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构建肠内营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评价肠内营养护理质量。方法 :应用德尔菲法对15名专家进行咨询,确定指标内容及各指标权重系数。结果 :通过两轮专家咨询,最终确定临床肠内营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0项,三级指标33项。结论 :该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可靠性、可行性和实用性,可作为评价临床肠内营养护理质量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郭玉  魏薇  白冰  李胜云 《护理学报》2023,30(6):7-11
目的 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护理干预创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为评价临床护理干预创新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型为框架,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访谈制定评价指标初稿,形成专家函询问卷,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对19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结果 2轮函询中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85、0.889,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74、0.192(均P<0.001)。最终构建的临床护理干预创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项一级指标、13项二级指标和55项三级指标。结论 构建的临床护理干预创新质量评价指标基本符合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对评价临床护理干预创新质量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构建新生儿肠造口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2023年7—9月,以三维质量结构模型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研究、半结构式访谈及研究小组讨论初步拟定新生儿肠造口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初稿,结合专家函询法确立新生儿肠造口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 共进行了2轮专家咨询,最终确立了包含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4项和三级指标75项的新生儿肠造口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2轮函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100.00%、96.3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63、0.895,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164、0.212(P<0.001)。结论 所形成的新生儿肠造口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系统性、特异性和科学性,不仅有助于改善新生儿肠造口的护理服务质量,还可为护理管理者进行新生儿肠造口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提供客观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科学规范且符合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特点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旨在为评价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型为理论框架, 采用文献分析法初步拟定评价指标体系各层级条目内容。于2022年5—7月, 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对21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确定指标体系。结果 2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5.71%(18/21)和100.00%(18/18);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67、0.878;整体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092、0.187(P<0.01)。最终形成的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含3项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60项三级指标。结论构建的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护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和质量标准, 具备良好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可为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护理质量的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构建住院患者肠外营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指导护士行为,确保肠外营养被安全执行,促进患者康复。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指南网、Up To Date、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等数据库,严格筛选、评价文献,综合证据,结合医院近2年临床数据分析结果,形成初始问卷。应用德尔菲法对30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确定各指标内容及重要性,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其中临床决策2篇、证据总结1篇、指南2篇、专家共识4篇。经过2轮专家函询后,得到住院患者肠外营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聚焦于过程的肠外营养规范落实率,包括4项一级指标,即营养风险护理评估落实率、肠外营养护理评估落实率、肠外营养溶液配制规范落实率和肠外营养输注护理规范落实率,以及17项二级指标。结论 住院患者肠外营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能有效规范护士的行为、评价肠外营养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构建一套科学、全面及操作性强的医院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三维质量结构模型,通过文献检索、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对指标条目进行筛选,确定指标的权重,并对专家进行两轮咨询。结果两轮专家咨询问卷的回收率分别为90.0%(27/30)、96.3%(26/37),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906,3项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32、0.48、0.21,确定了包含3项一级指标(结构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20项二级指标和65项三级指标的医院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构建的医院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体现了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内涵,为临床护理教学专业发展指明方向,为医院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全程监控提供了客观量化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护理大专生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专家咨询法、专家会议法,对初拟指标体系的结构层次、指标内涵和指标权重进行咨询,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经过两轮专家咨询,构建了护理大专生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3项,三级指标48项;咨询专家群体权威程度系数Cr为0.853;第1轮和第2轮专家咨询积极性系数分别为100%和88.9%。结论我国护理大专生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经过两轮专家咨询后初步形成,咨询的专家权威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8.
董丽丽  徐芬  杨琪  吴燕婷  吴雯莉   《护理与康复》2017,16(10):1035-1038
目的构建炎症性肠病营养护理质量指标体系,为临床标准化营养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目前临床现状、临床护理经验、相关指南及文献,初步拟定指标体系。使用德尔菲法,邀请18名专家进行2轮咨询确立炎症性肠病营养护理质量指标体系。结果 2轮专家咨询的积极性均为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91、0.88;构建了包括3项一级指标、6项二级指标、20项三级指标的炎症性肠病营养护理质量指标体系。结论构建炎症性肠病营养护理质量指标体系合理、可靠,使临床护理更加专业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 :构建母乳喂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价母乳喂养护理质量提供依据,以提高我国纯母乳喂养率。方法 :以Donabedian的“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结构模型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检索、德尔菲专家函询、层次分析法构建母乳喂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两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3.94%、100.00%,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964,第二轮专家函询二级、三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47、0.152(均P<0.01),最终构建的母乳喂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含3项一级指标、11项二级指标、59项三级指标。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母乳喂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科学性、全面性及实用性,有利于母乳喂养护理质量的改进。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构建一套较为科学、全面、客观的护理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专家咨询法进行指标的筛选并确定权重,建立护理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结果]19名专家完成两轮函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1.7%、86.4%,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03,0.837,一级指标协调系数分别为0.355,0.394(P0.001)。经过两轮专家函询,确定了包括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26项的护理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结论]构建的护理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为护理管理者评价护理质量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一套符合临床实际需求,能够较为客观评价护理质量的指标体系。方法:遵循PDCA持续质量改进原则,基于“结构-过程-结果”质量管理模式架构,经过文献回顾、专家访谈和德尔菲法专家2轮函询的筛选和确认,最终确定天津市护理质量核心指标。结果:两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函询专家权威系数为0.85,0.82,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6,0.33。最终确定了以结果指标为主的护理质量核心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3项(护理管理体系、护理质量结果、护士职业环境),二级指标7项,三级指标17项。结论:本研究构建的临床护理质量指标体系科学、可信,易于操作,为临床各级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提供了相对可靠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12.
