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地佐辛联合右美托咪定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后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临床作用。方法:将62例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30例行瑞芬太尼复合麻醉,观察组患者32例在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基础上给予地佐辛联合右美托咪定。评估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疼痛程度、吗啡累积使用量及术后24 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提示无统计学差异。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降低,吗啡累积使用量及使用率明显减少(P<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内无呼吸抑制发生,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及寒颤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地佐辛联合右美托咪定能够从不同通路降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引起的患者术后痛觉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2.
徐西通 《河北医学》2014,(12):1979-1983
目的:探讨临床运用右美托咪定、地佐辛或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对开胸术患者恢复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ASA分级为Ⅰ或Ⅱ级的开胸术患者192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四组,每组48例。分组为0.60mg/kg的右美托咪定组( DE组)、0.12mg/kg的地佐辛组( D组)、等剂量的右美托咪定+等剂量的地佐辛组( DED组)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对照组( C组)。 DE组、DED组于麻醉诱导前15min时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 D组、DED组至关胸手术开始时静脉注射地佐辛。对照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15min,关胸手术开始时静脉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麻醉前( T0)、气管拔管后5min(T1)、10min(T2)、20min(T3)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并同时观察四组患者恢复期躁动、镇静程度及其不良反应。结果:运用SPSS19.0软件统计分析得知,四组患者在T0时SBP、DBP、HR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与C组比较,DE组、D组和DED组的T1-T3时的高血压,心动过速情况有显著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C组比较,DE组、D组和DED组的躁动程度及其发生率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E组和D组比较,DED组的躁动程度及发生率显著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在全麻恢复期均没有出现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论:右美托咪定、地佐辛或联合使用右美托咪定和地佐辛均可降低开胸术患者恢复期的躁动程度,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但联合用药可更好预防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更具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与地佐辛预防椎管内麻醉后寒战反应的效果。方法:择期椎管内麻醉下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手术的骨科患者90例,随机分为D组(右美托咪定0.5 μg/kg)、Z组(地佐辛0.1 mg/kg)及C组(0.9%氯化钠注射液),各3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L2~3腰硬联合麻醉,麻醉平面固定后,微量注射泵输注相应药物。观察麻醉后寒战反应及分级、氧饱和度情况,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记录患者麻醉平面固定后(T0)、药物泵注结束时(T1)、手术开始30 min(T2)和60 min(T3)及手术结束(T4)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Ramsay镇静评分。结果:D、Z、C组的寒战分级以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和Z组在T3和T4时间点的HR均较C组降低(P<0.01);3组间T0~T4MA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镇静效果在T1~T4时间点均优于Z组和C组(P<0.01),且无过度镇静现象。结论:右美托咪定既能有效降低椎管内麻醉后寒战的发生率,又具备良好的镇静作用,且不增加麻醉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陕西医学杂志》2019,(10):1289-129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联合舒芬太尼与Dex联合地佐辛在胶质瘤(GL)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其术后镇痛、唤醒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GL手术患者90例作为实验对象,按照住院号排序后取随机数字排序前45例为A组,后45例为B组,其中A组行Dex联合舒芬太尼镇痛,B组患者则行Dex联合地佐辛镇痛,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唤醒时间,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Ramsay镇静评分评估两组患者术后6 h、12 h、24 h时的疼痛、镇静情况,同时测定各时段患者血清中致痛物水平变化。结果:B组患者术后唤醒时间明显短于A组时间(P<0.05);术后24 h、48 h A组和B组血清致痛因子水平均发生明显变化(P<0.05),其中术后各时段B组5羟色胺水平明显高于A组,P物质水平明显低于A组(P<0.05);术后24 h和48 h,A组VAS评分明显高于B组。术后12 h、24 h和48 h时,B组患者Ramsay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A、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L手术治疗时采用Dex联合地佐辛可以更好的抑制血清致痛因子产生,镇痛、镇静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雷梅英  王永洪  陆辉 《当代医学》2021,27(30):50-52
目的 探究地佐辛与右美托咪定复合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麻醉中对患者术后疼痛、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400例乳腺癌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空白组、对照A组、对照B组和研究组,每组100例.对照组A组在手术结束前15 min应用地佐辛,对照组B组在麻醉诱导前应用右美托咪定,研究组在麻醉诱导前应用右美托咪定,手术结束前15 min前应用地佐辛,空白组手术结束前15 min应用0.9%氯化钠溶液.比较4组临床恢复效果、疼痛评分及免疫功能变化.结果 4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躁动评分低于空白组、对照A组、对照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研究组CD4+、CD4+/CD8+均高于空白组、对照A组、对照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D8+低于空白组、对照A组、对照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即刻拔管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拔管后30 min,研究组疼痛评分低于空白组、对照A组、对照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与地佐辛复合用药,可有效降低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躁动评分及疼痛评分,提高免疫功能,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地佐辛复合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患者机体疼痛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行阑尾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在常规镇痛的基础上予以地佐辛镇痛,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右美托咪定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镇痛效果、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剂量氯胺酮联合右美托咪定对瑞芬太尼麻醉后疼痛的缓解效果。