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感染性腹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监测肠道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以我院肠道门诊急性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粪便标本培养出致病菌后,进一步鉴定种、群及血清型;对所鉴定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在506例急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中,共检测出178株致病菌,总分离率为35.2%。其中弧菌属56株(31.5%),变形杆菌36株(20.2%);志贺菌23株(4.6%)。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弧菌属及变形杆菌对药物最敏感,而气单胞菌属和大肠埃希菌耐药率较高。细菌对青霉素类和磺胺类药物耐药率较高,喹诺酮类、第三代头孢菌素以及亚胺培南等药物抗菌活性较强。结论:致病性弧菌在肠道门诊急性腹泻患者检出率已超过志贺菌属,成为第1位病原菌,应根据肠道病菌菌型变迁的耐药性监测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
急性腹泻患者粪便中病原菌的分离培养与探讨陈俊根朱燕彬王以立沈黎孙静(鼓楼医院,南京210008)关键词病原菌腹泻粪便目前,腹泻患者粪便的培养,常规使用SS琼脂培养基,主要检出志贺菌和沙门菌。对病原性弧菌、气单胞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等甚为忽视,故易被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腹泻患者粪便气单胞菌的流行趋势、药敏实验等。方法:1993年8月到2000年8月,我院消化科与小儿科肠道门诊收治420例腹泻患者,在粪便中分离出气单胞菌,并进行药敏实验。结果:从93年8月2000年8年间,气单胞菌引发的腹泻疾病逐年增加;检出气单胞菌共57例,其中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Ah)检出30例占52.63%,温和气单胞菌(A.sobria,As)21例占36.84%,豚鼠气单胞菌(A.caviae,Ac)6例占10.53%;57株受试菌株对氟哌酸敏感率为100%(57/57),头孢哌酮敏感率为78.94(45/57)。结论:从1993年开始观察到2000的,八年间本菌每年都在增加而且是持续升高,虽未引起大的流行,但可显示出气单胞菌在兰州地区腹泻患者中已成为腹泻的病原菌之一。  相似文献   

4.
霍利斯弧菌(vibrohollisae)是最近发现的一种新的病原性弧菌.国外关于本菌引起人类腹泻及其它感染的报道在逐渐增多[1,2],但国内报道极少.作者从腹泻患者粪便中分离出4株霍利斯弧菌,对本菌进行了初步实验研究,现报告如下。l方法与结果1.1标本来源均为肠道门诊腹泻患者,男2例,女2例,所分离的4株霍利斯弧菌均来源于粪便标本。1.2分离经过我院肠道门诊急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按常规方法先用破性蛋白际水增茵6~8小时后,挑取表面培养物,划线接种于嗜盐琼脂平板,TCBS琼脂(硫代硫酸钠一拘模酸钠一胆盐一蔗糖)(上海市卫生防疫…  相似文献   

5.
贵刊1998,16(1):13载陈俊根等著《急性腹泻患者粪便中病原菌的分离培养与探讨》,文载:“目前,腹泻患者粪便的培养,常规选用SS培养基,主要检出志贺菌和沙门菌。对病原性弧菌、气单胞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等甚为忽视,故易漏检或误判为非致病菌。为此我...  相似文献   

6.
缓慢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tarda,简称Et)是1965年由Ewing等命名。国内已报道(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1983;3:36)。现今此菌被认为是引起急性腹泻、败血症、肝脓肿、脑膜炎和创伤感染等多种疾病的病原菌之一。我们从岳阳市5家医院肠道门诊2例急性患者腹泻(水样便和脓血便各一)粪便中分离出2株Et,检出率为0.125%。该2例均存在混合感染并同时分别检出空肠弯曲菌,嗜水气单胞菌。  相似文献   

