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据报道已从五加科两歧五加(Acanthopanax divaricatus)叶中分离得到4种3,4-裂-羽扇豆烷型三萜类化合物chiisanoside、chiisanogenin、2,4-羟基chiisanogenin和22α-羟基chiisanogenin,并且用橙皮碱酶水解可从chiisanoside中获得chiisanogenin,提示该植物中可能含有水解chiisanoside糖基中β-D-吡喃葡糖酯键的酶。此外,口服chiisanoside可能不被胃肠道完全吸收。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弄清chiisanoside的肠道菌代谢与其生物学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李延勋  栗章彭  苏艳芳 《中草药》2017,48(15):3198-3209
裂环环阿屯烷型三萜是一类结构新颖的三萜类化合物,具有抗HIV和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总结了除五味子科植物以外其他科植物中的裂环环阿屯烷型三萜的化学结构、生物活性以及植物来源,以期为该类型化合物的深入研究及从中发现新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五加科五加属植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倪娜  刘向前 《中草药》2006,37(12):1895-1900
五加科五加属植物为重要的药用植物,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综述了五加属植物资源分布、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化学成分主要有挥发油、萜类、木脂素等,其中三萜包括羽扇豆烷(Lupane)型、3,4-seco-羽扇豆烷型、齐墩果烷(Oleanane)型的3β-Hydroxy齐墩果烷型和3α-Hydroxy齐墩果烷型;药理作用包括抗炎、抗应激、抗心律失常、抗血小板聚集、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对物质代谢的影响等,以期为今后对该属植物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升麻属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资源丰富,环菠萝蜜烷型三萜类成分是该属植物的特征性成分。根据结构特征分为升麻醇、氢化升麻醇、shengmanol、cimiacerogenin、阿克特醇、16,23-二酮、绿升麻醇及兴安升麻醇等类型。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细胞毒、抗骨质疏松、抗病毒、抗炎、抑制核苷转运、神经保护、抗氧化及抑菌等多种药理作用。该文对升麻属植物的资源分布、环菠萝蜜烷型三萜类化合物的骨架结构及生物活性进行了归纳,以期为该类化合物的研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植物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传旺  张贺  饶攀  郑东然  王宇  李玉花 《中草药》2021,52(11):3436-3452
五环三萜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由6个异戊二烯单元组成,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结构丰富多样,根据其苷元的不同,可分为齐墩果烷型、羽扇豆烷型、乌苏烷型和木栓烷型4大类。植物五环三萜类化合物主要由甲羟戊酸途径和戊糖磷酸途径合成,2,3-环氧角鲨烯前体在氧化鲨烯环化酶的作用下环化为不同的骨架,继而在细胞色素P450以及糖基转移酶的修饰下形成多种皂苷。综述了植物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进展,对参与合成途径的关键家族基因进行系统分析和催化机制的解读,为寻找未知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关键基因和五环三萜化合物异源生物合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成年人群首要致死病因,且发病率呈上升和年轻化趋势,运用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十分必要。天然产物是治疗心脑血管药物的重要来源。三萜类化合物是植物体内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其中五环三萜类表现出明显的抗炎、抗肿瘤、抗病毒等药理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集中在五环三萜类化合物抗心脑血管疾病领域,对其结构进行衍生化从而提升活性、改善药性的研究也越发深入。通过查阅国内外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近10年的文献专利报道,综述了齐墩果烷、乌苏烷、羽扇豆烷、木栓烷4种类型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抗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药物的研发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忍冬属植物三萜皂苷类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雨  王奇志  冯煦 《中草药》2013,44(12):1679-1686
忍冬属药用植物中三萜皂苷不仅含量高,而且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忍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三萜皂苷主要为齐墩果烷型、羽扇豆烷型和乌苏烷型,苷元分别有常春藤三萜皂苷元、齐墩果酸、白桦脂酸和坡模酸等.按忍冬属植物中三萜皂苷的皂苷元化学结构进行归类,介绍了该属植物中三萜皂苷类成分的结构信息、来源及部分皂苷成分的药理作用,以利于该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8.
