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改变不同启动时间,为PCOS不孕症患者探寻更为经济、有效的促排卵方法。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间就诊于我中心的PCOS合并不孕患者共129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实验组):于月经第8~24天启动促排卵;B组(对照组):于月经第3~5天启动促排卵。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不孕时间、用药总剂量(用药费用)、用药天数、成熟卵泡数、妊娠率(妊娠数/治疗周期数)、HCG日子宫内膜厚度、OHSS发生率(OHSS数/治疗周期数)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不孕时间、妊娠率、HCG日子宫内膜厚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用药天数、成熟卵泡数、用药总剂量(用药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PCOS不孕症促排卵治疗中,延迟启动时间不影响临床妊娠率,且可明显缩短用药时间、用药剂量,减少成熟卵泡数。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博洛尼亚标准卵巢低反应者在促排卵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周期中的卵巢反应性。方法本回顾性研究2011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于本院行常规促排卵IVF/ICSI,符合博洛尼亚标准的所有卵巢低反应(POR)患者,并分析这些患者在促排卵周期中出现POR的情况。结果年龄≥40岁且窦卵泡数(AFC)5的患者在首次促排卵IVF/ICSI周期中低反应的发生率为98.7%(75/76),这些患者在后续促排卵周期中低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下降。首次促排卵周期低反应且年龄≥40岁的患者,第二周期促排卵出现低反应的几率为67.2%(45/67)。首次促排卵周期低反应且AFC5的患者,第二周期促排卵出现低反应的几率为69.5%(57/82)。两次大剂量促排卵周期(促性腺激素用量每日至少450 IU)均出现低反应的患者,再次促排卵发生低反应的几率为71.4%(10/14)。结论博洛尼亚标准中"预期的卵巢低反应者"在首次促排卵IVF/ICSI周期出现低反应的可能性极大,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制定个性化的促排卵方案以改善患者的卵巢反应性。有过低反应史的博洛尼亚标准卵巢低反应者,也不应该放弃再次促排卵的机会,因为很大一部分患者在后续的促排卵周期中不再出现低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单用克罗米芬(CC)及其联合不同促卵泡素(FSH)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效果,以指导PCOS患者选择合适的促排卵方案.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7月就诊于我院生殖门诊的81例PCOS患者(共92周期),患者均以CC促排卵,根据月经第8天的卵泡生长情况,决定是否联合应用基因重组促卵泡素(rFSH)或尿促卵泡素(uFSH).按促排卵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CC+ HCG组(A组,26例,32周期);CC+rFSH+HMG+HCG组(B组,23例,26周期);CC+uFSH+HMG+HCG组(C组,32例,34周期).患者排卵后均用黄体酮胶丸或地屈孕酮黄体支持12 ~ 14天.比较3组患者促排卵治疗的效果.结果:A组中2例患者发生黄素化综合征(LUFS);B组中4例发生轻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C组中1例发生重度OHSS,1例LUFS.3组患者的HCG日最大卵泡直径、内膜厚度、排卵率及妊娠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A组D8优势卵泡直径大于B、C组(P<0.05);至HCG日平均时间少于B、C组(P<0.05);B组直径≥1.5cm卵泡数和排卵数均显著高于A、C组(P<0.05).B组与C组的至HCG注射日时间和FSH用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C促排周期D8优势卵泡直径大小对决定联合FSH治疗PCOS患者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单用CC促排卵可能抵抗周期,联合uFSH是经济有效的促排卵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超声下未成熟卵泡抽吸术(IMFA)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卵巢窦卵泡计数及其内分泌功能的影响;观察IMFA后,应用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促排卵治疗的效果、妊娠及并发症情况。