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简要介绍了杵针疗法的源流及其特殊穴位、针具和常用手法,探索杵针疗法与中医学理论的密切联系,为其寻求更多的中医学理论支持。概括了杵针疗法在临床上的适应证及其具体应用规律,以促进杵针疗法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杵针疗法是一种无痛、无创的自然绿色疗法,本文介绍了杵针疗法概述、特殊穴位选择、针具、操作手法,对其在痛证、亚健康状态、颈椎病、失眠抑郁、心脑血管疾病、皮肤美容等临床应用中的研究现状,为进一步研究拓展杵针疗法在中医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循证医学原则指导下,观察杵针疗法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顽症偏头痛的治疗以及杵针疗法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45例中重度无先兆偏头痛患者,采用杵针疗法治疗,杵针操作每次约30 min,1次/d,5次为一个疗程,2个疗程之间休息2 d,共治疗4个疗程。在循证医学原则指导下制定规范的疗效评价指标,治疗期间不使用任何药物,治疗前、后及随访半年统计疗效。结果:无先兆偏头痛经4个疗程杵针治疗后及半年后随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疼痛持续时间计分、头痛指数以及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结果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 0.01);同时相比治疗结束时,半年后随访的VAS评分、TCD结果未见明显差异(P 0.05),疼痛持续时间计分、头痛指数结果较差(P 0.05)。杵针治疗偏头痛疗效总有效率为93.33%(42/45)。结论:运用杵针疗法治疗无先兆偏头痛近期及远期疗效满意,杵针疗法操作无感染风险、无痛苦,患者接受度高,可操作性强,易于在护理团队、基层机构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评价杵针疗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为其临床推广提供循证医学的证据支持。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等外文数据库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网(VIP)和万方网(Wan Fang)等中文数据库,配合补充检索手段,收集所有杵针治疗失眠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文献筛选后对纳入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及方法学质量评价,然后实施定性或定量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RCT (356例患者)。(1)定性分析的结果证实杵针疗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肯定,具备良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2)定量分析的结果显示杵针疗法能显著改善失眠症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P0. 05)。结论:杵针疗法治疗失眠症安全有效,有助于患者睡眠质量的提高,应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
吕品  李胜涛  钟磊  唐虹  余昕 《上海针灸杂志》2009,28(10):607-609
杵针疗法是著名老中医李仲愚先生家族十四代秘传并经李老五十余年行医经验加以发展的独特疗法,古代医书未曾记载。杵针疗法是以杵针为工具,通过一定的手法,刺激人体体表经络腧穴或患处,但不刺入肌肤之内,以疏通气血,调节阴阳,扶正祛邪而达到治病强身,康复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系统评价杵针疗法治疗腰腿痛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为其临床推广提供循证医学的证据支持。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等外文数据库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网(VIP)和万方网(Wan Fang)等中文数据库,配合补充检索手段,收集所有杵针治疗腰腿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文献筛选后对纳入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及方法学质量评价,然后实施定性或定量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RCT(388例患者)。(1)定性分析的结果证实,杵针疗法治疗腰腿痛的临床疗效肯定,具备良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2)定量分析的结果显示,杵针疗法能显著提高腰腿痛患者的临床痊愈率和总有效率,与传统针刺疗效相当,其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杵针疗法治疗腰腿痛安全有效,有助于改善腰腿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应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7.
杵针疗法干预亚健康状态: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杵针疗法干预亚健康状态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方法,将153例亚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杵针组(79例)和推拿组(74例).杵针组于百会八阵、神道八阵、至阳八阵、命门八阵、腰阳关八阵、头颈及腰背部河车路行杵针治疗;推拿组采用常规全身推拿按摩.两组均于治疗前后观察人体亚健康评分标准量表、康奈尔医学指数(CMI)和红外线热扫描成像系统(TTM)变化情况.结果:①两组治疗后亚健康状态评分、CMI评分、M-R评分及TTM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1);②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杵针组亚健康状态评分、CMI总分、TTM数据中的睡眠、压力、督脉、虎口、血脂、血黏滞、微循环指标变化更显著(均P<0.01),M-R评分及TTM数据中血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杵针组亚健康状态评分等级优于推拿组(P<0.01).结论:杵针疗法干预亚健康状态疗效确切,优于常规全身按摩.  相似文献   

8.
李氏杵针疗法是本院名老中医李仲愚家族14代秘传并经李氏50余年行医经验加以发展的独特疗法。本组报告83例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进行李氏杵针疗法与针刺治疗随机分组自身交叉单盲对照观察,着重比较两种疗法治疗前与治疗后30min 的左心收缩功能(以下简称 STI)的即时效应。  相似文献   

