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该研究介绍了近两年中医药干预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结局指标的报告情况,通过系统检索4个中文数据库、3个英文数据库和2个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分析临床试验结局指标的报告情况,并使用Cochrane协作网的ROB工具进行偏倚风险评价.经筛选最终纳入临床RCTs 55篇.结果 显示,目前的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
分析中医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随机对照试验的疗效评价指标,为中医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核心指标集的构建奠定基础。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 Med)、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明确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201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共纳入35项RCTs,3314例患者,涉及41个疗效评价指标,分属于中医症状/证候、症状/体征、理化检查、生活质量、远期预后、经济学评估和安全性事件七大指标域,其中理化检查(56.91%)和症状/体征(29.27%)类指标应用较多。单项研究使用的指标数量为1~15个,平均4个。使用频次排名前5的指标测量时点:总有效率报告了5个测量时点(范围14 d~6个月);左室射血分数报告了8个测量时点(范围5 d~6个月);左室收缩末期内径报告了6个测量时点(范围5 d~6个月);白细胞介素-2、肿瘤坏死因子-α报告的测量时点都在治疗28 d后。目前中医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评价指标存在数量差异性大、主要和次要结局指标不清、"替代指标"选择不合理、远期预后指标关注不足、安全性指标较为欠缺、复合指标应用欠规范、测量时间跨度大、缺乏中医药特色等问题,亟需开展中医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核心指标集的建立工作。  相似文献   

3.
关胜男  谢凯  荆惠  王海峰 《中国中医急症》2023,(7):1129-1134+1140
目的 评价目前中医药干预脓毒症急性肾损伤(SA-AKI)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中结局指标选择状况,为SA-AKI临床试验设计和核心结局指标集提供依据和基础。方法 通过系统检索4个中文数据库、3个英文数据库和2个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分析随机对照试验的结局指标报告情况,检索时间均从2012年1月1日至2022年9月11日。按照Cochrane进行偏倚风险评价。初步检索出1 057篇文献,最终纳入24篇RCTs。结果 提取结局指标77种,共237频次。其中有效性指标主要包括病情严重程度的APACHEⅡ评分、肌酐、血尿素氮、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血清胱抑素C)、病死率及SOFA评分。安全性指标主要包括血压下降、皮肤反应等不良事件。但仅有1篇RCT区分了主要及次要结局指标,均未报告卫生经济学指标,缺乏中医特色疗效指标,且存在指标测量工具及测量时点不统一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随机对照试验(RCTs)的结局指标应用现状,为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核心结局指标集的研究提供基础。方法:全面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BM和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与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中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RCTs,检索时间范围均从2018年1月—2023年1月。使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描述纳入研究的结局指标。结果:初步检索纳入相关文献1 027篇,最终纳入44篇文献(中文文献43篇,英文文献1篇),共报告了50个结局指标,使用频次为203次,其中症状体征使用频次最高,理化检测次之。结论: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RCT结局指标现存在命名、参考标准及测量时点不统一、使用频次不均衡、主次结局指标不明确和偏倚风险模糊等问题,国内学者理应参考国际经验,结合针刺的临床研究特点构建规范、统一的核心指标结局指标集。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018年发表的中成药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结局指标,为构建脑梗死急性期临床试验的核心指标集(COS)奠定基础。[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onMed)、Pubmed、Cochrane Library、Emabse和Web of Science7个数据库,收集中成药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RCT,检索时间限定为2018年。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排除标准背对背进行文献筛选,之后采用前期在Access软件设定好的模板进行资料提取。[结果]纳入63个研究,共计6 397位患者,96个结局指标。单个研究结局指标使用数量为1~14个,平均为5个。[结论]急性脑梗死临床试验结局指标名称不统一,不规范,指标使用差异大,不具有中医药特色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已注册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临床研究方案的评价指标进行分析,为提高相关临床研究疗效评价指标的合理性及核心指标集研制提供参考。[方法]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2019-nCoV等为关键词,分别检索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www.chictr.org.cn)与美国临床试验注册平台(clinicaltrials.gov),获取各种干预措施防治COVID-19的临床研究方案,提取研究基本信息与所有疗效评价指标数据,对评价指标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研究方案78个,使用259个评价指标,共计596次,其中主要评价指标104个,使用184次,次要评价指标205个,使用412次。单个研究使用评价指标数量为1~15个,平均为8个。通过规范化处理,最终将259个指标统一为132个,涵盖临床症状、理化检查、病原学检测、重大事件、生活质量、疾病转归、中医指标、安全性指标8个指标域。[结论]目前COVID-19临床试验方案采用的评价指标存在表述不规范、测量时点不清、相似研究评价指标差异大、指标与研究目的不匹配等问题,需要建立COVID-19临床试验核心指标集(COSCOVID),为相关方案优化和新研究开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系统评价了近2年中医药治疗脓毒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结局指标使用情况,以期为后续的核心结局指标集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Data)、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数据库和两个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纳入中医药治疗脓毒症RCTs,使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结果] 共纳入47篇RCTs和6篇临床试验注册方案。