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阴式子宫瘢痕憩室切除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6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8例,对照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研究组行阴式子宫瘢痕憩室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水平及术后1年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年复发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子宫瘢痕憩室切除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出血临床效果确切,不仅创伤小,恢复快,还可降低术后1年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瘢痕子宫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切除子宫4例进行分析,探讨术中、术后出血子宫切除的方法及时机。方法:4例中3例均在剖宫产同时切除子宫,1例术中止血后,回到病房3h再次出血,二次行子宫切除术。结果:4例切除子宫后均止血,痊愈出院。结论:瘢痕子宫前置胎盘术中及术后出血为最严重并发症,子宫切除的时机非常重要,对于出血多、难以控制的病例,及早切除子宫可以避免更多并发症出现。  相似文献   

3.
宋美荣 《吉林医学》2014,(21):4626-4627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二次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选取行再次剖宫产术的瘢痕子宫产妇107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行剖宫产的非瘢痕子宫产妇112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产妇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等指标,并对瘢痕子宫产妇二次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原因进行归纳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剖宫产手术总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引起瘢痕子宫二次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因素主要有胎盘因素(尤其是胎盘附着于子宫瘢痕处,或胎盘粘连、植入)、宫缩乏力等。结论:瘢痕子宫使剖宫产手术时间延长、术中出血增加。胎盘等多方面因素可造成术中大出血,故应在产前对孕妇生产条件进行仔细评估,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减少瘢痕子宫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的发病原因及阴式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经阴道治疗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术后因不规则阴道出血、经期明显延长就诊的患者中,经输卵管碘油造影、宫腔镜、B超等发现子宫瘢痕憩室12例,全部行阴式手术治疗,达到好转及治愈。结论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患者,经阴道手术治疗是安全、简单、有效的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瘢痕子宫对再次妊娠子宫下段厚度及对分娩方式选择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5年2月沧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分娩的瘢痕子宫二次妊娠产妇180例为研究对象,均于分娩前3 d内行经阴道超声(TVS)检查。观察TVS对瘢痕子宫下段的显示情况,对不同分级瘢痕子宫剖宫产者子宫下段实测厚度及分娩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超声评价的Ⅰ级瘢痕经阴道分娩成功率为78.9%,Ⅱ级瘢痕经阴道分娩成功率为30.0%,Ⅲ~Ⅳ级瘢痕均行剖宫产终止妊娠。Ⅱ级及Ⅲ~Ⅳ级瘢痕剖宫产比例均显著高于Ⅰ级瘢痕[90.0%(27/30)、100.0%(22/22)比53.1%(68/128)](P<0.01)。Ⅱ级及Ⅲ~Ⅳ级瘢痕组子宫下段实测厚度[(2.65±0.66)mm、(1.65±0.36)mm]均低于Ⅰ级瘢痕组[(4.87±0.87)mm],Ⅲ~Ⅳ级瘢痕组低于Ⅱ级瘢痕组(P<0.05)。结论不同程度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时子宫下段厚度有显著差异,可用于指导产妇分娩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的发病原因及阴式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雍憩室经阴道治疗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剖宫产术后因不规则阴道出血、经期明显延长就诊的患者中,经输卵管碘油造影、宫腔镜、B超等发现子宫瘢痕憩室12例,全部行阴式手术治疗,达到好转及治愈.结论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患者,经阴道手术治疗是安全、简单、有效的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诊治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共14例,治疗前所有患者均经彩超确诊。行甲氨蝶呤化疗,待血B-hCG值基本降至正常,彩超提示子宫瘢痕处血流循环不丰富时行B超监测下清宫术。结果 12例治愈,2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阴道大量出血,1例无生育要求而行子宫切除,1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加清宫术保留子宫。结论甲氨蝶呤化疗联合B超监测下清宫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具有创伤小简单易行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处早期胚胎着床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4例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处早期胚胎着床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患者中,2例用药物治疗有效,12例刮宫时出血多,行子宫切除。结论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处早期胚胎着床是剖宫产远期并发症之一,如不能及时正确诊治常会发生子宫破裂和难以控制的出血,应在临床工作中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江亚涛  陈宇清 《吉林医学》2013,(20):4001-400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8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介入子宫动脉栓塞术为主的治疗病例,治疗均成功;10例药物治疗的病例,2例因β-HCG持续升高而行开腹病灶切除术,余8例治疗成功。所有治疗病例中无子宫切除病例。药物为主要治疗方式组住院天数及β-HCG恢复正常天数明显大于介入综合治疗组。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处理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下段横向缩窄术减少瘢痕子宫剖宫产术中出血量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7月-2016年12月收入院的240例二次剖宫产孕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予以传统方式止血,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子宫下段横向缩窄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时间与出血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与术后24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下段横向缩窄术能够有效地减少瘢痕子宫剖宫产术中出血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剖宫产切口憩室(PCSD)形态大小与子宫异常出血的关系。