9.
总结近年来针灸特殊方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研究文献,介绍头七针、林氏头皮针、颞三针、眼针、薄氏腹针、脐针、浅针、平衡针、皮内针、腕踝针疗法、温银针、太极针、扁针、杵针、生物针疗法等15种特殊疗法,以此了解针灸疗法在失眠症治疗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
探讨杵针疗法在腰椎疾病中的应用范围及操作方法。杵针兼具针刺与按摩之长,以布阵代替配穴,选穴精简、易于掌握、临床施治方便,以不刺破皮肤的方式,既避免了畏针人群的恐惧感,又根绝了感染的可能,易于接受和推广,目前杵针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于脊柱退行性病变及关节运动创伤性疾病等,在减轻疼痛、恢复肌力、增大活动度、恢复功能等方面疗效显著,其中关于腰椎疾病的治疗在临床中应用已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11.
浅析芒针调气法与“圆运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芒针调气法与“圆运动”关系。芒针针长深刺,结合了长针和毫针的优点,贵在调气。芒针调气重脾胃,调肝肺,可宣畅上焦、疏调中焦、通利下焦,使“轴”得固,“轮”随之旋转,“圆运动”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2.
在针灸治疗颈椎病方面,临床上常采用针灸、拔罐和刺络放血等方法,但多为单一方法治疗,几种治疗方法联合使用相对较少。郭义教授经多年临床经验的积累,根据颈椎病病因病机、证候特点,创建针灸治疗颈椎病四通法——“一针、二罐、三刺络、四艾灸”,取得较好疗效。即先采用毫针针刺颈肩部腧穴以疏通气机,后在肩背部腧穴拔罐、走罐以畅通气机,拔罐后大椎穴等局部瘀斑处刺络放血以强通经脉,最后在大椎等穴实施艾灸以温通气机。通过四通法疏通气机、畅通气机、强通气机和温通气机,从而达到治疗颈椎病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接气通经针法是传统针刺方法之一 ,主要为催促或加强针感以达病所。本法可通过“催而运之”和“上接下引”两种操作手法 ,使经气或针感循经传导 ,以疏通经络、畅行气血 ,恢复生机而取得疗效。  相似文献   

14.
浅谈杨继洲“通关交经”针法的操作和临证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针灸大成》中"通关交经"针法在理论上的反复研习,又经临床中不断实际操作验证,认为仅依从《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通关交经法"中描述的方法操作不容易出现通关过节、飞经走气的效果,若能将"通关交经法"与"运气法""提气法"三者综合运用,则可明显提高在四肢远端穴位做向心性传导时通关过节、气至病所的几率.临床据此"通关交经"针法操作,气至病所,一穴即可取得较佳之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释"得气"     
本文以<内经>所述为根据,探讨了"得气"的实际内涵.认为<内经>中并无把"得气"与患者的酸痛等反应相联系的论述."得气"是指针刺时在患者穴位中出现的气聚现象,取决于医者自身对患者穴位中气机变化的客观体察."调气"是<内经>治疗疾病的根本大法,而"调气"必须先要"得气".另一方面,治疗后把握和维持平调的气机,守护正气,抗拒邪气,同样也是"得气"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介绍吴汉卿教授运用中医筋骨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经验.吴汉卿教授认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机主要为颈项部、手三阳经筋受损、筋结形成,痹阻经脉,气血瘀滞;治疗上主要应用筋骨针疗法,以松解筋结、疏利手三阳经筋、活血行气为原则;取穴方面采用"三关定位法",选取手阳关三针、腕阳关三针,于颈部选取相应节段横突筋结点,同时"循...  相似文献   

17.
滞针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针灸》2009,29(9):726
滞针术与针刺异常情况中的"滞针"有质的不同.滞针术是指将针刺入穴位得气后,单方向捻转至肌肉缠针出现滞针现象的操作手法,可结合滞针震颤术、摇柄术、飞弹术、提拉术、弹拨术、牵拉术等复合手法,适用于实证、痛证、痹症等,具有行气、催气等作用,可达到激发经气运行、促使循经感传、加速气至病所的目的.滞针术的不良反应主要是疼痛、组织损伤等;具体操作时注意针具的选择、进针的深度及捻转的强度、禁用或慎用的部位等事项.  相似文献   

18.
时间医学、六经辨证与脐针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齐永 《中国针灸》2005,25(8):591-593
目的:探讨脐针疗法与时间医学和六经辨证之间的关系.方法:观察中医圆运动气机升降理论和脐地支进针法在临床的应用.结果:脐地支进针法在临床上治疗有明显时间发作规律的疾病,常收到极好的疗效.结论:时间医学适用于传统医学和脐针疗法.  相似文献   

19.
"气至"包含"气至针下"及"气至病所"。针对肌源性疾病,结合患者症状体征,找到病灶的激痛点,触诊激痛点下的结节或紧绷肌带,触手按压固定或拇食指钳住,刺手持针,针尖沿触手拇指甲边缘刺入紧绷肌带,较易使"气至针下"。若激痛点除表现肌肉疼痛外,可诱发可识别的引传症状,在针刺激痛点下的结节或紧绷肌带,使针感沿引传痛的部位感传,做到"气至病所"。针对神经源性疾病,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判断病灶神经节段,有针对性针刺刺激神经根、神经干、外周神经卡压点,使针感沿神经走行的方向放射至肢体末端,做到"气至病所"。  相似文献   

20.
腹针对得气的启示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ang YZ 《中国针灸》2011,31(2):183-185
受腹针等针灸新技术临床实践的启发,通过对气至不同认知产生气至针下或气至病所的分析思考,重新解读"气至而有效"提出与一般针感相对应的隐性针感的概念,以临床有效性作为评价得气的标准,为针灸临床向无痛化的方向发展做一些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