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例1 患者男,40岁,农民.因发热3 d于2009年7月20日入院.家中养狗,发病前有野外活动史.发病后食欲不振,伴恶心、呕吐.入院体检:体温38.9℃,脉搏86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10/70 min Hg(1 mm Hg=0.133 kPa).咽部轻度充血,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啰音.心率86次/min,律齐.肝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WBC 2.5×109/L,中性0.62,Hb 165 g/L,血小板79×109/L;AST 79IU/L,ALT51 IU/L;D-二聚体914 μg/L;血清肥达反应和外斐反应均(-).x线胸片未见异常,腹部彩色超声检查示:肝胆胰脾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2.
例1男,70岁.家中饲养狐狸,半个月前其子因发热、w13(2、PLT降低、消化道大出血死亡.患者因发热5 d伴腹泻3 d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9℃,精神差,颈、胸部皮肤有充血,无皮疹及出血点,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哕音,心律齐,腹软,肝脾未扪及.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43岁,因发热、头痛、腰痛5 d,加重伴胸闷1 d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9.4℃,脉搏64次/min,呼吸17次/min.血压12/8 kPa(1 kPa=7.5 mm Hg),神志清,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无皮疹及出血点,面、颈、胸部潮红,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眼睑无水肿,睑结膜及球结膜充血,颈软,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及肾区无叩击痛,腹水征阴性,四肢无异常.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某些省份一些群众被蜱叮后发生无形体感染或疑似无形体感染,为之,特将国内外有关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调研工作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GA)是由嗜吞噬细胞无形体(AP)引起的一种经蜱传播的新发自然疫源性疾病。本地于2005年9月先后出现6例不明原因的发热病人,经国家疾病控制中心证实为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相似文献   

6.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是人感染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引起的一种新发传染病,大部分患者出现非特异性发热,检查常见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转氨酶轻度升高。确诊需要回顾性实验室确诊检验。疑诊患者在等待确诊检验时须早期使用四环素类抗生素。  相似文献   

