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发生情况,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本科室53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了解其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发生情况。结果本组5310例患者中26例发生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发生率为0.5%。26例发生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中,46.2%患者为脑出血,38.5%患者为颅内肿瘤,92.3%患者为多重耐药,100.0%患者建立人工气道,84.6%患者在ICU住院时间超过7d。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积极治疗原发病、严密的消毒隔离、重视手卫生、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程是预防和控制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发生于重症监护病房(ICU)的鲍曼不动杆菌(ABA)医院感染暴发进行调查,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和对策。方法按《医院消毒技术规范》要求进行采样和细菌培养,对患者、环境来源菌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环境中ABA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吸痰小瓶(88.9%)、护工手(60.0%)、呼吸机回路(37.5%)、医务人员手(28.0%)、床头桌面(25.0%)、鼻拭子(13.3%)、设备按钮(12.5%)、医务人员工作服(12.0%)、工作人员拖鞋底(6.7%)。患者痰标本和医院环境中分离到的ABA具有相同的耐药菌谱。此次感染暴发的感染源为1例ABA感染患者,暴发原因为呼吸机回路非一次性使用和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结论规范医务人员操作行为、严格无菌技术、加强病房环境管理、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室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控制措施,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和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本医院重症监护室一起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医院内感染暴发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本医院重症监护室在2011年4月下旬一周内连续发生4例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医院内呼吸道感染病例,4例病人痰标本中均检出鲍曼不动杆菌。该重症监护室医生办公室鼠标、病房床头柜、门把手和呼吸机管路均检出同源鲍曼不动杆菌。经及时采取消毒隔离措施后,再没有出现新病例,病房物体表面再未检出致病菌。结论该重症监护室所发生的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可能是由环境或医务人员手接触传播所致,经采取有效消毒隔离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4.
重症监护病房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爆发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临床查看病人和采样检测方法 ,对本医院重症监护病房集中出现的4例下呼吸道院内感染暴发的病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在4 d之内连续出现4例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患者,经过对病人痰标本分离培养鉴定,均检出鲍曼不动杆菌。同时从该病房11名医务人员手和病人使用的呼吸机管道标本中检出12株鲍曼不动杆菌。此4例病人均进行过手术治疗和多项侵袭性操作,临床使用了大量抗生素且采用联合应用。结论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发生了鲍曼不动杆菌下呼吸道医院内感染暴发,呼吸机和医务人员手严重带菌以及侵袭性操作是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徐春华  王志  王健 《中国消毒学杂志》2012,29(12):1139-1140
目的了解某医院重症监护室(ICU)住院病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情况,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方法采用现场采样和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ICU住院病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该医院ICU 2011年3月中下旬连续发生3例呼吸道感染病例,病人痰标本均检出鲍曼不动杆菌,病房内环境物表、病人衣被、呼吸机表面检出鲍曼不动杆菌46株,检出率为23.35%。结论该医院ICU发生3例呼吸道感染为鲍曼不动杆菌所致,病房环境物品均检出同源鲍曼不动杆菌,亟待采取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7.
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or baumannii)属不发酵糖革兰刚性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医院环境及人体皮肤,是一种条件致病菌,能在自然环境及体表长期存活并迅速产生耐药性,近年来已成为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获得性感染最主要的病原菌之。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重症监护病房(ICU)与非ICU病房鲍曼不动杆菌(ABA)感染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防控该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ABA进行菌株鉴定和体外药敏试验。抗菌药物耐药率及多重耐药的显著性比较用Y。检验。结果353株ABA主要来自痰液(占93.7%),科室分布以ICU和呼吸内科最多(分别占34.8%和35.4%),3月及7~9月为感染高峰期(共占48.7%)。除多黏菌素E耐药率较低外,ABA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在IcU为60.98%~93.5%,非ICU为69.57%~82.17%。ABA在ICU的耐药率普遍高于非IC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病房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A)和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XDR—ABA)的分离率(分别为91.1%和86.2%),高于非ICU病房(分别为81.7%和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A耐药率高,多重耐药现象严重,以IcU为著;应采取综合措施,延缓和减少耐药ABA的产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状况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原菌分离鉴定检验技术,对某医院重症医学科2012-2013年住院患者送检标本进行病原菌检测,分析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与耐药情况。结果从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到鲍曼不动杆菌105株,其中90.48%菌株分离自痰标本,反映出呼吸道感染鲍曼不动杆菌占主导。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均不同程度耐药,对氨苄西林全部耐药;2013年度该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氨曲南的耐药率达到90%以上。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呈现上升趋势。结论该医院重症医学科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主要为呼吸道,该菌严重耐药,对碳氢酶烯类耐药最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HT5"SS〗了解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患者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情况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预防和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江苏省某医院ICU住院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情况及其耐药性进行调查。结果 从该医院ICU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63株鲍曼不动杆菌,分属63例患者的标本,含泛耐药菌株29例,占分离菌株的74.6%。有85.7%的鲍曼不动杆菌分离自痰液标本,主要感染部位为下呼吸道,其次是菌血症和泌尿道感染。所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复方新诺明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低,对头孢类抗菌药物和氨曲南耐药率均高于90%。结论 该医院I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和菌血症最为多见,多数送检样本中出现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菌株,患者间存在交叉感染可能,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治疗的同时需加强消毒工作。  相似文献   

