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对《丹溪治法心要》所记载的六郁证进行全方位分析,为临床治疗郁证提供参考。方法:查阅《丹溪治法心要》和CNKI的相关文献,从六郁证的提出、病因病机、辨证依据、治则、方药特点及对后世医家的影响6个方面进行探析。结果:朱丹溪在《丹溪治法心要》中首创"六郁"致病理论,完善了郁证学说;提出六郁证气血怫郁的病机及理气解郁、相因治郁、攻补兼施、补益元气、调气健脾化痰等治法;完善了六郁证的临床辨证体系,创制了治郁的越鞠丸、六郁汤,并善于应用二陈汤。结论:朱丹溪的郁证学说对郁证以及各种杂病的辨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气 痰 火论治郁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郁病.历代医家多有论述。张机所著《金匮要略》即记载了百合病、妇人脏躁证及被后世称为“梅核气”的“咽中如有炙脔证”,初步确立了郁病的雏型。至元代《丹溪心法》又丰富了该病的内容,且提出了“六郁学说”。明代《医学正传》首立了郁证之病名。而今《中医内科学》六版大专院校教材再更名为郁病。其间先贤今哲对该病的病因与病机、辨证与施治、选方与用药多有精辟的发挥及宝贵之经验。  相似文献   

3.
黄宏  陶方方 《光明中医》2023,(16):3103-3106
中国古代医学典籍中没有卵巢脏器的记载,故而未见卵巢癌之病名,但有类似卵巢癌症状及转归的一些相似记载,以及对后世医家治疗卵巢癌具有启发性、参考性的相关记载。明清时期是中国妇科学发展的昌盛时期,这一时期涌现了丰富的医学著作甚至是妇科专著,记载了妇人癥瘕积聚的病因病机、症状证候、方剂药物及预后转归等多方面内容,为后世医家提供了详实的文献资料,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逍遥散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治郁之基础方。后世医家将逍遥散加减化裁,用于治疗各种郁证,其对现代临床治疗郁证及其兼证也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朱丹溪对郁证六郁理论的提出和以名方越鞠丸为基础的治疗方法,以及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对郁证的阐述和发挥,来认识和探讨中医对郁证的解郁之法。对都证的临床认识、分类和治疗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朱丹溪越鞠丸及后世对其组方和应用发挥进行整理。探讨六郁形成的病因病机,对后世医家根据郁证侧重不同调整组方,使方证相符,以越鞠丸组方治疗六郁引起的不同疾病进行阐述,并提出应重视本方在现代养身保健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朱丹溪“六郁学说”与脾胃关系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六郁学说”为朱丹溪学术思想的重要内容,以“六郁学说”临证时也处处体现脾胃观的思想,后世诸医家对此论亦多有阐述,故其郁证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不居集》[1]的作者为清代医家吴澄,成书于清乾隆4年(公元1739年),共50卷,上集(30卷)汇集历代名医治虚损十法,并论述血、嗽、热、痰、郁等内损病证的治疗;下集(20卷)以论治外损为主,是一部论述虚损理法方药完备,颇具临床指导价值的医学专著。自《黄帝内经》始即有郁证病机与治则的记载,后世之论郁或纯归六淫、或偏涉气血,难有兼顾者。吴澄指出,虚损当分内外,郁证亦是如此。凡七情五志、劳伤积食皆属内郁;凡六气之郁则属外郁。此外,还有因药不合证,而致郁上加郁之“药郁”者(可按陈言法归于“不内外因”),进一步完善了郁证的病因分类。本文围绕内郁与外郁的因机证治,从阐发“百病皆生于郁”、论情志三郁、诸郁证治3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9.
《山东中医杂志》2016,(3):196-198
中医学郁证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中提出的"五郁"和"情志致郁"理论。东汉医家张仲景将"郁"视为疾病发生的关键因素,初步形成了较完整的郁证辨证论治体系。后世医家阐幽发微,完善了郁证理论的内涵,尤以朱丹溪的"六郁"理论为代表。郁证理论的要旨在于:人体气血津液郁滞不通、迟留不畅则发病。其中气郁为诸郁之首,在郁证的病机演变中起关键作用,气郁日久则致食积、痰饮、瘀血等有形病理产物,临床可表现为癥瘕积聚、瘰疬瘿瘤。有形病理产物不能速去,郁积日久则为癌前疾病,进而发生癌前病变,若不加干预则发为癌病。故郁证理论在癌病发生过程中意义重大,应加以深入挖掘,进一步探究郁证理论在癌前疾病、癌前病变中的应用,进而为癌病辨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医郁证学说发展溯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郁证学说肇端于<内经>,发展并完善于后世医家.自<内经>阐发五运之郁的病变及治疗后,历代医家不断充实与丰富中医郁证学说的学术内涵,使其日臻成熟与完善.如王冰对五郁之治的发挥、陈无择首论情志致郁、张从正的"气血通流"理论、朱震亨的六郁之说、王履对五郁之治的拓展、戴思恭的"升降失常".说、王纶的气血痰郁关系说、赵献可的"凡郁皆肝病"说、孙一奎的五脏本气自郁说、王士雄的"人身气贵流行"说等,均逐渐将中医郁证学说的研究引向深入.本文试对中医郁证学说的发展过程做一择要介绍.  相似文献   

