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近年来,人们健康意识不断提高,以用户为中心的卫生信息服务理念逐步深入,用户的卫生信息需求日益迫切。作为互联网健康服务产业的一部分,健康信息网站通过网上健康社区、专业健康数据库和医药健康行业搜索工具等,为用户提供专业、完善的健康信息服务,成为大众获取卫生信息的重要渠道。美国PEW研究中心通过10余年对美国网民获取健康信息的行为进行持续性调查,定期发布研究报告,结果显示美国成年人通过网络查询健康信息的人数比例在不断攀升。中国网络信息中心历年的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也显示出同样的结果。随着健康信息需求不断增加,国内外健康信息服务网站规模不断壮大,在用户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领域发挥着日渐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对互联网健康信息的使用现状及互联网健康信息的使用与健康行为之间的联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安徽省合肥市7个区县中抽取10个社区,每个社区选择40户社区居民,采用调查问卷对社区居民获取互联网健康信息的途径、主要关注的健康信息类型、对互联网健康信息的信任程度、互联网健康信息对健康行为的影响进行调查。结果:83.9%的被调查者会经常使用网络来查看健康与疾病相关信息;网页和搜索引擎为社区居民获取互联网健康信息的主要方式;随年龄增长,会有更多的人通过网络获取健康信息;食品安全、养生保健、疾病信息是社区居民感兴趣的健康信息;49.6%的人对互联网上健康信息的真实性持中立态度,35.2%的人比较相信,13.6%的人不太相信;53.0%的人认为健康信息会对其健康行为产生影响。结论:互联网已成为社区居民获取健康信息的一种重要途径,多数人对互联网上的健康信息持较为信任的态度,互联网上的健康信息会对部分社区居民的健康行为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网络医学健康信息资源作为研究起点,对30篇外文文献中涉及17个国家的30个调查项目进行了分析,论述了不同用户群体的信息需求、查询、获取、检索、评价及利用行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和梳理近年来国内在线健康社区信息行为相关理论研究的现状,以期为在线医疗、互联网健康服务走向规范与成熟提供借鉴与引导。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在线健康社区用户信息行为相关理论的运用情况进行统计与整理,揭示用户信息行为相关理论应用情况与特点。结果:通过对国内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多维度分析,认为动机理论、感知价值理论、社会支持理论、社会交换理论是国内在线健康社区信息行为研究最具代表性的4个理论。结论:在线健康社区用户信息行为相关理论呈现多种理论融合发展的趋势;以用户信息行为为研究核心,研究内容全面宽泛;但研究方法和特殊群体用户信息行为的相关理论研究不足,提出加强多学科的理论融合、注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扩大并细分研究对象这3个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新疆医科大学不同民族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为高校体育卫生工作的健康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1年4—6月对新疆医科大学1 106名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进行问卷调查,并从行为态度、目标态度、行为认知、行为习惯、行为意向、情感体验、行为控制感、主观标准等维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男、女生体育锻炼态度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生在行为习惯、行为意向、行为控制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生行为态度、目标态度、行为认知、情感体验、主观标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民族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平均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68,P<0.01)。不同民族大学生行为态度、目标态度、行为认知、行为习惯、行为意向、情感体验、行为控制感、主观标准的锻炼态度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性别、不同民族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有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 了解大学生网络健康信息行为现状与特点,为优化网络健康信息传播体系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对北京市1 016名大学生展开问卷调查,从频率、动机、内容、渠道等方面调研大学生网络健康信息行为现状及行为间相关性。结果/结论 大学生健康信息获取动机与渠道选择、内容与渠道选择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即大学生根据自身内容需求和所面临的健康风险情境选择不同渠道,其专业、信息获取动机及健康意识影响信息获取频率,建议各类网络媒体根据自身媒介特性为大学生提供契合需求的健康信息。  相似文献   

7.
