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王新陆教授从浊论治脂肪肝经验撷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新陆教授是名中医药专家,经验丰富,他认为脾失健运、浊邪入血是脂肪肝发病的主要病机,治当重在补消化疏,助用援药,同时注意节饮食、惜精神、保持生活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2.
王新陆教授从血浊论治冠心病浅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栋先  刘清明  王新陆 《天津中医药》2019,36(11):1045-1048
王新陆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中提出"血浊"理论,为中医治疗冠心病提供了新的辨证思路和理论支持,认为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当分为3个过程:即正气亏虚当为发病之本,血浊不清为致病之渐,痰瘀痹阻当为发病之标,而气滞、寒凝、过劳等多为病情加重的诱发因素。其病理性质当为本虚标实证。对于冠心病的治疗,提出了"治本不忘其虚,治渐不离其浊,治标不外痰瘀"的治疗大法,同时强调针对患者的体质、诱发因素等方面,辨证求因,审因论治。上述理论的提出,为中医治疗冠心病提供了新的辨证思路和理论支持,使疾病治疗的重心大大前移。  相似文献   

3.
血管性痴呆为罹患脑血管病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患者认知功能受到明显损伤,同时具备局灶性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与体征,因其在临床上具备可预防性,探析血管性痴呆的新的证治思路与方法尤为重要。王新陆教授在长期临证与理论研究中,总结出血管性痴呆病机为肾精亏虚、浊瘀互结所致的脑萎髓空、神机失用,并从“血浊”立论治疗血管性痴呆,自拟复健化浊方以补肾化浊活血作为血管性痴呆的基本治疗方法,临床常获显效,为血管性痴呆的辨证论治提供了新的临床思路与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正>导师王新陆教授是全国名中医,长期从事神经系统疑难病症的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其创新理论——"血浊理论"在临床指导治疗众多现代疾病中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针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王老师另辟蹊径,从血浊论治,疗效显著,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王新陆教授认为血中浊邪留于脉中,影响气血运行,损伤脏腑功能,不仅能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还可影响患者的精神情志,出现不寐,是导致心寤证发生的病理基础。王新陆教授从心寤证与血浊理论入手,重视调控心寤证患者的血浊状态,灵活运用清化血浊、养血安神之法来治疗此类疾病,同时注意健运脾胃、益肾填精,使心血充盈,脉道得畅,精神得养,疗效显著。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6.
7.
血浊,其形成与当代人类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社会和自然环境等密切相关,是脏腑功能失调的"果"和"因",具有致病隐匿、致病广泛、缠绵难去的特点,影响诸多脏腑的生理功能。血浊循行脉中,留浊于诸髓,或不能濡养诸髓,导致髓易损、难复,加剧髓类疾病的发生。故通过论述血浊以及血浊对髓的作用,分析血浊伤髓的病理过程,以更好地理解血浊的致病机制,提高对调控血浊的重视程度;并丰富对髓伤病变机制的认识,为指导临床诸髓疾病的辨治提供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8.
情志异常是心身疾病的重要病因,脑与心身疾病密切相关,脑神逆乱是心身疾病的基本病机,治疗当以调和脑神为要,兼以健脾、养心、调肝、理肺、滋胰、补肾诸法,以达到补偏救弊、调和脏腑、燮理阴阳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糖尿病脑梗死的患病人数也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国医大师王新陆教授从事糖尿病及其脑梗死并发症研究多年,基于自身开创的血浊理论,并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认为糖尿病脑梗死有着“脾虚致浊为始,瘀损脑络为终,血液浊化停滞成瘀为枢纽”的病机演变规律。同时,王新陆教授依照疾病特点,归纳总结出该病治疗当以围绕清化血浊为基本原则,针对具体病情,及时合理地选用健脾益气、清热滋阴、化瘀通络等治法,疗效甚验,这为临床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偏头痛是一种临床多见的原发性头痛,由于环境污染、精神因素等原因,近年来患病率日趋升高,常规西医治疗疗效常欠稳定且易产生依赖性,致本病迁延难愈。国医大师王新陆教授基于多年临床实践提出了血浊理论,认为浊聚络损是此病的基本病理状态,浊及肝胃,气机逆乱等原因易引起偏头痛急性发作,提出“清化血浊”为偏头痛的基本治则,并且依据病理因素不同,总结出行气化浊汤、祛痰化浊汤等有效方剂,广泛应用于偏头痛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1.
慢性支气管炎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发病率高,易迁延反复,中医称为"咳嗽".王成祥教授认为本病多为表里相因,虚实夹杂,注重辨分期、辨寒热、辨咳音、辨痰液性质,治疗上采用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急性发作期和慢性迁延期以祛邪利肺为主,缓解期以补益肺肾为法.治则中分清邪正虚实,标本...  相似文献   