53项研究共报告了569个结局指标,161种结局指标,使用频率最高的15个结局指标为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降钙素原、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C反应蛋白、总有效率、28d病死率、白介素-6、平均动脉压、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乳酸、不良事件、肿瘤坏死因子-α、CD4、CD8、中医证候积分。[结论] 中医药治疗脓毒症相关的结局指标选取异质性较大,指标离散程度较高;忽视中医特色指标,安全性指标和经济学指标;结局指标报告不规范,结局指标类型随意转换,指标主次不分,指标存在相似交叉条目;指标测量工具及时点不统一。因此,亟需构建具有中医药特色,适合中国临床研究的脓毒症核心结局指标集。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2017—2018年发表的中药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随机对照试验的评价指标,为今后中医药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核心指标集的构建奠定基础。[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医药临床证据数据库(EVDS)、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维普、SinoMed、PubMed、Cochrane Library,收集中医药干预的缓慢型心律失常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为2017—2018年。由2位作者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如有分歧,经讨论解决。[结果]最终纳入71篇RCT,共计6 129例患者,65个评价指标。单个研究采用指标数量为1~23个,平均为4.07个。使用频次排前14位的指标依次为:心率变化、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最慢心率、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24 h动态心电图平均心率、最快心率、心电图疗效、24 h动态心电图总心率、24 h动态心电图最慢心率、安全性指标、24 h动态心电图疗效、症状改善疗效。[结论]当前中药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RCT在指标选择、指标参考标准、指标测量时间、测量方法等方面均存在一系列不规范问题,需要构建缓慢型心律失常临床试验核心指标集,为高质量中医药临床研究的设计和开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中医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随机对照试验的结局指标,为构建中医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试验核心指标集工作奠定基础。[方法]计算机检索2018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和Embase数据库中,收录的中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由两名研究者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如有分歧,通过讨论解决。[结果]纳入90篇随机对照试验(RCT),共计9 778例患者,共使用119个指标,单个研究使用的指标数量为1~16个,平均每个RCT使用4个指标。频次排列前15位的指标为总有效率、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心电图疗效、中医症状积分、低密度脂蛋白(L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浆黏度、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纤维蛋白原、硝酸甘油用量。各研究采用的指标差异较大,对同一指标采取多个测量时点,指标组合使用随意性大,缺乏重大终点事件指标和体现中医药特色的结局指标。部分研究采用了自拟结局指标。[结论]中医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RCT指标存在差异性大,组合使用随意性大,指标表达不规范,缺乏规范的测评标准,测量时点差异大,缺少远期指标,缺少中医药特色结局指标,采用自拟结局指标等问题。亟需开展中医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核心指标集建立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中医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随机对照试验的结局指标,为构建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试验的核心指标集奠定基础。[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维普数据库(VIP)、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和EMbase数据库,收集中医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设定为2018年。由两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结果]纳入44个RCT,共计4 077例患者,66种结局指标。单个研究结局指标使用数量为1~16个,平均6个。使用频次排前15位的指标依次为临床疗效、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不良反应、心肌肌钙蛋白I、谷草转氨酶、心电图疗效、肿瘤坏死因子-α、中医症状积分、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白细胞介素-6、左心室射血分数、白细胞介素-17。[结论]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试验结局指标存在差异大、不规范、不实用、缺乏中医特色指标等共性问题,亟需建立病毒性心肌炎核心指标和中医药特色指标。  相似文献   

11.
何朝凯  刘春香  王辉  张俊华 《天津中医药》2021,38(10):1299-1304
[目的] 分析近5年发表的中医药治疗乳腺癌随机对照试验的结局指标,为乳腺癌临床试验的核心指标集构建奠定基础。[方法] 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SinoMed、万方数据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收集中医药干预乳腺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为2014年1月—2019年10月。由两名研究者严格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如有分歧,经第3方讨论决定。[结果] 共纳入112篇RCT,包含9 430位患者,共涉及61个结局指标。单个研究采用的指标数为1~7个,平均为3个。指标使用频次排前15位的依次为: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生活质量、肿瘤标志物、生存情况、免疫功能指标、安全性评价、复发转移情况、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中医症状积分、血管生成指标、体力状况、骨髓抑制、睡眠质量。指标存在问题主要包括:终点指标过少、缺乏对指标长期效应的测量、指标组合过于随意、指标测量时间与方法差异性大、指标表达不规范,缺少经济学指标等。[结论] 中医药治疗乳腺癌RCT在指标选择、指标测量和表达等方面存在差异大、不规范等问题,需要开展乳腺癌核心指标集研究,以提高相关临床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目前中医药治疗绝经过渡期随机对照试验结局指标的现状,为未来核心指标集研究提供依据和基础。