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在断肢(指)再植术后护理中的各种护理问题,加强心理护理,以使其配合治疗使再植手术获得成功. 方法 回顾分析断肢(指)再植我院80例,护理应从身心两方面给予系统的全面护理. 结果再植成活率95%,功能恢复优良,失败4例.结论 精心细致的术后护理是提高断肢(指)成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自1964年以来,我院共施行断肢(指)再植35例。23例成功,成功率为65.7%,在完全断离16例中,再植成功9例,占56.3%,不全离断19例,成功14例,占73.7%(见表1),无一例死亡。经过临床实践,对断肢(指)再植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自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于1963年首次在国内断肢再植成功后,各大城市医院相继报导许多成功的病例,给我们鼓舞很大。随着工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改进,由机械所引起的肢体创伤和由基层及时上送断肢(指)伤员的积极抢救,便成为当前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我们反复学习了“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三篇光辉著作,解决了为什么人的问题,克服了设备不足的观点,学习各地医院关于断肢(指)再植的经验。于1971年第一次再植成功第一例右腕关节完全  相似文献   

4.
我科在医院党委及革委会的正确领导下,从1968年8月~1972年10月四年间不完全统计曾收治创伤性断肢及四肢大血管损伤5例,各类型断指(趾)16例,共23只断指(趾)进行了再植手术,取得了一些体会及失败的教训。为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找差距,以利再战,特作如下小结,以利于推动今后断肢(指)再植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断脂(指)再植患者的手术护理措施.方法心理护理、局部情况的观察与处理、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和.功能训练.结论 断肢再植术恢复断离肢体血液循环后大量毒素被吸收,加上断肢时常合并有其他部位的损伤,患者术后体质虚弱,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创伤性、中毒性休克、急性肾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若处理不当,可造成断肢(指)坏死,致使再植失败.因此术后细心观察与精心护理是再植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6.
我院1996年3月~1999年10月行断肢(指)再植手术126例,除1例失败外其余全部成活,成功率99.2%。除精湛的显微外科手术技术外,精心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我们在该领域护理方面积累了部分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 1 997年 4月至 1 998年 2月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为 5例断肢、 3例 4指断指进行再植术 ,均获成功。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6例 ,女 2例 ,年龄 1 3~ 45岁 ,受伤至就诊时间 2~ 7小时 ,断指 3例 4指 ,其中拇指 3指 ,食指 1指 ,多为切割伤 ,完全离断。断肢 5例 ,完全性断臂 3例 ,为钢缆绞断伤 ,车祸致上臂、左大腿下段各 1例为不全离断 ,其中左大腿为毁损性损伤。术中动、静脉吻合比例 1∶ 1~ 1∶ 3。神经吻合 :上肢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断指均吻合两侧指神经。1 .2 手术方法 :( 1 )清创 :用肥皂水反复刷…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近年来在我院住院施行断肢(指)再植14例的几个问题。资料收集至1976年底为止,不包括协助兄弟医院开展的病例数及早年施行的病例。现将几点粗浅体会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9.
断肢(指)再植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断肢(指)再植术是通过显微镜外科手术把完全或不完全离断的肢(指)体的血管、骨、神经、肌腱、皮肤整复以恢复一定功能的精细手术。通过术后精心护理,严密观察,可使患者尽可能地保留肢(指)体。  相似文献   

10.
<正> 缆绳断肢(指)伤在港口作业中并非罕见,近年来,我站门诊所见4例报道如下。缆绳断肢(指)伤4例均为男性水手,年龄33~40岁。钢丝缆绳伤1例,尼龙缆绳伤3例。损伤部  相似文献   

11.
断肢(指)再植术是通过显微镜外科手术把完全或不完全离断的肢(指)体的血管、骨、神经、肌腱、皮肤整复以恢复一定功能的精细手术.通过术后精心护理,严密观察,可使患者尽可能地保留肢(指)体.  相似文献   

12.
断肢 (指 )再植是我院近几年来新开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1 990年至 1 998年共施行断肢 (指 )再植2 3例 ,成活 1 8例 ,效果满意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男性 1 8例 ,女性 5例 ,年龄最大 56岁 ,最小 3岁。致伤原因 :电锯伤 9例 ,切割伤 6例 ,挟压伤 8例。离断部位及性质 :断指 1 5例 ,完全离断9例 ,不全离断 6例 ;断掌 3例 ,不完全离断 2例 ,完全离断 2例 ;断臂 2例 ,均为完全离断 ;肢体缺血时间为 4~ 1 3小时 ,平均 7小时 ;再植成活 1 8例 ,成活率为 78.2 % ,失败 5例 ,为完全离断且均为挟压伤。2 讨论2 .1 再植适应症的选择 :断…  相似文献   