方法 将71例PCOS不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组Ⅰ: 37例,穿刺前用少量hMG促排卵; 组Ⅱ: 34例,不用任何促排卵药物。在阴道超声引导下进行IMFA,检查穿刺后第2个周期患者的内分泌功能和卵巢基础窦卵泡计数,可连续2~3个周期进行穿刺。随后2组均用hMG常规促排卵治疗,随访其排卵及妊娠情况。结果 组Ⅰ进行了88个周期的穿刺治疗,经过2~3次穿刺后,睾酮水平、黄体生成素(LH )与卵泡刺激素(FSH)的比值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 33例(89%, 33 /38)患者基础窦卵泡计数降至10个/卵巢以下。组Ⅱ进行了87个周期治疗,所有患者睾酮水平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 ); 30例LH/FSH<2, 28例(82%, 28 /34)患者基础窦卵泡计数降到10个/卵巢以下。在IMFA之后, 诱发排卵时hMG用量组Ⅰ为(21±6)支,组Ⅱ(23±10)支,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在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后均出现排卵, 组Ⅱ有2例发生轻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连续促排卵治疗1 ~3个月后, 共36例(51% )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促排卵治疗中出现的卵泡未破裂黄素化综合征(LUFS)的原因和治疗措施。方法:PCOS不孕患者给予促排卵治疗,对治疗中发生LUFS的51例患者分别给予卵泡穿刺(29例)和针灸(22例)治疗,比较治疗后的妊娠率。结果:29例卵泡穿刺组患者,10例妊娠,妊娠率34.48%。22例针灸患者,2例妊娠,妊娠率9.09%。结论:PCOS患者促排卵治疗中发生LUFS给予卵泡穿刺术治疗效果肯定,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卵巢反应性对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IVF-ET促排卵周期中卵巢反应性对妊娠结局的预测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402个长方案促排卵周期中所需外源性重组卵泡刺激素总量(rFSH)/成熟卵母细胞数(n)的比值(rFSH/n)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随着rFSH/n比值升高,基础窦卵泡数(AFC)减少、rFSH总用量增大、获卵数减少、平均胚胎评分下降(P<0.05)。当rFSH/n>450时,临床妊娠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卵巢反应性是影响IVF结局的重要因素,妊娠率随着rFSH/n的增加而下降的截点为rFSH/n>450。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克罗米芬抵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小卵泡抽吸术(IMFA)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2例PCOS合并克罗米芬(CC)抵抗的不孕患者,随机分为A组:19例,穿刺前用CC或来曲唑(LE)联合少量hMG促排卵;B组:23例,穿刺前用少量hMG促排卵。在阴道B超引导下进行未成熟卵泡抽吸术(IMFA),观察穿刺前及穿刺后第2周期患者的卵巢基础窦卵泡数(AFC)、抗苗勒氏管激素(AMH)、血中游离睾酮指数(FAI)、黄体生成素与卵泡刺激素的比值(LH/FSH),以及术后并发症、3个月促排卵情况和妊娠率。结果:42例患者治疗时均没有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与治疗前比较,穿刺术后A、B组AFC显著减少,AMH、FAI和LH/FSH显著降低(P<0.01)。A、B组间比较,FAI、LH/FSH、排卵率和妊娠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A、B组共21例妊娠,妊娠率为50%。42例患者均没有发生出血、感染、OHSS。