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氧代谢特点,并比较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pulse indicator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监测与传统监测指导早期目标导向性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5例伴有急性心功能衰竭的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采用PiCCO监测组和常规监测组。比较两组患者平均ICU住院天数、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心功能改善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乳酸清除率、液体平衡情况、28 d转归情况。结果 PiCCO监测组在疾病早期CI、dPmax显著低于正常,SRVI增高。PiCCO监测组患者入住ICU时间、平均机械通气时间及心功能好转时间较传统监测组明显缩短,且48 h内血管活性药物用量较传统监测组减少,总液体平衡情况两组间无显著差异,但PiCCO监测组液体负平衡出现时间较传统监测组提前(P〈0.01)。结论脓毒症合并重度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流动力学早期呈现低排、高阻型的血流动力学特点,行PiCCO监测治疗可有效缩短患者入住ICU时间,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以及心功能好转时间。减少血管活性药物用量,提前出现液体负平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和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TBVI)在严重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管理中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重症医学科(ICU)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06例严重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采取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分为两组。EVLWI+ITBVI组54例,以脉搏指示连续心排出量(PiCCO)技术测定EVLWI和ITBVI指导液体管理;对照组52例,常规以中心静脉压(CVP)指导液体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早期目标导向性治疗(EGDT)的达标时间和达标率,治疗1 d和3 d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去甲肾上腺素用量、血清乳酸、血肌酐,72 h内液体管理数据,机械通气率、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28 d病死率。结果EVLWI+ITBVI组6 h的EGDT达标率比对照组高(75.9%比55.7%,P<0.05),而EGDT达标时间和24 h的EGDT达标率无显著差异(P>0.05)。EVLWI+ITBVI组3 d时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去甲肾上腺素用量、血乳酸较1 d明显下降,而对照组无显著变化;EVLWI+ITBVI组3 d时血肌酐无明显增加,而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EVLWI+ITBVI组0~6 h液体入量和液体平衡量比对照组多,其余时段入量、出量、平衡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VLWI+ITBVI组机械通气率、机械通气的时间、住ICU时间和28 d病死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与传统CVP指导的液体管理相比,ITBVI和EVLWI可以更精确评估和指导严重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液体管理,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脉搏指示连续心排出量(PiCCO)监测作为治疗目标,评价感染性休克早期以PiCCO监测结果为优化目标的导向性治疗的意义。方法收集入住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经过以中心静脉压(CVP)为复苏目标的初始经验性容量复苏循环仍不稳定,则实施PiCCO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共纳入80例患者。以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TBVI)、心排指数(CI)和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为目标指导容量复苏,记录PiCCO目标导向治疗前(初始)、8 h及24 h的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指标,并采用多重回归分析逐步回归法,确定影响患者28 d预后的指标。结果 8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经PiCCO目标导向治疗8 h和24 h后平均动脉压(MAP)[(73.6±13.4)和(75.1±10.2)mm Hg]、ITBVI[(843.5±168.9)和(891.5±232.9)mL/m2]和CI[(3.2±1.1)和(3.9±0.4)L.min-1.m-2]均较治疗前[(69.1±21.4)mm Hg,(781.2±146.7)mL/m2和(2.7±1.5)L.min-1.m-2]显著升高,动脉血乳酸[(2.0±1.4)和(1.1±1.0)mmol/L]和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1624.2±301.7)和(1543.6±435.4)d.s.m2.cm-5]则较治疗前[(119.7±11.6)次/min,(3.1±2.4)mmol/L和(1796.2±399.1)d.s.m2.cm-5)显著下降(P<0.05),容量复苏达标率(64.7%和66.9%)明显高于初始达标率(55.7%)(P<0.05)。根据患者预后分为存活组(54例)和死亡组(26例)。存活组初始及24 h容量复苏达标率(57.1%和71.3%)均明显高于死亡组(28.6%和39.3%)。以28 d预后为因变量进行多重回归分析,建立的多重线性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F=55.03,P<0.05)。通过逐层筛选,拟合方程,确定初始CI(R=0.431)和ITBVI(R=0.627)以及24 h的EVLWI(R=0.305)对28 d预后有显著影响。结论感染性休克早期采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出量优化目标导向性治疗可以提高容量复苏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而且CI、ITBVI和EVLWI是较好的判断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期望值管理对心脏外科患者术后满意度干预效果。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单一病房2018年1~12月行心脏外科手术患者382人,按照诊疗组医生在患者术前是否对其及家属进行期望值管理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术前由手术组医生常规签署《知情同意书》,干预组进行期望值管理。结果:术后1年门诊随访,干预组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副主任医师沟通后的患者满意度得分高于住院医师和主治医师(P<0.05),住院医师沟通时间短于主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P<0.01)。结论:通过手术前对心脏外科患者进行有效的期望值管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术后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血糖控制对神经源性肺水肿(neurogenic pulmonary edema,NPE)伴应激性高血糖(stress hyperglycemia,SHG)患者的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ulse indicator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监测主要指标的影响,评价血糖控制对NPE伴SHG患者肺水变化及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研究[方法],对51例NPE伴SHG的危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26例),以持续胰岛素静脉微泵输注治疗方案控制血糖于4.4∽8.3 mmol·L-1;对照组(25例),控制血糖于10.0∽11.1mmol·L-1,两组其他常规治疗相同。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开始3d的CI、ITBVI、GEDVI、EVLWI、PVPI、CVP等PiCCO监测指标,血糖与ITBVI、GEDVI、EVLWI、CVP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根据患者结局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两组的血糖、EVLWI及APACHEⅡ评分变化。[结果]研究组CI与氧合指数(PaO2/FiO2)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TBVI、EVLWI、PVP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1);血糖与EVLWI呈显著正相关(r=0.68,P〈0.001),与PVPI、ITBVI呈显著正相关(r=0.64,P〈0.001,r=0.52、P〈0.05),而与GEDVI、CVP无显著相关性(r=0.17,P〉0.05,r=0.20,P〉0.05);血糖与PaO2/FiO2呈显著负相关(r=-0.57、P〈0.05)。死亡组血糖、EVLWI水平、APACHEⅡ评分均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良好的血糖控制能改善NPE伴SHG患者的PiCCO监测主要指标,减轻肺水,血糖控制水平与PaO2/FiO2负相关,可结合PiCCO监测主要指标更好地评估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