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法"在推拿治疗中的具体操作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法,是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病机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治疗方法。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说:“论病之源,从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则从寒热虚实表里阴阳统之,而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中药方剂治法有八法,同样,推拿治法中也有“推拿八法”——即温、补、通、泻、汗、和、散、清。  相似文献   

2.
产后头痛属于妇科常见的病症,因其处于产后这一特殊生理期,总有清窍失养、邪害清窍之病机特点。气血虚则易致清窍失养而出现头痛,或内生之邪扰及清空;体虚则易受到外邪侵袭而导致头痛。临证治疗此病应当随病体之虚实,分清表里之程度,运用补阴阳气血之虚或兼以散邪之法。散表者有散太阳、少阳、阳明,与助虚散表之治法;养护气血有补养阴血与养阴清热之分。总之,勿犯虚虚实实之戒,不可妄补妄攻,使虚体更虚或邪气更旺。  相似文献   

3.
孟欣  张晓敏  韩雪 《新中医》2024,56(10):175-179
总结贾六金教授治疗儿童鼻窦炎的临证经验。根据儿童鼻窦炎的病程、证候特点等,将鼻窦炎分 为三期辨治,即急性发作期、反复迁延期、慢性复发期,相应治法予以散邪气、清肺热、补脾气、通鼻窍,称 之谓四法。急性发作期的主要病机为外邪犯肺、肺热熏蒸,治宜散邪气、清肺热;反复迁延期以外邪留恋、余 热未清、肺脾气虚为主,治宜散余邪、清肺热、补脾气;慢性复发期则为脾气亏虚、清阳不升、湿浊蒙窍,治 宜补脾气为主。同时,通鼻窍治疗应贯穿整个病程的始末。  相似文献   

4.
咳嗽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诸般咳嗽,治疗不外四个法则,即“宣、降、润、收”,这四个法则,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用于咳证的各个发展时期,某一病程阶段,必须选用某法,如颠倒应用,当“宣”而“收”,则邪陷闭伏,迁延不愈;当“收”反“宣”,必致真气耗损,正虚邪盛,当“润”反“宣”,则生燥动耗伤阴血;当“宣”反“润”,则外邪留恋,病程延长,所以必须准确掌握病机,及时投以适当的方药,权衡病情病势,妥施宣降润收。以下就各法详解一二。  相似文献   