结论:IMFA治疗克罗米芬抵抗的PCOS不孕患者有较好的疗效,本方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伴催乳素水平升高不孕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7年3月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PCOS伴催乳素水平升高不孕患者63例.根据溴隐亭使用的方案不同分为两组,Ⅰ组48例,溴隐亭治疗初始剂量为5mg/d,使催乳素水平维持正常后逐渐减少溴隐亭用量(每天减少1.25 mg)至溴隐亭维持量为1.25~2.5 mg/d,至少3周.然后于月经第3~5天,加用枸橼酸氯米芬(CC)促排卵治疗,CC用药期间溴隐亭用量继续维持在1.25-2.5 mg/d,月经第9天B超检查若无优势卵泡生长则加用尿促性素(hMG)75U/d,直至卵泡直径达18mm时,改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6000~10000 IU,hCG用药后第2天及第3天指导同房或行人工授精;Ⅱ组15例,溴隐亭初始治疗剂量同Ⅰ组,并在开始溴隐亭治疗的同时进行促排卵药物治疗,用法也同Ⅰ组.分析两组促排卵用药剂量和治疗效果.结果 Ⅰ组与Ⅱ组在指导同房周期中比较,hMG用药天数平均减少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Ⅰ组与Ⅱ组在人工授精周期中比较,hMG用药天数平均也减少5d,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9).Ⅰ组妊娠率为40%(19/48)高于Ⅱ组的27%(4/1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03,P=0.525).结论 对于伴催乳素水平升高的PCOS不孕患者,先用溴隐亭治疗可以减少促排卵药物使用剂量及时间;溴隐亭和促排卵药物同时治疗可减少不孕症治疗的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剂量克罗米芬(CC)用于女性促排卵治疗的优势。方法:收集行促排卵治疗的女性188例,随机分为常规量组(CC 50mg/d)和低剂量组(CC 25mg/d),患者于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服药,第10天检测血清FSH、LH、E2值,经阴道B超监测卵泡发育和子宫内膜情况。比较两组HCG日Gn使用剂量、Gn使用天数、卵泡大小、排卵数及取消周期数。结果:患者的BMI均较高,属于超重。两组患者的年龄、BMI、基础内分泌(FSH、LH、E2、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基础状态相比,用药5天后低剂量组的FSH升高不明显(P=0.69),常规量组FSH明显升高(P=0.000);两组LH及E2水平较基础状态均明显升高(P=0.000),但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用药5天及HCG日时,低剂量组的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高于常规量组(P=0.000);用药5天后低剂量组的优势卵泡直径明显大于常规量组(P=0.000),但HCG日两组的成熟卵泡直径无明显差异(P=0.56);HCG日低剂量组Gn使用剂量、使用天数及卵泡数明显少于常规量组(P=0.004;P=0.000);低剂量组无取消周期,常规量组有5个取消周期。结论:低剂量CC的促排卵效果与常规剂量相同,同时降低对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及多卵泡发育的风险,副作用低,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卵泡穿刺抽吸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卵巢窦卵泡计数及妊娠的影响。方法:将74例行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促排卵的PCOS患者随机分为二组,观察组37例,于卵泡直径达9-10mm时行卵泡穿刺抽吸;对照组37例,仅行常规促排卵,连续观察6个月,观察穿刺治疗前后性激素FSH、LH、T、E2、PRL水平的变化,比较二组患者卵巢窦卵泡计数及妊娠情况。结果:穿刺抽吸组与治疗前比较,11例患者的血清LH/FSH降低,T、E2、PRL水平无明显变化,29例患者卵巢基础窦卵泡计数降至10个/卵巢以下,无一例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6个月内14例妊娠;对照组患者的血清性激素水平无明显变化,卵巢基础窦卵泡计数仍为10个/卵巢以上,发生OHSS者3例,6个月内仅3例妊娠。结论:常规治疗无效的PCOS不孕患者,行卵泡穿刺抽吸为有效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1.
