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通过分析肺炎临床各期症状,提出新冠肺炎"窍闭络阻"是核心病机,时刻透邪外出是治疗中心思想,应将"透窍""祛邪"思想贯穿新冠肺炎全程。本文从"透窍法"原理出发,结合自身临证经验,认识本次疫病全程的发展转归,给临证工作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通过反复研读中国针灸学会更新的两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针灸干预的指导意见》,结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先后发布的七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后续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中医康复指导建议》,搜集整理针灸防治疫病的相关文献和古文经典,初步探讨此次抗疫过程中针灸干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简称新冠肺炎)的诊...  相似文献   

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自2019年12月底首发于湖北省武汉市,经呼吸道飞沫、密切接触等传播方式在全国迅速传播。中医药在防治和诊疗新型冠状病毒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基于中国传统医学理论,认为COVID-19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在肺系及脾胃系,病位在肺与脾,本文意在指出COVID-19发展阶段,从"肺脾同治"理论出发,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多数患者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老年人为COVID-19的易感人群,亦是此次疫情危重症及死亡病例的高发人群,且预后较差。基于老年人五脏亏虚、脾肾尤甚的生理特点,拟初步探讨从脾肾论治老年人COVID-19的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化湿解毒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湿热郁肺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相关炎症指标表达影响和CT影像学改变.方法收集确诊轻型及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湿热郁肺证患者63例,分为治疗组44例,对照组19例,对照组口服阿比多尔、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干扰素雾化,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化湿解毒方.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及外周...  相似文献   

6.
对于瘟疫的治疗中医各家经过几千年探索体会,临床经验丰富,形成了完整的防治体系.面对此次突发的疫情,中医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因病机,结合临床实际,因地制宜确定了中医诊疗方案.各地中医药防治方案中都强调了"肺脾同治"的重要性,此次疫情中肺脾同治法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得到了广泛使用.从"肺脾同治"理论的角度出发,指导新型冠状...  相似文献   

7.
通过论述西医学及中医学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认识及从脾论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理论基础及治疗方法,并结合临床病例,充分证明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从脾论治的可行性和重要性,为中医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全世界蔓延和传播,中医在此疫情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文章立足于脾土生肺金来防治新冠肺炎,更是从肠道微生态的角度出发,探究菌群的改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推荐用微生态调节剂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预防继发细菌感染.肠道微生态是机体内环境稳定的重要保障因素,肠道菌群失衡与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及新冠肺炎发生发...  相似文献   

9.
通过梳理中医对疫病的认识,对比分析我国近20年经历的较大疫病,认为2019年12月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当以"湿毒疫"论治。随着疫情的蔓延,病例数逐渐增多,病患临床表现及发病规律逐渐清晰,发现此次疫病早期临床表现为发热或不发热,发热者多身热不扬、干咳、乏力,伴恶心、呕吐、便溏、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舌苔普遍腻,具有明显的湿毒裹挟之症,病位在肺与脾。多数患者发病缓慢,潜伏期长,症状相对温和,少数患者可迅速发展为痰瘀壅肺、邪毒闭肺、内闭外脱等证,此期重症转危重症呈现黏腻胶着、缠绵难愈的典型湿毒特点,病毒转阴后的恢复期多呈现邪气留恋、余热未清的特点,尤其是重症患者免疫功能和组织损伤的修复需要很长时间。比较分析了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甲型H1N1流感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认为近代流行疫病多湿,此次疫情尤为明显。因此,在防治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注意在化湿解毒、辟秽化浊的基础上因证施治。  相似文献   

10.
从"肺与大肠相表里"角度,探讨肺肠同治在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临床诊疗中的意义。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病特点及临床症状特点,认为胃肠道症状是除呼吸道症状外的又一主要表现,尤其在重型患者中,肺肠同治收效尤为明显。从中医理论、现代机制研究方面,阐述重型新冠肺炎患者肺肠同治的合理性与可行性。适用于重型新冠肺炎肺肠同治的代表方有承气汤类(包括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宣白承气汤)、凉膈散、升降散等。  相似文献   

11.
12.
针对吉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感染病例,吉林省中医药救治专家组成员深入临床一线,采集省内患者四诊信息,分析病情特征,结合五运六气理论,认为此次疫情属中医寒湿肺疫病范畴,是杂气为病,疫厉之气由口鼻而入,内舍于半表半里,邪伏膜原,进而成毒邪,毒损五脏六腑所致,具有"寒、湿、瘀、虚"的致病特点。临床按外感期、肺炎期、重症期、重危期、恢复期分期论治。治则上,标本同治、扶正祛邪、攻补兼施,宜通、宜荣。临证时,须坚持中医象思维整体观念,同病异治,辨证识病、辨证求因、定病审因、辨证论治。用药以古方为基础,因人制宜,多可获效。  相似文献   

