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左背外侧前额叶结合头皮针对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4例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言语训练及头针治疗,同时给予tDCS伪刺激治疗,观察组在给予言语训练及头针治疗的同时联合tDCS治疗,共治疗4周。2组患者于治疗前后采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量表(CRRCAE)、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测验(BDAE)评估患者的语言功能,采用采用日常生活交流能力量表(CADL)评定患者语言交流能力,采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定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CRRCAE评分、BDAE等级、CADL评分、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CRRCAE评分、CADL评分、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BDAE等级较前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CRRCAE评分、CADL评分、SF-36评分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BDAE等级较对照组改善(P<0.05)。结论:tDCS刺激左背外侧前额叶结合头皮针可以更好的改善脑卒中运动性失语症的语言功能、日常交流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应用Schuell刺激疗法对患者语言功能及构音清晰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18年3月至2020年9月97例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头针疗法联合言语康复训练,观察组49例增加Schuell刺激疗法,对比两组患者语言功能、构音清晰度、临床疗效。结果 干预4周后,观察组患者书写能力、言语表达、听理解力、阅读能力及中国式功能性言语沟通能力判定法(CFCP)总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波士顿诊断性失语检查法(BDAE)分级改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9.80%高于对照组的72.92%(P<0.05)。结论 联合Schuell刺激疗法对运动性失语症患者进行干预效果明显,有助于提升患者的语言功能,提高患者构音清晰度,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语言训练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运动性失语患者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于本院治疗的108例颅脑外伤运动性失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语言训练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中国式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检查法(CFCP)评分高于对照组,失语抑郁量表(AD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1、3个月,观察组的中文版脑卒中失语症生活质量量表(SAQOL-39g)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听、说、复述、阅读、朗读、听写、抄写、描写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语言训练康复护理可改善颅脑外伤运动性失语患者的失语、抑郁症状,提高交流沟通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经颅直流电刺激(t DCS)治疗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抑郁状态(PS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8年1月至12月,卒中后抑郁并发运动性失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实验组(n=30)。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和康复治疗。实验组接受左背外侧前额叶阳极t DCS治疗,对照组接受伪刺激。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和3周,采用医院版卒中后失语抑郁问卷(SADQ-H)、失语患者抑郁量表(ADRS)进行评定,治疗前后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试验结束或退出试验时填写安全性调查表。结果对照组3例、实验组2例退出。两组SADQ-H和ADRS评分均随时间而下降(F时间 100.643, P 0.001),实验组SADQ-H评分低于对照组(F组别=6.891, P=0.011), ADRS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F组别=2.925, P=0.093),SADQ-H和ADRS评分交互效应显著(F交互 13.642, P 0.001)。实验组治疗前后MBI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t=7.016, P 0.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5)。结论 t DCS对卒中后抑郁并发运动性失语患者有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对早期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02—2015-02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收治的早期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语言康复训练。于治疗前后采用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检查法(CFCP)评价患者沟通能力变化情况;用波士顿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标准(BDAE)评价患者病情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CFCP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FCP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5),且实验组提升更为显著(P0.05)。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0%,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训练可以改善早期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的言语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马建强  彭辰 《中国康复》2015,30(3):213-214
目的:观察音乐治疗应用于脑出血Broca失语患者的疗效。方法:脑出血Broca失语患者62例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的言语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音乐治疗训练。治疗前后均采用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法(BDAE)中的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和西方失语成套测试(WAB)进行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BDAE轻度患者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2.5%、33.3%,P<0.05);治疗后,2组患者WAB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音乐治疗在脑出血Broca失语患者的治疗中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赵勇勇  吴松  刘思  李晓雯 《中国康复》2022,37(6):341-345
目的:探讨反应扩充疗法(RET)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语言训练和低频rTMS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反应扩充疗法训练,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WAB)评分、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工具(CRRCAE)中动作说明评分、画面说明评分和日常生活交流能力量表(CADL)评分及波士顿失语诊断测验(BDAE)分级。结果:治疗后,2组自发言语、听理解、复述、命名及AQ评分较治疗前增加(P<0.01),CRRCAE动作说明评分、画面说明评分和CADL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均P<0.01),BDAE分级显著改善(P<0.01)。治疗后联合组自发言语、听理解、复述、命名及AQ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CRRCAE动作说明评分、画面说明评分和C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BDAE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rTMS是非流畅性失语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RET联合rTMS有利于增加WAB评分、RRCAE动作说明、画面说明评分和CADL评分,改善BDAE分级,治疗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言语康复管理在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脑卒中运动性失语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内科治疗、护理、康复锻炼等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言语康复管理。干预前后采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量表、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量表评分、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言语等级、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简明健康调查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言语康复管理可有效提高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的言语康复效果、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针康法对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抑郁的影响.方法将70患者随机分为针康组和对照组,针康组采用头穴丛刺结合言语康复训练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只进行言语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程度和失语症程度.结果治疗4周后,针康组不仅失语症程度分级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其抑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针康组卒中后失语症抑郁量表(SADQ)分值下降也更为显著(P<0.01).结论针康法可很好地改善治疗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进阶式言语训练法对脑卒中后基底节性失语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基底节性失语症 患者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9例。对照组给予传统语言康复,治疗组给予进阶式言语训练法,均 治疗3周。于治疗前、后,采用波士顿诊断性失语检查法(BDAE)及西方失语测验量表(WAB)评价2组患者的 失语程度及言语功能。出院后随访3个月,采用BDAE量表评估失语程度并判定康复疗效。结果:治疗后,2 组的BDAE分级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的BDAE分级高于对照组(P<0.05);2组的WAB量表各项评分均 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自发言语(信息量及流畅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后, 2组的BDAE分级继续提高,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8.89%)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7.78%),但2组间差异均无 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进阶式言语训练有助于改善卒中后基底节性失语症患者的言语功能。  相似文献   

11.