卵巢早衰治疗策略探讨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目的 评价性激素替代治疗 (hormonereplacementtreatment,HRT)对卵巢早衰 (prematureovarianfail ure ,POF)患者的疗效 ,探讨卵巢早衰可能有效的促排卵方案。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 19例卵巢早衰患者 ,行HRT共 3~ 6个周期 ,观察服药前后临床症状、盆腔超声相、血清生殖激素变化及停药后卵泡发育情况 ,并对个别患者行促排卵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19例患者经HRT临床症状明显缓解。与服药前比较 ,血清卵泡刺激素 (FSH)水平明显下降 (P <0 0 1) ,血清黄体生成素 (LH)水平显著下降 (P <0 0 5 )。双侧卵巢及子宫体积无显著变化 (P >0 0 5 ) ,子宫内膜明显增厚 (P <0 0 1)。停药后 1例自然妊娠 ,1例自发排卵 ,1例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GnRHa) /绝经期促性腺激素 (HMG)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治疗有排卵。服药期间无肝功能损伤及其它副反应。结论 性激素替代治疗卵巢早衰 3~ 6个周期 ,可使临床症状缓解 ,血清FSH、LH明显下降 ,利于促排卵治疗成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多周期连续促排卵对小鼠卵巢组织和胚胎发育潜能的影响。方法:建立反复多周期促排卵小鼠模型(A组),观察其卵巢组织内各级卵泡数形态并计数。统计获取的卵母细胞及受精卵数、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和囊胚形成率,并与单次促排卵周期小鼠(B组)、自然周期排卵小鼠(C组)比较。结果:B组获取的卵母细胞数及受精卵数显著增多(41.6±11.0)。而A组获取的卵母细胞及受精卵数显著降低(5.5±2.9),但初级卵泡形态异常率(33.34%)和次级卵泡形态异常率(27.14%)显著高于C组(8.33%、5.62%)与B组(10.34%、8.97%)(P<0.01);卵裂率(44.83%)、优质胚胎率(0)和囊胚形成率(0)均显著低于C组(88.07%、75.09%、74.74%)和B组(81.05%、69.02%、66.94%)(P<0.01)。结论:单次促排卵能增加卵母细胞和胚胎的数量。但多次连续促排卵会增加卵巢内异常的初级卵泡和次级卵泡数,降低卵母细胞质量。同时,会降低优质胚胎率和囊胚形成率,影响卵裂后胚胎进一步发育的潜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和拮抗剂(GnRH-ant)对环磷酰胺(CTX)诱导的大鼠卵巢功能损害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72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NS)0.1 ml/d×11 d]、CTX组(第1天腹腔注射CTX 50 mg/kg,第2天起腹腔注射CTX 5 mg/d×10 d)、GnRH-a+NS组[GnRH-a 0.375 mg 1次深部肌内注射(估计释放量为12.5μg/d,持续28~30 d),于用药第14天左右(连续5 d观察阴道涂片均处于动情间期)开始注射NS,用药方法同对照组]、GnRH-a+CTX组(同GnRH-a+NS组注射GnRH-a后,于用药第14天左右的动情间期开始注射CTX,用药方法同CTX组)、GnRH-ant+NS组[GnRH-ant 0.3 mg皮下注射,以后每隔2天注射1次,共4次(估计释放量为100μg/d,共12 d),于第1次GnRH-ant皮下注射后第2天开始注射NS,用药方法同对照组]及GnRH-ant+CTX组(同GnRH-ant+NS组注射GnRH-ant后,于第1次GnRH-ant皮下注射后第2天开始注射CTX,用药方法同CTX组];每组12只.用药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动态检测各组大鼠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及雌二醇水平的变化,并于结束用药后的第1周内和第4~5周内(动情间期),各组分别处死6只大鼠,观察卵泡数量、卵巢重量的变化.结果 (1)血清内分泌激素水平:用药前后,对照组的血清LH、FSH、雌二醇水平无明显变化,CTX组的血清内分泌激素水平呈上升趋势.用药中,血清LH、FSH水平GnRH-a+CTX组为(42±8)、(124±45)μg/L,GnRH-a+NS组为(47±7)、(136±32)μg/L;GnRH-ant+CTX组为(31±5)、(178±54)μg/L,GnRH-ant+NS组为(36±7)、(198±27)μg/L;对照组为(118±16)、(350±35)μg/L;CTX组为(113±15)、(289±42)μg/L;分别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雌二醇水平GnRH-ant+CTX组为(3.98±0.74)ng/L,GnRH-ant+NS组为(3.58±0.43)ng/L,GnRH-a+CTX组为(1.46±0.22)ng/L,GnRH-a+NS组为(0.98±0.18)ng/L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停药后,GnRH-a+CTX组、GnRH-a+NS组及GnRH-ant+NS组的血清LH、FSH、雌二醇水平逐渐接近对照组水平.