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从湿、热、毒、虚四个阶段,结合国家颁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认为其可分为轻型的寒湿郁肺证、湿热蕴肺证,普通型的湿毒郁肺证、寒湿阻肺证,重型的疫毒闭肺证、气营两燔证,危重型的内闭外脱证,以及恢复期的肺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同时,探讨各个阶段的诊疗施策及防治思路。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相关文献、回顾分析辽宁地区90例COVID-19病例,提取辽宁地区COVIID-19中医证候要素,形成辽宁地区COVID-19中医证候名称数据库,分析发现,辽宁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具有下列几个特点:(1)隐匿性强:轻症、症状不显者居多;(2)绝大多数不发热(76.7%),症以咳嗽(55.6%)、咽干(42.2%)、神疲乏力(38.9%)、纳差(34.4%)、尿黄(32.2%)等多见;(3)病邪以寒、湿为主,兼见燥热之象,病位多在肺、脾。综合数据库及相关分析,形成辽宁地区COVID-19中医证候指标清单:临床观察期/初起;早期:寒湿郁肺证、湿热蕴肺证;中期:寒湿阻肺证、湿毒郁肺证;危重期:疫毒闭肺证、内闭外脱证、气营两燔证;恢复期:肺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接下来研究者将通过德尔菲法调查,以专家共识的方式,根据本研究所得的中医证候指标清单形成更为普适、规范的中医证候指标集。  相似文献   

3.
郭欣  孙蓉 《中草药》2020,51(11):3070-3077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暴发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及各地相关单位陆续发布多个诊疗方案,其中重症期治疗推荐方剂中黄连解毒汤的中医证侯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运行第七版)》中重型气营两燔证相应,可用于治疗气营两燔证。气营两燔证津液营阴耗损、正不敌邪,气营热毒炽盛,黄连解毒汤清热解毒,可通过祛邪达到扶正护阴的治疗目的。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连解毒汤在治疗COVID-19重型气营两燔证中具有潜在的抗炎解热、抗病毒、抗氧化、调节机体免疫力、保护脏器组织等作用。通过对COVID-19重型气营两燔证的病机演变、黄连解毒汤的方证关系及现代药理作用进行梳理,分析黄连解毒汤治疗重型气营两燔证的中医方证关系及现代药理学基础,以期为黄连解毒汤用于COVID-19重型气营两燔证的有效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中医证型分布规律进行文献研究和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维普、万方等数据库和相关网站,纳入有关COVID-19患者中医证型的研究文献。运用SPSS 23.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筛选出合格文献11篇;纳入病例791例;经合并整理得出15种证型。最常见的五个证型依次是:湿邪郁肺证(22.06%)、湿毒郁肺证(17.68%)、邪热壅肺证(14.97%)、湿热袭肺证(14.45%)、寒湿郁肺证(10.45%)。15组证型频数两两比较卡方检验结果显示:湿邪郁肺证、湿毒郁肺证、邪热壅肺证、湿热袭肺证是新冠肺炎临床研究中的重点高频证型。文献共涉及单证16种,经聚类分析后,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包括寒湿、湿邪、邪热、湿热、湿毒5个单证,第二类包括风邪、阴虚、血虚等11个单证。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涉及证型较广,主要证型为湿邪郁肺证、湿毒郁肺证、邪热壅肺证、湿热袭肺证。寒湿、湿邪、邪热、湿热及湿毒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辨证分型中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武汉市第三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患者中医临床证候特点,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中医证候量表收集我院130例COVID-19患者的基本资料、中医临床症状、体征、舌象、脉象、中医证候分型,采用描述性分析和聚类分析法,观察不同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的COVID-19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并分析其病机演变规律。