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运动控制训练(motor control exercise,MCE)对慢性腰痛(chronic low back pain,CLBP)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8月CLBP患者37例,并随机分为试验组(n=18)和对照组(n=19)。两组训练均为每周3天,每天1次,每次60min。对照组均进行核心肌力训练(2组),试验组核心肌力训练(1组)后进行运动控制训练(1组)。共6周。分别在两组患者训练前、训练6周后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表(Roland-Morris disability questionnaire,RMDQ)、静态平衡测试评估。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VAS、RMDQ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睁眼运动椭圆面、闭眼静态平衡指标、睁眼/闭眼长度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6周后,试验组VAS、RMDQ、睁眼静态平衡指标、闭眼左右方向平均运动速度、运动椭圆面积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结论:MCE对CLBP患...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平衡促进训练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重建术后患膝本体感觉的影响。方法:选取124例ACL损伤重建术后患者,全部进行常规康复训练12周,术后第12周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对照组62例,训练组62例),训练组在第12周开始进行平衡促进训练,持续至第16周;对照组继续进行患肢肌力和步态训练,持续至第16周。采用专业平衡功能评定系统,分别在术后第12周和第16周对两组进行平衡功能测定。结果:术后第16周测定结果:①睁眼状态下,训练组与对照组在指标LFS指数和覆盖90%椭圆区域面积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②闭眼状态下,训练组与对照组在指标LFS指数和覆盖90%椭圆区域面积指数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平衡促进训练对ACL损伤重建术后患者膝关节本体感觉能力恢复具有显著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对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腱骨愈合的影响。方法将94例ACL损伤患者分为PRP组(n=42)和对照组(n=52), 2组均行ACL重建术, PRP组在肌腱移植前用PRP浸泡,并于术后第1、3、5周关节腔内注射PRP,对照组无特殊处理。比较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评分、Lysholm评分以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2组手术当天和术后3、12个月股骨骨道直径差异,比较2组术后愈合情况。结果术后3、6、12个月时, 2组IKDC评分、Lysholm评分较术前升高, VAS评分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时, 2组患者IKDC评分、Lysholm评分、VAS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当天、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股骨骨道直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3、12个月股骨骨道直径大于PR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 PRP组股骨隧道移植物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PRP应用于ACL重建术能提高腱骨愈合的速度,缩短ACL重建术后恢复时间,提高腱骨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的康复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行关节镜下ACL重建术治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术后采用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采用NMES康复治疗,均治疗3个月。术前及术后1、2、3个月,采用Lysholm评分、关节活动度测量尺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2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膝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活动舒适度。结果术前,2组Lysholm评分、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2、3个月,2组Lysholm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分别高于、大于术前(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逐渐改善),且观察组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2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2、3个月,2组患者VAS评分低于术前(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NMES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关节镜下ACL重建术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膝关节活动度,减轻其膝关节活动不适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全身振动训练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ACL)重建术后患者下肢肌力和运动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后12周进行常规康复训练。第13周开始将患者用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继续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每天1次,每次10min,每周5次,持续4周的全身振动训练。两组患者第12周和第16周,均进行等速肌力测试训练系统膝关节屈伸肌群的峰力矩、拮抗肌比值检测和动态平衡仪中本体感觉评估。结果:1两组患者膝关节屈伸峰力矩,治疗前后和治疗后组间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两组患者动态平衡测试的平均轨迹误差值,治疗前后和治疗后组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全身振动训练能够促进ACL重建术后患者的下肢肌力和运动控制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绝经后妇女进行16周的振动训练,研究振动刺激对绝经后妇女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21例50—63岁绝经后妇女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Postural Equa平衡分析系统测量平衡能力等各项指标。实验组采用振动干预,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干预。振动方案为:频率30—45Hz、20min/次,3次/周,连续16周。结果:组内对比,实验组在实验后,在闭眼状态下,压力中心(COP)指标中的Y值、最大摆幅(ML)值、线形图面积(AREA)值都明显低于实验前,分别下降7.33mm、8.33mm、16.67mm(P<0.05);在睁眼状态下,其他各指标差异不明显。组间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实验前后,在睁眼和闭眼状态下静态平衡指标COP、TL、ML和AREA也未见有明显改变(P>0.05)。