网络环境下用户健康信息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研究网络健康信息的使用状况、对网络健康信息内容的关注程度、网络获取健康信息的目的,总结网络环境下用户健康信息需求的影响因素,论述网络环境下不同用户信息需求的特点。方法:对320名受访者进行调查问卷的发放和网络调查法获取调查表收集相关数据,并辅以个人深入访谈。结果:在对试验性疗法或试验性药品的信息关注度、性健康和瘦身美容的相关信息三方面,不同性别用户均表现出差异性。不同文化层次的用户在对健康咨询、特定疾病、心理健康等五个方面的信息内容上也均有影响。用户的健康状况直接决定着其对健康信息需要的迫切性和目的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 在移动社交媒体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健康信息规避是用户健康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探究并构建移动社交媒体用户的健康信息吸收规避行为模型,为媒体规范与完善健康信息传播提供理论支撑。方法/过程 采用目的性抽样方式招募18位移动社交媒体用户,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收集数据。利用扎根理论进行编码分析、理论饱和度检验与编码信度检验。结果/结论 提炼71个初始概念,整合19个基本范畴,凝练6个主范畴并揭示其相互关系。媒体使用动机正向影响媒体感知价值;媒体感知价值影响信息采纳与吸收规避;健康信息采纳负向影响吸收规避;吸收规避存在中心、边缘路径。根据理论模型对媒体健康信息传播的目标、机制与标准等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健康信息行为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抽样方法对5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从健康信息获取、行为习惯、素养、服务4个方面分析老年人健康信息行为及服务需求特征,为相关机构开展老年人健康信息服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健康信息需求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首先,从概念角度研究了健康信息及健康信息需求的定义;其次,从3个角度分析了健康信息需求的内容以及层次;最后,高度概括了研究健康信息需求的意义。目的是通过有效权威健康信息的获取方式,真正实践“三级预防”的理念,从而达到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本科男护生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升本科男护生的主观幸福感指明方向。 方法 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国际大学调查》,对蚌埠医学院和皖南医学院328名本科男护生和466名本科女护生进行测查。 结果 ①本科男护生的生活满意度均分为(23.79±6.81)分和积极情感(33.37±8.11)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消极情感(28.70±10.96)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②性别在主观幸福感、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科男护生主观幸福感得分(141.90±25.36)分比本科女护生(148.56±25.24)分低;年级在消极情感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年级的本科男护生主观幸福感得分(144.91±24.31)分最高;③家庭关系在主观幸福感、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家庭经济收入对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和消极情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专业态度在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身体健康状况对主观幸福感及各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本科男护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依次为家庭经济收入、身体健康状况、专业态度、家庭关系(P<0.05)。 结论 本科男护生有较高的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较少的消极情感,主观幸福感较好,根据相应的影响因素制定提升幸福感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UTAUT2和PRISM模型为基础构建研究模型,探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学生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发放网络问卷,调查各高校大学生疫情期间的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影响因素,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模型验证,分析各因素对大学生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结果: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社会影响、习惯、健康信...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危险行为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大学生危险行为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相关因素,以便更好地预防和控制大学生危险行为的发生。方法 按照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100名大学生,由统一培训合格的调查员以无记名方式对苏州市大学生危险行为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危险行为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吸烟率为37%,饮酒率为86.5%,有9.6%的学生考虑过自杀,有4.9%的学生曾经有过性行为。结论 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危险行为的现状并从多方面来预防和控制大学生危险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安徽省医学院校大学生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提供基线资料。 方法 2018年9—11月,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整群随机抽取安徽省6所医学院校1 67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 口腔健康知识总知晓率为63.8%,口腔保健积极态度总持有率为68.8%,口腔卫生行为形成率为44.1%。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的口腔健康知信行水平均高于其他专业学生(均P<0.05),非医学专业学生最低;城镇学生高于农村学生(P<0.05);女生高于男生(P<0.05);各年级学生的知识与态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行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健康知、信、行得分两两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285、0.220、0.143,均P<0.05)。性别、生源地、年级及专业是口腔健康知识的影响因素;性别、年级及专业是口腔保健态度的影响因素;性别、生源地及专业是口腔卫生行为的影响因素。 结论 安徽省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处于中等水平,而口腔卫生行为处于较低水平,令人堪忧。建议各医学院校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口腔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医疗健康大数据战略背景下我国卫生信息管理人才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现状,并提出改进我国卫生信息管理人才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建议。方法:采用调查问卷,调查分析学生对教学方法、教学课程体系的评价,教师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看法、师生评价教学方法重要性。结果:简单教授法仍然是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教学方法。学生认为计算机及信息系统大类中的课程能有效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医学知识大类的课程对提升其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效果最差。医疗健康大数据的背景下,卫生信息管理专业课程相关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69.44%)和研究前沿(44.44%)。教师和学生都认为PBL教学法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结论:我国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强化师生课堂双向互动,调整优化教学课程体系,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素养。  相似文献   

16.