13.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全国广大革命医务人员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和“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的教导,在学习上海第六人民医院断手再植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许多基层医院都开展了断肢再植的手术。据72年我国断肢再植交流会的总结,全国已有28个省、市、自治区开展断肢再植的工作,并已进行断肢再植1,144例,其中完全断肢353例,再植成功224例占(63.46%);不全断肢416例,再植成功300例  相似文献   

14.
例1:患者,许某,女性,27岁,于1984年10月3日1时许,右上肢被造纸机卷入,右上臂中下三分之一处完全离断(见图1)。病人同被截断的右上肢一起送至医院。病人面色苍白,轻度烦躁不安,神志清,血压114/80mmHg,创面少量出血,可见外露粉碎的肱骨残端及神经和挫灭的肌纤维,离体  相似文献   

15.
<正> 临床资料本组32例,男28例,女4例。年龄在2岁~42岁之间。致伤原因:刀切断伤14例,切纸机切断伤1例,电锯伤11例,机器绞断伤6例。完全离断者25例,不全断伤7例。其中断指24例36指,成活22指,部分成活5指,失败9指;断掌5例,成活3例,部分成活1例,失败1例;断腕2例成活;断前臂1例失败。失败者多为机器绞伤电锯伤。讨论吻合方法,多采用对端吻合和剪开套接法。剪开套接法,不用冲洗血管,不剪修套端  相似文献   

16.
断肢(指)再植术后的观察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科自2002年7月-2007年8月施行断肢(指)再植术63例,经过恰当的术后护理,对血管危象及时观察处理,除3例因损伤严重未能成活外,其他均移植成功,效果良好,现将再植术后观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断肢及断指再植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1814年 William Balfuor未缝血管首次接活一个断指,1902年 Carrel发表血管缝合法,1903年 Hophner 首次移植狗腿成功。但是,在临床上,吻合血管进行断肢或断指再植,还是六十年代以后的事。  相似文献   

18.
断肢(指)再植的手术指征及现场急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断肢 (指 )再植手术是一种综合性创伤外科手术 ,我国陈中伟等 196 3年首次报告断肢再植成功 ,196 6年又成功地进行了断指再植 ,30多年来 ,我国在这一领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已成功进行 10指断指再植成活及双腕离断再植成活 ,并有断指 96h后再植成功的报道[1] 。现在不少基层医院亦有断指再植成功的报道。笔者曾多次行断肢 (指 )再植手术并成功。实践证明掌握断肢 (指 )再植手术指征及断肢 (指 )的现场急救、运送等方面的知识对基层医务人员在接诊此类病人时能否正确处理 ,有很重要的作用 ,故现将断肢 (指 )再植的手术指征及断肢(指 )的…  相似文献   

19.
<正> 随着显微外科手术发展及人们审美意识提高,断肢(指)再植的要求越来越强烈;手术成功率达90%,其中与离断体妥善保存及生命体征的有效改善直接关系到手术成功与否;现就我院对近百例再植手术的术前救护体会总结如下:1.正确止血1·1 最有效地紧急止血是指压法,压住伤口或损伤肢(指)体近端主干血管,再迅速加压包扎并将该侧肢体抬高以控制止血。1·2 系用止血带加压轮扎。要注意扎止血带部位无骨折并且在伤肢的主干血管,能够充分起到止血作用:压力即用力扎紧既可;记录扎止血带部位、开始时间;20分钟放松一次,间隔5分钟再扎紧;放松止血带时用指压法止血,既达到止血目的又能防止组织坏死。2.伤口处理  相似文献   

20.
黄连英 《广西医学》2002,24(5):754-755
近年来 ,我院骨科断肢 (指 )再植术的开展 ,挽救了不少损伤严重或完全离体的肢体 ,术后并发症少 ,成功率高。现将术后的观察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我院骨科自 1997年至 2 0 0 0年共断肢 (指 )再植术共 18例 ,其中男 10例 ,女 8例 ,年龄 5至 70岁。上肢伤 9例 ,下肢伤 9例 ,切割伤 7例 ,绞伤 5例 ,扎伤 6例。肢体完全断离 11例 ,不完全断离 7例。1 2 治疗结果 :18例患者中除 2例因离断的肢体污染严重 ,术后感染引起并发症导致肢体坏死 ,给予截除肢体外 ,其余均再植成功。2 观察与护理2 1 全身情况的观察和护理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