方法:分析72例PCSD患者超声图像的深度肌层比值、憩室容积、宽度、高度、长度,对比月经正常组与异常子宫出血组的PCSD参数特点。结果:本组患者均是剖宫产后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发现PCSD,异常子宫出血组PCSD 深度肌层比值、憩室容积、宽度、高度、长度均大于月经正常组(P<0.0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CSD容积是剖宫产后异常子宫出血的危险因素(OR=2.211,P<0.01)。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能重建PCSD选定切面的容积,PCSD容积是子宫异常出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背景 子宫瘢痕妊娠是严重的孕早期并发症,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剖宫产率居高不下,子宫瘢痕妊娠发病率增高。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方法终止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7年12月在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44例CSP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A组(n=16)选择子宫动脉栓塞联合B超引导下清宫术,B组(n=14)选择经阴道妊娠物清除及子宫瘢痕修补术,C组(n=14)选择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药物杀胚后B超引导下清宫术。比较3组患者的年龄、妊娠次数、剖宫产次数、停经时间、术前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血HCG水平降至正常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组CSP患者的年龄、妊娠次数、剖宫产次数、停经时间、术前血HC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HCG水平降至正常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A组相似文献   

13.
李兰  余洁  杜世华  王润秋  方前进  吕发辉  桑琳 《安徽医学》2021,42(10):1106-1109
目的 探讨宫腹腔镜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PCS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20年6月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诊疗的102例PCS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仅临床上定期随访)、宫腹腔镜组(仅接受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和综合治疗组(接受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后,辅助炔雌醇环丙孕酮药物治疗),每组34例.评估3组患者第6个月经周期后的月经改善总有效率及PCSD修复率情况.结果 宫腹腔镜组、综合治疗组患者月经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82.35%和97.06%,均高于对照组(17.65%),且综合治疗组高于宫腹腔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腹腔镜组、综合治疗组患者PCSD修复率分别为85.30%和88.23%,均高于对照组(11.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腹腔镜手术治疗PCSD时可以有效切除憩室,缩短月经经期,且以炔雌醇环丙孕酮辅助治疗后效果更佳,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To evaluate changes in morphology of the cesarean scar and uterus between one and two years after cesarean section using high-resolution, three dimensional T2-weighted sampling perfection with application optimized contrast using different flip angle evolution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3DT2w SPACE MRI).MethodsThis prospective study was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morphological changes in the cesarean scars and uterus from one to two years after cesarean section using high-resolution, 3D T2w SPACE MRI. The healthy volunteers having no childbearing history were recruited as the controls. All data were measured by two experienced radiologists. All data with normal distribution between the one-year and two-year groups were compared using a paired-sample t test or independent t test.ResultsFinally, 46 women took a pelvic MR examination one year after cesarean section, and a subset of 15 completed the same examination again after two years of cesarean section. Both the uterine length and the anterior wall thickness after two years of cesarean section (5.75 ± 0.46 and 1.45 ± 0.35 cm) were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ose measured at one year (5.33 ± 0.59 and 1.25 ± 0.27 cm) (t = -2.363 and -2.175, P= 0.033 and 0.048).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shown in myometrial thickness two years after cesarean section (1.45 ± 0.35 cm) with respect to the control group (1.58 ± 0.21 cm, P = 0.170). Nine women who underwent MRI twice were considered to have scar diverticula one year after cesarean section, and still had diverticula two years after cesarean section. The thickness, height, and width of the uterine scar showed no significant change from one to two years (all P > 0.05).Conclusions3D T2w SPACE MRI provides overall morphologic details and shows dynamic changes in the scar and the uterus between one and two years after cesarean section. Scar morphology after cesarean section reached relatively stable one year after cesarean section, and uterine morphology was closer to normal two years after cesarean section.  相似文献   

15.