11.
王世英 《护理研究》2006,20(17):1561-1561
近年来,医院感染愈来愈引起人们广泛的重视。重症监护病房由于病人病情危重、住院时间长、有创机械通气及侵入性治疗多等,成为医院感染的高发区。因此研究重症监护病房感染菌株,对有效预防和治疗重症监护病房细菌感染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重症监护病房中,鲍曼不动杆菌定植较快,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由于其高度的耐药性常引起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流行,后果十分严重[1]。现将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情况及治疗护理措施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EICU病人构成2004年1月—2004年12月共收治167例,其中各种…  相似文献   

12.
陈变草  丁培玲 《护理研究》2008,22(15):1356-1357
[目的]了解新生儿医院感染现状,以加强前瞻性监控,减少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方法]采取前瞻性监测结合回顾性调查,总结近3年来我院新生儿医院感染情况.[结果]发生医院感染105例,2004年、2005年、2006年感染率分别为:7.93%、6.34%、5.24%.[结论]加强前瞻性监测并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院内获得性细菌感染临床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明确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院内获得性细菌感染的病原分布概况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指导临床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方法:自2005年1月-2008年12月,对我院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院内获得性细菌感染及其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院内获得性细菌感染,其中G-菌占46.95%,G+菌占29.89%,真菌占22.56%;G-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西菌、克雷伯菌属菌株,G-杆菌仍对亚胺培南保持着较高的敏感率。G+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属菌株,万古霉素保持着对革兰阳性感染菌100%的抗菌活性。结论:根据细菌病原学及抗菌药物敏感性的临床资料,合理选择经验性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的出现。  相似文献   

14.
随着医院感染研究的深入,医院感染的病原体随年代不同而变化,假单胞菌属在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日渐突出,为了提高对假单胞菌属医院感染高度重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总结分析110例假单胞菌医院感染,并对其进行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张晓春  沙丽 《护理研究》2006,20(28):2590-2591
真菌已经成为院内获得性感染的重要病原菌。美国医院内感染监测系统(NNIS)的研究表明,1980年—1990年的10年间院内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增加了2倍,1/4~1/2的念珠菌血症发生在ICU,其中以外科ICU病人的发生率增加最明显,约增加了124%。在1990年—2000年系统性真菌感染在全世界范围内明显增多。在2000年念珠菌血症是血液系统感染第4大死亡原因,估计病死率30%~40%[1]。另有美国ICU脓毒血症病人的统计资料表明系统性真菌感染使ICU病人病死率危险增加了2.9倍[2]。ICU病人由于多经历重大手术及严重的身体创伤,均损害身体免疫系统而导致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16.
老年住院病人安全问题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老龄化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住院的老年病人逐渐增多,老年人因身体各器官功能及应急反应与免疫能力日趋下降和衰退,由于老年人生理机能退化、机体的总体功能下降,加之老年病人慢性病多、病程长、病情重、用药复杂等特点,使得影响老年病人安全的危险因素大大增加,成为老年病人疾病康复的极大障碍.总结分析导致老年病人安全问题的各类因素,有针对性地加强安全管理措施,从而更有效地预防老年病人各类意外发生,降低疾病的潜在风险,能更有效地提高老年病人的护理安全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脐部感染的临床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许同梅  倪月 《护理研究》2006,20(11):2969-2970
脐炎是新生儿感染、败血症的主要感染途径,由于新生儿各器官、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对新生儿的健康危害较大。为了解我院母婴同室新生儿脐炎的发病情况,探讨干预措施,对1998年1月-2004年12月母婴同室出院的新生儿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18.
ICU患者院内深部真菌感染情况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ICU患者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情况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129例患者的病历资料以及护理记录,总结ICU患者院内深部真菌感染原因、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结果ICU真菌感染的部位前三位是泌尿道(50.66%)。呼吸道(29.61%)和血(7.69%),菌株种类是白色念株菌占首位。结论规范护理操作,加强无菌观念,防止交叉感染对降低ICU深部真菌感染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20.
许同梅  倪月 《护理研究》2006,20(32):2969-2970
脐炎是新生儿感染、败血症的主要感染途径,由于新生儿各器官、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对新生儿的健康危害较大。为了解我院母婴同室新生儿脐炎的发病情况,探讨干预措施,对1998年1月—2004年12月母婴同室出院的新生儿进行调查。1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我院母婴同室1998年1月—2004年12月所有出院新生儿5547例,发生脐部感染51例,其中男30例,女21例;剖宫产24例,产钳助产1例,自然分娩26例;早产2例,其余均为足月产;2例体重<2500g,51例平均体重3406g;患儿平均住院7.3d,均痊愈出院。1.2方法1.2.1调查方法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由受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