5.
痛风发作为脾肾失调,湿热内蕴,痰瘀互结痹阻经络所致,总以湿、痰、瘀为核心病理因素,故临证应以“清利湿热”为基本治则,并根据痛风病势机转进行分期辨治。痛风无症状期病机责之脾运失司、痰湿内生,治宜芳香健脾、化湿泄浊,予二陈汤、参苓白术散加减;痛风急性期病机责之湿热内蕴、经络痹阻,治宜清热利湿、通络止痛,予自拟通风汤加减;痛风缓解期病机责之正虚邪恋、痰瘀痹阻,治宜补益肝肾、祛湿化瘀,予四妙散、独活寄生汤加减;痛风肾脏病变期病机责之肾阳虚损、变症丛生,治宜泄浊解毒、固本培元,予四妙散配伍化瘀、解毒药,并重视应用引经药。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6.
总结柳红芳教授基于伏邪理论以清、透、活、补托四法治疗紫癜性肾炎的经验。柳红芳教授认为紫癜性肾炎的基本病机主要为肾气不足、热伏少阴,提出补肾祛邪的治疗原则与“清、透、活、补托”的具体治法,“清”主要为清泄里热、清热凉血、清热解毒,“透”即透邪外出,“活”为活血化瘀,“补托”即补益脾肾、托邪外出。柳红芳教授临证依据发作期与缓解期虚实的轻重不同,灵活运用四法,以自拟经验方“热伏少阴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紫癜性肾炎,疗效显著,并列举验案一则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7.
“浊邪害清”理论源于《温热论》,是叶天士对上焦湿温病病机和证候的高度概括。脑为清窍,清窍受邪,最易成浊,可认为“浊邪害清”是脑瘤的基本病机,祛除浊邪是治疗脑瘤的关键所在。祛浊常采用因势利导法,根据浊邪兼夹的不同灵活选用芳香化浊、淡渗利浊、通腑泄浊、化痰排浊、活血散浊等治法。脑为巅顶,惟风可及,祛除脑中浊邪要配伍风药,引药入脑。髓海失养、浊邪易犯,祛浊的同时还要补益脏腑、益精生髓,并注意分期论治、攻补兼施。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8.
银屑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免疫系统难治病,全球发病率为1%~3%,且病程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龚丽萍教授对银屑病的诊治经验甚是颇丰,见解独特,提出“外邪束表、营卫不和、热毒蕴内”为此之重要病因病机。治疗上主张从分型论治,但又不拘泥于传统从血论治,灵活将中医外科“消、托、补”三法运用于寻常型银屑病分期论治当中,当病情处于进行期,宜“消”,重在“透邪”(宣透祛邪、清透达邪),给邪以出路;静止期,宜“托”,其透托法重在清热利湿,化瘀解毒,补托法重在健脾利湿;退行期,宜“补”,重在顾护阴液、健固脾胃以扶正。此外,临证中还重视情志疏导法在寻常型银屑病中的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慢性乙型肝炎是临床常见病,谢晶日教授认为本病基本病机为脏腑气机失调、湿热疫毒深伏、气滞血瘀损正,提出祛邪扶正的治疗原则及“疏、清、透、活、补”五种基本治法。其中“疏”为疏肝理气、疏利肝胆,“清”为清热除湿、清肠导滞,“透”为透邪解毒、祛邪外出,“活”为活血化瘀、通经活络,“补”为健脾养肝、益肾扶正。临证明辨正邪,圆机活法,标本兼顾,收效显著。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0.
任存霞  许俊平 《河南中医》2012,32(7):800-801
糖尿病属肺、脾(胃)、肝、肾四脏同病,早期主要病在肺胃,中晚期则累及脾肝肾.治疗时当审证求因,辨证施治,分别采用清泻肺胃法、清热除湿法、阴阳双补法、泻南补北法、温阳利水法、温清并用法、活血化瘀法治之.  相似文献   

11.
泻实法在虚证治疗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任利 《陕西中医》2006,27(1):125-126
疾病的发生发展虽然错综复杂,但究其大要不外虚、实两端。其治疗原则为“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然虚弱之体,正气内亏,抗邪无力,易受邪侵,而一味补益又有恋邪之弊。邪气稽留进而更损正气,加重虚损。因而治疗上常应用泻实法以达到祛除病邪,保存正气而治疗虚证之目的。1以泻代补正  相似文献   

12.
辛润通络法肇源于《黄帝内经》,奠基于张仲景,发扬于叶天士,是治疗络病的大法。辛润通络法的核心内涵是“通而润之”,其运用当以“久、痛、瘀”为临床特征,以“邪滞络脉,阴血亏虚”为辨证要点,以“行津化瘀通络,滋润养血通补”为作用机制。研究叶天士辛润通络法相关医案,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内涵和运用要点,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和法在老年病治疗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法是中医治疗八法之一 ,清代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认为“论病之情 ,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 ,而论治病之方 ,则可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因其简明扼要 ,故仍被当今所认可沿用。对于和法 ,明代徐思鹤提到“调”、“和”、“解”治法 ,清代汪昂的《医方集解》中专列“和解”类 ,其实和法的始作俑者应是宋代的成无己。他在《注解伤寒论》中说 :伤寒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汗之不宜 ,吐下不合 ,当“与小柴胡汤以和解之”。自此成为和解之定法。诚然 ,和解少阳 ,使邪从半表半里而出 ,是和法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从临证…  相似文献   

