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0):2207-2208
我院2004-01~2006—12共分娩7357例,其中过期妊娠179例,发生率为2.43%(179/7357)。现分析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初产妇139例,经产妇40例,年龄20-41岁;孕周42-42^+6周149例,≥43周30例。诊断标准:过期妊娠、羊水过少、胎儿窘迫、巨大胎儿、新生儿窒息等的诊断标准均按现行教科书。  相似文献   

2.
对我院2004-2006年多胎妊娠相关因素与妊娠结局98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年龄21~38(平均26.52)岁,分娩孕周32~40(平均36.28)周;经产妇5例,余为初产妇;双胎96例,三胎2例;有家族史35例(35.7%),孕妇合并盆血63例(63.7%);孕妇合并妊高征56例(57.1%),早产49例(50%);  相似文献   

3.
我院1992~2002年双胎分娩总数为389例,其中双胎妊娠中1胎死亡12例。发生率为3.1%,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妊娠结局。方法将1996年1月-2006年7月102例双胎妊娠产妇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及剖宫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孕龄〈37周时,阴道分娩组显著高于剖宫产组(P〈0.01),孕龄≥37周时,阴道分娩组显著低于剖宫产组(P〈0.01);产后出血率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剖宫产组新生儿体重≥2500g者显著高于阴道分娩组(P〈0.01);第一胎儿出生后新生儿窒息率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第二胎儿出生后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组显著低于阴道分娩组(P〈0.01)。结论孕龄≥37周,胎儿体重≥2500g,则以剖宫产为宜。正确选择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将有助于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5.
王翠  柴福华 《现代护理》1999,5(9):74-75
健产素有选择性兴奋于官平滑肌的作用。适当剂量能刺激并增强妊娠子宫的节律性收缩,促进子宫颈的成熟[‘]。对妊娠晚期择期分娩者,应用催产江素脉点滴引产,作用快,成功串高,副作用小。我院自1997年7月至1998年6月共引产530例,成功473例,失败57例,现报道如下。1临廉资料530例产妇,均为头位,年龄21~39岁,平均30岁。初产妇484冽,经产妇46例。其中胎膜早破185例(孕36周~41周),过期妊娠(>42周)60例,妊高征38例(37~38周),双胎6例(36~38周),单纯性计划分娩241例(37~41周)。2方法将催产素2.5~5u加人5%葡萄糖溶…  相似文献   

6.
万日明 《华西医学》2010,(8):1546-1548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剖宫产指征构成比、临床处理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对2000年1月-2009年8月321例双胎妊娠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①A组第1胎儿为头位,191例双胎妊娠剖宫产指征首位为社会因素,其次为妊娠并发(合并)症、瘢痕子宫;B组第1胎儿为非头位,65例双胎妊娠剖宫产指征首位为单纯臀位因素(包括肩先露),其次为妊娠并发(合并)症、瘢痕子宫。②平均分娩孕周(36±4)周,剖宫产256例占79.75%,经阴道分娩65例占20.25%。③剖宫产组新生儿体重≥2500g者高于阴道分娩组;两组第1胎儿新生儿窒息率比较无差异,第2胎儿经阴道分娩者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剖宫产术者。校正孕周影响后,不同分娩方式间新生儿评分无差异。④〈33孕周的双胎妊娠以阴道分娩为主,占83.33%;≥33孕周的双胎妊娠剖宫产率明显高于阴道产率。不同分娩方式的产后出血率无差异。结论双胎妊娠不是剖宫产的手术指征,孕期须加强监护管理,正确选择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将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与比较硬膜外(EA)与腰硬联合阻滞(CESA)用于双胎合并妊娠高血压疾病剖宫产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双胎妊娠合并妊娠高血压疾病拟行剖宫产术产妇3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Ⅰ组采用EA,Ⅱ组采用CESA。观察麻醉效果、起效时间等。结果:(1)麻醉效果:Ⅰ级,Ⅰ组4例(26.7%),Ⅱ组14例(9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起效时间:Ⅰ组(14.6±2.8)min,Ⅱ组(4.6±1.8)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ESA用于双胎合并妊娠高血压疾病剖宫产术麻醉效果良好,起效快,且便于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经阴道分娩的母婴安全性,为双胎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提供更多参考。方法:收集双胎妊娠选择经阴道试产的孕产妇63例,对母婴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3例双胎妊娠阴道试产产妇中,成功阴道分娩者55例,阴道分娩成功率87.3%,其中9例经产妇,阴道试产均成功。55例阴道分娩产妇中,孕28~33 +6周39例,34~36+6周11例,37周以上5例,孕周越小,阴道分娩成功率越大;55例成功经阴道分娩产妇中,胎方位为头/头位32例。头/臀位23例。产后出血率9例。阴道分娩新生儿110例,发生窒息16例,新生儿窒息率14.5%。孕周<34周新生儿窒息率13.6%(15/110),孕周≥34周新生儿窒息率0.9%(1/110),孕周<34周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于≥34周的新生儿(P<0.05);第1新生儿窒息发生率3.6%(2/55),第2窒息发生率25.5%(14/55),第2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于第1新生儿(P<0.01)。结论:双胎妊娠绝非阴道试产的禁忌,分娩方式应根据孕周、胎方位、孕妇的孕产次情况等综合判断,制定个性化的分娩计划,阴道试产过程中加强评估与监护,提高双胎妊娠经阴道分娩的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 1.1 双胎妊娠发生率我院1993-01~2002-10双胎妊娠分娩104例,同期妊娠总数13781例,双胎妊娠占同期住院分娩总数7.55‰,其中双卵双胎29例占双胎妊娠27.91%,单卵双胎75例占双胎妊娠73.09%.  相似文献   