13.
毕明达  封继宏 《天津中医药》2020,37(12):1337-134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作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新冠肺炎属于中医"疫病"范畴,其病因以感受寒湿疫毒戾气为主,病机主要为寒湿疫气闭肺困脾,气机不畅,病位主要涉及肺脾胃,基于《黄帝内经》理论,结合传统中医思想,提出"内外统一"的辨治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性分析和评价化湿败毒方联合西医治疗重型疫毒闭肺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35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重型患者44例,符合重型疫毒闭肺证的患者23例.回顾性分析23例重型疫毒闭肺证患者使用化湿败毒方联合治疗前后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的差异.结果:分析对比后发现,化湿败毒...  相似文献   

15.
王辉  邱建强  乔黎焱  肖兵  石耀武  黄博  卢博  张选国 《陕西中医》2020,(3):285-286,397
目的:通过对病因病机的分析,初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辨证论治,以期对本病的中医诊疗提供临床思路。方法:通过对《温病学》研习、深入疫区中医专家对本病的分析及各省卫建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治疗方案,对本病的辨证论治进行探析。结果:早期多以感受湿邪疫毒之气为主,且偏寒湿,治疗以散寒除湿,透邪芳香辟秽为主; 随着病情进展,湿郁化热,湿毒热充斥肺脏,损伤肺络,热壅肠腑,治疗以清热解毒,化湿通腑为主; 若上述两个阶段未遏制,则病邪进一步深入,导致内陷心包,出现内闭外脱之证,闭症以泻火除湿,开窍醒神为主,脱症以回阳救逆为主; 恢复期正虚邪恋,正虚则以气阴两虚和脾气亏损为要,余邪仍以湿为患,故在治疗上益气养阴,健脾利湿。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致病因素以“湿”邪为主,“湿、毒、瘀、闭”为主要病机,肺脾为主要病位,治疗上以化湿解毒,避秽化浊,开窍醒神为主,全程应重视固护脾胃,避免过度使用寒凉药物。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中医经典文献及临床实践思考,立足于"湿疫"理论阐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病因、病机、传变规律及治疗方药。认为新冠肺炎乃湿毒疫邪所致,其病机特点为内外病邪相引,合而致病;本病除遵循卫、气、营、血传变规律外,同时也表现出三焦传变的过程。同时,通过归纳梳理相关中医经典著作中关于湿疫的证治方药,为新冠肺炎的中医诊治提供临床思路。  相似文献   

17.
自从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被发现至今,本病在中医药治疗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目前病情尚未完全得到控制,本文分别通过分析古代医家与现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治,基于中医学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从中医肺肠同治的角度出发,结合现代医学对宣白承气汤的研究,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另辟蹊径,从新的角度审视与治疗新型冠状病...  相似文献   

18.
化湿败毒颗粒是在抗疫临床实践中诞生的一个全新处方,是由厚朴、黄芪、苍术、藿香、草果、甘草、半夏、葶苈子、赤芍、茯苓、麻黄、杏仁、大黄、生石膏14味中药组成,在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或SARS-CoV-2)核酸转阴和患者症状改善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作为中药新药已经获批进入临床研究。本文评述化湿败毒颗粒方抗COVID-19的药物物质基础研究,为化湿败毒颗粒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确诊的患者在我国和境外国家不断增多,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卫生管理部门不断发布更新各版本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根据各版本关于中医治疗阐述的主要变化,结合目前临床一线病例的主要特征,参照中医温病学数千年的文献记载,考虑COVID-19属于中医"疫病"范畴,是由于武汉市特定的地域气候特点导致人群感受疫疠毒邪所致,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病程的不同时期运用卫气营血辨证,治疗该病以祛邪为要,并强调祛邪应尽早,结合疫毒所在不同脏腑部位,出现不同性质而确定治法方药,还需结合当地实际,采用"三因制宜"的中西医结合治疗COVID-19患者,才能促进疫情早日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诊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过程中发现一些患者出现肝系相关的临床症状,遂探索从肝论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故从五行生克、气机循环、经络循行、气候影响、情绪因素等多个方面讨论从肝论治该疾病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