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象山县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框架及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公共卫生的一个重要网底.也是直接为社区居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一个重要载体。为积极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夯实基层公共卫生基础,近年来象山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2002年起实施社区卫生镇村一体化管理.2004年分步实施了规范化建设.至2005年年底完成规范化建设206家.2006年在东陈乡和鹤浦镇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着重推行以社区医生责任制为主要模式的农村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以建立三级预防保健网络。目前我县已基本形成了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主体.乡镇卫生院、村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公共卫生网络体系。基本完成了公共卫生网底的建网工作.  相似文献   

2.
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从机构意义上将临床医疗和公共卫生结合在一起,是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双层网底。健康促进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防治是社区健康中心六大任务中重要的一项,也是最受社区居民欢迎的服务项目。人口老龄化、人群饮食结构调整、生活方式变化以及由环境恶化的因素造成的慢性病患病率和死亡率逐年递增,已成为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第一杀手。以社区为依托,动员全社会的参与,综合性医院与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及慢性病防治机构的积极努力,开展以慢性病综合防治为目的的健康促进,构筑预防慢性病长城,使社区更健康,成为预防和控制慢性病、解决人口老龄化的最为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杨柳  冉隆蓉  赵顺霞  陈硕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1):1610-1612
目的:积极建立出生缺陷二级干预网络,有效提高产前筛查率和诊断率,以降低成都市出生缺陷率。方法:自2009年起,成都市通过原有妇幼保健网络,采取依托产前诊断中心和分中心力量,发展产前筛查采血点和产前筛查机构的模式,初步建立起产前筛查网络,对辖区孕妇进行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结果:通过积极发展产前筛查采血点和产前筛查机构,产前筛查工作迅速覆盖到所有区市县。与此同时,成都市政府出台出生缺陷干预规划,将产前筛查率纳入卫生部门年度目标管理,极大地促进了产前筛查和诊断工作的开展。成都市产前筛查率从2008年的22.99%,提高到2009年的42.77%。结论:发展产前筛查采血点和产前筛查机构对建立产前筛查网络有积极作用,能迅速及持续实现筛查人群最大化,达到降低成都地区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的目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的网底,为社区居民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服务,使居民得到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本卫生服务。普陀区的社区卫生综合改革,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稳步推进社区卫生综合改革,取得显著成果,但是在实践中也遇到一些实际困难。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深圳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进行现场调查与资料查阅,梳理深圳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旨在为深圳市基本公共卫生建设提供更全面、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分析发现,现阶段深圳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基层慢性病管理信息化程度不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各系统无法互联互通;现有社区健康中心整体布局与居民健康需求存在差距;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的考评与服务经费关联机制欠成熟;现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年人均补助标准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需求不匹配;基层公共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并且薪资待遇低。未来工作改进建议:加强基层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加强社区健康中心服务能力建设;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适当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提高基层公共卫生医生待遇。  相似文献   

6.
社区卫生服务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基础环节,是新型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基础,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1].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力建设是推进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满足居民基本公共卫生需求的重要途径.加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不仅关系到群众在社区能否得到方便、快捷、有效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还关系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否健康持续发展.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1年8月对浙江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调查,通过对基层公共卫生人员人力资源情况分析,为基层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城市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与公共卫生服务在城市基层卫生服务中的有效融合,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城市社区的实现,对落实政府公共卫生服务职责、发挥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完善我国城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意义重大。为充分发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对维护居民健康、促进社区和谐的保障和促进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相似文献   