结论:16周的全身振动训练方案可以明显改善绝经期妇女的静态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关节镜术中使用富血小板血浆联合玻璃酸钠注射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影像学证实为膝关节骨关节炎并保守治疗失败后做关节镜手术的患者52例,根据富血小板血浆使用情况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4例与对照组28例,观察组采用关节镜清理术后做富血小板血浆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对照组采用关节镜清理术后仅做玻璃酸钠注射,运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Lysholm膝关节评分(Lysholm knee scale,LKS)在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分别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术后1个月及6个月VAS评分较术前均有显著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6个月时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1个月及6个月LKS评分较术前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LK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6个月时观察组LK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关节腔内注射富血小板血浆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明显减轻膝关节疼痛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视觉反馈平衡训练仪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15)和对照组(n=15)。对照组进行传统的平衡功能训练,20min/d;治疗组根据动态姿态平衡仪评估结果采用内置的训练方案进行平衡功能训练,20min/d。两组训练连续4周。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平衡仪中的睁闭眼静态平衡评估,并将振幅轨迹长及外周面积及Berg平衡量表(BBS)进行定性、定量的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的BBS得分均显著增加(P<0.01),但治疗组得分更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前两组睁和闭眼时轨迹长、外周面积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及治疗后睁眼与闭眼比较,轨迹长及面积有统计学差异,睁眼均好于闭眼(P<0.001)。治疗后两组均显著好转,但睁眼轨迹长及闭眼面积治疗组更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及P<0.05)。结论利用PRO-KIN平衡仪可以有效地评定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并且若结合传统训练方法进行训练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新身痛逐瘀汤联合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应用于ACL损伤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2月渑池县人民医院收治的ACL损伤患者88例,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行膝关节镜下ACL重建术治疗,观察组行新身痛逐瘀汤联合膝关节镜下ACL重建术治疗。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膝关节评分法、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评分。结果:术后2周,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观察组Lysholm评分、IKDC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L损伤应用新身痛逐瘀汤联合膝关节镜下ACL重建术治疗,能够改善患者IKDC评分、Lysholm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并降低VAS评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开链运动(OKC)和闭链运动(CKC)对下肢步行功能及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ACL重建术后患者6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进行OKC训练,观察组进行CKC训练。2组术后3及6个月进行小腿周径差值、Holden步行功能分级、10米步行时间、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评分值及关节松弛度KT-1000值评定。结果:术后3个月,2组小腿周径差值、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评分、10米步行时间、IKDC评分及KT-1000值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2组小腿周径差值、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评分、10米步行时间及IKDC评分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间KT-1000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行CKC能较早促进下肢功能恢复,提高步行能力,不影响膝关节稳定性,是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保留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ACL)对膝关节本体感觉恢复的影响。方法 60例ACL断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标准重建术,观察组则行膝关节镜下保留残端重建术,对比其疗效。结果两组经治疗后,Lysholm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前;对照组被动活动察觉阀值(TTDPM)明显不及观察组(P<0.05)。结论 ACL断裂患者行膝关节镜下保留残端重建术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肌力强化训练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伴股四头肌萎缩患者肌力恢复的临床疗效,评价严格的康复训练对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膝关节ACL断裂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治疗组严格按肌力强化训练对股四头肌进行康复锻炼,对照组按正常的康复计划进行恢复,在术后3、6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行Lysholm评分及大腿周径测量。结果:术后3、6个月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大腿周径萎缩指数较训练前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后3个月Lyshol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腿周径萎缩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Lysholm评分及大腿周径萎缩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四头肌肌力强化训练对膝关节ACL重建术后患者的肌力恢复、关节功能的改善有显著作用,是一种有效的康复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间歇加压冷疗联合功能支具在膝关节前十字韧带损伤(ACL)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110例膝关节ACL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冷疗联合功能支具治疗和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间歇加压冷疗联合功能支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24、48、72 h膝关节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肿胀值小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后3个月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Lysholm)评分、膝关节主观功能(IKDC)评分高于术后4周(P<0.01),观察组术后4周、3个月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3个月IKDC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膝关节ACL术后患者采用间歇加压冷疗联合功能支具治疗,可减轻膝关节疼痛程度,促进膝关节功能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4.
