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研究术前应用七叶皂苷钠对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栓塞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取1997年2月-2003年4月所行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123例,对照组45例,术前单用肠溶阿司匹林口服,试验组78例,术前七叶皂苷钠静滴和肠溶阿司匹林口服。比较两者术后综合了临床表现和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而得出的深静脉栓塞评分的差异。结果本组病例共123例,下肢多普勒超声显示对照组有深静脉血栓(阳性)者l8例,发病率为40%;试验组阳性者24例,发病率为31%。对照组阳性患者的下肢深静脉栓塞平均严重程度评分为7.8,试验组阳性者的平均评分为4.5,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术中术后未见出血倾向,只有少许过敏性皮疹和浅静脉炎。结论综合临床症状和辅助检查而建立的深静脉栓塞综合评分能更全面的反映深静脉栓塞病情的转归。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栓塞发病率高达42%。术前用七叶皂苷钠不但可以降低术后深静脉栓塞的发病率,起到预防作用,而且可以使术后发病患者的病情减轻,而并发症很少,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总结3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置入下腔静脉滤器联合导管溶栓治疗的疗效及护理。结果 37例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导管溶栓的患者均得到有效的治疗,患肢肿胀消退,未发生肺栓塞。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导管溶栓后积极、细致、有效的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球囊扩张术后局部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球囊扩张后经导管直接溶栓对治疗下肢DVT的价值。方法 13例下肢静脉栓塞患者经Guo静脉入路引入球囊导管,自血栓近心端逆行向血管远心端扩张,再行导管局部溶栓治疗。术后每24h静脉造影观察溶栓效果。结果 8例经Guo静脉路径成功完成球囊扩张术及局部溶栓治疗,5例24h完全溶栓,3例72-96h,溶栓剂用量平均106.25万u。结论 球囊扩张术后局部溶栓治疗能快速恢复血液循环,增强溶栓效果,迅速缓解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4.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临床治疗的难点,全身溶栓效果不佳,局部溶栓治疗以及综合治疗效果满意。作者通过对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2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留置导管内溶栓治疗的护理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一种较常见且预后较严重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明显提高,而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所引发的肺栓塞是临床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死亡率高达70%[1].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对挽救病人生命、改善生活质量有重要的意义.目前采取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再行导管溶栓的综合治疗方法效果良好,导管直接溶栓能够恢复深静脉通畅,维护瓣膜功能,预后较好[2].我院2010年1月—12月共收治80例病人,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凌云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6,2(4):65-66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较常见的四肢血管疾病。绝大多数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于左下肢,栓子脱落可发生肺栓塞,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置入下腔静脉滤器,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有效方法,并使尿激酶溶栓的安全性大大提高,现将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介入病房对16例接受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及介入性溶栓治疗前后患者的观察和护理过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是临床上较为严重的一种血管性疾病,妇产科患者术后较易发生该病.本文将1995年1月~2001年10月本院收治的20例该病资料进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使用溶栓药物的前、后护理。方法随机抽查安阳市脉管炎医院住院患者120例,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进行对照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使用溶栓药物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使用溶栓药物后临床疗效和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机械血栓清除(percutaneous mechanical thrombectomy, PMT)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 DV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下肢DVT 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在常规抗凝治疗基础上行PMT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抗凝治疗基础上行置管溶栓(catheter directed thrombolysis, CDT)治疗。比较两组溶栓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尿激酶用量,治疗后3个月患肢周径缩小时间、患肢消肿率、静脉通畅评分,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血清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及血浆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溶栓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尿激酶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肢周径缩小时间、患肢消肿率及静脉通畅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FIB、DD和血浆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血清FIB、DD和血浆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血清FIB、DD和血浆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DVT患者在常规抗凝治疗基础上行PMT治疗较行CDT治疗可缩短溶栓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减少尿激酶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患肢周径缩小时间、患肢消肿率及静脉通畅评分与行CDT治疗相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治疗(EVLT)术后血栓性静脉炎做出评价。方法 40例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A组EVLT术后局部使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B组常规EVLT闭合术局部不加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依据术后患者主诉疼痛的程度、红肿硬结面积消退等几个重要的指标,分别在用药后观察统计3、7、14、21、30天的效果,并对治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患者在疼痛程度、红肿硬结面积消退等几个重要指标上明显优于B组,分别为3、5、8、2、1例vs 0、2、4、6、5例(P〈0.01);治疗结果:A组和B组显效、有效和无效分别为16、3、1例vs 4、8、8例,A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B组(P〈0.01)。结论应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EVLT术后血栓性静脉炎,简便、价廉、安全有效。可减轻患者痛苦,缩短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11.