10.
10年间双胎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附20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及探讨双胎妊娠的并发症及处理,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间204例双胎妊娠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单胎妊娠进行对比。结果:我院10年间双胎妊娠发生率为9.42%;妊高征发生率为31.86%,比单胎高近5倍,早产发生率为56.37%,比单胎高近8倍;围产儿死亡率为73.53‰,比同期围产儿死亡率11.3‰明显升高。本文就我院比胎采取的促健及治疗措施进行了总结。结论:应加强对双胎妊娠孕期监护,积极预防和治疗妊娠并发症,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异位妊娠误诊4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易裕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8):4388-4389
目前,异位妊娠发生率逐年上升,延误诊治轻则增加患者的痛苦,重则危及生命。我院2002年至今共收治异位妊娠141例,误诊42例,现作一回顾性总结,探讨其误诊原因及减少误诊的方法。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年龄19~41岁,已婚37例,未婚5例。其中有停经史31例(73.8%),腹痛37例(88.1%),不规则阴道流血18例(42.8%),肛门坠胀20例(47.6%),休克7例(16.6%)。  相似文献   

12.
1.1 对象 自2000年10月~2002年10月我院产科住院分娩2300人,诊断为妊娠性高血压84例,其中轻度30例,中度20例;先兆子痫20例,子痫14例(产前10例,产后4例)。妊娠性高血压发病率为3.6%。年龄18~35a,平均年龄23a;起病孕周:26~30w5例,31~36w35例,38w以上44例;初产妇55例,经产妇29例,双胎妊娠8例。  相似文献   

13.
宫内节育器因其手术简便、可逆,避孕措施稳定、持久,已被我国广大育龄妇女所采纳。因此,人们愈加关注其并发症的发牛.尤其是带节育器异位妊娠时。但宫内节育器与异位妊娠之间的关系仍无定论。本文对带器异位妊娠的病例作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间的关系。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1988~1996年共收治异位妊娠497例,其中带器异位妊娠121例(24.35/);年龄26~42岁,平均33.96岁。】.2孕、产史121例均有孕史,其中孕5次1例(O.83%),孕4次4例(3.31%),孕3次24例门9.83%),孕2次59例(48·76%),孕1次33例(2727%);除…  相似文献   