7.
空肠弯曲菌是引起人类急性腹泻,尤其是小儿腹泻的重要病原菌.近年来,作者[1]在调查本地区急性腹泻患者空肠弯曲菌感染情况的同时,对所分离的菌株进行血清学分型,借以对流行病学追溯空肠弯曲菌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作一探讨,部分菌株还做了药物敏感试验.材料和方法一、菌株来源从济南地区急性腹泻病人及动物粪便分离菌株,其中人源31株,动物45株(鸡36株,猪7株,狗1株和猫1株).全部菌株采取肛拭和新鲜粪便按王焕妞[2]方法鉴定.二、血清学分型被检菌经血平板分离纯化菌落传2~3代.挑取菌落,经鉴定具有触酶、氧化酶、醋酸铅纸条硫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腹泻患者病原体分布及耐药率。方法采用SS琼脂、麦康凯琼脂、10g/L NaCl碱性蛋白胨水、真菌快速显色培养基同时分离腹泻致病菌;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法。结果914例腹泻患者致病菌分离率53.6%,其中肠杆菌科细菌、致病性弧菌、气单胞菌、真菌分别为25.9%、13.5%、11.8%、2.4%;肠杆菌科细菌在急性腹泻组和慢性腹泻组的分离百分率分别为27.4%、12.5%,其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志贺菌、沙门菌构成比分别为46.5%和45.5%、35.4%和18.2%、8.5%和27.3%;致病性弧菌、气单胞菌、真菌在急、慢性腹泻组的分离百分率分别为13.8%和10.2%、12.3%和6.8%、0.36%和21.6%。肠杆菌科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吩、庆大霉素的耐药百分率分别为78.1%、27.0%、23.6%;弧菌科细菌对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嗯唑耐药百分率分别为91.1%、62.6%。结论腹泻患者急性腹泻组肠杆菌科细菌、气单胞菌感染明显高于慢性腹泻组,真菌感染率慢性腹泻组明显高于急性腹泻组;肠杆菌科细菌中急性腹泻组志贺菌比率明显高于慢性腹泻组,而沙门菌分离率则明显低于慢性腹泻组。肠杆菌科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弧菌科对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嗯唑耐药率较高;两类细茸对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均较敏感。  相似文献   

9.
气单胞菌为水中长居菌,可引起人类肠道内外感染。多见于人类的肠道内感染,表现为急性胃肠炎,腹泻;肠道外感染主要为败血症蜂窝组织炎,伤口感染等。我们从一例尿路感染患者的尿液中连续二次分离出一株豚鼠气单胞菌,药物敏感试验表现为多重耐药,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ESBLs)。  相似文献   

10.
嗜水气单胞菌属于气单胞菌属,为革兰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为水中常居菌。本菌引起人类各种疾病:急性胃肠炎、败血症、腹膜炎等。引起人类肠道内感染主要表现为腹泻,有关资料报道好发人群为5岁以下儿童,成人较少报道。我们从一老年腹泻患粪便中分离出此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腐败异单胞菌致幼儿腹泻2例报道刘祥举薛明王静(泰安市儿童医院,山东泰安271000)关键词腐败异单胞菌腹泻我们从2例急性腹泻幼儿的粪便中分离出两株腐败异单胞菌(腐败假单胞菌)。1病例摘要1.1患儿,男,3岁,腹痛、腹泻1天,为粘液、脓血样便,8次/日...  相似文献   

12.
腹泻患者粪便中分离出一株腐败异单胞菌湖南医科大学湘雅医院龚放鸣,郭思建腐败异单胞菌(altermonasputrefaciens)为腐生菌,属异单胞菌属,是革兰阴性杆菌。本菌分布广,河水、污水、土壤、牛乳、鸡蛋等均可存在,可使多种食品腐败变质,并能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本地区急性腹泻患者病原性弧菌的分布和药敏情况。方法 按第2版《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分离鉴定和溶血试验,K-B法作药敏试验。结果 1170例急性腹泻患者共检出病原性弧菌105株,检出率为8.9%;同期检出沙门菌和志贺菌25株,检出率为2.1%。105株弧菌中副溶血性弧菌占52.3%,气单胞菌占25.7%,非O1群霍乱弧菌占14.2%。有84株溶血素阳性。除复方新诺明耐药率(41.0%)较高外,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均无1株耐药,庆大霉素、氯霉素均仅2株耐药。结论 本地区急性腹泻病原菌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其次为气单胞菌和非O1群霍乱弧菌,其对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庆大霉素、氯霉素均敏感。  相似文献   

14.
167例沙门菌性腹泻菌型分布和药敏试验王继远沙门菌是腹泻患者粪便培养的重点分离菌种之一。1991~1995年5~10月间,我们从我院肠道门诊8126例急性腹泻患者的粪便培养中,分离出167株沙门菌,分离率是2.05%,包括29个血清型,现报告如下。一...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已有相当多的报告认为类志贺毗邻单胞菌与腹泻密切有关。它不仅可从胃肠炎或水样腹泻的病人中分离到,还可从菌痢样症状的病人中分离到。毗邻单胞菌引起的腹泻大多数是散发病例,但也有急性胃肠炎或腹泻的暴发或流行。因此,最近国内外监测腹泻病原时,常把该菌列为观察对象。本文着重介绍本菌的生化学与血清学鉴别。  相似文献   