8.
随着超声检查的普及和出生缺陷产前诊断体系的建立,广大基层乡村防保站、社区卫生院、妇幼保健网络和助产机构将超声检查作为产前筛查胎儿畸形的重要手段,超声检查以其安全、便捷、无损伤和可以重复的特点在产前胎儿畸形诊断,降低缺陷出生率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产科的使用越来越普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对山东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功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对策建议。方法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在分析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与社区服务功能的因果关系的基础上,构建流图并进行模拟,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结果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社区基本医疗服务功能相对弱化,公共卫生服务相对增强。结论政府应充分发挥调控作用,完善基本药物制度以减少其对社区基本医疗服务的冲击,保证社区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双网底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正云南省通过推进基层高血压医防融合工作,以单病种为突破口,实现了高血压等慢性病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的优化。通过完善激励机制,提升基层诊疗服务水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活力得到激发,让更多的患者获得了诊治和随访服务,进一步发挥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网底作用,展现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1.
青岛地区围产儿先天缺陷二级预防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青岛地区围产儿先天缺陷二级预防现状,为预防决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青岛市出生缺陷三级监测网络信息,分析2009年4月1日-2010年3月31日全市住院引产和分娩的所有围产儿先天缺陷发生情况,分析二级预防措施对围产儿先天缺陷的影响.[结果]1)围产儿先天缺陷发生率为60.34/104;2)围产儿先天缺陷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蓬莱市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及构成情况,探讨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04—2013年蓬莱市通过医疗单位监测的28827例围产儿中,分析孕母年龄与出生缺陷发生率之间的关系,发现并确诊的出生缺陷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蓬莱市医疗单位10年监测围产儿28827例,其中出生缺陷儿166例,出生缺陷发生率57.58/万,前5位病种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先天性脑积水、唇裂合并腭裂、外耳其他畸形。蓬莱市出生缺陷发生率低于全国水平,10年间神经管缺陷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重视婚前保健、孕期保健、孕前及孕早期增补叶酸,加强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做好三级预防,建立多种形式的综合防治措施,减少出生缺陷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预防出生缺陷健康教育过程中,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与以问题为基础的健康教育(PBL)方法下,育龄妇女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生育相关健康生活方式的改善,探索预防出生缺陷更为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采取类试验对照研究的方法,观察组运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健康教育(PBL)方法,对照组运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开展相关活动,通过健康教育开展前后的问卷调查了解两组育龄妇女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和出生缺陷预防相关行为情况。结果观察组对国家免费救助政策知晓,对产前检查认知,对国家免费产前筛查政策知晓,对孕前优生检查认知,对生育年龄、预防感染认知,出生缺陷概念,对产前检查预防出生缺陷认知,对叶酸预防出生缺陷认知,出生缺陷与夫妻双方有关系认知,对有吸烟或饮酒习惯的夫妇计划怀孕停止不良习惯认知,饮食备孕,关注生活辐射,怀孕(含备孕)期间服用叶酸,进行孕前优生检查,经常参加健康教育活动的构成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了预防出生缺陷,对育龄妇女采取两种健康教育模式都能有效提高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但运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健康教育方法(PBL式),能更有效地改善其生育健康相关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开展孕前服务、孕产期保健和产前先天性缺陷筛查,探讨预防及减少出生缺陷方面的对策,调查影响优生优育的相关因素,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普查方法,对10120例孕产妇开展孕前、孕产期优生优育系列化服务,并对相关因素进行了因果性和前瞻性研究。结果:在10120例孕产妇中,发现病理妊娠231例,发生率2.28%,其中死胎发生率0.19%,自然流产发生率0.98%,胎儿畸形发生率0.54%,宫外孕发生率0.03%。在分娩过程中,死产发生率0.19%。严重产伤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0.22%,新生儿先天性缺陷发生率2.43%。在优生优育相关因素调查中发现,山区、接触农药、病毒感染、营养不良、近亲婚配及有家族遗传病史者和既往有病理妊娠史者,病理妊娠发生率均高于无以上因素者。结论:开展孕前咨询及孕期保健,进行产前诊断和终止病理妊娠,可有效地减少先天性缺陷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孕期超声检查在胎儿产前马蹄内翻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996~2007年河北省由60所单位进行出生缺陷监测和孕早期及中期的孕妇在产前进行超声筛查诊断。结果:河北省经1996~2007年12年监测围产期孕满28周及以上出生儿数据显示的出生缺陷发生率(1996年为68.66/万,2007年为97.76/万),河北省出生缺陷监测显示有4次高峰,每相隔3~2年有1次高峰,并呈波浪式上升趋势。门诊产前超声筛查,孕周范围在12+3~39+4周,共筛查38 585例,诊断6例马蹄内翻足,均为双侧,其中1例是在早孕期12+3周超声检查确诊,检出率为1.56/万。结论:超声检查具有简便,可重复,无辐射的优点,可以作为产前早期筛查诊断马蹄足内翻的有效手段,并能够提高先天性发育畸形产前超声检出率,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有利于优生优育。  相似文献   