结果:130例COVID-19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以咳嗽、发热、胸闷、喘气、乏力、咯痰为主,舌象以红舌、白厚苔或黄腻苔多见,脉象以滑数脉、浮数脉多见。中医证型分布依次为湿热袭肺证、湿热壅肺证、痰热壅肺证、寒邪袭表证、疫毒闭肺证、气营两燔证。男、女性患者均以湿热袭肺证、湿热壅肺证、痰热壅肺证为主。≤35岁患者以湿热袭肺证为主,36岁~55岁患者以湿热袭肺证和湿热壅肺证为主,56岁~75岁患者以湿热袭肺证、湿热壅肺证和痰热壅肺证较多,≥76岁患者以湿热壅肺证为主。发病时间≤3 d时,以寒邪袭表证为主,在4 d~7 d者以湿热袭肺证和湿热壅肺证为主,在8 d~14 d者以湿热袭肺证为主,发病时间≥15 d时,以湿热壅肺证和痰热壅肺证为主,可出现疫毒闭肺证和气营两燔证。讨论:我院COVID-19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是以湿热为主要病机,演变规律为湿邪袭肺向湿热壅肺、痰热壅肺传变,若日久失治,则向疫毒闭肺、气营两燔证传变,治疗应及时将病邪阻断在卫气营,避免轻型和普通型向重型和危重型传变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冠肺炎的中医病因病机和辨证分型,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有关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的各期中医证型,结合临床诊疗该病的实践经验进行探索。结果该病的病因为疫疠之气所为,其性质为毒寒湿燥,病损部位主在肺脏,可及脾胃,内陷心包,同时与患者的个体体质有关;临床辨证分为湿毒郁肺、疫毒闭肺、气营两燔、内闭外脱、邪去正虚(含肺脾气虚、气阴两虚)五型。结论据证求因是认识本病的基础,辨证是论治本病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肺癌痰湿蕴肺证和气阴两虚证患者的呼出气冷凝液(EBC)代谢产物,探讨肺癌中医证型科学客观化的可行性。方法:选择肺癌痰湿蕴肺证患者(痰湿蕴肺组)21例、气阴两虚证患者(气阴两虚组)21例及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20例,采集受试者EBC,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分析EBC代谢产物。结果:痰湿蕴肺组和气阴两虚组均能够与健康对照组区分,发现9种潜在的肿瘤标志物,其中3种为痰湿蕴肺组和气阴两虚组特有化合物,6种为痰湿蕴肺组和气阴两虚组与对照组共有化合物;痰湿蕴肺组能够与气阴两虚组区分,3-氨基-2-苯甲酰基-4,5,6,7-四氢苯并[b]噻吩为痰湿蕴肺组特有化合物,1-(苯基磺酰基)吡咯为气阴两虚组特有化合物。结论:EBC的代谢组学研究方法具有用于肺癌的诊断及肺癌不同中医证型的临床客观化指标的研究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Delta株感染患者的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肺部CT表现相关性。方法:收集新冠病毒Delta株感染患者的中医证型、实验室指标(血常规、生化、炎症指标、凝血四项)、肺部CT表现等资料,统计分析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以及肺部CT表现之间的关系。结果:共纳入177例患者,其中湿遏肺卫证40例(22.60%),湿阻肺胃(脾)证59例(33.30%),湿毒郁肺证72例(40.68%),气阴两虚证6例(3.39%)。气阴两虚证与其余证型比较,乳酸脱氢酶(LDH)、降钙素原(PCT)水平显著升高,Na+和血红蛋白(Hb)水平显著降低(P<0.01);湿毒郁肺证白蛋白(ALB)水平高于气阴两虚证(P<0.05);湿毒郁肺证、气阴两虚证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高于湿遏肺卫证(P<0.05);湿毒郁肺证、气阴两虚证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高于湿阻肺胃(脾)证(P<0.05),湿毒郁肺证APTT水平高于湿遏肺卫证(P<0.05);气阴两虚证、湿阻肺胃(脾)证D-二聚体(D-D)水平高于湿遏肺卫证(P<0.05)。肺部CT方面,湿毒...  相似文献   

9.