14.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26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及对产妇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我院3年来266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孕妇住院分娩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阴道试产22例,阴道分娩14例,成功率为63.64%,发生先兆子宫破裂2例,占9.09%。再次剖宫产252例,占95.45%,发生不完全性子宫破裂5例,占1.98%。再次剖宫产产后出血率(6.35%)及量(≥1500ml,1.19%)均高于首次剖宫产组(5.21%,0.87%)、阴道组(3.82%,0.03%)(P〈0.05,P〈0.01)。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前置胎盘发生率(2.65%)显著高于非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组(0.52%)(P〈0.01)。结论单纯剖宫产史不能作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的指征,符合试产条件者,严密监护下可阴道试产,以降低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及前置胎盘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切除术后肌瘤复发的危险因素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1999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行子宫肌瘤切除术且有随访资料的198例患者,分析其中术后妊娠者的妊娠结局。结果:平均随访30.9个月,复发73例(36.87%),复发时间距手术平均为23.1个月。复发者中术后随访〈6个月和≥6个月的患者分别为4例(2.02%)和69例(34.85%)。术中发现肌瘤个数〈2和≥2的复发患者分别为18例(9.09%)和55例(27.78%);年龄、妊娠分娩史、子宫肌瘤家族史、术前症状、合并症、手术方式、肌瘤部位、术后病理与复发无相关性(P〉0.05)。80例术前有生育要求患者中,术后自然受孕并完成分娩者56例(70%),仍然不孕者17例(21.25%),肌瘤复发24例(30%),术后有足月妊娠且子宫肌瘤复发的患者5例(6.25%)。结论:肌瘤个数、大小与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复发相关。子宫肌瘤切除术不影响术后受孕。术后有足月妊娠者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6.
73例双胎妊娠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胎妊娠为高危妊娠 ,双胎妊娠的并发症明显高于单胎妊娠 ,早产发生率及围产儿死亡率亦较高。本文就收治的73例双胎妊娠资料回顾性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发生率1998年1月~2001年6月本院收治双胎妊娠73例 ,占同期分娩总数5549例的12.9‰ ,双胎与单胎的发生率为1:75.01。1.2胎方位73例双胎胎方位分布见表表173例双胎胎方位分布胎位例数率 ( % )头/臀3142.47头/头2534.25臀/头1115.07臀/臀56.84头/横11.37合计731001.3分娩方式73例双胎妊娠中 ,剖宫产…  相似文献   

17.
凌新  杜敏 《中国综合临床》2007,23(9):845-846
目的比较不同保守治疗方法对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的病例资料,其中开腹保守性手术68例,腹腔镜保守性手术46例,药物保守治疗42例,比较3种方法的临床疗效和预后。结果开腹保守性手术、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及药物治疗的成功率分别为95.6%、93.5%及71.4%(P〈0.01);患侧输卵管通畅率分别为74.1%、71.0%及43.6%(P〈0.05);宫内妊娠率分别为62.9%、61、3%及34.4%(P〈0.05)。结论输卵管妊娠手术保守治疗效果较药物保守治疗好;尤其是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应为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18.
双胎妊娠的并发症多、早产率高、围产期死亡率高 ,故列为高危妊娠。本文就我院 1986至 2 0 0 2年 17年 2 30例双胎妊娠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来源与方法自 1986年 1月 1日至 2 0 0 2年 12月 31日 ,我院分娩总数 2 2 2 5 1人次 ,本文就其中双胎分娩 2 30例进行分析 ,并随机选择同期单胎分娩 5 10例临床资料与其进行对比分析。2 结果2 .1 双胎妊娠发生率17年间双胎妊娠发生率为 1:77,初产妇为经产妇的 2 .5倍 ,同期单胎妊娠初产妇为经产妇的 7倍 (6 .97∶1) ,这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有关。2 .2 孕期情况1) 早产率 (见表 1)。表 1…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双胎妊娠的并发症、存在的高危因素以及护理要点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45例双胎妊娠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护理要点。结果:45例产妇中12例阴道分娩,无产后并发症;33例剖宫产分娩,2例产后出血。90例胎儿中1例死胎,89例新生儿中4例孕周﹤32周的极低体重儿(体重﹤1500 g)自动出院,其余85例新生儿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双胎妊娠产前、产时、产后护理,对预防和降低双胎妊娠并发症及围产儿死亡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期并发症及分娩方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期并发症及最佳的分娩方式。方法:对182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分娩期并发症及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分娩期并发症:胎盘粘连15例占8.24%,前置胎盘10例占5.49%,胎盘植入2例占1.10%,子宫破裂4例占2.20%。(2)分娩方式:阴道分娩18例占9.89%,剖宫产164例占90.11%。结论: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在警惕子宫破裂的同时,也应重视胎盘附着的异常;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需慎重选择,如无剖宫产指征,应给予试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