刘晗  李莉  刘莉 《全科护理》2022,(18):2534-2537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渐进式平衡训练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6月—2021年6月112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术后行常规训练方案,观察组术后行渐进式平衡训练方案。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8周后髋关节功能、平衡能力、活动能力、跌倒效能变化。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8周后髋关节功能各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8周后Berg平衡量表(BSS)评分高于对照组,睁眼支撑面稳定(EOFI)、闭眼支撑面稳定(ECFI)、睁眼支撑面不稳(EOFO)、闭眼支撑面不稳(ECFO)、综合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4周、8周后起立行走6 m用时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4周、8周后Sunglight平衡诊断系统(F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渐进式平衡训练方案可改善病人髋关节功能,增强平衡能力及活动能力,提升跌倒效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透视辅助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对ACL损伤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75例ACL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95例(常规关节镜下ACL重建术)和透视组80例(透视辅助关节镜下ACL重建术)。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骨髓道定位参数、膝关节稳定性和活动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透视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透视组膝关节Lyshlom评分及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视组患者术后Blumensaat延长线与胫骨水平交点位置至胫骨隧道前边缘间距(a)与胫骨平台前后径宽度(c)比值(a/c)、Blumensaat线与胫骨隧道中轴线夹角(α角)小于对照组,Blumensaat线上垂直位点到Blumensaat线与股骨外侧髁前皮质交点间距(A)与Blumensaat线到股骨外侧髁前皮质交点间距(B)比值(A/B)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透视组...  相似文献   

16.
杨珺  彭涛  陈燕  盛扬  魏海棠  徐兆勇  黄丽 《中国康复》2017,32(2):99-101
目的:观察虚拟现实技术(VR)对小脑卒中患者静态平衡功能及稳定极限范围的影响。方法:小脑卒中患者7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接受VR游戏训练,对照组接受常规平衡训练。分别于训练前、训练4周后采用平衡测试仪对所有患者的身体压力中心移动面积和稳定极限进行测量。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在睁眼和闭眼条件下的摆动有效面积、摆动路径长度、平均摆动速度值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均P0.05);2组间比较,在睁眼和闭眼条件下的平均摆动速度值无显著差异,但观察组摆动有效面积、摆动路径长度值下降更为显著(均P0.05)。治疗后,2组治LOS值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VR的平衡训练较常规的平衡训练能更有效地改善小脑卒中患者的静态平衡功能和稳定极限范围。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颈性眩晕患者的静态平衡和稳定极限(LOS)特征。方法 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选取本院颈性眩晕患者30例(眩晕组),健康人30例(对照组)。采用PRO-KIN平衡仪进行测试,记录两组在睁眼和闭眼条件下的前后摆动幅度标准差、左右摆动幅度标准差、前后平均运动速度、左右平均运动速度、运动面积、运动长度、 8个方向的LOS,计算面积和长度的Romberg值。结果闭眼时,两组各项静态平衡指标数值均大于睁眼时(|Z|>2.138, P<0.05);无论睁眼或闭眼,除左右平均运动速度外(|Z|<1.026, P>0.05),眩晕组各项静态平衡指标数值均大于对照组(|Z|>2.004, P<0.05)。眩晕组在前方(右上方、正上方、左上方)的LOS和总LOS完成百分比均低于对照组(|Z|>2.240, P<0.05)。结论颈性眩晕患者静态平衡能力下降,平衡控制有赖于视觉补偿,LOS范围缩小,有较高跌倒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Orem自理理论指导康复训练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重建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50例行ACL损伤重建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Orem自理理论指导患者进行术后康复训练,比较两组训练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2个月HSS、Lysholm评分及Barthel指数优于术后1个月(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HSS、Lysholm评分及Barthel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Orem自理理论指导康复训练可降低ACL损伤重建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提升患者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变速变阻力运动训练对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后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术后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ACL损伤后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加用变速变阻力运动训练.治疗12及24周时分别测定患肢股四头肌和腘绳肌峰力距(PT)并给予Lysholm膝关节功能量表评定(LKSS).结果:术后第24周,2组患者患肢股四头肌和腘绳肌PT、LKSS评分均较术后第12周明显提高,且研究组PT、LKSS评分提高幅度更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于ACL损伤重建术后患者,变速变阻力运动训练较常规康复治疗更有利于其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全内缝合修复术治疗稳定型内侧半月板ramp损伤对患者关节活动度和愈合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成武医院收治的稳定型内侧半月板ramp损伤患者85例,按照手术方式分成两组,对照组42例做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观察组43例采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全内缝合修复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末次随访时韧带愈合情况,于术前、术后6个月时分别采用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量表(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评估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Lysholmknee scale,LKS)进行膝关节功能评估。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时观察组半月板撕裂完全愈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8.52%(χ2=5.308,P=0.021),末次随访时组间愈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前两组患者IKDC、Lysholm膝关节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6个月时、末次随访时观察组患者IKDC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相较术前,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末次随访时Lachman实验差值逐渐减小,术后各时段组间差异有显著性(t=4.919,P=0.000)。结论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全内缝合修复术治疗稳定型内侧半月板ramp损伤可缩短愈合时间,更好地改善膝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