吉海杰  郝淑兰  吕林  王淑敏  王晞星  唐旭东 《中草药》2022,53(15):4875-4881
胡黄连Picrorhizae Rhizoma为中医临床清虚热要药,目前一般认为其功效与环烯醚萜类、苯乙醇糖苷类和酚苷类化合物相关,而对于胡黄连所含葫芦烷型四环三萜类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关注较少。研究表明含有α,β-不饱和酮结构的葫芦烷型四环三萜属于迈克尔反应受体小分子,具有抗肿瘤等重要药理活性。对胡黄连中的葫芦烷型四环三萜类化合物进行综述,一方面比较了2种基原胡黄连所含葫芦烷型四环三萜类化合物的差异,另一方面对此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进行总结,为深入探索胡黄连功效的物质基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乳香为传统中药,主要含有三萜类和二萜类化合物,其中三萜类化合物中含量最大的乳香酸类成分研究较多,近年来研究者发现乳香中含有的西松烷型二萜成分结构新颖且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引起了广泛关注。西松烷型二萜类化合物是一类由4个异戊二烯基首尾相连构成的、生物活性多样的天然产物,药理研究表明这类化合物具有抗炎、保肝、抗肿瘤等方面的生物活性。该文综述了乳香属中西松烷型二萜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并推测了其可能的生物合成途径,为进一步研究该类化合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天名精属植物中含有多种倍半萜类成分,迄今为止从该属植物的全草及果实中至少发现了201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其中吉马烷型倍半萜86个,桉叶烷型倍半萜30个,愈创木烷型倍半萜29个,倍半萜二聚体23个,伪愈创木烷型倍半萜9个,卡拉布烷型倍半萜9个,苍耳烷型倍半萜7个,无内酯环倍半萜6个,艾里莫芬烷型倍半萜1个,十二烷型倍半萜1个。研究表明这些倍半萜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包括抗肿瘤,抗炎,抗菌,抗寄生虫,杀虫,抗病毒等。该文对天名精属植物中的201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进行分类归纳,以期为天名精属植物的深入研究与应用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岩黄连Corydalis saxicola是我国西南地区的民间传统药物,临床上用于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等肝病的治疗,极具开发价值。研究表明岩黄连中含丰富的生物碱、甾体、三萜、黄酮与核苷等类化合物,生物碱类为主要成分,多数化合物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如抗病毒、抗炎、抗肿瘤、保肝、抑菌、抑制乙酰胆碱酯酶、镇痛等活性,特别是对乙肝、肝癌以及肝硬化等疾病的缓解作用比较显著。对岩黄连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岩黄连的后续研究和深入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彭勍  刘建勋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11):2096-2105
唇形科鼠尾草属包括大约1 000余种植物,广泛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温带和热带地区。许多鼠尾草属植物是历史悠久的重要药用植物,其中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的干燥根和根茎)是许多亚洲国家最常用的传统植物药材之一。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主要类型有倍半萜类,二萜类,三萜类,甾体类和多酚类等;这些化合物多具有抗菌,抗寄生虫,抗氧化,抗炎,抗肿瘤以及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为了更好的开发利用鼠尾草属植物,该文对近5年来从该属植物中发现的新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冯世秀  张旻  易博  吴洪新 《中草药》2017,48(5):1015-1026
裸花紫珠为海南省的道地药材,并被录入《中国药典》2015年版新增中药品种。通过对国内外1996—2016年文献调研显示,其化学成分主要有苯丙素类、黄酮类、三萜类、二萜类、环烯醚萜类、酚酸类及其苷和甾醇等。现代药理活性研究表明其具有止血、抗炎、抑菌、增强免疫、细胞毒等作用。通过完成对裸花紫珠的化学成分系统总结和药理活性的概述,为其药材的质量控制、药理作用研究和深层次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郭玉勤  舒洪珍  谯明鸣  彭成  刘菲  熊亮 《中草药》2021,52(19):5814-5818
目的研究姜黄Curcuma longa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技术进行分离纯化,运用多种现代波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通过NOESY和计算NMR确定其相对构型,计算电子圆二色谱(electrostatic circular dichroism,ECD)确定其绝对构型。采用KCl预收缩的大鼠胸主动脉环模型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舒张血管活性评价。结果从姜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个新的裂环没药烷型倍半萜成分,鉴定为(1S,6S,7R)-3,4-裂环没药烷-10-烯-3,9-二酮-1,4-内酯(1),活性评价显示该化合物对KCl预收缩的大鼠胸主动脉环无舒张作用。结论化合物1为从姜黄中分离得到的新化合物,命名为姜黄烷G,其在没药烷型骨架的基础上,C-4-C-3经氧化断裂后,4-COOH与1-OH成酯形成五元内酯环结构。  相似文献   

15.
