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介岩  王欣 《中国医刊》2023,(7):734-737
目的 探讨单胎妊娠短宫颈患者宫颈环扎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进行产前检查,有过1次孕晚期流产史或早产史或孕期常规超声提示宫颈缩短孕妇128例,根据治疗方法进行分组,有过1次孕晚期流产史或早产史孕妇42例,其中宫颈环扎组30例,药物治疗组12例。单纯短宫颈的孕妇86例,其中宫颈环扎组18例,药物治疗组68例。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流产率、早产率,分娩孕周、延长孕周、新生儿窒息等妊娠结局。结果 有过1次孕晚期流产史或早产史的孕妇中,宫颈环扎组与药物治疗组相比,早产、流产发生率更低,并能更明显延长孕周,甚至接近足月分娩,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两组孕妇在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和宫颈裂伤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于单纯短宫颈孕妇,宫颈环扎组与药物治疗组的流产、早产、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和分娩孕周、延长孕周上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且两组均无宫颈裂伤。结论 有过1次孕晚期流产史或早产史的孕妇,需要定期监测宫颈长度,如果宫颈进行性缩短应及时给予宫颈环扎术。对于单纯短宫颈的孕妇,定...  相似文献   

2.
周飞飞  胡艳君  郑建琼 《浙江医学》2024,46(11):1157-1162
目的探讨单胎妊娠24周前短宫颈孕妇不同治疗方式妊娠结局及早产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温州市人民医院接受产前检查或住院,妊娠24周前经阴道或会阴超声测量宫颈长度≤25mm并接受孕激素治疗的86例单胎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宫颈长度分为≤10mm组24例、>10~20mm组24例、>20~25mm组38例,每组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又分为对照组(仅黄体酮软胶囊治疗)、宫颈环扎组(黄体酮软胶囊联合宫颈环扎术治疗)、子宫托+宫颈环扎组(黄体酮软胶囊联合子宫托+宫颈环扎术治疗);比较相同宫颈长度组内3种治疗方式孕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24周前短宫颈孕妇早产的影响因素。结果在宫颈长度≤10mm组内,宫颈环扎组、子宫托+宫颈环扎组妊娠延长时间、分娩孕周以及新生儿体重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28周分娩比例以及新生儿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但宫颈环扎组与子宫托+宫颈环扎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宫颈长度>10~20mm组内,宫颈环扎组、子宫托+宫颈环扎组新生儿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宫颈环扎组羊膜腔感染率高于对照组、子宫托+宫颈环扎组(均P<0.05),子宫托+宫颈环扎组新生儿体重均大于对照组、宫颈环扎组(均P<0.05);3种治疗方式妊娠延长时间,分娩孕周,<28、34、37周分娩比例以及新生儿不良结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宫颈长度>20~25mm组内,3种治疗方式孕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宫颈长度(OR=0.919,P=0.016)是妊娠24周前短宫颈孕妇早产的独立保护因素,羊膜腔感染(OR=7.064,P<0.001)是妊娠24周前短宫颈孕妇早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宫颈长度是妊娠24周前短宫颈孕妇早产的独立保护因素,羊膜腔感染是独立危险因素。妊娠24周前宫颈长度≤10mm的单胎孕妇采用宫颈环扎术或子宫托+宫颈环扎术能改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而宫颈长度>10mm的单胎孕妇,不同治疗方式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宫颈机能不全的妊娠中期孕妇行宫颈环扎术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预防性宫颈环扎组(31例)和保守观察组(27例)。分别行预防性宫颈环扎术及保守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孕次、产次等一般情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流产率、早产率、足月妊娠率及新生儿存活率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环扎术能够有效地治疗宫颈机能不全,以及预防中晚期流产以及早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颈环扎术对治疗宫颈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宫颈功能不全行宫颈环扎术23例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实行宫颈环扎术的23例孕妇,有20例达孕足月分娩,2例早产,1例流产。结论宫颈功能不全患者行宫颈环扎术能明显延长孕周,提高胎儿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颈机能不全患者行改良式宫颈环扎术及术后应用间苯三酚保胎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1例确诊为宫颈机能不全患者,于孕16~24周施行宫颈内口环扎术,术后应用间苯三酚行保胎治疗,观察妊娠结局。结果延长妊娠至足月分娩18例(85.7%),早产2例(9.5%),流产1例(4.8%),胎儿成活20例(95.2%)。结论改良式宫颈环扎术联合间苯三酚应用于宫颈机能不全,可以延长妊娠时间,提高足月新生儿分娩率。  相似文献   

6.