16.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施进展.方法:在2007~2009年由卫生部组织开展连续性监测,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对全国36个城市(区)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普查.结果:三年来各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量增长迅速,2009年中心和站的服务人口建档率已达68.00%和59.70%;中心和站平均开展孕产妇保健1180.5人次和127.2人次、儿童保健2061.7人次和198.9人次、计划生育服务1334.3人次和272.2人次;中心和站慢性病有效控制率:高血压72.22%和71.15%、糖尿病70.95%和68.36%.结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已基本建立,但在体系支撑、经费投入和人员配置上仍需加强,应建立社区长效发展机制,从制度建设、内涵建设和绩效考核等方面着力提升均等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湖北省城乡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为改善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提供政策依据。方法:根据经济发展情况选取湖北省武汉、黄冈、荆州地区共12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就诊居民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测量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可及性、舒适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满意状况。结果:城乡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满意度得分为71.62分,总满意率为73.44%。城乡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具体指标满意度最高的为就诊方便性(83.03%)和隐私保护(80.25%),满意度最低的指标为医疗技术(61.61%)和设备设施(64.5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可及性、舒适性、安全性对社区居民满意度影响较大,性别及年医疗支出对居民满意度也有一定的影响。结论:城乡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总体满意度处于一般水平,有待提升;城市平均满意度高于农村,农村地区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应进一步强化质量建设,促进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Despite the presumed health benefits, Latinas are less likely than women from other ethnic groups to receive adequate prenatal care during their pregnancy. However, it is unclear whether this trend is the result of political economic conditions that limit access of many Latinos in the United States to adequate health services in general, or of sociocultural conditions that restrict the use of such services even when they are made available. Furthermore, it is unclear whether these barriers pose a risk for adverse birth outcomes in this population. To address these issues, we conducted a two-phase study of the political economic and sociocultural barriers to use of prenatal care services among Mexican and Mexican American women living in San Diego, California,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adverse birth outcomes in this population. A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information abstracted from the medical records of 173 Latinas who had given birth at a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found that absence of Medi-Cal benefits or other forms of health insurance was the only significant predictor of inadequate prenatal care during pregnancy. However, neither lack of insurance nor adequate prenatal care was associated with any adverse birth outcomes. A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information obtained from interviews of 30 Latinas receiving prenatal care services at a medical clinic for the homeless and medically underserved residents of San Diego identified three major themes underlying the lack of adequate prenatal care: lack of trust in formal versus informal institutions, wanted versus unwanted pregnancies,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social network.  相似文献   

19.
目的全面了解四川省不同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发展现状,分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不均等的原因,为促进四川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供对策和建议。方法对四川省抽取21个市(州)卫生局,42个县(区)卫生局,153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011年实施的1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从组织管理、项目实施和实施效果3方面进行调查和评分,结果采用率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1年18个市和三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总体得分率为83.81%、64.9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得分率分别为82.83%、79.97%。在项目实施方面,预防接种、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及健康教育得分率分别为96.42%、93.89%、90.79%,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慢性病管理和老年人健康管理及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得分率分别为61.93%、65.73%、70.47%、78.16%,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和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得分率分别为84.19%、86.92%、84.42%。结论四川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各项工作开展不平衡,且地区差异明显,城乡差别突出。应采取增加公共卫生经费投入,合理分配卫生资源、加强人员培训和推广社区与乡镇的先进公共卫生工作模式等措施逐步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