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老年性痴呆是临床常见的痴呆类型之一,目前仍缺乏有效疗法,血浊作为重要致病因素密切参与到老年性痴呆的发生发展中,在血浊理论的指导下分析其发病机制及治疗思路,对临床干预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梳理血浊-髓萎-痴呆的辨证关系及主要治则治法,以期为老年性痴呆的临床诊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化浊益神汤对血管性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中医证候的影响。方法选取沧州南大港医院及南皮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5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实验组给予化浊益神汤口服,对照组给予吡拉西坦。对比2组MMSE评分、ADL评分及中医证候(SDSVD评分)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后2组MMSE评分、ADL评分及SDSVD评分均有改善(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MMSE评分、ADL评分及SDSV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化浊益神汤能明显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3.
血浊证的辨证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了血浊证的辨证与治疗方法。陈述血浊证的基本表现,并将其分为气滞血浊、热毒血浊、寒客血浊、痰湿血浊、正虚血浊等证候;提出行气化浊、清热化浊、散寒化浊、祛痰化浊、补虚化浊等治疗方法和治疗血浊证的基本方剂化浊行血汤,列举了化浊系列方剂。  相似文献   

4.
基于王新陆血浊理论探讨化浊药物临床应用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在前期血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将王新陆教授临床辨证应用清化血浊功效药物进行总结,认为凡是在血浊理论指导下具有理血化浊,使血液恢复其清纯状态,或正常循行规律的一类药物,称为化浊药。对常用的化浊药荷叶、焦山楂、决明子、制水蛭、酒大黄、赤芍、路路通、虎杖、何首乌的临床应用规律进行总结,并在证效关系、量效关系、修制与配伍、援药理论应用思路四方面对化浊药物的作用机制等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5.
<正>导师王新陆教授是全国名中医,长期从事神经系统疑难病症的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其创新理论——"血浊理论"在临床指导治疗众多现代疾病中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针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王老师另辟蹊径,从血浊论治,疗效显著,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血浊理论的临床应用可贯穿于许多现代疾病治疗的始终,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从血浊的辨证论治入手,探讨针灸理血化浊治法,总结临床常用理血化浊、行气化浊、清热化浊、散寒化浊、祛痰化浊、补虚化浊腧穴及其对应刺血、拔罐、针刺、艾灸等操作的施用特点,拓展了血浊理论的应用范围,为针灸治疗现代临床常见病症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辨证参考.  相似文献   

7.
卢瑞丽 《新中医》2011,(7):42-43
目的:观察通窍化浊汤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5例,其中治疗组给予中药通窍化浊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片;分别治疗8周后,观察治疗前后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评分值和临床疗效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72.0%。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HDS积分均有提高,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HDS积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通窍化浊汤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无症状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与血浊密切相关。血浊理论为很多无症状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助于寻找现代疾病预防和治疗的新方法,探求有效方药,提高临床疗效,亦有助于深入阐释中医学的治未病思想。  相似文献   

9.
文章甄选出4组应用于脑病的化浊对穴,针刺曲泽-委中结合刺血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针刺劳宫-涌泉治疗癫痫、针刺神门-太溪治疗失眠以及针刺百会-大钟治疗缺血性痴呆,并在血浊理论指导下对其机制进行探析,以期对脑病的治疗提供思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风痰瘀阻证是临床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证型之一,传统中医治法疗效欠佳,预后不良,致残率高,因此寻求新的治疗思路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基于血浊理论对其发病机制进行探讨,阐述了血浊致脏腑虚、脑髓伤为发病之基,致风痰瘀阻、脑络伤为核心病机;结合现代研究证实血浊为该病的病理枢纽,提出在传统治则加用化浊行血中药治疗风痰瘀阻型中风,以期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倪婕  侯王君  庄慧魁  王新陆 《天津中医药》2022,39(12):1554-1558
血浊理论是王新陆教授针对现代医学疾病谱的变化,在检测手段提示的实验室指标异常而患者尚无明显症状的情况下,创造性提出的一种全新的临床辨证体系。运用血浊理论对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眩晕症进行早期干预,可更有效地降低脑卒中发生的风险。庄慧魁教授基于导师王新陆教授的血浊理论,结合自身临床体会,创制出对眩晕症有明显疗效的化浊通络定眩汤,本文就该方对后循环TIA眩晕症的治疗作用进行探讨,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血浊理论由王新陆教授于《脑血辨证》中首先提出,其目的是对无症(证)可辨但临床检查又出现异常的某些疾病综合征的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是王新陆教授从医50年来对疾病谱系变化后的中医临床诊疗所提出的全新辨证方法,真正体现了治疗重心的前移,为无症状性疾病及心、脑血管、肿瘤等慢性疾病的早期干预提供系统辨证治疗方案,做到防患于未然,使机体在健康受到威胁、疾病处在量变阶段即可有效遏制,从而减少终末事件的发生。血浊与饮邪、湿邪、痰邪、毒邪等病机证候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明确血浊的内涵与外延对预防现代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而日渐增高,若不加以干预,将发展为痛风并伴随其他并发症,迁延不愈。王新陆教授结合时代特点提出的血浊理论为此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他认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发生以血浊之邪为核心,血浊既为此病的病理基础,又可作为病理因素加速疾病的进展,故以清化血浊之邪为主治疗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常收捷效。  相似文献   