总结深静脉血栓观察护理单在临床应用及效果。主要内容有:采用深静脉血栓观察护理单对2012年2月份手术的16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高危患者及时评估、及时给予皮肤护理和制定下肢深静脉血栓个体化预防方案,160例患者中只有一名患者出现了下肢静脉栓塞。认为深静脉血栓观察护理单在预防静脉血栓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尿激酶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及护理措施和要点。方法回顾性总结29例患者通过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围术期的护理。结果29例患者利用导管直接尿激酶泵入血栓内溶栓治疗后患肢肿胀、疼痛感消失,无1例发生肺栓塞、出血情况。结论尿激酶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给予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妥善固定导管,使用溶栓药的护理,预防感染的护理,可提高溶栓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3.
下肢深静脉血栓留置导管溶栓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临床治疗的难点,全身溶栓效果不佳,局部溶栓治疗以及综合治疗效果满意[1-4].作者通过对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2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留置导管内溶栓治疗的护理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王凌云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6,2(8):65-66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eep vein thrombosis,DVT ) 是较常见的四肢血管疾病.绝大多数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于左下肢,栓子脱落可发生肺栓塞,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置入下腔静脉滤器,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有效方法,并使尿激酶溶栓的安全性大大提高[1], 现将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介入病房对16例接受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及介入性溶栓治疗前后患者的观察和护理过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溶栓治疗3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溶栓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采用尿激酶联合肝素治疗3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期间重点做好溶栓治疗的护理观察,及时发现出血并发症。结果34例病例中,基本治愈8例,有效26例,无无效病例。治疗期间有2例患者出现多个穿刺部位出血,经冰敷、局部加压包扎后出血停止。结论对溶栓治疗的病人,严密观察病情,做好溶栓治疗的护理,及时发现出血并发症,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对本院2010年11月~2013年12月2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置入下腔静脉滤器联合导管溶栓治疗的患者做好术后护理。结果:22例经滤器置入联合导管溶栓治疗的患者均得到有效治疗,患肢肿胀消退,在溶栓过程中,1例患者月经量过多,4例患者出现创面渗血较多,予调整抗凝药用量并及时换药,加压包扎,2 d后好转,1例患者出现痰中带血,调整抗凝溶栓药用量,2 d后好转。无1例出现获得性PE,22例患者均随访6个月以上,所有患者未再有血栓形成现象。结论:滤器置入联合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安全、高效、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有效的术后护理是决定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19.
下肢深静脉血栓双向溶栓治疗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用尿激酶双向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12例已确诊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经导管在血栓近端及经足背静脉同时注射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并应用肝素、阿司匹林、潘生丁等药物,观察临床症状及深静脉造影等指标了解溶栓效果.结果:本组12例病人痊愈4例(33.3%);显效7例(58.3%);无效1例(8.4%). 结论:采取血栓近侧及远侧同时注射尿激酶进行溶栓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杜凤英刘坤左续珍陈军 《当代护士》2015,(12):41-43
目的 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3年3月-2014年7月收治的78例DVT患者随机(非盲法)分为实验组(n=36)及对照组(n=42)。实验组患者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对照组采用整体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大腿围差、小腿围差、住院天数、护理差错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2组患者的患肢肿胀明显减轻,治疗后大、小腿围差、住院天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1例并发肺动脉栓塞、2例发生穿刺点渗血,对照组1例肺动脉栓塞、2例穿刺点渗血、2例牙龈出血、1例导管移位,2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无护理差错发生,对照组中4例患者发生溶栓管连接管滑脱发生出血、导管阻塞(P〉0.05)。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实验组达(95.50±1.52)分,对照组(92.64±1.9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责任制整体护理可以发挥责任护士主体作用,给予DVT患者全面、系统、整体的护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