李荣丽 《中外医疗》2016,(15):91-9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治方法和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该院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20例,随机分组,A组注射甲氨蝶呤+清宫术治疗,B组注射甲氨蝶呤+宫腔镜手术治疗。结果跟A组总有效率70.00%比较,B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达到90.00%,经χ2检验行统计学处理显示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跟A组(62.51±6.38)d、(33.52±4.38)d比较,B组月经恢复时间(39.56±6.34)d、血β-HCG恢复时间(15.52±1.36)d明显较短,经t检验行统计学处理显示月经恢复时间、血β-HCG恢复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注射甲氨蝶呤+宫腔镜手术治疗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王曙光  陈晓园 《中外医疗》2011,30(20):29-30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合并瘢痕子宫剖宫产患者的临床分析.方法:将瘢痕组35例和对照组(非瘢痕组)35例临床表现进行对比,进行观察.结果:瘢痕组患者并发症的概率远高于对照组,瘢痕组围产儿早产和窒息的概率也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力提倡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能有效避免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发生,降低母婴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处妊娠的发病机理,加深对子宫疤痕处妊娠的预防、早期诊断的认识,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本院2002年5月至2009年5月共收集子宫疤痕处妊娠患者58例,分析其发病原因、治疗及预后状况。结果剖宫产后,子宫疤痕处妊娠的发生率为5.2%,导致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处妊娠的主要因素包括:与上次剖宫产之间间隔时间过短、缺乏定期的B超检查、剖宫产次数大于或等于2次及对本病认识不足,对于已经确诊为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处妊娠者的患者,采取诸如B超引导下的妊娠囊内注射甲氨蝶呤等手段,大部分患者可以得到较好治愈。结论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处妊娠严重危害妇女的安全,B超是早期诊断疤痕处妊娠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林梅艳 《中外医疗》2016,(25):93-95
目的:分析研究子宫剖宫产疤痕妊娠中宫腔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整群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在该院接收的剖宫产手术以后疤痕妊娠的患者一共有78例,采取数字随机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对患者采取甲氨蝶呤药物进行保守治疗,治疗组对患者采取宫腔镜进行治疗,β-HCG下降一直到正常水平所需要的时间、住院时间、子宫疤痕妊娠终止率以及阴道大量出血率给予对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给予对比。结果临床治疗以后,治疗组子宫疤痕妊娠终率为92.31%,治疗组子宫疤痕妊娠终率为71.79%,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以后,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7.81±4.02)d,β-HCG下降一直到正常水平所需要的时间为(95.31±2.65)d,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4.97±6.26)d,β-HCG下降一直到正常水平所需要的时间为(10.42±3.18)d,治疗组患者的β-HCG下降一直到正常水平所需要的时间和患者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以后,治疗组阴道大量出血率为7.7%,对照组阴道大量出血率为38.5%,治疗组患者的阴道大量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剖宫产疤痕妊娠采取宫腔镜治疗,对患者病情恢复以及预后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重楼生化汤治疗剖宫产术后恶露的疗效及对子宫内膜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剖宫产术后产妇90例,随机分成3组,其中重楼生化汤组、经典生化汤组及安慰剂组各30例,术后6小时起分别给予重楼生化汤、经典生化汤、安慰剂治疗,各100mL,2次/d,连服14天。观察恶露的量及持续时间,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监测服药前及服药后第16天各组子宫内膜组织MMP-9和TIMP-1的表达。结果恶露量及持续时间,恶露持续时间重楼生化汤组均显著优于经典生化汤组及安慰剂组(均P〈0.05);子宫内膜MMP-9和TIMP-1的表达,治疗前三组MMP-9、TIMP-1与MMP-9/TIMP-1经方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MMP-9表达的组织学积分从低到高依次为:重楼生化汤组、经典生化汤组、安慰剂组。重楼生化汤组显著低于经典生化汤组和安慰剂组(均P〈0.05),经典生化汤组显著低于安慰剂组(P〈0.05)。三组TIMP-1表达的组织学积分从高到低依次为:重楼生化汤组、经典生化汤组、安慰剂组。重楼生化汤组显著高于经典生化汤组和安慰剂组(均P〈0.05),经典生化汤组与安慰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MMP-9/TIMP-1比值从低到高依次为:重楼生化汤组、经典生化汤组、安慰剂组,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服用重楼生化汤可以减少恶露量及持续时间;并可以促进子宫内膜的修复。  相似文献   

20.
林丽 《中外医疗》2016,(21):37-39
目的:分析剖宫产后出现瘢痕子宫再妊娠结局和并发症。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剖宫产后出现瘢痕子宫再妊娠106例孕妇资料予以回顾性地分析,将其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该院正常妊娠94名孕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妊娠结局和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妊娠不良结局总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1.56±1.36)h、产后出血量(682.60±45.75)mL均比对照组(0.80±0.20)h、(265.58±28.60)mL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剖宫产率与总并发症率61.32%与19.81%均比对照组24.47%与3.19%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妊娠于剖宫产手术后易发,需提高临床医师和孕妇重视度,并积极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以促进产妇妊娠结局优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