14.
王新陆教授从血浊论治冠心病浅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栋先  刘清明  王新陆 《天津中医药》2019,36(11):1045-1048
王新陆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中提出"血浊"理论,为中医治疗冠心病提供了新的辨证思路和理论支持,认为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当分为3个过程:即正气亏虚当为发病之本,血浊不清为致病之渐,痰瘀痹阻当为发病之标,而气滞、寒凝、过劳等多为病情加重的诱发因素。其病理性质当为本虚标实证。对于冠心病的治疗,提出了"治本不忘其虚,治渐不离其浊,治标不外痰瘀"的治疗大法,同时强调针对患者的体质、诱发因素等方面,辨证求因,审因论治。上述理论的提出,为中医治疗冠心病提供了新的辨证思路和理论支持,使疾病治疗的重心大大前移。  相似文献   

15.
血浊是全国名中医王新陆教授提出的一种全新的中医病因病机学概念,是血的成分、运行与功能异常的高度概括。王新陆教授血浊理论是基于中医经典文献中关于血浊的提示,并结合西医认识以及临床实践经验发展而成。血浊产生的病因多种多样,而脾胃失调则是血浊出现的重要病机。脾胃在血浊生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血浊的出现亦影响脾胃,从而出现相应临床表现。两者之间相互影响,恶性循环。在治疗上,王新陆教授提出从脾胃入手,以健脾清化为核心治法,临床辅以化湿、通腑、扶正等治法。通过恢复脾胃健运,促使血液恢复其清纯状态以及循行秩序,血浊乃去。  相似文献   

16.
王新陆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中提出"血浊"理论,将血浊应用于皮肤病的临床诊治环节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指出血浊是皮肤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病理基础,形成之后又能作为继发性致病因素,加重皮肤病的病理变化,因此血浊是皮肤病的病理枢纽;提出以化浊行血、宁肤清热为治疗原则,以化浊宁肤汤为基础方,选药以治化浊行血其本...  相似文献   

17.
血浊理论是王新陆教授提出的现代中医理论,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从血浊理论出发,分析探讨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病机,以做到中西医结合辨证论治,实现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8.
Wilson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转运障碍疾病,临床表现以肝病和神经系统症状最为常见,是少数具有有效治疗手段的遗传疾病之一。目前以青霉胺(PCA)为代表的金属络合剂驱铜治疗方法在临床应用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使其适用人群和治疗效果受到限制。在西医对Wilson病认识的基础上,结合王新陆教授的血浊理论可知,Wilson病的中医病因病机责之先天不足,肝肾亏虚,铜毒内聚,酿生血浊。根据血浊理论可以清化血浊法治之。  相似文献   

19.
宋民  徐安琪  刘阳  刘德山  王新陆 《天津中医药》2022,39(10):1249-1254
目前中国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不断升高,而患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仍处于较低的水平,若不早期干预,将会进展为糖尿病,甚至会产生一系列并发症。糖尿病前期是糖尿病的先驱阶段,是一个可逆的过程,在这一阶段对病情及时的控制,可以使血糖调节能力恢复正常。王新陆教授结合现代疾病特点提出的血浊理论为诠释该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糖尿病前期的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本虚为脾虚,标实为血浊。血浊既是该病的病理产物,也是该病发生、发展的致病因素。对于糖尿病前期的治疗,采用健脾化浊法作基本治疗原则,同时针对病因、生化指标等方面,要审因论治,善用援药化浊。上述理论的提出,为中西医结合诊治糖尿病前期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山东中医杂志》2016,(7):631-633
介绍王彦刚基于化浊解毒理论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经验。王彦刚从浊毒论治,根据辨证分型加减用药,且擅用药对。脾胃湿热、浊毒内蕴型药用防风、藿香、生石膏、生甘草;浊毒内蕴、心火上炎型药用栀子、连翘;浊毒内蕴、虚火上炎型药用黄柏、知母、莲子心、生地黄;浊毒内蕴、脾肾阳虚型药用黄芪、川牛膝。调治并举,综合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