但停药第4~5周时,GnRH-ant+CTX组LH、FSH水平[(156±12)、(520±44)μg/L]与CTX组[(178±18)、(546±36)μ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卵巢重量:停药第1周,GnRH-a+CTX组大鼠双侧卵巢重量为(18±8)mg/100 g,GnRH-a+NS组为(12±5)mg/100 g,均明显低于其他各组[(30±9)~(37±8)mg/100 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第4~5周,GnRH-ant+CTX组大鼠双侧卵巢重量为(22±6)mg/100 g,CTX组为(20±4)mg/100 g,均明显低于其他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卵泡数量:停药第1周,GnRH-a+CTX组大鼠卵巢原始卵泡数为(689±39)个,GnRH-a+NS组为(824±45)个,明显高于GnRH-ant+CTX组[(255±24)个]和CTX组[(343±29)个];生长卵泡数GnRH-a+CTX组为(21±3)个,GnRH-a+NS组为(15±1)个,明显低于GnRH-ant+CTX组[(110±21)个]和CTX组[(87±17)个];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第4~5周,GnRH-a+CTX组和GnRH-a+NS组的生长卵泡数[(56±16)、(58±11)个]接近对照组水平[(57±9)个];GnRH-ant+CTX组及CTX组的原始卵泡数和生长卵泡数均少于其他4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nRH-a对CTX诱导的大鼠卵巢功能损害具有保护作用,GnRH-ant对CTX诱导的大鼠卵巢功能损害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克罗米芬(CC)联合地塞米松(DEX)对CC抵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促排卵效果。方法:将50名CC抵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患者在月经第3 ̄7日口服CC100mg/d,同时在月经周期的第3 ̄12日口服DEX1.0mg/d;B组CC的应用同A组,同时在月经周期的第3 ̄12日口服叶酸片0.5mg/d。月经第8日开始监测卵泡发育情况。当有1个卵泡直径≥18mm或2个卵泡直径≥17mm时,肌注hCG10000IU,36h后性生活。观察2组注射hCG日成熟卵泡数和子宫内膜厚度、促排卵天数、月经周期第22日孕酮水平、排卵率和妊娠率。结果:A组注射hCG日的成熟卵泡数、子宫内膜厚度、月经第22日血清中孕酮水平以及排卵率和妊娠率与B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P<0.01);促排卵天数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CC抵抗的PCOS患者,DEX可以促进排卵,改善CC对子宫内膜的抗雌激素效应,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提高排卵率和妊娠率。  相似文献   

15.
生长激素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中的作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 探讨生长激素(GH)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促排卵中的作用。方法 测定130例PCOS患者(PCOS组)及107例正常妇女(对照组)的血中生殖激素及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的基础水平,并应用GH辅助促排卵方案治疗7例对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反应不良的PCOS患者,观察疗效。结果 PCOS患者血中GH水平明显降低,肥胖者更为明显,非肥胖与肥胖者分别为(2.50±1.33)μg/L及(1.04±0.47)μg/L,而对照组肥胖与非肥胖者分别为(2.95±1.49)μg/L、(5.30±2.26)μg/L(P均<0.05);PCOS组肥胖者IGF-Ⅱ水平为(136±27)nmol/L,高于非肥胖者的(123±20)nmol/L,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应用GH辅助促排卵治疗,可以明显减少hMG用量1~12支,缩短hMG刺激时间3~12d,增加优势卵泡的数量。结论 PCOS患者存在GH分泌障碍,应用GH辅助促排卵可以提高排卵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月经正常的育龄女性其卵巢体积和卵泡数目的超声测量值的范围。方法:153例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3组(第1组13~20岁,第2组21~30岁,第3组31~40岁),于月经周期早卵泡期进行经直肠或阴道B超检查并记录分析其卵巢体积和卵泡数目。