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2.
孙善会;刘华;郑燕;汪运山;肖东杰 《医药世界》2013,(9):710-711
<正>检测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是以HEp-2细胞结合大鼠肝脏组织为基质检测ANA的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基质包含大约100~150种自身抗原。ANA-IIF操作简单、敏感度高、特异性好,且结果易于判断等。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在2009年声明中建议将间接免疫荧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药指南》2016,(19)
目的探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抗核抗体(ANA)与线性免疫迹法(LIA)检测抗核抗体谱(ANAs)结果不一致的临床意义分析。方法对6121例标本同时用IIF法检测ANA,LIA法检测ANAs,比较其二者的不符合率。结果 IIF-ANA-/LIA-ANAs+的有1107例,不一致率为22.5%。IIF-ANA+/LIA-ANAs-的有124例,不一致率为10.3%,在1107份IIF-ANA-/LIA-ANAs+标本中,阳性率最高的前5种自身抗体是SSA/Ro60kd、SSA/Ro52kd、抗Sm D1、抗SSB抗体、抗histones,阳性率为分别为29.62%、18.32%、10.20%、9.58%、8.61%。结论在自身免疫性疾病(AID)临床诊断中,应联合进行IIF筛查ANA和LIA检测特异性ANAs,避免单一方法检测导致AID患者的漏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子宫内膜IgG抗体,以探讨其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的临床价值。方法:共收集血清标本91份,分A(EMT),B(正常对照)、C(疾病对照)三组,以EMT正位内膜冰冻切片作抗原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血清中的子宫内膜IgG抗体。结果:A组荧光染色阳性率(87.2%),与B、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5),荧光染色阳性率与EMT组的分期及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无明显关系(P>0.05)。用间接荧光法诊断EMT敏感性87.2%,特异性98.1%。阳性血清的几何均值为1:33.24(滴度范围1:20-1:320)。结论: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中的子宫内膜IgG抗体诊断EMT敏感性强,特异性高。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检测对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7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皮病(SSc)18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3例、类风湿关节炎(RA)28例和健康对照组46例采用欧蒙试剂运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其ANA。结果①75例SLE患者中有70例阳性,阳性率为93.3%,18例SSc患者中有8例阳性,阳性率为44.4%。3例PM/DM患者中有1例阳性,阳性率为333.3%,28例RA患者中有9例阳性,阳性率为32.1%。健康对照组只有3例阳性。SLE组与对照组比较,经χ2检验,χ2=79.179,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Sc与对照组比较,经χ2检验,χ2=13.52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A与对照组比较,经χ2检验,χ2=3.978,P<0.05结果有显著性意义。SLE与SSc比较,经χ2检验,χ2=27.6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LE与PM/DM比较,经χ2检验,χ2=46.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LE与RA比较,经χ2检验,χ2=40.62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NA对SLE诊断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可作为判断SLE活动的一种新的特异性抗体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分析被动凝集法(PA)、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和胶体金法(GICT)联合检测对儿童肺炎支原体(MP)
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进行MP抗体检测的患儿617例,以临床诊断为判断标准,分为MP感染组(345例)和
非MP感染组(272例)。所有患儿均经PA检测MP总抗体,经IFA和GICT检测MP-IgM抗体。分析PA、IFA和GICT
这3种方法单独检测及两两联合检测与临床诊断的一致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其对MP感染的诊断价
值,分析PA联合IFA检测2组患儿抗体情况。结果 MP感染组PA检测MP总抗体、IFA和GICT检测MP-IgM抗体的
阳性率较非MP感染组高(P<0.01)。PA检测MP总抗体的阳性检出率高于IFA和GICT检测MP-IgM抗体的阳性检
出率(P<0.01)。PA联合IFA与临床诊断为中度一致(Kappa值=0.41,P<0.05)。3种方法单独检测和两两组合检测
中PA联合IFA的曲线下面积、敏感度、总符合率、阴性预测值最高,阴性似然比最低。GICT单独检测特异度最高。
IFA 单独检测阳性预测值和阳性似然比最高。当 MP-IgM 抗体阳性时,MP 感染组 23.44% 的患儿总抗体滴度<1︰
160,非MP感染组47.22%的患儿总抗体滴度≥1︰160。当MP-IgM抗体阴性时,MP感染组91.91%的患儿MP总抗体
滴度≥1︰160,非MP感染组有73.50%的患儿总抗体滴度<1︰160。结论 PA和IFA联合检测可为临床诊断儿童MP
感染提供更客观、准确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与抗核抗体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疑似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中的ANCA和抗核抗体(ANA),并用ELISA法进行抗丝氨酸蛋白酶3(PR3)和抗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定量检测.结果 (1)在ANA阳性组和ANA阴性组中均检出ANCA,但ANA阳性组的阳性率(15.64%)高于ANA阴性组(3.25%)(P<0.01).(2)ANCA阳性组以抗MPO和抗PR3升高为主,与ANCA阴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同时进行ANCA、ANA检测,有助于提高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川崎病误诊漏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 探讨川崎病误诊漏诊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川崎病误诊漏诊的临床资料.结果 27例误诊漏诊的患儿中误诊为支气管肺炎8例,咽结合膜热6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5例,幼年类风湿关节炎(全身型)4例,败血症3例,急性胆囊炎并胆囊积液1例.主要因疾病表现不典型或被其他疾病掩盖而误诊漏诊.结论 川崎病误诊漏诊的主要疾病是发热性疾病,对那些不能用单一疾病作出合理解释的发热性疾病,应尽早作心脏B超及相应检查,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川崎病的早期误诊原因及鉴别诊断的方法。