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肺癌患者三维适形放疗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情况,探讨放疗前肺功能参数在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性肺炎方面的价值.方法 对81例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并符合入组条件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放疗前基础肺功能测定,并记录剂量体积参数,观察放疗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情况,对患者临床资料、肺功能参数、剂量体积参数等指标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评价肺功能参数预测放射性肺炎的价值.结果 全组患者中17例出现≥2级放射性肺炎,占21.0%(17/81),其中2级15例,3级2例,无4、5级放射性肺炎发生.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放疗前肺功能指标FEV1.0、FEV1.0/FVC、DLCO及放疗计划指标PTV体积、双肺MLD、V5、V20、V30,均影响患者≥2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P<0.05).≥2级放射性肺炎组患者肺功能参数FEV1.0、FEV1.0/FVC、DLCO指标值均低于0、1级放射性肺炎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FEV1.0、FEV1.0/FVC、DLCO等相关肺功能指标值并非≥2级放射性肺炎的独立影响因素,仅双侧肺脏MLD、V5、V20及V30为患者≥2级放射性肺炎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基础肺功能参数FEV1.0、FEV1.0/FVC、DLCO在≥2级急性放射性肺炎预测方面具有一定价值,肺功能受损是放射性肺炎的高危因素,但并非影响放射性肺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2.
熊小敏  杨萍  左唯乂  吴鹏 《癌症进展》2018,16(7):847-849,892
目的 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放疗前后肺功能的动态变化.方法 选择82例NSCLC患者,均给予三维适形调强放疗.于放疗前及放疗后1、3个月测量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记录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参数,包括靶体积20(V20)、靶体积30(V30)及全肺平均剂量(MLD);观察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情况并比较其与肺功能(FEV1、FVC、DLCO)的关系,分析放射性肺炎分级与DVH参数的关系.结果 NSCLC患者放疗后1个月FEV1、FVC均高于放疗前,DLCO低于放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3个月NSCLC患者的FVC、FEV1与放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LCO低于放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2例NSCLC患者中发生放射性肺炎10例,其中1级4例、2级2例、3级4例.放疗后3个月,发生放射性肺炎与未发生放射性肺炎的患者FEV1、FV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LCO均低于放疗前,且发生放射性肺炎的患者DLCO低于未发生放射性肺炎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性肺炎1级患者的V20、V30及MLD均低于2~3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疗对NSCLC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是一个渐变的过程,通过观察肺功能的动态变化可以预测放射性肺炎的发生风险,建议NSCLC患者在放疗早期实施必要的临床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剂量体积参数与放疗后肺功能变化关系,并预测肺癌患者放疗后的肺功能。方法39例未手术肺癌患者在放疗前1周、放疗后2~4个月分别进行肺功能检测。观测肺功能指标:FVC、FEV 1.0、DLCO。剂量体积参数包括肺V_(10)、V_(15)、V_(20)、V_(25)、V_(30)、V_(35)、V_(40)、D_(mean)、V_(eff)、NTCP、CTV_(100)、CTV_(95)、CTV_(90)、CTV_(80)、照射野数及GTV大小。采用Pearson相关和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两者之间关系。结果放疗后各肺功能指标变化与对应的剂量体积参数间未见明显的相关性。除外放疗前合并肺不张者(15例)后,肺功能指标的变化与肺V_(20)、V_(25)、V_(30)、V_(35)、V_(40)、GTV、D_(mean)、V_(eff)存在明显相关(r =0.469~0.695,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肺V_(30)是影响FEV 1.0、DLCO减低的剂量体积因素(P=0.046、0.041),且V_(30)≥18%的患者肺功能受损明显高于V_(30)<18%者。结论放疗不伴肺不张的肺癌患者时,肺V_(30)能够预测放疗后肺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4.
常远  洪梅 《肿瘤学杂志》2022,28(3):212-218
摘 要:[目的] 构建个体化预测食管癌患者放疗后放射性食管炎的风险列线图模型,并对模型的预测效能进行验证。[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在南京脑科医院胸科进行放射治疗的176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asso回归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食管癌患者放疗后发生放射性食管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 176例食管癌患者中有54例放疗后发生放射性食管炎,其发生率为30.68%(54/17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糖尿病(OR=3.436,95%CI:1.498~7.883)、高血压(OR=3.993,95%CI:1.724~9.248)、同步化疗(OR=2.33, 95%CI:1.047~5.184)、分割方式为超分割(OR=2.903,95%CI:1.313~6.419)、照射剂量≥30 Gy(OR=4.267,95%CI:1.871~9.732)、食管V50≥40%(OR=2.505,95%CI:1.132~5.542)是食管癌患者放疗后发生放射性食管炎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基于6项危险因素建立预测食管癌患者放疗后发生放射性食管炎的列线图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验证。C-index为0.834(95%CI:0.803~0.866),模型校正曲线与理想曲线接近,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18(95%CI:0.791~0.845);决策曲线显示阈值概率在5%~80%范围内时,具有较高的净获益值,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准度。[结论] 糖尿病、高血压、同步化疗、超分割、照射剂量≥30 Gy、食管V50≥40%是食管癌患者放疗后放射性食管炎的独立预测因素。基于独立预测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有助于临床及早筛查高风险患者和进一步改进治疗计划。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体部伽玛刀低分割放射治疗(hypofractionated radiotherapy)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45例年龄>70岁的NSCLC患者实施体部伽玛刀低分割放射治疗,处方剂量为(40~52)Gy/(8~12)次,中位剂量48 Gy。