结果:平均卵巢体积4.94±2.32cm3,80%的卵巢体积在2.47~7.75cm3;单侧卵巢卵泡数目的中位数为6个,80%的单侧卵泡数目在3~10个;双侧卵巢总卵泡数目的中位数为13个,80%的总卵泡数目在7~20个。卵巢体积在21~30岁组与31~40岁组之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卵泡数目在31~40岁组与另外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卵泡数目与年龄呈负相关(r=-0.25,P<0.01)。结论:检测的13~40岁月经正常的女性平均卵巢体积、平均卵泡数目的正常值,能为相关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氯米芬(CC)和来曲唑(LE)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微刺激促排卵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4年2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治疗的230例PCOS不育患者,于月经第3~5天应用CC(CC组82例)或LE(LE组148例)。CC组每日50mg,连服5日;LE组随机分两组,一组(85例)每日2.5 mg,连服7日,另一组(63例)每日5.0mg,连服5日。月经第10日开始定期经阴道超声监测各组子宫内膜和卵泡。对各组获得平均直径≥18 mm卵泡数、诱发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和每个平均直径≥18 mm卵泡产生的E2量、周期妊娠率等进行统计比较。结果:1230例PCOS患者促排卵230个周期,CC组促排卵82个周期;LE 2.5 mg组促排卵85个周期;LE 5.0 mg组促排卵63个周期。CC组、LE 2.5 mg组及LE5.0 mg组周期妊娠率分别为7.3%、20.0%、31.7%,3组周期妊娠率比较,CC组与LE 2.5 mg组及LE 5.0 m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CC组、LE 2.5 mg组及LE 5.0 mg组促排卵应用HMG率分别为26.8%、43.5%、44.4%。CC组与LE 2.5 mg组及LE 5.0 mg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C组、LE 2.5 mg组及LE 5.0 mg组促排卵应用戊酸雌二醇率分别为72.0%、44.7%、33.3%。CC组与LE 2.5 mg组及LE 5.0 mg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诱发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CC组较LE 2.5 mg组及LE 5.0 mg组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诱发排卵日E2量CC组大于LE 2.5 mg组及LE 5.0 m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COS微刺激促排卵应用LE较CC对子宫内膜影响小、周期妊娠率高。  相似文献   

18.
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方案的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最常表现闭经或月经稀发,无排卵和不孕。生育年龄有生育要求的治疗以促排卵、调节代谢为主。PCOS促排卵的结局易造成多卵泡发育,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多胎妊娠的发生率较高,或者对促排卵药物不反应或卵泡期过长,提早黄素化等。目前应用于临床的促排卵药物及促排卵方案较多。本文将针对目前PCOS的促排方案加以综述和比较。  相似文献   

19.
邢秋霞  帅文 《生殖与避孕》2008,28(4):249-251
目的:探讨国产戈那瑞林(GnRH)预防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中促排卵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的临床价值。方法:PCOS不孕患者14例,常规使用氯米氛和hMG/FSH促进卵泡发育,当卵泡直径≥18mm时给予戈那瑞林100μg(皮下注射)诱发排卵,指导当天同房;阴道超声证实排卵后给予黄体酮20mg/d肌注,16d后复诊。观察排卵率、妊娠率、OHSS和多胎妊娠的发生率。结果:排卵率85.7%,妊娠率50%,其中1例多胎妊娠出现中度OHSS,但无重度OHSS的发生。结论:戈那瑞林(GnRH)可降低PCOS患者诱发排卵时中、重度OHSS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控制性超促排卵中卵巢低反应是困扰临床医生的一个难题,目前国内外对卵巢低反应的诊断标准尚未达成共识。本文将从年龄、生殖发育调节因子、促性腺激素(Gn)用量、hCG注射日优势卵泡数、窦卵泡数及获卵数等方面对控制性超促排卵中卵巢低反应诊断标准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