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朱雪莲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7):121-122,125
目的观察与探讨煎药机煎法对中药复方汤剂总浸出物及有效成分的影响,同时更好地为煎药机煎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六味地黄汤作为本文研究的代表方剂,并将汤剂浸出物与汤剂内的丹皮酚含量作为指标.比较以及评价煎药机煎法与传统的煎药方法的汤剂质量。结果在煎药机煎液中,丹皮酚的含量为0.0187g/L,与传统煎液相比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总浸出物则明显少于传统煎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汤在经煎药机煎法与传统煎煮方法煎煮后,质量有明显差异,煎药机煎法值得广泛性应用,但传统煎法仍旧是常用方法,并且煎药机煎煮浸出物含量高,便于携带,比较适合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传统煎煮法与现代煎药机煎煮对补中益气汤方剂药效的影响。方法:选取应用补中益气汤治疗的慢性浅表性胃炎1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组和现代组各65例。对比两组补中益气汤煎煮液的性状、口感、水溶性成分煎出物质量、煎出率,以及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传统煎煮法水煎液的颜色均较深,口感苦涩,且有较多沉淀;煎药机煎煮法水煎液的颜色相对偏浅,口感涩甘,沉淀较少。传统组测得的水溶性成分质量平均值为(25.03±0.62)g,煎出率为12.52%;现代组测得的水溶性成分质量平均值为(21.65±0.76)g,煎出率为10.83%。传统组的水溶性成分质量、水溶性成分煎出率均显著高于现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组水煎液相比,现代组水煎液中的主要有效成分(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阿魏酸、芍药苷)含量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应用补中益气汤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的总有效率均略高于现代组,但两组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采用传统煎煮法与现代煎药机煎煮均能获得较好的疗效,传统煎煮法的水溶性成分煎出率、主要有效成分含量更高,但现代煎药机煎煮法更加省时省力,生产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汤剂运用3种不同煎煮方法的有效成分溶出效果。方法使用常压煎药机、高压煎药机以及砂锅进行复方丹参汤剂,对比汤剂中的有效成分。结果常压煎药机中丹酚酸B平均含量为2.759 g/L,RSD1.22%,高压煎药机中丹酚酸B平均含量为2.669 g/L,RSD1.14%,传统砂锅制备中丹酚酸B平均含量为2.489g/L,RSD3.33%(n=5)。结论使用常压煎药法煎出的药液的有效成分含量要略微高于另外两种煎药法,其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中药煎煮现代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和探讨不同煎煮方法对血府逐瘀汤浸出物和主成分的影响,针对固方汤剂多科室普及应用,扩大医院制剂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入选于本院就诊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0例,下肢静脉血栓4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30例,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双盲原则进行试验研究,治疗组给予固方血府逐瘀汤治疗,对照组给予阳性对照药物干预,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传统煎煮对比煎药机煎煮总浸出物含量明显较高,差异显著,P0.05;煎药机煎煮羟基红花黄色素A、芍药苷和柚皮苷含量均较传统煎煮有所提高,差异显著,P0.05;在多科室应用血府逐瘀汤进行异病同治原则下的辨证治疗,研究结果显示,冠心病心绞痛总有效率高达92.1%,下肢静脉血栓总有效率高达93.2%,慢性肾功能不全总有效率高达89.7%,组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煎药机煎煮法浸出物含量较高,具有一定优势,将血府逐瘀汤进行多科室普及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不同的煎药方法对中药药效的影响。方法:联系资源县人民医院药剂科的工作实际,选取黄连解毒汤作为研究方剂,分别使用煎药机与传统中医煎药法进行煎煮,然后对比其煎煮汤剂的煎出率及疗效。结果:用传统的中药煎药法煎煮的汤剂,其煎出率更高,药效更好。结论:在临床实践中,要重视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只有确保中医煎药法的优良,才能减少药物的有效成分在煎煮环节中流失,使中药汤剂的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自动煎药机与传统煎药利弊对比分析。方法:本文将选择自拟黄连解毒汤,分别采用自动煎药机和传统煎药两种方法,比较两种方法煎煮所得溶液相对密度及小檗碱煎出率。结果:采用相对密度法测定两种煎煮所得溶液进行比较,无明显差异;传统煎煮方法的小檗碱煎出率高于自动煎药机煎煮。结论:自动煎药机与传统煎药在中药煎煮上,各有利弊,为了方便、快速煎煮药物,建议应结合中药特点,改进煎药机,以使得在快速煎药的时候,保证中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测定六味地黄胶囊中丹皮酚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Waters ODS C18(Ф4.6mm×1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45:55),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74 nm.结果:丹皮酚的线性范围为5.2~15.6μg/ml(r=0.9999),丹皮酚平均回收率为99.57%、RSD为0.76%(n=6).结论:本文建立的分析方法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六味地黄胶囊中丹皮酚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陈皮现代饮片和传统饮片煎出效果,为中药现代饮片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陈皮饮片在不同时间点的煎出液中橙皮苷含量和干膏收率为指标,比较现代饮片和传统饮片的煎出效果。结果:陈皮现代饮片1g的煎出效果约相当于传统饮片1.25g。结论:陈皮现代饮片的煎出效果较传统饮片相比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木香不同煎煮方法对提取物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实验对木香采用三种不同的方法进行煎煮,并对所得汤液中挥发油及浸膏进行含量测定,通过比较得出:木香浸泡煎煮20分钟左右汤液中挥发油收得率最高,随着煎煮时间的延长,汤液中挥发油含量有所下降,但不显著。浸膏煎出量随煎煮时间的延长而递增。  相似文献   

10.