陈雪莉  宋亚茹 《全科护理》2021,19(31):4330-4335
目的:构建泌尿腔镜手术病人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临床医护者监测与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通过2轮专家咨询,并借助Donabedian提及的"结构-过程-结果"理论、德尔菲法(Delphi)构建泌尿腔镜手术病人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2轮咨询问卷发放与回收份数均为10份,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咨询权威系数分别为0.84和0.83,此研究2轮函询统计专家的积极程度采取问卷有效回收率描述,第1轮发放10份问卷,回收1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第2轮发放10份问卷,回收9份,有效回收率为90%,肯德尔和谐系数(Kendall coefficient of concordance)分别为0.409和0.398,最终确定了拟定3项一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及45项三级指标(从结构、过程、结果3个维度评估).结论:构建泌尿腔镜手术病人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全程存在较高可靠性、科学性与实用性,该体系可为临床医护者监测与评价提供依据,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与护患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初步构建护理高职毕业生核心胜任力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和半结构式访谈制订专家咨询问卷,采用德尔菲法对16名专家进行2轮咨询。结果形成了护理高职毕业生核心胜任力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17项。2轮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3,2轮咨询结果Kendall和谐系数分别为0.389和0.601。结论函询专家的积极性和权威程度高,意见的协调程度好。形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为高职护理人才核心胜任力的培养、考核和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初步构建一套较为科学、客观、实用的麻醉复苏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方法采用专家小组讨论、专家咨询(Delphi)法和层次分析法,筛选指标并计算指标权重。结果两次函询中,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2%、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861和0.898,具有统计学意义。构建了包含3项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和46项三级指标的麻醉复苏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专家对指标评价结果的意见一致程度较高,指标可信度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心肺衰竭病人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院际转运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基于结构-过程-结果质量管理框架,运用文献分析法、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及热图分析法构建心肺衰竭病人行ECMO治疗院际转运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共进行2轮专家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5.7%和100.0%,意见提出率分别为52.4%和11.1%,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89,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201和0.223。最终形成的心肺衰竭病人行ECMO治疗院际转运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1项、三级指标32项。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心肺衰竭病人行ECMO治疗院际转运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可靠性,可为心肺衰竭病人行ECMO治疗院际转运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肿瘤患者临终关怀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组建课题小组,通过参考相关文献和指南,利用头脑风暴,以舒适护理理论为结构框架,拟定临终关怀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咨询问卷。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对24名专家进行2轮咨询。结果 专家2轮咨询回收率均为100%,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2和0.83,专家协调系数为0.27~0.30,构建的临终关怀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个维度,6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36个三级指标。结论 肿瘤患者临终关怀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可靠性和实用性较好,可作为评价临终关怀护理质量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文献查阅和半结构访谈建立条目池,运用德尔菲法对22名护理专家进行2轮问卷咨询。结果专家权威系数0.890,2轮咨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100%和81.8%,协调系数分别为0.195和0.182(P<0.01)。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5项一级指标、13项二级指标和48项三级指标。结论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为全面、客观地评价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Donabedian概念模型评估护理质量,构建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在文献研究、质性访谈及专家会议的基础上,通过德尔菲法进行专家咨询最终形成针对早产儿RDS的护理指标评价体系。结果:第1轮专家咨询问卷的回收率为80.00%,第2轮专家咨询问卷的回收率为92.86%。专家权威系数为0.86。形成的早产儿RDS护理评价指标体系内容包括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0项,三级指标41项。结论:构建的早产儿RDS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为临床深入评价早产儿RDS的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持续改进"以患儿为中心"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初步构建儿科护理风险预警敏感指标体系。方法采用Delphi法对30名护理专家进行2轮问卷咨询,以确定儿科护理风险预警敏感指标。结果2轮专家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和86.7%。2轮咨询的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46和0.868,专家意见总体协调系数分别为0.268和0.243。经2轮咨询形成由3项一级指标、7项二级指标、31项三级指标组成的儿科护理风险预警敏感指标体系。结论本次经2轮专家咨询形成的儿科护理风险预警敏感指标体系专家意见集中,本体系为儿科护理风险预警敏感指标数值的设置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为推动儿科护理信息化管理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焦剑慧  胡兰英  郑桂香 《全科护理》2022,(34):4775-4780
目的:构建一套全面、实用、科学的急性心力衰竭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为急性心力衰竭的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的三维质量评价模式作为理论基础,通过循证和德尔菲法构建急性心力衰竭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结果:经过两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对指标判断依据(Ca)分别为0.886和0.920,专家对问卷内容的熟悉程度(Cs)分别为0.933和0.973,专家权威系数(Cr)分别为0.909和0.946,Kendall′s W系数为0.147~0.229(P<0.05)。最终构建的急性心力衰竭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包括3项一级指标、10项二级指标、22项三级指标。结论:构建的急性心力衰竭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覆盖了急性心力衰竭整个护理过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