王锐  张诗悦  穆青 《中草药》2016,47(11):1992-1999
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为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蜜环菌属Armillaria(Fr.:Fr.)Staude.药食兼用真菌,具有催眠、镇静、改善心脑血液循环、降血糖、抗氧化、调节免疫、抑制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蜜环菌含有特征性化学成分原伊鲁烷(protoilludane)型倍半萜醇的芳香酸酯类,以及二萜、三萜、多糖、腺苷类等多种类型次生代谢产物。对蜜环菌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进行综述,为蜜环菌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厚藤Ipomoea pes-caprae为旋花科(Convolvulaceae)番薯属植物,是一种生长于滨海滩涂的海洋植物药,不仅是我国南方沿海民间常用海洋中药和京族习用植物药,同时,也是澳大利亚、墨西哥、泰国、巴西、巴基斯坦等多个热带及亚热带国家的传统药用植物。其资源丰富,应用广泛。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树脂糖苷类、萜类、黄酮类、酚酸类、挥发性成分、甾体类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厚藤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炎镇痛、抗胶原酶、抗氧化、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活性。深入总结厚藤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现状,以期为该海洋中药的临床应用、质量控制和产品开发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徐依  唐思琪  黄浩  刘向前  李小军 《中草药》2022,53(4):1210-1219
油茶Camellia oleifera是我国重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也是世界4大木本油料作物之一.大量现代植物化学研究发现油茶中主要含有三萜类、黄酮类及鞣质类等成分,其中三萜皂苷是油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该种植物的皂苷母核多为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且具有丰富的药理活性,如抗肿瘤、心血管系统保护、降血糖、调血脂、杀菌、神经细...  相似文献   

18.
陈德力  张小坡  吴海峰  马国需  许旭东 《中草药》2014,45(15):2248-2264
野桐属Mallotus Lour.植物隶属于大戟科(Euphorbiaceae),全世界约140种,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25种,11变种,主产于南部各省区,该属中多种植物作为传统药物加以应用,其化学成分主要是二萜、三萜、多酚、鞣质等,除此还有单萜、苯并吡喃、香豆素并木脂素、二芳基庚烷、黄酮、生物碱及香豆素等,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利胆、保肝、抗氧化、镇痛、提高免疫力、增强记忆力等多种活性。综述了近25年来,国内外对野桐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野桐属植物的深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黄杨生物碱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黄杨属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黄杨生物碱的结构和生物活性的研究进行了文献整理,为黄杨的深度开发提供参考.主要对1992-2011年国内外有关黄杨生物碱的结构和生物活性研究方面的文献进行了归纳、分析和总结.1992年至今,已经从8种黄杨属植物中分离出了100余种新黄杨生物碱,而且发现一些生物碱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如抗HIV病毒,抗菌,肿瘤以及抑制乙酰胆碱酯酶(AChE)、丁酰胆碱酯酶(BuChE)和谷胱苷肽转移酶(GST)等等.全世界黄杨属植物有70多种,目前只对少数进行了研究,特别是黄杨生物碱的生物活性研究还处于起始阶段.因此,在药理学指导下的化学成分研究成为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这样不仅可为阐明黄杨生物碱类成分的生物效应和药用价值提供依据,并为加快黄杨属植物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