16.
急性腹泻粪便中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 1996年 5月~ 1998年 9月 ,对来我院急诊室和肠道专科门诊就诊的 116 8例急性腹泻患者的粪便进行“2号”病监测的同时 ,亦对气单胞菌进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标本来源  116 8例患者中 ,绝大多数为本地居民 ,少数为外来人员。按常法留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腹泻患者病原体分布及耐药率。方法 采用SS琼脂、麦康凯琼脂、10 g/LNaCl碱性蛋白胨水、真菌快速显色培养基同时分离腹泻致病菌 ;药敏试验采用K B纸片法。结果  872例腹泻患者致病菌分离率为 5 3.9%,其中肠杆菌科细菌、致病性弧菌、气单胞菌、真菌分别为 2 6 %、13.5 %、11.9%、2 .4%;肠杆菌科细菌在急性腹泻组和慢性腹泻组的分离率分别为 2 7.4%、12 .9%,其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志贺菌、沙门菌构成比分别为 46 .8%和 45 .5 %、35 .2 %和 18.2 %、8.3%和 2 7.3%;致病性弧菌、气单胞菌、真菌在急、慢性腹泻组的分离率分别为 13.8%和 10 .6 %、12 .4%和 7.1%、0 .38%和 2 1.2 %。肠杆菌科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吩、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 73.1%、2 2 %、18.5 %;弧菌科细菌对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唑耐药率分别为 86 .9%、5 9%。结论 急性腹泻组肠杆菌科细菌、气单胞菌感染明显高于慢性腹泻组 ,真菌感染率慢性腹泻组明显高于急性腹泻组 ;肠杆菌科细菌中急性腹泻组志贺菌比率明显高于慢性腹泻组 ,而沙门菌分离率则明显低于慢性腹泻组。肠杆菌科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 ;弧菌科对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唑耐药率较高 ;2类细菌对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均较敏感。  相似文献   

18.
陆其兵  徐耀武 《检验医学》2003,18(6):369-371
目的研究腹泻患者病原体分布及耐药率.方法采用SS琼脂、麦康凯琼脂、10 g/L NaCl碱性蛋白胨水、真菌快速显色培养基同时分离腹泻致病菌;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法.结果 872例腹泻患者致病菌分离率为53.9%,其中肠杆菌科细菌、致病性弧菌、气单胞菌、真菌分别为26%、13.5%、11.9%、2.4%;肠杆菌科细菌在急性腹泻组和慢性腹泻组的分离率分别为27.4%、12.9%,其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志贺菌、沙门菌构成比分别为46.8%和45.5%、35.2%和18.2%、8.3%和27.3%;致病性弧菌、气单胞菌、真菌在急、慢性腹泻组的分离率分别为13.8%和10.6%、12.4%和7.1%、0.38%和21.2%.肠杆菌科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吩、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73.1%、22%、18.5%;弧菌科细菌对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NFDA9唑耐药率分别为86.9%、59%.结论急性腹泻组肠杆菌科细菌、气单胞菌感染明显高于慢性腹泻组,真菌感染率慢性腹泻组明显高于急性腹泻组;肠杆菌科细菌中急性腹泻组志贺菌比率明显高于慢性腹泻组,而沙门菌分离率则明显低于慢性腹泻组.肠杆菌科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弧菌科对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NFDA9唑耐药率较高;2类细菌对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均较敏感.  相似文献   

19.
豚鼠气单胞菌(Aeromonas Cariae)偶可自儿童和成人腹泻患者的粪便中分离,但对其致病性尚有争议。作者于1989年5月至10月间在美国纽约市西奈山医院对腹泻患儿(1周至10岁以内)做粪便培养1100份,结果自17名患儿中分离得14株豚鼠气单胞菌。经检查其生化特征为:氧化酶,自杀现象,靛基质,七叶苷水解,葡萄糖,阿拉伯糖,水杨苷发酵均阳性;对0/129耐药;不溶血,不产气,vp 阴性。感染的患儿粪便均呈碱性(试纸法)。该菌对HEp—2细胞有不同程度的粘附能力,(粘附菌体<10个者6株,10~20者2株,>20者6株)比嗜水、温和气单胞菌粘附能力强.患儿均有水样腹泻(每日2—6次),偶可便中带血,病程3~14天。值得注意的是绝大多数患儿喂食乳制品.作者认为,该菌有粘附与定植能力,由于患儿人工喂养,肠道中细菌以类杆菌、肠杆菌、肠球菌为主,缺乏双歧杆菌,故肠道pH 呈碱性,这利  相似文献   

20.
引起腹泻的海洋性弧菌和气单胞菌的监测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 10月是腹泻病人就诊的高峰期 ,今年我们在排外“2号病”的同时 ,对肠道就诊的 92 0例急性腹泻病人的粪便进行了引起腹泻的其他弧菌、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 肠道门诊就诊的病人粪便 ,按常规法采取。1.2 试剂来源 pH 9.0碱性胨水 ,4号琼脂 (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 )、M H琼脂 (生物梅里埃公司 )、药敏纸片 (北京天坛 )、生化反应管 (一部分为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 ,一部分为自配 )。1.3 质控菌株 铜绿假单胞菌ATCC 2 785 3、大肠埃希氏菌ATCC 2 5 92 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