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索内镜下橡皮圈套扎术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04-22—2018-04-22期间某院上消化道黏膜下良性肿瘤100例患者(实施奇偶数分组模式),对照组的50例患者进行单纯高频电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的50例患者进行内镜下橡皮圈套扎术治疗。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0%)、穿孔率(2.00%)、息肉残留率(2.00%)、肿瘤摘除成功率(96.00%)、治疗费用(3 954.15±25.86)元、病变摘除时间(18.46±5.62)min、创面愈合时间(4.39±1.75)d、VAS评分(0.18±0.35)分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0.00%)、穿孔率(16.00%)、息肉残留率(18.00%)、肿瘤摘除成功率(74.00%)、治疗费用(4 563.01±61.74)元、病变摘除时间(25.86±9.74)min、创面愈合时间(11.54±2.68)d、VAS评分(1.74±0.19)分(P0.05)。结论对上消化道黏膜下良性肿瘤患者实施内镜下橡皮圈套扎术治疗效果明显,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内镜下硬化剂注射与套扎治疗内痔的疗效及复发风险。方法 选择2021年4月—2022年3月中山市古镇人民医院收治的95例内痔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硬化剂注射组(n=46)与套扎组(n=49),评估围手术期疼痛评分,评价24 h止血率及3个月内的复发情况。结果 术后1、3 d,硬化剂注射组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套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套扎组24 h止血率为95.92%(47/49)明显高于硬化剂注射组的82.61%(3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3,P<0.05)。硬化剂注射组复发率6.52%,套扎组复发率为10.20%,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下套扎术与硬化剂注射治疗对内痔均有各自的优势,前者止血率更高,而后者术后疼痛更轻,两种方法的复发率相近。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内镜下套扎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Ⅱ~Ⅲ度内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56例Ⅱ~Ⅲ度内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单纯应用内镜下套扎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内镜下套扎术联合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比较2组手术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治疗总有效率、术后恢复情况(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创面出血评分、肛门水肿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 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为89.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1周患者疼痛评分、创面出血评分、肛门水肿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尿潴留、肛门渗血、肛门肿痛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内痔疮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下套扎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Ⅱ~Ⅲ度内痔效果确切,能够快速改善症状,并具有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安全性良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内痔内镜套扎术中套扎点数对术后相关不良事件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6月129例就诊于该院,并行内镜下套扎治疗的Ⅰ~Ⅲ度内痔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套扎点数分为基础套扎组(n=51,套扎2至3个点位)和多点套扎组(n=78,套扎4~7个点位),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临床疗效方面:基础套扎组有效率为88.24%(45/51),与多点套扎组的94.87%(74/7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亚分组结果显示,两组患者Ⅰ度内痔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多点套扎组Ⅱ度和Ⅲ度内痔术后疼痛发生率和有效率高于基础套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不良事件方面:术后48 h内有73例出现肛门坠胀感,39例出现不同程度疼痛,18例出现排尿困难,1例出现少量出血。与基础套扎组相比,多点套扎组术后48 h疼痛及排尿困难发生率更高(P <0.05)。结论 内痔内镜套扎术中,套扎位点增多,有增加术后疼痛和排尿困难的风险。对于Ⅰ度内痔,增加套扎位点并不能提高疗效,反而增加了术后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下鼻甲黏骨膜下部分切除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下鼻甲肥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53例肥厚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28例,采用经鼻内镜下鼻甲黏骨膜下部分切除术治疗)与B组(25例,采用经鼻内镜电动吸切器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下鼻甲肥大的疗效.结果:与B组相比较,A组术后出血量显著少[(6±3)ml对比(30±13) ml],术后愈合时间明显短[(7.02±0.11)d对比(33.03±2.10)d],P均<0.05.A组术前与术后VAS评分分别为(7.32±1.51)分、(2.63±1.03)分,B组则分别为(7.62±1.38)分、(2.33±1.62)分,两组间术前、术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组内术后与术前比较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A、B组术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3%与9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鼻内镜下鼻甲黏骨膜下部分切除术手术创伤小,术后出血少,愈合时间短.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单纯清理与双滑轮缝合治疗肩袖滑囊面Ⅱ度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6月-2016年6月68例肩袖滑囊面Ⅱ度撕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处理方式分为两组,单纯清理组(n=34)和双滑轮缝合组(n=34),比较两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Constant评分和美国肩肘外科评分(ASES)和撕裂扩大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22个月(平均13.3个月)。