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藤黄属植物在东南亚地区广泛分布,其中一些植物作为民间药物有着悠久的用药历史.该属植物普遍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菌等药理作用,而且已有呫吨酮、双黄酮、苯甲酮、萜类等多种结构类型的化学成分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概述了近十年来从藤黄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新化合物和首次发现的天然产物及其化学成分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为该属植物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红厚壳属植物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常作为民间药物用于治疗疾病,如牙痛、风湿、腹泻、慢性胃溃疡、皮肤感染以及创伤.该属植物富含色满酮衍生物,且此类次生代谢产物具有抗病毒、抗真菌、抗细菌以及细胞毒等药理活性.为了对红厚壳属植物中的色满酮衍生物有更完整的了解,以便从我国红厚壳属植物中寻找新的活性成分,故对该属植物中色满酮衍生物的化学结构和药理活性进行了概述,并探讨了此类成分可能的生源途径.  相似文献   

3.
藤黄属植物G.scortechinii是分布于马来群岛和泰国南部的一种小树。作者从该植物的果实中分离得到10个新化合物,其中4个为笼型异戊二烯基化呫吨酮(1~4),4个为重排呫吨酮(5~8),2个倍半萜衍生物(9和10),还分得14个已知化合物。对所有分离得到的呫吨酮衍生物均进行了抗金葡菌甲氧西林耐药株(MRSA)的试验。  相似文献   

4.
藤黄属植物分布广泛,资源丰富,有着悠久的民间用药历史。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该属植物具有抗肿瘤、抗炎和抗菌等多种药理作用。其中,酮(Xanthones)、多环多异戊烯基间苯三酚(Polycyclic Polyprenylated Acylphoroglucinols,PPAPs)及双黄酮类化合物是其主要化学成分。文章对中国藤黄属植物的代表性活性成分及药效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和综述,为该属植物的充分利用及深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高慧敏  彭代银  王雷  贾步云  彭雷  陈卫东 《中草药》2023,54(8):2668-2685
藤黄是藤黄科植物藤黄Garcinia hanburyi所分泌的干燥树脂,其化学成分多样,主要包括笼状呫吨酮、五环三萜和植物甾醇,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菌等药理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藤黄在抗癌方面有着十分显著的疗效。基于藤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并根据中药质量标志物理论,从植物亲缘学、化学成分可测性、化学成分有效性、制剂因素的角度进行质量标志物初步预测分析,表明藤黄酸和新藤黄酸可作为藤黄的主要质量标志物,为藤黄质量控制和研究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金丝桃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吕洪飞  初庆刚  胡正海 《中草药》2002,33(12):1135-1138
金丝桃属植物的许多种类具有药用价值,尤其是其所含的金丝桃素具有抗抑郁、抑制中枢神经、抗病毒和增强免疫功能,可用于爱滋病的治疗。该属主要化学成分有:双蒽酮衍生物、黄烷酮醇类、黄酮及黄酮醇类,San酮类、香豆素类、酚酸类、间苯三酚衍生物、挥发油类、正烷烃、正烷醇、植物甾醇等。综述了金丝桃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的进展,同时介绍了主要药用成分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
赶山鞭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建勇 《中草药》2004,35(7):734-736
赶山鞭Hypericum attenuatum Choisy系藤黄科金丝桃属植物。该属植物约400种,除了南北两极地或荒漠地及大部分热带地外世界广布。我国约有55种8亚种,几乎产于全国各地,主要集中在西南,其中滇西北分布有近五分之二的种类,甘肃产约7种。本属植物约三分之二的种类在民间被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国内外对金丝桃属植物展开了深入的有效成分研究,已完成了本属多数植物的成分检测。并对约70种植物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共发现90多种成分,主要有双蒽酮、黄烷酮醇、黄酮及黄酮醇、  相似文献   

8.