[方法] 检索2019年1月—2021年12月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PubMed、Embase和Cochranelibrary数据库,收集中医药治疗绝经过渡期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预先设定的纳入排除标准由2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和进行资料提取,描述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结局指标的使用情况。[结果] 最终纳入47篇随机对照试验,共使用了38个疗效指标,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临床疗效30篇(64%)、雌激素水平26篇(55%)、改良Kupperman指数评分18篇(38%)、中医症状评分15篇(32%)、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14篇(30%)。35篇研究采用全局疗效评价指标,68%的研究评价时间点为治疗前后两次,85%的研究随访时间在3个月之内。[结论] 中医药治疗绝经过渡期的随机对照试验在结局指标的选择、测量和报告方面存在较大异质性,应该进行核心指标集的研究,并建立健全符合中医药特色的患者报告和医生报告疗效指标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系统梳理中医药治疗儿童癫痫随机对照试验的评价指标,为中医药治疗儿童癫痫核心指标集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中的中医药治疗儿童癫痫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6月31日。由两名研究者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信息提取,对评价指标进行标化和归类,并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 共纳入57个随机对照试验,治疗时间为15~720 d。纳入患者数最少为37例,最多为190例。使用了95个评价指标,共计206次。指标经规范化后共21个评价指标,按功能属性归为5个指标域。[结论] 中医药治疗儿童癫痫的临床研究评价指标,存在指标名称使用不规范、未明确主要指标和次要指标名称及数量、安全性指标选用不规范、忽视经济性指标和远期预后指标等问题。亟需建立符合癫痫和中医药治疗特点的核心指标集,为中医药治疗儿童癫痫的临床研究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结局指标,为构建肺癌临床试验的核心指标集提供基础.[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中成药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系统收集、分析与评价,总结证据全貌,为后续临床研究开展、指南及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中医药循证研究证据库系统(EVDS)中成药临床证据数据库,并补充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12月31日,纳入中成药治疗心律失常的RCT,对其研究特征、方法学质量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 纳入中成药治疗心律失常RCTs 1 934篇。共涉及中成药100种,其中口服药82种,注射液18种。64.89%的RCT观察周期为15~30 d;38.00%的RCT样本量>100例;纳入RCT共涉及65种干预/对照设计,中成药+西药vs西药的方式应用最多,占27.25%。评价指标方面,症状/体征指标(3 106次)和理化检测指标(2 616次)应用最多。方法学方面,中、英文RCT的方法学质量差距大,近4年RCT的方法学质量没有明显提高。[结论] 治疗心律失常的中成药品种较多,以口服为主;但相关RCT存在研究规模小、临床价值定位不清晰、研究设计不能体现中成药价值、测量指标不科学、测量方法不规范等问题;未来研究应重视并解决以上问题,提高研究的质量和价值,增强研究的真实性,提高证据的可靠性和外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血塞通注射液治疗中风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证据。[方法]检索CNKI、Sino Med、Wan Fang、Pub Med、Cochrane library和EMbase数据库,查找血塞通注射液治疗中风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以AMSTAR量表评价方法学质量,并分析研究结果的证据级别。[结果]共纳入9个系统评价/Meta分析,包括7个结局指标。与其他药物或常规治疗相比,血塞通注射液治疗中风临床总疗效更好,3篇显示在改善中风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上更有优势,1篇显示能明显降低恶化率与病死率,但证据质量不高。AMSTER量表评价显示方法学质量高(条目报告率80%)的条目有3个:纳入标准、检索资源、纳入研究的科学性;质量中等(50%~80%)的条目有3个:排除标准、纳入研究特征、发表偏倚;其余12个条目质量较差(50%)。其中研究问题、灰色文献与研究文献清单3个条目问题突出。[结论]现有的证据提示血塞通注射液能够改善中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且安全性较好。但由于纳入文献质量不高,影响证据的强度,需要严格设计的高质量临床研究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中药治疗肺癌随机对照试验的结局指标,为构建肺癌临床试验的核心指标集提供基础。方法 计算机检索8个数据库。以2009、2014、2018及2019年发表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为样本,由2位作者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如有分歧通过讨论解决。结果 纳入654个RCT研究中共包含55024位患者,共采用116个结局指标。单个研究指标数量最少为1个,最多达10个,平均每个研究结局指标的数量为3.1个。654个RCT研究普遍存在结局指标不规范、临床重要性低、测量工具不一致等问题。结论 中药治疗肺癌临床试验结局指标存在较多问题,需要开展核心指标集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整理中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结局指标,为制定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核心指标集提供基础数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Cochrane Library和Embase数据库,收集中药干预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随机对照试验数据。论文发表时间限定为2018年。由两位作者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若有分歧,经商讨决定。[结果]经筛选最终纳入68篇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随机对照试验,共采用49个结局指标。根据指标功能属性,分为中医症状/证候、症状体征、理化检查、生活质量、远期预后、经济学评估和安全性事件7个指标域。排前15位的结局指标依次为临床有效率、血气分析、超声心动图、不良反应、脑钠肽、肺功能指标、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肺动脉压、生活质量、6 min步行试验、心功能分级、血清学指标、症状缓解时间、C-反应蛋白。[结论]中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试验采用的结局指标存在差异性大、报告不规范等问题,需要开展核心指标集研究,提高临床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