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观念在不断更新。我们采用循证医学(EBM)观念和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等新的教学方式培养胸外科住院医师,并在具体的临床工作中培养住院医师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以病例为基础的学习(ease—basedlearning,CBL)结合循证医学方法在儿科住院医师培训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52名住院医师随机分为实验组(CBL结合循证医学理念教学组26人)和对照组(灌输式教学组26人),教学均围绕病房患儿病例展开。实验组住院医师以2人为小组,由带组教师提出问题,住院医师下班后查阅文献;在每周固定的全科教学查房时间结合该病例进行循证医学证据总结汇报;全科室人员参与病例讨论和学习,带组教师进行总结。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以带教教师的临床经验指导住院医师作病例分析;住院医师有问题提出时,带教教师直接给予回答。轮转时问为4个月。教学效果评价分为问卷调查、理论试卷考试、临床技能考核三部分。用SPSS16.0软件对考核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试卷考试和技能考核成绩用均数±标准差(面±s)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住院医师认为,自身所接受的培养方式在提高自学能力、文献检索查阅能力、医师间团队合作精神、临床思维、幻灯片制作技术和语言表达能力方面更有优势。理论考试成绩显示,实验组平均成绩(75.460±6.646)分高于对照组(71.380±4.7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尤其表现在主观题部分。临床技能考核显示,实验组病例书写及临床思维成绩优于对照组。结论CBL结合循证医学教学在提高自学能力、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及文献检索和语言表达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适用于儿科住院医师培训。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培养具有岗位胜任力合格的重症医学住院医师,研究将网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重症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并评估其效果。方法 对2020年5—12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进行网络翻转课堂教学,试验组开展网络翻转课堂教学活动,对照组开展传统临床带教。完成课程后通过出科考核成绩、学员及指导教师评价评估两组效果。结果 网络翻转课堂教学提高学员的理论知识、病例分析、临床技能(P <0.05),学员和指导教师都认为该教学方式均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文献检索分析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人文关怀能力(P <0.05)。结论 网络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在重症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传统急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育模式的弊端,阐述了循证医学的概念、基本评价方法及其在急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提出在急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引入循证医学教育新模式是急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并探讨将循证医学引入到急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检验医学科规范化培训学员的终身学习能力进行分析,为检验医学科住院医师核心胜任力导向的培养方案提供思路。方法 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检验医学科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在培的住培学员进行自评问卷调查,调研终身学习能力情况,对检验医学科基地的人才培养方式进行评估和总结。结果 1)住院医师自评分的平均分为(132.4±32.7)分,其中最高分为160.0分,最低分为76.0分;住院技师自评分的平均分为(86.8±30.7)分,其中最高分为145.0分,最低分为30.0分;2)二、三年级住院医师的终身学习能力自评分均分高于一年级住院医师。住院医师的循证医学、审辨性思维以及学术研究的自评分均值均高于住院技师,仅在一年级住培学员的自我提高能力的自评分均值差别较小;3)在自我提高、循证医学、审辨性思维、学术研究4项评估指标中,住院医师和住院技师都是自我提高得分最高,学术研究得分最低。其中,住院医师在以下几个具体方面自评分较低:开展循证医学研究的能力,能系统完成文献检索和评价,区分证据级别;设计过课题(独立或经与他人讨论);掌握写作技巧的能力。住院技师在以下几个具体方面自评分较...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南昌某高校2011年下半年所有开设循证医学课程的医学生进行现况调查,以了解不同层次医学生对循证医学的认知、需求和评价,为进一步促进循证医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参考有关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在循证医学课程结束后一周,采用现场填写并回收的方式,收集不同层次医学生(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对循证医学的认知、需求和评价等方面的信息。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层次医学生在学习前对循证医学的认知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学习后认知情况均有较大改善(P〈0.01或P〈0.05)。在课程需求、课程学习的影响因素评价和学习后的收获等方面,研究生与本科生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或P〈0.05)。结论不同层次医学生在对循证医学的认知、需求和评价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应围绕不同层次医学生的需求和相关制约因素,加强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7.
蒋嘉  马丹旭  王云 《中国病案》2023,(5):98-101
超声引导区域阻滞技术可以提高区域阻滞的临床效果、减少或避免并发症,超声的可视化加速住院医师对区域阻滞技术的学习进程。超声技术应用在我国的麻醉学科实践中发展极不平衡,传统的超声引导区域阻滞教学模式使得住院医师在培训期间获得的熟练程度存在很大差异。规范化的住院医师超声引导区域阻滞教学课程,包括基于循证医学的教学大纲的设定和授课、以E-learning为主的自主学习、多重模式的模拟教学、基于问题学习的临床实践、统一的考核标准和动态的评估评价机制。这样的一套教学课程有助于所有住院医师均衡地掌握核心技术,在培训结束后能够应用在临床工作中。  相似文献   