藤黄属植物有着重要的经济及药用价值,一直以来都作为食品和民间药物被广泛使用,随着现代分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植物化学研究也应用于藤黄属植物,其中,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以其快速、精确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用于藤黄属植物的化学研究。本文根据已发表文献,通过总结LC-MS技术在藤黄属植物化学成分的定性研究、辅助发现新化合物,以及定量研究等方面的应用进展,阐述LC-MS技术在藤黄属植物化学研究中的研究现状,为今后藤黄属植物化学研究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酮类化合物是藤黄属植物中的主要特征成分,具有多样的生物活性,在中国藤黄属植物中广泛分布。由于氧化程度、取代基种类、数量和取代基位置的不同,酮类化合物具有多样的结构类型。文章综述了中国藤黄属植物中酮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总结了该类化合物的分布、提取分离、结构分类、波谱学特征和生物合成途径。  相似文献   

10.
百合科球百合属(Bulbine)植物头状球百合(Bulbine capitata)来源于非洲中南部博茨瓦纳,具有抗菌和退热作用。曾报道该属植物含有火把莲酮(knipholone)衍生物、异呋喃萘醌类和其它常见植物成分,火把莲酮及其衍生物具有抗疟作用。本次报道了异呋喃萘醌类及其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1.
李伟 《中草药》2015,46(23):3592-3604
桉属为桃金娘科的一个主要属,桉属植物常统称为桉树,其木材、叶、花、果实等是化学工业、香料、医药领域的重要原料。长期以来,桉属植物作为民间药被使用,主要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痢疾、湿疹、跌打损伤等。间苯三酚衍生物为桉属植物中最主要的一类化合物,因为其良好的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生物活性,对其研究较为深入。间苯三酚衍生物的结构比较特殊,常与单萜、倍半萜及二萜结合形成杂合物,结构较为复杂、多变,形成的杂合物为桉属植物中一类特有的化合物。目前,从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96个间苯三酚衍生物。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对其研究概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合成二苯甲酮类化合物,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并研究其抗真菌活性,初步探讨二苯甲酮类抗真菌活性的构效关系。方法:以苯甲酰氯或邻苯二甲酸酐为原料,经傅克酰基化反应合成二苯甲酮类化合物;经1H-NMR,13C-NMR和MSESI确证结构;通过药敏试验测定目标化合物对4种常见真菌的体外最低抑菌浓度。结果:合成并鉴定出13个二苯甲酮类化合物(a1~a6,b1,c1~c6),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真菌活性(MIC=5.45~1 278 mg·L~(-1)),其中4-氟-二苯甲酮(a2)抗白色念珠菌活性最强(MIC=55.08 mg·L~(-1)),4-氯-4'-硝基-二苯甲酮(a4)显示强抗安琪酵母菌活性(MIC=5.45 mg·L~(-1)),2,4,6-三甲基-二苯甲酮(b1)抗黑曲霉菌活性最好(MIC=55.62 mg·L~(-1))。结论:合成的二苯甲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真菌活性,提示二苯甲酮类化合物具有广谱抗真菌性;不同结构对不同真菌具有不同的敏感度,其中羰基官能团对其活性起关键作用,且不同取代基对目标化合物抗真菌活性影响较大,被多个氯原子取代的二苯酮衍生物的抗真菌活性最为突出。实验结果可为二苯甲酮类化合物抗真菌活性的结构修饰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总结有关鳞毛蕨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的文献57篇,对鳞毛蕨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种类、结构进行综述.至今已从鳞毛蕨属植物中分离鉴定出间苯三酚类化合物81个,萜类化合物18个,黄酮类化合物4个,其他类型化合物2个,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多样,而且大部分具有生物活性.我国鳞毛蕨属植物资源丰富,植物化学的研究工作应与生物活性的研究工作相结合,对鳞毛蕨属植物的研究虽有很大进展,但对该属植物的药理活性研究还不够深入,大多都集中在提取物的活性研究上,如能把化合物的筛选和其药理活性研究很好地结合起来,将能很好地促进鳞毛蕨属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采用基于分子对接及从头设计的方法从木姜子属酰胺类化合物中寻找潜在的5-脂氧合酶(5-lipoxygenase,5-LOX)抑制剂并改造提高其预期活性。方法 通过文献资料收集了木姜子属植物中现已分离鉴定的酰胺类化合物10个。