"六郁"理论为金元医家朱丹溪系统提出。通过回溯经典,认为糖尿病前期的核心病机和重要病理基础是食、气、血、火、痰、湿六郁与虚(脾虚、气阴两虚)共同作用的结果。糖尿病前期实胖型患者以食郁为核心,六郁相兼为病;虚胖型患者以脾虚胃郁为根本;中等体型/消瘦型患者多以肝郁为主,而年老、久病的糖尿病前期人群以气阴两虚为主。在"六郁"理论指导下,确立糖尿病前期的主要证型为脾胃壅滞证、肝郁气滞证、湿热蕴脾证、脾虚痰阻证与气阴两虚证;在"治未病"思想指导下,以开郁为重要治则,积极干预糖尿病前期,有效预防并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因子分析法探讨艾滋病常见中医证候分型规律。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收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HIV/AIDS)患者1632例,选取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湿热内蕴、湿热蕴毒、痰热蕴肺、邪结皮肤、脾气虚弱、气阴两虚、气血亏虚和肺脾气虚8个证型患者1303例,采用自行设计的《HIV/AIDS中医证候调查表》获取研究对象中医四诊信息,应用因子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依据症状的频率、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和专家意见,最终筛选45个症状体征进行因子分析,按"特征值大于1"原则,共从45个症状体征中提取15个公因子。因子1表现为肺脾气虚;因子2、因子15表现为湿热内蕴;因子3表现为痰热蕴肺;因子4表现为脾气虚弱;因子5表现为风寒袭肺;因子8、因子10表现为脾虚湿盛;因子9表现为邪结皮肤;因子12、因子14表现为气阴两虚;因子6、因子11、因子13表现为气血亏虚;因子7表现为湿热蕴毒。结论因子分析结果提示艾滋病常见临床证型有10个,分别是肺脾气虚、湿热内蕴、痰热蕴肺、脾气虚弱、风寒袭肺、脾虚湿盛、邪结皮肤、气阴两虚、气血亏虚及湿热蕴毒。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系统总结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糖尿病证候的特征规律。[方法] 归纳近10年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决策树、关联规则、人工神经网络、结构方程模型、贝叶斯网络和支持向量机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2型糖尿病的文献。[结果] 总结了2型糖尿病的病性要素归纳为气虚、血虚、阴虚和阳虚4种虚证和血热、血瘀、火旺和湿热4种实证,病位要素为肾、肝和脾;主要包括肺热津伤证、胃热炽盛证、气阴两虚证、肾阳虚证、气虚证、痰湿证、血瘀证、肾阴虚证和阴阳两虚证等常见证型,并分析数据挖掘方法的优缺点。[结论] 数据挖掘方法用于糖尿病证候的特征规律的分析是可行的,不仅为糖尿病证候诊断提供客观化依据,还为中医治疗糖尿病提供临床指导。  相似文献   

12.
汗证是指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一种病症。陈宝贵教授认为,汗证多以气阴两虚为本,郁热为标,多属因虚实夹杂,营卫失调,病位多在肺、脾、肾,病机复杂。临床上多分为肺脾气虚证、胃热壅盛证、肾精不足证3证,分别以补肺养脾、清胃宣热、补肾填精为治法,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临床所见糖尿病泌汗异常的患者越来越多,其汗出表现各异。吴深涛教授用六经辨证治疗此病,认为其发生在太阳肌表,基础病机为太阳营卫不和,当治以调和营卫,《伤寒论》治此病的基础方为桂枝汤。病在少阳,不夹湿者,常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少阳湿热者,常用黄芩滑石汤或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病在阳明,常用白虎加参汤加减治疗。病在太阴,常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玉屏风散加减治疗。病在少阴,少阴寒化者,常用桂枝加附子汤加减治疗;少阴热化者,常用当归六黄汤或知柏地黄丸加减治疗。病在厥阴,常用青蒿鳖甲汤、地骨皮饮或连梅汤加减治疗。为适应复合病机,临床需多经合治,常能取得良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初步分析天津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复阳病例中医病证特点及辨治方法。[方法]对收治于天津市海河医院的13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复阳患者开展中医证候学调查,并进行典型病案的辨治分析。[结果]相比较天津地区整体的病证特征,复阳患者以男性更多见,平均年龄较小,轻型或普通型患者居多;接近半数患者无症状,症状种类较首次发病时明显减少,程度明显减轻;舌苔厚腻等湿浊之象明显改善,但较多出现咳嗽、咽干等气阴两虚之征,治法上建议应用益气养阴配合化湿祛浊、活血通络,取得了良好疗效。[结论]天津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复阳病例中医病证特点的把握及典型病例的辨治思路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孟永梅  陈婵  王伟 《天津中医药》2017,34(7):446-450