毕业论文设计和书写是本科教育的重要环节,在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法医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和书写的改革,不仅培养了法医学专业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还是提高法医学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和提高本科生撰写论文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四川省偏远农村婴幼儿看护人的营养包喂服行为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于2019年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四川省5市/州6个县的6~24月龄婴幼儿的看护人作为调查对象,通过结构式访谈问卷收集看护人的营养包喂服的态度和主观规范、意向,以及喂服行为等信息。基于理性行为理论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营养包喂服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索。  结果   研究共纳入1002个有效样本。婴幼儿看护人营养包有效喂服率为55.49%。模型结果显示:行为态度(β=0.212,95%CI:0.105~0.327)、主观规范(β=0.123,95%CI:0.016~0.228)和行为意向(β=0.162,95%CI:0.093~0.224)可对营养包喂服行为产生显著的直接影响;行为态度(β=0.044,95%CI:0.023~0.073)和主观规范(β=0.018,95%CI :0.001~0.040)还能以行为意向为中介对喂服行为产生显著的间接影响;三个理论要素中,行为态度对喂服行为的总效应(β=0.256,95%CI :0.148~0.366)最大。  结论   四川省偏远农村婴幼儿看护人营养包有效喂服率较低。看护人的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均可对其营养包喂服行为产生直接影响,且二者均能以行为意向中介对喂服行为产生间接影响。在未来促进营养包有效喂服干预计划中,可通过对婴幼儿看护人及其重要社会关系人物开展健康教育,强化婴幼儿看护人喂服营养包的态度和意愿,从而提高营养包有效喂服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影响大学生群体健康信息搜寻意愿的相关因素,以期改善健康信息服务质量,优化公众的健康信息搜索行为。方法:以社会认知理论中的“行为”“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三元交互模型为分析视角,从“媒介接触”“人际讨论”2个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信息处理模式”“议题卷入度”“不确定性感知”3个个人心理因素出发,搭建了公众健康信息搜寻意愿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并利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问卷调查数据对概念模型进行了分析。结果:在社会环境因素中,媒介关注和人际讨论两种信息获取方式均可以正向影响公众的健康信息搜寻意愿;在个人心理因素方面,“精细处理”和“积极反思”两种信息处理模式、“不确定性感知”和“担忧情绪”两种心理特质均可以正向影响公众的健康信息搜寻意愿;同时,“议题卷入度”对公众健康信息搜寻意愿的解释力最强。结论:要提高公民的健康信息搜寻意愿,需要同时考虑个人和社会两个层面的影响因素,既要重视个体内部的心理特质和思维模式,也要考虑外部的信息建构因素。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认同度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自编问卷,测试某师范大学200名大学生对目前较流行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认同度。结果:(1)对于30条心理健康标准,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持认同态度。(2)大学生对将“人际关系”、“心理状态”、“人生态度”、“高尚的道德”、“较强的自制”等几个维度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男生和女生的态度有显著差异;(3)大学生对将“善于处理事务”、“接受缺失”“正确表达情绪”等3个维度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的态度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