8.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就是遵循现有最佳研究证据进行决策的科学,它的核心就是临床决策受益于最佳的研究证据。将循证医学方法与传统血液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融合,能加强规培学员专业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培养,提升规培教学质量,为血液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供可供借鉴的思路和方法,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使用循证病例报告在内分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至2016年内分泌科轮转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师共51人,随机分成实验组(26人)和对照组(25人)。实验组应用循证病例报告法教学模式,对照组应用传统临床带教模式。比较两组出科考试成绩(包括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及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在学习兴趣、临床各方面技能提高及满意度的差异。均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 两组住院医师在理论笔试成绩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技能考核总成绩得分(85.13±4.63),高于对照组(76.79±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教学对提高住院医师学习兴趣及主动性、临床思维能力、临床工作能力、文献查阅能力、医学文章写作能力、人文沟通能力及了解最新指南进展等方面有帮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实验组对教学方法整体满意度(9.69±0.34)显著高于对照组(8.01±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内分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应用循证病例报告开展教学,教学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实施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普及教育、核心成员重点培训、三年内住院医师培训等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步骤清晰、目的明确、具有可持续性的培训模式,东阳市人民医院临床医生的诊疗思维正在逐步从经验医学转向EBM。探讨基层医院推广EBM临床实践的合理途径,为基层医院进一步开展及改进循证医学培训提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家猪离体胃模型在对国际学员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5名国际学员进行为期20 d的ESD培训,第一阶段为理论知识学习,完成消化内镜基础及动物模拟培训调查问卷。第二阶段将其随机分为离体动物模型组(A组,8人)和临床观察学习组(B组,7人)。A组在临床观察学习期间,同时按照规范操作步骤进行离体动物模型培训课程。培训结束时考核两组学员ESD操作情况,并再次完成问卷。应用SPSS 20.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A组与B组ESD总操作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时间、标记时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时间及黏膜剥离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 组与B组的ESD操作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切除标本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有1例为分块切除病灶,其余为整块切除。在操作过程中各发生1例穿孔。同时,对比离体动物模型组学员培训前后操作情况,发现培训后ESD总操作时间、切开时间明显提高。结论 以理论知识为基础结合家猪离体胃动物模型培训的内镜培训具有较高的教学参考价值,能够使各国学员熟悉并初步掌握ESD的基础理论知识及操作方法,帮助各国学员日后在临床开展ESD操作。  相似文献   

12.
为了检验医学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提高检验医学生的综合能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检验学科开展了基于循证的检验医学临床教学方式。检验学科凭借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的平台,利用丰富的病例资源和优秀的专家团队,从临床问题入手,凝练科学问题,围绕科学问题展开教学。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利用临床病例资料查询、文献阅读、临床专家访谈及实验数据收集等循证医学的方式解决临床实际问题。通过具体研究案例的实施,教师把循证医学方法、临床和科研思维生动地传授给学生,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工作紧密结合、提高学习效率,加强临床思维训练和增强科研创新能力,从而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为助力核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核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联合国内45家教学医院的核医学科,建立了“核医学住院医规培”微信公众号,并以每周一期的频率按时发布教学病例。其弥补了单一培训基地教学病例不足的缺点,强化了住院医师影像诊断思维训练,促进了各基地之间的相互学习。通过撰写教学病例,指导教师和住院医师开拓了思路、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自学能力。借助微信公众号灵活实用的特点,加强了住院医师学习的自觉性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4.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成为提高医生整体专业素养的必要途径。本研究探讨将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联合多学科联合诊疗(MDT)模式应用于普通外科规培医师的教学过程;让规培医师运用其理论知识深入思考病例中的问题;通过查阅文献,从致病原因、致病机理及临床表现等多层面、多角度对病例进行分析,并得出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这种教学不仅激发该群体更多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和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还明显提高了教学满意度,具有明显的教学优势。  相似文献   

15.
针对放射肿瘤学的学科特点,在放射肿瘤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开展了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情境转换、“以点带面”扩展教学和病例分析引导下的“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课堂三种教学实践;同时结合了对规培住院医师主动探究、整合思维和相互协作学习方式的指导。通过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与学调整,促进了住院医师对放射肿瘤学知识的学习理解和对“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医学知识的整合建构能力,激发了其主动学习潜能和创新思维能力,最终提高了本专业规培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以肿瘤学研究生培养的实践调查结果为基础,客观分析现行体制下肿瘤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种种弊端.在借鉴国外肿瘤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提出病例随访、人文督导、住院医师培养、循证医学、义诊活动相结合的临床肿瘤学研究生培养新模式.新模式的开展取得了可喜的教学成果.  相似文献   

17.
结合七年制的教学培养特点和循证医学思想制订相应的教学培养方案。通过导师指导结合循证医学方法开展资料检索、综述撰写、临床病例讨论、课题设计等实践与训练。学生在科研能力方面得到了锻炼,同时学习和掌握了循证思维与相关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8.
论临床医师运用循证医学知识提高创新能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临床医师知识创新能力面临的问题,分析了循证医学与医学知识创新的关系,提出了临床医师要扩大知识范围,注重学识积累,培养好奇心和想象力,树立创新意识,注重临床实践,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更好地运用循证医学知识提高知识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培养住院医师的核心胜任力的教学能力和终身学习力是眼科住院医师培训课程设置的新热点。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眼科中心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设计以住院医师为核心的分级“讲者”培训课程,以培养各级住院医师的主动学习、归纳总结及表达能力;并根据第一阶段住院医师所处的不同阶段提供不同培训任务,利用线上、线下多种平台提供展示机会,使其成长为不同级别的讲者。通过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讲者”分级培训,进一步强化培养住院医师的核心胜任力,使其从思维模式上被培养成主动学习者,从教学能力上被培养成为带教学员或讲师,并更能胜任未来的学习和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