[目的]研究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及周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医证候规律,探索证候要素分布特点,为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可鉴思路。[方法]课题组收集入组148例CHF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中医诊断标准,统计分析并探讨其分布规律。[结果]CHF病例男女比例0.83∶1,平均年龄(64.6±11.2)岁。CHF中医证型分布以气阴两虚证为主,其次为气虚血瘀证,之后依次是心肺气虚证、心肾阳虚证、阳虚水泛证、痰饮阻肺证;证候要素组合特征以两证组合为最多,之后依次是三证、单证、四证、五证组合。[结论]148例CHF患者中医证候要素组合中多数以心肺气虚为基础,中医证型分布及变化有其特定的规律性,阳虚水泛证的病情稍重;从病位来看,CHF病位不仅在心,还可涉及肺、肝、肾、脾等其他脏器,随着CHF病程的延长,病因病机也在随时发生变化,证型则趋向于由气虚到气阴两虚或气虚血瘀,最终发展为阳虚水泛为主的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高发病,属于中医胸痹、心悸等病范畴,现今冠心病中医证型的动物模型研究逐渐成为中医药研究的热点。通过对冠心病中医证候的相关文献进行全面检索和分析,发现气阴两虚证是冠心病的主要中医证型。将冠心病气阴两虚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严格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和系统检索,搜集与冠心病气阴两虚证临床试验相关的所有文献,分析其临床评价指标,用以探索冠心病气阴两虚证动物模型的评价指标,旨在建立冠心病气阴两虚证动物模型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境外输入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以2021年12月22日—2022年1月9日收治于天津市海河医院的境外输入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华裔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呼吸系统症状、全身症状、舌象、肺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表现及中医证候.[结...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不同虚证分型的终末期肾病(ESRD)者透析前后的营养状况变化,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调整不同的营养方案。[方法]连续采集2012年10月—2016年10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第二附属医院透析中心最新确诊ESRD患者201例,并将本证虚证组分为脾肾气虚证(32例)、脾肾阳虚证(59例)、肝肾阴虚证(50例)、阴阳两虚证(35例)、气阴两虚证(25例),并随机选取同时期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人群50例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检测尿素氮及肌酐,电解质、血脂、蛋白、血色素等水平,计算肌酐清除率,体重指数,分析不同虚证分型的ESRD患者透析前后营养状态变化情况。[结果]透析后钾、磷及镁离子、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前有所下降,钠、氯及钙离子、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前有所上升。钾离子在肝肾阴虚、阴阳两虚及气阴两虚组较透析前下降明显,钠离子在脾肾阳虚及阴阳两虚组较前明显升高,各组钙离子均较透析前明显升高,磷离子在阴阳两虚组较透析前明显降低,镁离子在肝肾阴虚组、阴阳两虚组及气阴两虚组均明显降低,TC在脾肾阳虚及气阴两虚组透析后较透析前明显下降,LDL-C在肝肾阴虚、阴阳两虚及气阴两虚组均明显下降。[结论]血液透析能够改善ESRD患者的营养不良情况,但在不同虚证患者中改善程度不一,可以针对不同证型的营养指标,给予更精细化的管理,在辨证论治的同时,调整患者的营养及一些具有类似作用的中西医药物,真正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彭程  王达  寇子祥  陈宝贵 《天津中医药》2022,39(9):1100-1103
慢性荨麻疹是指病程大于6周,以局部皮肤瘙痒、风团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症。陈宝贵教授认为,该病多属本虚标实,以正气不足为本,外感六淫为重要诱因。临床以表虚风袭、表寒里热、阴虚血燥、湿热毒蕴几大证型为多见,治疗应当灵活遣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