14.
甘露饮方出《和剂局方》,由熟地,生地,麦冬,天冬,石斛,枇杷叶,枳壳,茵陈,黄芩,甘草组成。陈修园先生云:“足阳明胃为燥土,喜润而恶燥,喜降而恶升,故以二冬、二地、石斛、甘草之润以补之;枇杷叶、枳壳之降以顺之;若用连、柏之苦则增其燥,若用芪、术之补则虑其升,即有湿热,用一味黄芩以折之,一味茵陈以渗之足矣。”全方补、清、宣、消俱备,利不伤阴,滋不恋邪,共奏养阴清热,宣肺利湿之功。凡“丈夫、妇人、小儿胃中客  相似文献   

15.
董国立教授认为复发性口腔溃疡多因饮食劳倦,情志不舒而致内生火邪,病在肝脾,郁为宿根。临证当明辨虚实,从郁论治,通法为纲,以疏通宣散郁结为目的,虚者多用轻清之品宣散郁火,常辛温、辛凉并用,辅以扶土抑木法补中降火;实者用温通走窜之品行气解郁、疏肝理脾,辅以苦寒及辛凉解表之品以清内热,散表邪,无论虚实,皆应佐以理气行血之品,使阴平阳秘,火无所生。  相似文献   

16.
升降散作为治疗温病的名方,由僵蚕、蝉蜕、姜黄、大黄四味药物组成,已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等多种疾病。脓毒症以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为主要病机,而升降散以气之升降出入立方,配伍特点可概括为“宣”“清”“通”三字,宣散毒邪而升清阳,清热逐瘀而降浊阴,通畅气机而利三焦,正契合脓毒症的病因病机,故而在脓毒症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代研究也表明,升降散可通过降低炎性反应、修复心肌损伤、改善凝血功能等发挥对脓毒症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该病例以“反复发热5周”为主诉,同时伴有皮疹和进行性淋巴结肿大,西医诊断为“反复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淋巴瘤可能”,中医辨病属外感发热范畴。先后应用多种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笔者应用六经辨证,结合伏邪理论,总以“治外感如将,兵贵神速,机圆法活,去邪务尽,善后务细”为诊治思路,初期急则治标,和少阳半表半里、清阳明经腑之热;中期防止伏邪,托清结合,温清结合,补清结合;后期余邪已清,邪气伤正所致正气亏虚脏腑功能低下,则以补气填精为主。治疗全程灵活应用小柴胡汤、白虎汤、五味消毒饮、升麻鳖甲汤,取得满意效果。希望通过该病例的介绍,能够启迪读者中医思维,对六经辨证体系、伏邪理论在疑难疾病诊治中的应用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临床上的发热性疾患越来越多,如各类感染、传染及一些原因不明之发热,由此引起机体功能失调到器官损害乃至衰竭。如何运用中医药辨治,使邪挫热清,疗程缩短,疗效提高,一直是中医界治疗热病中思考和探索的内容。除传统的卫气营血阶段疗法及后来医家倡导之截断疗法被广泛应用外,笔者认为“清透法”因其所针对温热病病机而贯穿于温病的全过程中,尤当引起重视,本文就此略做探讨。 1 清透法之概念 “清”为八法之一,乃清热之意;“透”即透达、透出、引邪外出之意。历代医家治温病都很注意热邪之清与透,如叶天士之“入营犹可透热转气”之…  相似文献   

19.
乙型慢重肝“毒损肝体”病因病机及治疗思路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乙型慢重肝具备“毒邪”致病的共同特征;湿热疫毒”猖獗是本病的主要外因,“毒损肝体”“,肝体肝用俱损”是其基本病机,“毒瘀与正虚交织”是其病机特点;基于“毒损肝体”病因病机理论的治疗思路,主张重病重药,快速截断,多法联用,突出重点。进展期以解毒化瘀、截断病势为主;平稳期或恢复期以体用同调、调理肝脾、肝肾同治为主;毒瘀与正虚均已严重,则应攻补并重。  相似文献   

20.
陈修园对痰饮病的治法在《金匮要略》的基础上,提出攻逐、消导、和、补、温、清、润七法。前四法依邪正消长关系而立,后三法则根据病邪性质即寒、热、燥而确立。总结陈氏治疗痰饮病七法的特点,并通过提出相应方剂阐述其立法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