湿疹喷雾剂的蒸馏与水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湿疹喷雾剂的最佳蒸馏与水提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丹皮酚含量为指标,优选徐长卿蒸馏收集馏出液的最佳体积;以苦参碱含量(HPLC法测定)和浸出物为指标优选水提最佳工艺。结果徐长卿蒸馏,收集相当徐长卿重量8倍的馏出液;蒸馏后药渣与苦参等药材饮片碎断,过5目筛,浸泡1h,分别加入8倍量、6倍量的水煎煮回流提取2次,时间分别为2h;1.5h,所得丹皮酚和苦参碱等最多。结论该工艺条件提取效率高,提取工艺合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六味地黄片中马钱苷、丹皮酚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六味地黄片中马钱苷、丹皮酚。色谱条件:Hypersil ODS2 C18色谱柱(250 mm×4.6mm, 5 μm);流动相:甲醇-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8 nm。结果 马钱苷和丹皮酚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47~988.80 μg(r=0.999 7)、1.58~633.60 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2%(RSD为2.40%,n=6)、99.80%(RSD为1.56%,n=6)。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现性好,有利于提高六味地黄片制剂的质量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泽泻煮散颗粒和传统饮片煎出效果,为中药现代饮片的应用提供一定科学依据.方法:以泽泻煮散颗粒在不同时间点的煎出液中23-乙酰泽泻醇B煎出率和干膏收率为评价指标,比较泽泻煮散颗粒和传统饮片的煎出效果.结果:泽泻煮散颗粒1g相当于传统饮片约1.2g.结论:泽泻煮散颗粒的煎出效果较传统饮片相比有较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泽泻煮散颗粒和传统饮片煎出效果,为中药现代饮片的应用提供一定科学依据。方法:以泽泻煮散颗粒在不同时间点的煎出液中23-乙酰泽泻醇B煎出率和干膏收率为评价指标,比较泽泻煮散颗粒和传统饮片的煎出效果。结果:泽泻煮散颗粒1 g相当于传统饮片约1.2 g。结论:泽泻煮散颗粒的煎出效果较传统饮片相比有较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冠心汤湿法粉碎制备与其传统汤剂及煎药机煎煮的汤剂中5种成分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用乙腈-0.0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同时测定红花黄色素A、芍药苷、阿魏酸、丹酚酸B、丹参酮ⅡA含量。结果:冠心汤湿法粉碎制备的汤剂中5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大大高于传统法及煎药机煎煮的汤剂。结论:湿法粉碎制备汤剂,方便快速,提取液有效成分含量高,作为中药汤剂一种新的制备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两煎常压煎药机不同煎煮条件对复方丹参汤剂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两煎常压煎药机不同煎煮条件对复方丹参汤剂质量的影响,确定最佳操作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复方丹参汤剂中主要药物有效成分丹酚酸B为考察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煎出液有效成分的含量,对汤剂煎煮过程中的浸泡时间、煎煮加水量、一煎煮沸时间、二煎煮沸时间4个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影响复方丹...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研究获得一种可以保证密闭煎药机出液量稳定的加水方法.方法:对药物煎煮前后的重量变化进行分析,求平均值测定药渣的平均吸水率.煎药机按照常规运行测定空机运行水损耗量,然后按照总加水量=药渣的吸水量+所需药量+机器的空机运行损耗量,对出液量进行分析.每袋包装量设定的合格区间为180毫升至250毫升,90%符合评定为优,80%符合评定为良,其他为差.结果:每袋药液包装量有94%在确定的合格区间内,优.结论:可以通过本实验方法分别测定密闭煎药机煎煮后的药渣平均吸水率、机器空机运行水的损耗量,并按照总加水量=药渣的吸水量+所需药量+机器的损耗量进行加米,可以保证煎药机有符合要求的煎出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山泉水与普通水对利口清含漱液煎出成分的影响。方法:将金银花和北豆根用山泉水与自来水分别煎煮得到的单煎及单煎合并液,通过醇沉法得到供试品溶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含量,色谱条件为:C18色谱柱(C18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4.6 mm×250 mm,5μm);检测波长327 nm;柱温25℃;体积流量1.0 m L/min;流动相乙腈-0.4%磷酸溶液(13∶87)。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北豆根总生物碱含量。结果:山泉水单煎及单煎合并液的绿原酸煎出率均高于自来水,生物碱煎出率则相反。结论:山泉水制备利口清含漱液有利于酸性成分的溶出,不利于碱性成分的溶出。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0):75-78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纳入本院(2015年10月~2018年10月接收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n=100)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血管介入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50,实施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n=50,实施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血管再通率、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功能评分、临床总有效率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后血管再通率为76.00%,显著高于对照组56.00%,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显著低于对照组28.00%,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神经功能评分(4.52±1.3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7.21±1.45分),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2.00%,显著高于对照组64.00%,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效果显著,既可提高血管再通率,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不同产地牡丹皮饮片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不同产地牡丹皮饮片进行质量评价.方法 采用化学及仪器分析的方法测定3种不同产地牡丹皮饮片的水分、灰分、浸出物、丹皮酚、丹皮总苷及丹皮多糖含量.结果 不同产地牡丹皮饮片有效成分含量有显著差异.结论 3种不同产地的牡丹皮饮片样品中,安徽铜陵牡丹皮饮片质量最优.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不同产地牡丹皮饮片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化学及仪器分析的方法测定3种不同产地牡丹皮饮片的水分、灰分、浸出物、丹皮酚、丹皮总苷及丹皮多糖含量。结果不同产地牡丹皮饮片有效成分含量有显著差异。结论3种不同产地的牡丹皮饮片样品中,安徽铜陵牡丹皮饮片质量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