应用分子对接技术,通过与5-LOX抑制剂筛选相关的蛋白结晶的对接分析,筛选出木姜子属植物中最优的酰胺类化合物。再以该化合物为基础进行分子库扩充,并通过对该分子库进行类药规则和ADMET筛选,选择其中排名前五的分子进行从头设计碎片生长,最后再从设计结果中筛选出更优的5-LOX潜在抑制剂。结果 通过分子对接分析筛选出了木姜子属植物中最优的酰胺化合物N-反式-3,4-亚甲基肉桂酰-3-甲氧基酪胺,利用类药规则和ADMET筛选出9个相对符合药理毒理性质要求的类似分子,采用从头设计方法筛选了出打分值较高的候选化合物6个,并初步阐释了优良5-LOX抑制剂可能的活性残基结合情况。结论 木姜子属中酰胺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可能通过抑制5-LOX来发挥抗炎活性作用,相对于传统筛选和改造,分子对接和从头设计技术节约了大量的资源,为新型5-LOX抑制剂的研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梁伟  孙嘉辰  郭凤霞  张学敏  徐波  陈垣  李霞 《中草药》2020,51(7):1939-1950
蒽醌及其衍生物是植物体内十分重要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光保护、提高植物抗病性等多种功能,同时在医药、化工等领域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如何高效、快速地获得蒽醌类物质、提高植物体内蒽醌类物质的合成效率,已经成为现代合成生物学的研究热点。然而蒽醌类物质合成途径较为复杂,目前普遍认为在植物体内蒽醌类物质是通过莽草酸/邻琥珀酰苯甲酸途径和聚酮途径形成。综述近年来在植物体内莽草酸/邻琥珀酰苯甲酸途径和聚酮途径合成蒽醌母核结构的研究进展,为研究植物体内蒽醌类代谢物的合成与调控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张高荣  黄锡山  黄艳  李俊 《中草药》2021,52(19):6066-6075
鹊肾树属Streblu植物属于桑科(Moraceae),共有22种,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和东南部。我国有7种,主产于南方,该属多种植物被作为传统药物使用,药用历史悠久,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苯丙素类及其衍生物、苯并呋喃和苯并戊烷类、黄酮类、甾体类、萜类及其他类型的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菌、抗氧化、抗肝炎、止血、镇痛等药理作用。对近年来鹊肾树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后续研究开发该属植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祝星宇  张贻强  陈雨晴  马博乐  阎雪莹 《中草药》2018,49(24):5952-5960
柳属植物资源丰富,全球约有520种,其树皮、枝、叶、花絮等部位均可入药,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该属化学成分多样,包括黄酮类、水杨酸及其衍生物类、苯丙素类、萜类、蒽醌类、甾体类等多种结构,具有抗肿瘤、镇痛抗炎、抗氧化、降血糖、调节神经系统、促进脂肪分解等药理作用。通过查阅中国知网、PubMed等数据库,对2008—2018年有关柳属植物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综述了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该属植物药用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进一步促进该属植物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18.
任强  夏天睿  王云龙  王慧云 《中草药》2015,46(6):932-937
鳞毛蕨属Dryopteris Adanson植物中的间苯三酚类化学成分因具有抗病毒和抗肿瘤等药理作用,而备受关注。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研究与分析,对鳞毛蕨属植物中间苯三酚类化学成分的质谱裂解数据和波谱学规律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为该类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国枣属可供药用的植物主要包括枣、酸枣及滇刺枣。枣属药用植物所含资源化学成分类型较为复杂,主要包括三萜类、黄酮类、生物碱类、核苷类及神经酰胺类等。各类成分在不同植物及同种植物不同组织器官的组成及含量存在差异。不同栽培品种及产地样品的资源化学成分含量差异显著。不同成熟期样品的资源化学成分含量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20.
王诗用  刘鼎  陈勇 《中草药》2014,45(21):3190-3194
酸藤子属植物中当归藤、酸藤子是我国壮族民间常用药材,在治疗跌打损伤方面效果良好。目前已有研究表明,酸藤子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接近,具有一定的开发和利用价值。对酸藤子属植物的生药学、化学成分、质量控制、临床应用以及其果实的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