11.
论“宣畅少阳”在治疗郁证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郁证是临床常见病,古人对此论述颇多,如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中即已阐述了木、火、土、金、水五气因郁而发病及其治法。但系统阐述郁证及其治疗,对后世影响最大者,莫过于元·朱丹溪,他所立的通治“六郁”之证的越鞠丸广为后世医家所沿用。丹溪越鞠丸是依据其所...  相似文献   

12.
鉴于中医郁证的病名概念较为模糊,我们通过对历代文献中中医郁证相关病名进行追溯。研究发现战国时期《黄帝内经》首次提出了“五郁”,发展至汉代时期《金匮要略》对“郁”的病名进行了拓展。在隋唐至宋代时期虽未提出特殊的概念,但对“郁”的病名有了深入解析,直至元代时期《丹溪心法》首次提出“六郁”的概念,至明代虞抟在《医学正传·卷之二·郁证》首次提出郁证的病名,并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提出六郁相因为病的理论。此时期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进一步明确了郁证的病名、治则治法、方药等,将郁分为五郁和情志三郁。发展至清代以后,郁证有了更为详尽的区分,对其广义概念和狭义概念有了更加明确的认知。  相似文献   

13.
周荣  张敏 《四川中医》2012,(12):40-41
明代江瓘编著的《名医类案》内容丰富,记载了诸多古代名医的证治案例。通过对《名医类案·郁》中先贤医家对郁证诊治的探讨,借以完善郁证的诊治思路,以期对情志病症的临床诊疗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郁"源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情志郁证"形成于《景岳全书》,后世论"郁证"多基于《内经》的"五郁"及张景岳"情志三郁"理论,"情志"与"郁证"的具体关系、发生机制尚未清晰。本文主要结合古籍文献及现代情志理论研究,从传统医学及现代医学的角度,探讨"情志三郁"的理论渊源及具体产生机理。  相似文献   

15.
郁证为中医临床较常见的病证,五郁治疗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六元正纪大论》,根据郁的微甚不同,涉及五郁郁发、致病、治则等方面。本文从《内经》的基本理论出发,阐述了五郁治疗的理论来源及发展,分析产生五郁之发的病因病机,重点总结五郁治疗的内涵规律,以及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对五郁治疗的扩充。  相似文献   

16.
《备急千金要方》求子篇方证探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孙思邈为唐代著名医家,有《备急千金要方》传世,其中有妇人方三卷,为后世中医妇科学的形成及发展奠定了基础,而求子篇列妇人方之首,其中记载了药方15首,灸方6首,有论有方,见解独  相似文献   

17.
<正>中医药对郁证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对其治疗也有其独到之处。近年来,中医界对郁证越来越重视,从理论到临床都做出不少成绩。现将古代医家与现代学者对郁证的辨证论治整理如下。1古代医家对郁证的辨证论治1.1五郁辨证论治最早关于郁证辨证分型的认识出现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土郁之发,……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丹溪论治郁证的学术观点进行了探讨。指出郁证是以气郁为中心环节和病理基础。简要论述了《金匮钩玄》中“六郁”和“寒郁”之病理特点及治则方药。认为“寒郁”的实质仍不离“湿热相火为病”;辛热温散与寒凉清泻两大治法统一配合,则是丹溪治疗郁证的一大特色。评价了丹溪六郁论对后世论郁、治郁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明代医家戴思恭基于丹溪“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的理论,结合临证经验,对郁证作了深刻的论述。首先,提出郁证的病机重点在于传化失常,诸郁证以中焦致郁居多;其次,对六类郁证的脉症作了透彻的辨析;再次,指出治郁之法有中外四气之异,用药宜升降兼施。这对目前见郁疏肝,率以柴胡、逍造散辈通冶之弊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汉代以前《内经》中有郁证病机、症状特点的描述,提出"五郁"的概念和七情致郁;东汉张仲景认为郁证为情志疾病,并以病因、证候特点描述郁证;金元时期,"六郁"的提出,丰富了郁证的辨证治疗体系,但此时仍从病因病机的角度命名郁证;清代明确提出郁证这一病名,被广泛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