12.
论“血浊”与“治未病”   总被引:13,自引:14,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新陆 《天津中医药》2008,25(3):177-180
血浊作为一种全新的中医病理学概念,是血的运行与功能异常的高度概括,血浊不仅是各种现代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形成之后又能作为继发性致病因素,加重其病理变化,与现代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血浊是诸多现代疾病的病理枢纽,清化血浊可以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目的,具有非常重要的预防医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许丽娜  王耀光 《天津中医药》2020,37(12):1359-1362
慢性肾脏病是临床最常见的肾系疾病,是由多种肾脏病发展而来,临床主要表现为水肿、蛋白尿、血尿、腰痛等症状,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感染风险是正常人的3~4倍,其中尤以呼吸系统感染最为多见。列举了呼吸系统与慢性肾脏病常见的合并症,分别从上、中、下3个不同的病位,总结王耀光教授临证治疗的选方用药。  相似文献   

14.
血浊证的辨证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了血浊证的辨证与治疗方法。陈述血浊证的基本表现,并将其分为气滞血浊、热毒血浊、寒客血浊、痰湿血浊、正虚血浊等证候;提出行气化浊、清热化浊、散寒化浊、祛痰化浊、补虚化浊等治疗方法和治疗血浊证的基本方剂化浊行血汤,列举了化浊系列方剂。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病因病机、临床治疗调护等多方面总结王耀光教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经验。王耀光教授指出痛风性关节炎临床分为急性期和缓解期,其病性为本虚标实之证,急性期以标实为主,辨证当属“热痹”范畴,多由湿热、痰浊、瘀血合而流注肢体关节为病。缓解期以本虚为主,多属脾肾亏虚,兼夹瘀毒之证,但究其致病之根应属于“浊毒”,故泄浊解毒之法应贯穿治疗始终,急性期以清热解毒、利湿止痛为主,以桂枝芍药知母汤为主方加减,并根据患者病性偏胜的不同,加用化痰泄浊或活血化瘀之品,又根据中医取类比象之法,于处方中加入祛风通络之青风藤、海风藤、忍冬藤等藤类药物,取其伸筋通络止痛之功,并内外合治应用痛风止痛方外洗缓解患者症状;缓解期以补脾益肾,化瘀解毒为主,以玉屏风加味合宣痹降浊方治疗,反复发作者加用“虫蚁搜剔”之法,配合间断饮用土茯苓水巩固善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罗蒙  王晓燕 《天津中医药》2020,37(5):575-577
文章总结王晓燕教授分时间论治失眠、头痛、发热的临床经验,从理论总结到典型病案举例,充分阐明王晓燕教授对分时间论治内伤杂病的认识,说明分时间论治疾病的有效性,扩展临床辨证思维,以进一步学习与研究。  相似文献   

17.
郁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情感性精神疾病,相当于现代医学所指的癔症、焦虑性神经症、更年期抑郁、神经官能症等疾病。中医治疗郁病在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王晓燕教授认为郁病以肝气郁结为主要病机,但不能以此统诸证,临床兼气虚气陷、阳郁阳虚、气机逆乱者多见,论治不能执泥于肝郁一证。在详辨病机的同时,注重病因施治,强调医患共同参与,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通过跟师侍诊,整理资料,查阅相关文献,结合典型病案探讨周晓波教授运用中医药辨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用药特色。该病病位虽在肠,但与肝、脾、肾密切相关,治以调肝健中,运脾益肾,注重审证求因,肝脾同调,擅用风药,均衡饮食,身心并调,利于康复。周晓波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