单纯清理组:VAS评分由术前(7.35±0.83)分降至末次随访时(1.12±2.11)分,ASES评分由术前(48.88±12.19)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90.80±16.10)分,Constant评分由术前(48.38±18.02)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88.02±11.77)分。前屈上举活动度从术前(78.40±25.60)°提高到术后(168.20±10.20)°,外展上举从术前(73.30±32.10)°到术后(171.00±7.50)°。缝合组:VAS评分由术前(8.04±1.72)分降至末次随访时(1.05±1.88)分,ASES评分由术前(51.99±14.10)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88.78±10.10)分,Constant评分由术前(49.56±18.49)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87.12±12.06)分。前屈上举活动度从术前(75.40±33.50)°提高到术后(170.50±12.00)°,外展上举从术前(70.50±25.50)°提高到术后(169.50±20.70)°。单纯清理组和缝合组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术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撕裂扩大程度,单纯清理组6例(17.6%),缝合组1例(2.9%)。结论关节镜下单纯清理与双滑轮缝合治疗肩袖滑囊面Ⅱ度撕裂,均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缝合技术在防止肩袖扩大撕裂上可能存在一定的优势,但不是临床上患者满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内痔手术疗效,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术后出血量,缩短康复时间。方法:根据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将60例二、三期内痔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以内痔结扎术的手术方法治疗,治疗组30例以内痔套扎与消痔灵联合应用的手术方法治疗。观察术后疼痛程度(VAS评分)、术后出血评分、康复时间。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共6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但治疗组在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出血评分、康复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内痔套扎与消痔灵联合治疗二、三期内痔的疗效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泡沫硬化剂注射+套扎术与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形切除术治疗l-lll期内痔的效果差异。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1年11月收治II-III期内痔患者8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PPH组(n=40)与采用内镜下泡沫硬化剂注射+套扎术治疗注射套扎组(n=40),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率,并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1评估机体炎症反应。结果:注射套扎组手术时间、出血量、疼痛评分、痊愈时间、肛门水肿评分、创面出血评分均小于PPH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PH组(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套扎组治疗后TNF-α、IL-1水平均小于PPH组(P<0.05)。结论:对II-III期内痔者予内镜下泡沫硬化剂注射+套扎术治疗较PPH治疗操作简单、对患者损伤小、术后疼痛与炎症反应轻、康复快,疗效可靠,且可降低并发症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膝关节镜下手术治疗髌骨半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7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连续收治的56例(66膝)髌骨半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4例,女性32例;年龄23~54岁,平均年龄37. 9±7. 1岁。该组患者均接受膝关节镜下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术及髌骨内侧支持带紧缩术。术前及术后随访时分别评估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Lysholms评分、Q角及膝关节活动范围。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18个月,平均14. 5个月。术后12个月随访时,VAS评分从(4. 6±1. 5)分降到(1. 7±0. 9)分(P=0. 000),Lysholms评分由(72. 7±8. 9)分提高到(86. 4±5. 6)分(P=0. 000),Q角由(14. 6±3. 2)°改变为(13. 7±3. 4)°(P=0. 096),膝关节伸直角度由(2. 6±2. 1)°改变为(2. 0±1. 7)°(P=0. 087),屈曲角度由(109. 5±10. 0)°改变为(117. 3±9. 9)°(P=0. 000)。膝关节功能及疼痛明显改善。结论在膝关节镜下手术治疗髌骨半脱位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满意,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内镜下抗反流黏膜切除术(ARMS)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GERD)的初步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9年1月宁波市第一医院6例行ARMS治疗的RGERD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前后行反流症状指数(RSI)、胃食管反流病健康相关生存质量量表(GERD-HRQL)及吞咽困难评分,评价治疗的疗效。结果 全组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内镜下ARMS术,无术中术后穿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至少6个月,最长至26个月。