方法对作者所在四家医院1996年至2005年10年内收治的230例川崎病患儿的诊断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0例入院诊断为川崎病者111例,余119例被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药物性皮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败血症、化脓性扁桃体炎等儿科常见病,被误诊的病种达24种之多;入院3d内总确诊率66.9%,起病10d内确诊率73.0%。结论川崎病在早期易误诊为呼吸道感染、药物性皮炎等儿科常见病。早期的鉴别诊断方法主要是对诊断为上述常见病的患儿及早发现“川崎病面容”的线索并结合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儿童及婴幼儿不完全型川崎病的超声心动图资料数据分析,为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依据,以便减少该疾病的漏诊与误诊。方法 回顾性选取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128例不完全型川崎病(iKD)病儿为观察组,另选取该院同期收治的297例典型川崎病(cKD)病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儿超声心动图(UCG)表现,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以及血小板等炎性指标的差异性。结果 425例KD病儿中,iKD 128例(31.1%),cKD 297例(69.9%)。全部KD病儿发生冠状动脉扩张有121例(28.5%),其中iKD组有40例(32.3%),cKD组有78例(27.3%);性别、左冠状动脉主干(LMCA)、左前降支(LDA)、回旋支、右冠状动脉(RCA)、RCA中段、二尖瓣反流(MR)、三尖瓣反流(TR)、冠脉管壁毛糙、CRP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KD组发生冠状动脉扩张,LMCA、LDA、RCA、RCA中段、MR、TR、冠脉管壁毛糙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川崎病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38例川崎病患儿(观察组)和38例健康儿童(对照组)血清IL-6、IL-10和IL-1水平,观察两组差异及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IL-6、IL-10和IL-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10.3877、15.1010、15.1243,均P<0.05),观察组急性期IL-6、IL-10、IL-1等水平明显高于亚急性期患儿(t=9.7594、11.6486、11.6622,均P<0.05)及对照组(t=11.7032、11.7718、11.8267,均P<0.05).对照组48 h内细胞凋亡率为(2.8±0.8)%,明显低于川崎病患儿的(38.3±7.9)%(t=38.59,P<0.01).血小板升高[(464.0±110.2)×109/L]的川崎病患儿IL-1水平(663±94) ng/L,明显高于无血小板升高[(307.0±104.9)×109/L]的患儿(492±92) ng/L(t =13.1044,P<0.05).结论 检测川崎病患儿血清IL-6、IL-10和IL-1水平,有助于临床判断的病情、并发症情况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测定川崎病(KD)患儿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及血浆内皮素(ET)的水平,研究纤溶活性降低、内皮细胞损伤和血小板活化在KD及冠状动脉损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分别测定35例KD患儿PAI-1、GMP-140浓度,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内皮素(ET),并与35名健康对照组儿童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KD患儿组的PAI-1急性期、恢复期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恢复期持续增高。GMP-140及ET急性期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合并冠状动脉病变(CAL)组PAI-1、GMP-140、ET明显高于非合并冠状动脉病变(NCA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CAL组患儿PAI-1与GMP-140均与ET呈显著正相关(r=0.699,P<0.01;r=0.64,P<0.05)。结论内皮细胞损伤、纤溶活性降低和血小板的活化与KD冠状动脉血管损伤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PAI-1、GMP-140和ET可作为预测和观察KD合并冠状动脉损伤病情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超声引导浅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淋巴结粗针活检(CNB)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 对65例浅表肿大淋巴结进行了超声引导CNB。结果 63例(96.9%)可做出明确病理诊断,其中 良性淋巴结17例、转移癌43例和淋巴瘤3例。2例(3.1%)高度怀疑淋巴瘤。5例CNB诊断或疑诊淋巴瘤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最后诊断非霍杰金淋巴瘤4例,低分化癌1例。结论 超声引导淋巴结CNB是一项准确、安全和创伤小的方法,但对淋巴瘤诊断尚需积累经验,必要时手术活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浆血栓前体蛋白(TPP)水平在川崎病(KD)患儿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2008年3月至9月山西省儿童医院心内科收治并确诊为KD的住院患儿40例,根据超声心动图显示分为冠状动脉损伤(CAL)组(16例),非冠状动脉损伤(NCAL)组(24例);根据病程分为急性期组和恢复期组。另以20名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TPP水平。结果KD组患儿急性期血浆TPP含量高于恢复期及对照组,急性期和恢复期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D恢复期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D急性期CAL组TPP含量与NCAL组相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D恢复期CAL组TPP含量与NCAL组相比,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D组患儿急性期TPP含量与冠状动脉扩张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和P值分别为r=0.825,P<0.05。结论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血浆中TPP浓度升高可能反映了KD患儿血液存在血栓前高凝状态,其含量变化可能与冠状动脉的损伤及其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研究舌鳞状细胞癌(舌鳞癌)的MRI表现,探讨舌鳞癌颈淋巴结转移的MRI诊断方法.方法 24例舌鳞癌患者进行MRI检查,分析其MRI征像,测量舌鳞癌的厚度,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MRI对舌鳞癌的累及部位、厚度、范围有较好显示,判断颈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66.7%,特异性为76.9%,准确性为66.7%;舌鳞癌厚度>10mm 组的淋巴结转移MRI征像与<5mm、5~10mm组有差异(P<0.05).结论 MRI征像结合舌鳞癌厚度可提高颈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