李淑仙 《吉林医学》2012,(32):7062-7063
目的:评价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32例因宫颈机能不全入院患者,在14~24周行宫颈环扎术,术前、术后给予硫酸镁辅助保胎治疗。结果:32例中妊娠结局结果示1例晚期流产,其余31例中足月产20例(62.5%),新生儿均存活,早产11例(34.37%),新生儿均存活。结论:宫颈环扎术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预防反复晚期流产和早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胡敏  韦莉霞  陈江鸿 《广西医学》2022,(12):1341-1345
目的 探讨宫颈机能不全孕妇行经阴道宫颈环扎术后发生早产或流产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75例合并宫颈机能不全需行经阴道宫颈环扎术治疗的单胎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解脲支原体感染将其分为研究组(解脲支原体感染)33例,对照组(无解脲支原体感染)42例。对比两组孕妇的临床资料、妊娠结局,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经阴道宫颈环扎术后早产或流产的危险因素。结果 除了研究组孕妇宫颈环扎时的孕周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孕妇年龄、孕前体质指数、孕次、产次,术前宫颈管长度、宫颈扩张程度、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尿白细胞阳性比例、细菌性/真菌性阴道炎比例,以及紧急环扎比例、住院天数和妊娠结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宫颈管缩短、宫颈环扎时孕周早、解脲支原体感染、住院天数长是经阴道宫颈环扎术后早产或流产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宫颈管缩短、宫颈环扎时孕周早、解脲支原体感染、住院天数长的宫颈机能不全孕妇在行经阴道宫颈环扎术后发生早产或流产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后孕妇的妊娠结局。方法:本研究收集妊娠中期确诊为宫颈机能不全患者63例,以《2007版早产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推荐指南》相关要求采用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患者。结果:妊娠12~18周实施宫颈环扎术孕妇的妊娠结局(术后流产2例,早产5例,足月生产28例)显著优于妊娠19~28周者(术后流产10例,早产8例,足月生产9例),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常规保胎治疗基础上,40例孕妇人为择期实施宫颈环扎术,23例孕妇实施紧急宫颈环扎术。择期实施宫颈环扎术效果显著优于紧急宫颈环扎术,P<0.05。结论: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孕妇妊娠结局较为理想,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阿托西班联合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妊娠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84例处于妊娠期的宫颈机能不全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宫颈环扎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托西班治疗,比较两组自然分娩率、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妊娠结局(足月产、早产、流产、新生儿体质量和新生儿出生5 min后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66.67%(28/42),高于对照组的45.24%(19/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均无并发症发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流产率和新生儿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足月产发生率和新生儿Apga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早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西班联合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妊娠患者可提高自然分娩率,改善妊娠结局,优于单纯宫颈环扎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颈环扎术治疗妊娠期宫颈机能不全的疗效.方法:54例确诊妊娠合并宫颈机能不全者,32例施行宫颈环扎术治疗(环扎组),22例拒绝手术(非环扎组),观察其妊娠结局等各项指标.结果:环扎组与非环扎组除早产率外,足月妊娠率、流产率及新生儿成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宫颈机能不全行宫颈环扎术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0月我院妇产科20例因宫颈机能不全行宫颈环扎术的患者.宫颈环扎术在孕15~23周实施,术前、术后辅助保胎治疗.结果20例患者中,行预防性宫颈环扎术18例,补救性宫颈环扎术2例.其结局为1例晚期流产;2例34周前早产,其中1例为孕33+4周早产,新生儿体重1900g,另1例为孕32周早产,新生儿体重1750g,均存活良好;另外17例均于34周后分娩,新生儿均存活良好.20例患者均无胎膜早破和感染等术后并发症.结论宫颈环扎术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预防反复晚期流产和早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浅析宫颈机能不全者选取不同医治方法对其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20年8月间所接收的75例妊娠并发宫颈机能不全的孕妇,根据治疗方法将分为保守治疗组(15例)与手术治疗组(60例);手术组根据宫颈环扎手术时机不同将其分为手术Ⅰ组(预防性宫颈环扎术组,17例)、手术Ⅱ组(治疗性宫颈环扎术组,26例)和手术Ⅲ组(紧急性宫颈环扎术组,17例)。对不同医治手段对宫颈机能不全病人妊娠结局的影响情况。结果 (1)保守组与手术治疗组比较:新生儿生存率、足月产率、孕周延长时间、流产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手术治疗Ⅰ组、Ⅱ组分足月产率、新生儿存活率均高于手术治疗Ⅲ组,手术治疗Ⅰ组、Ⅱ组延长孕周时间均长于手术治疗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较Ⅱ组而言,孕周延长时间上Ⅰ组更长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1)宫颈环扎术对宫颈机能不全病人的妊娠结局有一定改善作用;(2)治疗性宫颈环扎术和预防性宫颈环扎术在改善母婴妊娠结局的成效比紧急性宫颈环扎术更优,为此于宫颈变化前开展干预手段可改变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非孕期与孕期腹腔镜下改良式宫颈环扎术(MLTCC)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沈阳市妇婴医院因宫颈机能不全行MLTCC的患者共92例,按手术时机分为非孕期组(n=58)和孕期组(n=34)。