术后1个月RSI评分及GERD-HRQL评分为(9.7±3.9)和(11.3±2.3)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RSI评分及GERD-HRQL评分为(2.8±1.5)和(3.2±1.9)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个月吞咽困难症状改善尚不明显(P0.05),术后6个月无1例患者存在吞咽困难[评分为(0.0±0.0)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下ARMS术治疗RGERD的短期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前瞻性的探究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中阴道残端骶韧带悬吊对子宫良性肿瘤患者中术后盆底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来该院就诊的子宫良性肿瘤患者共98例,利用随机数表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腹腔镜子宫全切术,试验组采取阴道残端骶韧带悬吊式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后进行随访2年,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和术后2年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评分、阴道长度变化、性生活恢复情况以及阴道残端脱垂来判断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照组患者全部使用镇痛药,而试验组患者镇痛药使用率为91.8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阴道缩短长度为(2.11±0.97)cm,试验组为(1.05±0.74)cm,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阴道缩短程度更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性生活恢复时间为(71.33±10.32)d,试验组为(61.29±10.8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FDI-20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对照组术后6、12和24个月评分为(45.6±9.2)、(42.5±7.4)和(41.2±6.1)分,而试验组术后6、12和24个月PFDI-20评分分别为(41.3±8.4)、(36.8±4.9)和(32.8±6.7)分,试验组数据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P0.05)。结论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时阴道残端预防性骶韧带悬吊可有效防止阴道残端脱垂,对盆底功能起到一定的支持作用,减少术后阴道缩短长度,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减少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探究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DG-HAL)联合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重症痔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该院就诊的重症痔疮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 =35)与观察组(n =37),对照组患者接受PPH治疗,观察组接受DG-HAL联合PPH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 >0.05)。观察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治疗有效率为94.6%,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7 d视觉模拟评分(VAS)无明显差异(P >0.05)。观察组术后14 d 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Wexner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DG-HAL联合PPH治疗重症痔疮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脊柱内镜下经椎板间入路腰椎间盘切除术(PEI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并发症,并探讨其防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2016年3月-2017年6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60例。其中,男216例,女144例;年龄24~68岁,平均(43.57±7.63)岁。均在全麻及C型臂X线机监视下行PEID。观察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结果 手术时间30~90?min,平均(52.30±16.80)min。术后随访24个月。最后一次随访时,VAS评分(2.62±0.81)分较术前(7.43±1.95)分明显降低(t=4.69,P=0.017),改良MacNab评分结果显示优良率为94.17%。出现并发症19例,发生率为5.28%,其中神经根纤维束部分损伤1例,髓核部分残留3例,脑脊液渗漏1例,2例术后椎间隙感染,11例患者术后出现感觉异常,经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随访24个月后,有6例患者复发,其中4例接受椎间盘镜(MED)治疗,2例接受了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结论 PEID的并发症并不少见,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提高手术操作技能,并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胫骨近端双平面截骨结合关节镜技术治疗膝关节内翻性骨性关节炎(OA)的初步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11月-2018年9月30例进行内侧胫骨近端撑开截骨结合关节镜治疗的膝关节内翻畸形OA患者,并采用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股胫角(FTA)等指标对疗效进行评估与分析。结果 27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0.6个月,X线片复查示所有患者的膝内翻畸形得到纠正,截骨均愈合,愈合时间3~8个月,平均3.5个月。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伤口感染。末次随访术后KSS评分(88.42±3.27)分、FTA(176.88±3.36)°和VAS评分(1.48±0.89)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胫骨近端双平面截骨结合关节镜技术能有效纠正力线,缓解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改良压配式双排缝合(improved-press-fit DR)技术及缝合桥(Suture-Bridge)技术治疗肩袖大型撕裂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6年11月该院分别采用关节镜下Improved-press-fit DR技术(A组)及Suture-Bridge技术(B组)治疗大型肩袖全层撕裂的患者,每组各50例。A组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51~76岁,平均62.58岁;B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46~75岁,平均60.72岁。两组患者均记录术中缝合固定时间,术后均肩外展6周固定,允许早期被动活动度训练,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前屈和体侧外旋角度(ROM)、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肩关节评分(UCLA)及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SES)进行疗效评价,并比较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采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并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 A组较B组可明显缩短缝合时间,术后随访24~36个月,平均30.90个月。