每例患者分别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3、6月进行肺功能检测,检测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一氧化碳(CO)弥散量(diffusing capacity of lung for carbon monoxide ,DLCO)。结果全组体部伽玛刀近期有效率为93.3%(42/45),1年生存率为82.2%(37/45)。放疗后1月,FEV1%得到改善(P<0.05), DLCO%无明显变化(P>0.05);放疗后3月,患者肺功能下降(P<0.05);放疗后6月,患者肺功能进一步下降(P<0.05)。结论体部伽玛刀低分割放射治疗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同时也会对肺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乳腺癌乳房切除术后大分割放疗与常规放疗之间的疗效差异。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万方、维普、CNKI及中国生物医学等数据库,搜集有关乳腺癌乳房切除术后大分割放疗与常规放疗比较的临床对照研究资料,汇总数据采用RevMan5.3及Stata14.0软件进行分析。两组间差异采用优势比(OR)及95%可信区间(95%CI)描述。结果 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19个包括2652例患者的临床对照资料。Meta分析结果显示,大分割组与常规分割组两组间无瘤生存率(OR=1.10,95%CI=0.78~1.56,P=0.59),总生存率(OR=1.18,95%CI=0.92~1.53,P=0.19)、局部区域复发率(OR=1.01,95%CI=0.68~1.51,P=0.96)、远处转移率(OR=1.14,95%CI=0.82~1.59,P=0.43)、皮肤不良反应(OR=1.01,95%CI=0.80~1.26,P=0.96)、心脏不良反应(OR=1.17,95%CI=0.71~1.93,P=0.53)及肺不良反应(OR=0.78,95%CI=0.44~1.37,P=0.38)均相近。结论 乳腺癌乳房切除术后大分割放疗与常规放疗疗效相近,均是安全有效的放疗分割模式,但还需大型随机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并长期随访患者的晚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简单肺功能评价对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患者手术方式选择的指导价值.方法 选取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患者60例,应用常规肺功能检查仪检测患者的最大通气量(maximum voluntary ventilation,MVV)、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评价患者的通气功能,并选择相应的手术方法.同时观察患者肺功能水平与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结果 肺功能指标中MVV>80.0%、VC>96.5%、FVC>48.1%、FEV1>2.4 L的24例患者实施左或右全肺切除术,MVV为47.5%~77.8%、VC为41.8%~97.5%、FVC为51.8%~74.3%、FEV1为2.3~3.0 L的20例行单肺叶切除术,而MVV<41.7%、VC为36.3%~94.7%、FVC为30.1%~57.8%、FEV1为0.7~1.0 L的4例不适行任何开胸手术.在呼吸衰竭、死亡严重并发症方面,正常通气功能组发生率低于轻中度损伤与重度损伤组(P<0.05),但轻中度损伤与重度损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部感染、心律失常与低氧血症的发生率随着肺通气功能损伤程度的加重而增高(P<0.05).结论 对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患者术前简单评估肺功能,可积极指导患者术式的选择,同时肺通气功能较差的患者术后并发症较严重,应提前有效预防.  相似文献   

9.
摘 要:[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后肺功能的损伤情况。[方法]对68例ⅠA期NSCLC患者,行2次以上肺功能检查,分别于术前与术后第3d和或术后3个月测试肺功能。术后第3d天测试肺功能的44例患者为A组,术后3个月测试肺功能的24例患者为B组。[结果] 两组术前肺功能没有差异。A组术后第3d肺功能水平: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为(1.46±0.56)L,FVC%为41.58%±10.56%,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为(1.31±0.50)L,FEV1%为46.35%±12.09%,FEV1/FVC(%)为89.78%±5.71%,最大呼气流速峰值(peak expiratory flow,PEF)为(2.94±1.42)L/s,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aximal voluntary ventilation,MVV)为(49.29±4.23)L/min,肺一氧化碳弥散因子(transfer factor for carbon monoxide of lung,TLCO)为(4.04±1.08)mmol/min/kPa,TLCO%为48.40%±11.12%,比术前降低明显(P<0.05)。B组术后3个月肺功能水平:FVC为(2.88±1.02)L,FVC%为81.19%±14.46%,FEV1为(2.36±0.84)L,FEV1%为82.74%±15.09%,FEV1/FVC(%)为82.23%±10.13%,PEF为(5.17±1.89)L/s,MVV为(83.00±29.58)L/min,TLCO为(7.10±1.58)mmol/min/kPa,TLCO%为77.00%±24.24%,相比A组第3d肺功能水平有所提高。[结论] 肺癌胸腔镜肺段切除在术后极早期(术后3d)与术前相比,肺功能损伤较大。术后3个月时,患者的肺功能很可能可以达到正常水平,但与术前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10.
孙瑞  王超  李宁 《肿瘤学杂志》2022,28(1):35-39
摘 要:[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发生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上肢静脉血栓形成(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related upper extremity venous thrombosis,PICC-UEVT)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41例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 辅助治疗的 NSCLC 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二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可能影响 NSCLC 患者发生 PICC-UEVT 的危险因素,对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显著性的变量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58例(24.01%)患者发生 PICC-UEVT,症状性血栓和无症状性血栓分别为12例(20.69%)和46例(79.31%)。发生血栓的中位时间为19 d。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4.220,95%CI:1.042~17.095)、经左上肢置管(OR=2.545,95%CI:1.271~5.097)、应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抑制剂(OR=6.494,95%CI:2.780~15.171)以及胸部放疗(OR=3.825,95%CI:1.774~8.245)均显著性增加 PICC-UEVT 发生风险。[结论] 男性、经左上肢置管、应用 VEGF 抑制剂以及胸部放疗是 NSCLC 患者发生 PICC-UEVT 的独立危险因素,需要临床医务人员引起高度重视,有助于早期预防和及时诊断 PICC-UEV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