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妊娠情况及新生儿结局,同时比较MLTCC不同环扎参数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非孕期及孕期手术成功率分别为86.7%、94.3%。孕期组术中失血量多于非孕期组(80.0 mL vs.22.5 mL,P=0.002)。两组宫颈环扎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围手术期及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成功率、妊娠晚期宫颈长度、术后妊娠结局(分娩孕周、晚期流产率、早产率、足月产率)及新生儿结局(新生儿存活率、体质量、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环扎参数(环扎带数量及打结数目)下分娩孕周、新生儿体质量及妊娠晚期宫颈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MLTCC可有效改善宫颈机能不全患者术后妊娠结局;与孕期手术相比,非孕期手术可获得相似效果,但手术风险更小;双重环扎及增加环扎带打结数量对术后妊娠结局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经阴道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手术时机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01月至2017年12月于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87例宫颈机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时机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预防组(n=44)及治疗组(n=43),其中预防组给予预防性宫颈环扎术,而治疗组给予治疗性宫颈环扎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娩出胎儿情况、妊娠结局和术后并发症情况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预防组环扎孕周小于治疗组(P0.05),孕周延长时间长于治疗组(P0.05);预防组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足月生产率高于治疗组(P0.05),预防组早产率、流产率低于治疗组(P0.05);预防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治疗组(27.27%vs 55.81%)(P0.05)。结论预防性宫颈环扎效果优于治疗性宫颈环扎。治疗性宫颈环扎术可作为宫颈机能不全治疗不及时的有效补救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孕期经阴道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4例孕期经阴道行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预防性宫颈环扎术;治疗组患者实施紧急性宫颈环扎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妊娠结局。结果:治疗组患者妊娠结局:足月产66.7%(20/30),早产26.7%(8/30),流产6.7%(2/30),新生儿存活率79.3%;对照组患者妊娠结局:足月产17.6%(6/34),早产35.3%(12/34),流产47.1%(16/34),新生儿存活率34.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发现宫颈机能不全,及早实施预防性宫颈环扎术,对于提高新生儿存活率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宫颈环扎术治疗妊娠期宫颈机能不全的疗效。方法时18例孕妇合并宫机能不全者,施行宫颈环扎术治疗,观察妊娠结局。结果孕妇手术18例中,延长妊娠至足月14例,早产2倒,流产2例,胎儿成活16例。结论宫颈机能不全行宫颈环扎术可以延长孕妇的孕周,提高胎儿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宫颈环扎术在治疗宫颈功能不全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因宫颈功能不全入院患者48例,在孕15-20周以环扎带行“U”形宫颈环扎术,术前术后保胎治疗。结果48例患者,术后40例达孕足月分娩,足月分娩率为77.27%,5例早产,新生儿均存活。新生儿存活率共为86.36%。3例流产,流产儿均未存活。结论宫颈环扎术是治疗宫颈功能不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子宫畸形妊娠合并宫颈机能不全23例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颈环扎术在子宫畸形妊娠合并宫颈机能不全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3例子宫畸形妊娠合并宫颈机能不全患者分别分为妊娠前诊断组、妊娠期诊断组及宫颈环扎术组、保守治疗组。对比各组保胎天数、30周以上、34周以上及37周以上分娩率。结果:妊娠前诊断组34周以上分娩率高于妊娠期诊断组;实施宫颈环扎术者30周及34周以上、37周以下分娩率高于保守治疗组。结论:对子宫畸形合并宫颈机能不全患者进行早诊断、于14~16周行预防性宫颈环扎术,可以降低流产、早产发生率及围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张朝蓉  言齐 《河北医学》2008,14(3):324-325
目的:探讨宫颈环扎术治疗妊娠期宫颈机能不全的疗效。方法:对30例孕妇合并宫颈机能不全者,18例施行宫颈环扎术治疗,观察妊娠结局。结果:孕妇手术18例中,延长妊娠至足月14例,早产2例,流产2例,胎儿成活16例;与非手术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宫颈机能不全行宫颈环扎术可以延长孕妇的孕周,提高胎儿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20.
宫颈机能不全的早期超声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超声检测宫颈对宫颈机能不全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的意义.方法 对3780例孕妇(其中108例为有晚期流产史或早产史的高危孕妇)在妊娠中期经阴道超声检查宫颈,其中超声检测结合病史确诊的35例宫颈机能不全并实行了宫颈环扎术的孕妇进行分析,追踪妊娠结局.结果 ①35例宫颈机能不全诊断孕周为16~26周,有晚期流产史和早产史者22例,宫颈机能不全在高危孕妇中发生率为20.4%;无高危因素者13例,在低危孕妇中宫颈机能不全的发生率为0.36%.②宫颈的异常形态表现为2种类型,1类为典型的内口开大,宫颈缩短,另一类为内外口同时开大,宫颈呈管状扩张但颈管长度并不缩短.③35例全部行McDoald宫颈环扎缝合术,手术孕周为18~26周,足月分娩57.1%(20/35),早产为34.3%(12/35),晚期流产3例.结论 妊娠中期超声检测宫颈有助于发现和早期诊断宫颈机能不全,使宫颈机能不全孕妇得到及时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围产结局,并可以减少手术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