末次随访时,A组患者疼痛VAS评分(1.54±0.78)分,前屈上举(155.60±10.31)°,体侧外旋(32.70±8.02)°,UCLA评分(33.36±3.43)分,ASES评分(82.22±8.57)分,EQ-5D指数(0.73±0.02);B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1.38±0.72)分,前屈上举(153.50±9.75)°,体侧外旋(34.70±6.02)°,UCLA评分(34.30±2.47)分,ASES评分(84.36±7.78)分,EQ-5D指数(0.72±0.01),两组患者术后所有评价指标较术前明显好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间术后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无肩袖再撕裂发生。结论两种技术治疗大型肩袖全层撕裂的临床效果均满意,Improved-press-fit DR技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耗材使用,操作简便,是一种实用的缝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行靶向椎间孔成形减压术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2月赤峰市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30例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症患者。所有患者均在经皮椎间孔镜下行靶向椎间孔成形减压术。记录术前1 d、术后2 d及术后3个月患者腰痛与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术后2 d及术后3个月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估手术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手术时间为65~200 min,平均90 min。术中出血量为15~135 ml,平均55 ml。卧床时间均不超过24 h,平均住院日为5 d。术前1 d腰痛及腿痛VAS评分为(6.57±1.96)和(7.03±1.75)分,术后第2天腰痛及腿痛VAS评分为(2.03±0.96)和(1.97±1.07)分,术后3个月腰痛及腿痛VAS评分为(1.83±0.95)和(1.77±1.04)分,术前1 d、术后2 d及术后3个月ODI指数分别为(70.42±3.55)%、(22.56±0.72)%和(22.69±0.70)%。可以看出术后3个月和术后2 d较术前1 d各项指标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应用改良Macnab标准评定疗效,在临床疗效上,术后3个月患者的优良率为96.67%。明显优于术后2 d的优良率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靶向椎间孔成形减压术是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症的微创、有效、安全的手术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下后路经皮内镜下颈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外侧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8年4月该科采用全身麻醉下颈椎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外侧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5例,术后2~5 d复查颈椎CT/MRI评估减压情况,记录患者术前术后的颈肩部及上肢疼痛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颈椎手术节段的稳定性和椎间高度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72.87±26.70)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53±0.74)d;15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4.87±2.62)个月,术前、术后1 d、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末次随访的VAS评分分别为(7.00±1.20)、(1.07±0.80)、(0.93±0.80)、(0.87±0.64)、(0.73±0.70)和(0.80±0.77)分;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及末次随访JOA评分分别为(12.47±1.36)和(16.40±0.63)分;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病变节段椎间高度分别为(6.00±0.58)和(5.93±0.62)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及术后无一例患者颈椎手术节段不稳定。根据改良Macnab标准,末次随访时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优12例,良2例,可1例。结论全身麻醉下颈椎后路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单节段外侧型颈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但其远期疗效和对颈椎间盘退变、颈椎稳定性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8.
黄仲昭 《临床医学》2013,33(7):29-31
目的探讨痔上黏膜切除术(PPH)辅助外痔切剥术在重度混合痔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潮安县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12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成三组:PPH辅助外痔切剥术组(PE组,40例)、单纯PPH术组(P组,40例)、外痔内扎术组(E组,40例)。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和术后3个月复发率。结果 PE组手术疗效比P组和E组显著增高(P〈0.05);PE组和P组患者术后出血、水肿、肛门狭窄、术后VAS疼痛评分和术后3个月复发率比E组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E组患者术后VAS疼痛评分和术后3个月复发率较P组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PPH辅助外痔切剥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术后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关节镜下改良压配式(Improved-press-fit)双排缝合(DR)技术治疗肩袖大型撕裂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2月-2014年11月,采用关节镜下Improved-press-fit DR技术治疗52例大型肩袖全层撕裂患者。其中,男20例,女32例,平均年龄65.6岁(51~76岁),术后肩外展6周固定,允许早期被动活动度训练,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前屈和体侧外旋角度(ROM)、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肩关节评分(UCLA)及美国肩肘外科评分标准(ASES)进行疗效评价,观察术后6个月时功能恢复情况,并与术前相应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0.9个月(6~17个月),患者术后6个月时VAS疼痛评分(1.6±0.9)分,前屈上举(145.6±10.7)°,体侧外旋(30.8±8.5)°,UCLA评分(32.3±3.5)分,ASES评分(81.8±8.7)分,较术前均明显好转,所有评价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无肩袖再撕裂发生。结论关节镜下Improved-press-fit DR技术治疗大型肩袖全层撕裂安全有效,与缝合桥技术相比可减少置钉数,缩短手术时间,操作简便,是一种简单、经济的缝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