7.
2008年泰安市有4例病人被确诊为人粒细胞无形体病,这也是山东省存在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1例人粒细胞无形体病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结合1例可疑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病例个案调查,探讨PCR技术在现场流行病学中的应用。方法对1例可疑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病例进行流行病个案调查,采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病例血液中人粒细胞无形体16SrRNA基因。结果DNA检测为阳性,测序分析显示与浙江、吉林野鼠检出的无形体相应序列的同源性在99%以上。结论山东省存在人粒细胞无形体感染病例,进一步开展自然疫源地调查工作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GA)是由嗜吞噬细胞无形体侵染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以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蜱传疾病。本病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相继在美国、欧洲被发现。我国在2007年最先由安徽报道,以后的血清学分析及流行病学调查认为,至少从2005年起在我国许多省份就有HGA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正>病例资料患者,男,78岁。因反复胸痛、胸闷、伴发热3 d入院,患者3 d前户外体力劳动后出现发热、胸闷,胸痛、寒战,在当地诊所静脉点滴抗炎治疗无好转,病情加重1 d,并伴有腹泻。为进一步诊治入我院。有种植菜园野外拾粪史。查体:T 37.2℃,P 73次/min,R19次/min,BP 120/80 mmHg。神志尚清,皮肤黏膜无出血点、搔抓痕,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增大,颈软。双肺听诊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肝、脾未触及,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双下肢无水肿。查血常规示:WBC3.12×109/L,N 0.70,L 0.55,PLT 73×109/L;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128 U/L,乳酸脱氢酶(LDH)690 U/L;肌酸激酶(CK)1126 U/L,肌酸激酶同工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我国发现的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GA)暴发流行的临床特点,为HGA的防治积累临床经验.方法 对2006年11月发生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的10例HGA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及诊治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HGA患者中,除首例发病前有蜱叮咬史外,余9例均有与首发病例密切接触史.潜伏期为6~13 d.除畏寒、发热、头痛,全身酸痛外,多数患者有相对缓脉、表情淡漠及多脏器功能损伤.实验室检查显示,WBC和PLT减少,部分患者出现异型淋巴细胞、蛋白尿、管形尿以及ALT、AST、心肌酶谱升高和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1例患者末梢血HGA包涵体检测阳性.血清学检测结果符合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的HGA诊断标准.首发病例死亡,第2代9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其中治疗延迟、年龄大、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病情加重.结论 要重视HGA在我国的流行.诊断须重视流行病学资料,HGA传播途径多样,须严密隔离,防止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2.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uman granulocytic anaplasmosis,HGA)是一种新发的由嗜吞噬细胞无形体(Amaplasmaphagocytophilum)侵染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引起,以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伤为主要临床表现,经蜱传播的重要自然疫源性疾病[1].HGA可能呈世界性分布,自20世纪90年代初在美国首次发现以来,澳大利亚、欧洲多国、韩国及我国先后发生局部流行,且感染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报道1例人嗜粒细胞无形体病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伴有血小板减少,多发淋巴结肿大和血清铁蛋白异常增高等表现,最终经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核酸、抗体检测,骨髓穿刺涂片等检查确诊,予以口服多西环素,治疗后患者病情缓解。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24岁,因发热于2009年5月24日入院.14 d前无诱因出现间断发热伴畏寒、乏力、头痛,渐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咽痛、咳嗽、痰不易咳出、胸闷和鼻出血,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就诊.体格检查:体温38℃,脉搏108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136/78 mm Hg(1 mm Hg=0.133 kPa),急性病容,皮肤针刺部位瘀斑明显,双肺呼吸音粗,左下肺可闻及湿啰音,心律齐,第一心音减低,腹软无压痛,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既往体健.发病前3个月无丛林旅游及鼠、犬等接触史.实验室检查示,血细胞沉降率20 mm/1 h,C反应蛋白107 mg/L;RBC 3.18×1012/L,Hb 95 g/L,WBC 2.33×109/L,中性粒细胞1.71×109/L,PLT 45×109/L;ALT 41 U/L,AST 214 U/L;血Cr 217/μmol/L;PT 16.27 s,PTA 48%,纤维蛋白原1.83 g/L.胸部X线片示双下肺渗出增多.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1例可疑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病例进行病原学实验诊断与流行病学个案调查。方法按照卫生部下发的《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试行)》进行个案调查。采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PCR)技术检测病例血液中人粒细胞无形体16SrRNA基因。结果人粒细胞无形体DNA检测为阳性,测序分析显示与浙江、吉林野鼠检出的无形体相应序列同源性99%以上。结论该病例为山东省2008年疫情网络直报首起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病例,并经实验室检测确诊,符合卫生部下发的《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中的病例诊断标准。证明山东省存在人粒细胞无形体感染病例,进一步开展自然疫源地调查工作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uman granulocytic anaplasmosis,HGA)是由人粒细胞无形体引起的一种经蜱传播的新发自然疫源性疾病[1].临床特征为发热、全身不适、乏力、头痛、肌肉酸痛等类似流感样症状,可伴有心、肝、肾等多脏器功能损害.重症者可有间质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少数严重时会发展成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2].  相似文献   

17.
Dieulafoy病11例回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ieulafoy病是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一种少见的病因,国内报道的一组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中本病约占0.37%[1].由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故诊断比较困难,确诊主要依靠急诊胃镜或手术证实.现对我科自1987年以来经胃镜诊断、手术证实的11例Dieulafoy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8.
Dieulafoy病11例内镜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Dieulafoy病为一种罕见的上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系由于消化道粘膜浅表性损伤致粘膜下先天性恒径小动脉破裂所致。我室近十年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发现 11例,现结合有关文献分析如下。   1.一般资料:自 1987年 9月至 1997年 9月期间,共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 18905例次,诊断本病 11例,检出率0.058%。 11例中男 8例,女 3例,男女之比为 2.7: 1;年龄 18~ 75岁,平均 40.5岁。   2.临床表现:本组 11例中呕血 10例,黑便 8例,上腹胀 9例,上腹部痛 5例。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在 50~ 90g/L之间。   3.内镜检查及处理:发生部位:…  相似文献   

19.
肺吸虫病又称肺并殖吸虫病,该病是肺吸虫在肺部为主的体内器官寄生、繁殖所致的一种寄生虫病。肺吸虫病的发病与食生蟹、虾等有关,以往该病主要在沿海地区的农村或山区为多见,近年来在城市居民中食生海鲜越来越普遍,肺吸虫病在城市中也成为一种较常见的疾病。肺吸虫病起病潜隐,临床上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较困难,误诊率很高。我院自1998年8月至  相似文献   

20.
Caroli病即肝内胆管囊状扩张症,又称交通性海绵状胆管扩张症,是于1958年首次报道的一种相对少见的疾病[1],发病率约为1/106[2].该病易被误诊为单纯性胆道结石并感染而忽视肝内胆管囊状扩张病灶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