朱慧敏  张新颜  程欣欣  饶江  张羽  刘莉 《中国康复》2020,35(11):563-567
目的:探讨抑制性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镜像神经元训练系统(MNS)对脑卒中后完全性失语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50例脑卒中后完全性失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16例、MNS组16例和联合组18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言语康复训练,MNS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镜像神经元系统训练,联合组在MNS组的基础上给予右侧Broca同源区1Hz的rTMS刺激,于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评定3组患者西方失语成套测验(WAB)以及波士顿失语症程度分级(BDAE)评分。结果:治疗3周后,3组WAB各项评分和BDAE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联合组WAB各项评分及BDAE评分显著高于MNS组和对照组(P<0.05),MNS组WAB评分中自发语评分及AQ评分亦高于对照组(P<0.05),BDAE评分MNS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抑制性rTMS刺激右侧Broca同源区联合MNS训练系统对改善脑卒中后完全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式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检查法(CFCP)和改良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评测法(BDAE)同时应用于20名中风后失语患者的检测。结果显示,CFCP和BDAE均能反映失语患者残存的语言能力,CFCP能更好地评估失语患者日常生活功能沟通的变化和指导语言康复训练,而相对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治疗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47例吞咽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4例。2组患者均进行脑卒中基础治疗、吞咽康复训练和针刺治疗,观察组再给予tDCS阳极交替刺激双侧口咽部皮层感觉区域,对照组以tDCS阳极假刺激同一区域。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SA)、电视荧光透视检查(VFSS)及渗透-误吸指数(PAS)对2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治疗3周后,2组SSA评分各阶段较组内治疗前的同一阶段比较均明显降低(均P<0.05),且治疗后总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咽期、误吸情况评分及总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明显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PAS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颅直流电刺激双侧口咽部感觉皮层能更好地改善吞咽功能,对治疗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头电针配合言语训练对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取语言康复训练配合头电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言语训练治疗,言语训练采用Schuell刺激法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训练,对不同类型的失语症患者训练类型有所侧重。每次30min,每周5次,2周为1个疗程。针灸治疗选取头部穴位,运动性失语取运动区,感觉性失语取感觉区,完全性失语取语言三区,并且配合百会、风府、哑门等穴位。每周治疗5次,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语言功能评分采用《汉语失语成套测验》,就自发说话、语言理解、复述和命名四方面内容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评分进行比较。失语程度采用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法(Boston diagnostic aphasia examination,BDAE)分级标准进行评价,总疗效比较采用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法。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自发说话、言语理解、复述及命名的评分及失语程度评分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分别为0.01、0.03、0.02、0.02、0.02,P均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自发说话、言语理解、复述及命名的评分及失语程度评分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分别为0.02、0.03、0.01、0.02、0.03,P均0.05),且治疗后两组患者自发说话、言语理解、复述及命名的评分及失语程度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分别为0.03、0.03、0.03、0.02、0.03,P均0.05)。两组总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为0.03,P0.05)。结论:头电针配合言语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自发说话、言语理解、复述及命名的评分及失语程度,疗效优于单纯言语训练。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刺激左侧大脑Broca区和运动区对左侧大脑额叶损伤的运动性失语症患者动词命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6月~2022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部和门诊进行治疗的符合入组标准的失语症患者36例,将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Broca组、M1组各12例;3组患者均接受相同时长的言语语言治疗,训练内容均为评价中的训练项图片。在此基础上,Broca组采用阳极tDCS刺激左半球Broca区,M1组为阳极tDCS刺激左半球M1区,刺激强度均1.4mA,刺激时长20min,连续治疗5d。于治疗前及治疗5d后进行动词的命名和听理解评估,其中动词命名包括训练项和非训练项动词命名。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训练项动词命名成绩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5),且Broca组较M1组和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Broca组非训练项动词命名成绩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5),且Broca组较M1组和对照组均有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Broca组动词听理解成绩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B...  相似文献   

16.
肖露  代菁  樊巍  刘茂竹  肖少华 《中国康复》2020,35(9):459-462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tDCS)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对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60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30例,2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肌电生物反馈,联合组采用tDCS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分别采用Fugl-Meyer上肢评定量表(FMA-UE)、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患者进行评定,并测定患侧肩外展及腕背伸时的表面肌电均值(sEMG)。结果:治疗6周后,2组患者FMA-UE、MBI评分及肩外展和腕背伸时的表面肌电均值较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提高(P<0.05,0.01),且联合组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均更高(均P<0.05)。结论:tDCS联合肌电生物反馈能较好地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上肢功能障碍,治疗作用优于单一的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结合针刺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天津市人民医院康复科符合标准的脑卒中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tDCS组(21例)、针刺组(20例)和联合组(19例)。每组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tDCS组进行tDCS治疗,针刺组进行针刺治疗,联合组进行tDCS结合针刺治疗。治疗前后分别用Fugl-Meyer运动功能上肢部分(FMA-UE)、Wolf上肢运动功能(WMFT)、改良日常生活能力(MBI)量表以及Brunnstrom分期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后组间比较,联合组的FMA-UE、WMFT、MBI评分和Brunnstrom分期均明显优于tDCS组和针刺组(均P<0.05),但tDCS组和针刺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内比较,3组患者FMA-UE、WMFT、MBI评分和Brunnstrom分期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均P<0.05)。结论:tDCS结合针刺治疗可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的上肢功能,联合治疗要比单独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