方法 96例行胸部手术的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瑞芬太尼麻醉,对照组予右美托咪定预防术后早期疼痛,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小剂量氯胺酮。比较两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术后2、4、12及24 h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评价疼痛情况,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差异均无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2、4、12及24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联合右美托咪定对瑞芬太尼麻醉后术后早期疼痛的发生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使患者更舒适安全的度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ERCP的患者,随机分为DD组和PR组,每组30例。DD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麻醉。PR组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记录诱导前(T0)、诱导后(T1)、进镜时(T2)、手术操作时(T3)、清醒时(T4)的MAP、HR、RR、SpO2和BIS,记录苏醒时间、清醒时间和不良反应。在诱导前(T0)、术中(T3)和术后2 h(T5)采集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浆皮质醇水平。结果:在 T1、T4,MAP 和 HR在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DD组的MAP和 HR 更平稳。在 T1~T4,DD组 SpO2和 RR 显著高于PR组(P<0.0 5)。各时点BIS值在DD组和PR 组间无显著差异(P >0.0 5)。DD 组的苏醒时间和清醒时间显著短于 PR(P <0.05)。PR 组的呼吸抑制和术后躁动的发生率显著高于 DD 组(P <0.05)。在T3、T5时,DD组患者血浆皮质醇水平均显著低于 PR 组(P <0.0 5)。结论:两种麻醉方案均能满足ERCP的麻醉要求,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发生呼吸抑制更少,血流动力学更稳定,苏醒更快更平稳,更适合ERCP的麻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地佐辛复合右美托咪定在开胸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行择期开胸手术患者96例,随机分为A、B、C组,每组32例,全部患者手术结束后,A组患者给予芬太尼+地佐辛+托烷司琼镇痛;B组患者给予氟比洛芬酯+地佐辛+托烷司琼镇痛;C组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定+地佐辛+托烷司琼镇痛;对3组患者术后2、4、8、24、48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Ramsay镇静评分进行观察记录,并对3组患者术后24 h内单次自控镇痛(PCA)平均按压次数及头晕、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B组和C组患者术后2、4、8 h的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5),且C组患者术后2、4 h的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B组和C组患者术后2 h的Ramsay镇静评分显著高于A组(P<0.05),而术后4、8、24 h的Ramsay镇静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5)。B组和C组患者术后24 h内的PCA平均按压次数显著低于A组(P<0.05),而C组患者术后24 h内的PCA平均按压次数显著低于B组(P<0.05)。B组和C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右美托咪定应用于开胸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较好,较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或芬太尼使用剂量更少,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对瑞芬太尼麻醉后急性疼痛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ASAⅠ~Ⅲ级腹部大中手术全麻病人80例,随机双盲分为三组:Ⅰ组35例(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注射氯胺酮0.5mg/kg、术中复合右美托咪定),Ⅱ组35例(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注射氯胺酮0.8 mg/kg、术中复合右美托咪定),Ⅲ组10例(对照组)。结果三组病例麻醉苏醒期指标无统计学差异,说明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对病人麻醉苏醒影响不大;瑞芬太尼麻醉后NRS评分,Ⅰ、Ⅱ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两组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对瑞芬太尼麻醉后急性疼痛均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用于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Ⅰ级择期全麻下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90例,均采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术后行PCIA。随机分为地佐辛组(Ⅰ组)、低剂量地佐辛组(Ⅱ组)、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组(Ⅲ组),每组30例。PCIA配方:Ⅰ组为地佐辛0.8mg/kg+托烷司琼5mg,Ⅱ组为地佐辛0.5mg/kg+托烷司琼5mg,Ⅲ组为地佐辛0.5mg/kg+右美托咪定200!g+托烷司琼5mg,3组均加盐水稀释至100ml,镇痛持续量2ml/h,单次负荷剂量2ml,锁定时间15min。记录两组PCIA后1h(T0)、2h(T1)、6h(T2)、12h(T3)、24h(T4)、48h(T5)各时点的疼痛VAS评分和Ramesay镇静评分,48h内患者自控按压次数以及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抑制、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价患者对术后镇痛的总体满意度。结果:3组患者均取得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但在T2Ⅱ级择期全麻下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90例,均采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术后行PCIA。随机分为地佐辛组(Ⅰ组)、低剂量地佐辛组(Ⅱ组)、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组(Ⅲ组),每组30例。PCIA配方:Ⅰ组为地佐辛0.8mg/kg+托烷司琼5mg,Ⅱ组为地佐辛0.5mg/kg+托烷司琼5mg,Ⅲ组为地佐辛0.5mg/kg+右美托咪定200!g+托烷司琼5mg,3组均加盐水稀释至100ml,镇痛持续量2ml/h,单次负荷剂量2ml,锁定时间15min。记录两组PCIA后1h(T0)、2h(T1)、6h(T2)、12h(T3)、24h(T4)、48h(T5)各时点的疼痛VAS评分和Ramesay镇静评分,48h内患者自控按压次数以及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抑制、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价患者对术后镇痛的总体满意度。结果:3组患者均取得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但在T2T5各时点,Ⅰ组、Ⅲ组的VAS评分、Ramesay评分明显优于Ⅱ组(P<0.05);48h内自控按压次数Ⅱ组明显多于Ⅰ组和Ⅲ组(P<0.05);3组均未出现呼吸抑制、皮肤瘙痒,Ⅰ组恶心呕吐、嗜睡的发生率较Ⅱ组和Ⅲ组高(P<0.05)。Ⅲ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用于术后PCIA,可降低地佐辛用量而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少,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脏手术在采用瑞芬太尼+右美托咪定麻醉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行心脏手术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瑞芬太尼+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瑞芬太尼进行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及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瑞芬太尼使用量。结果观察组的麻醉效果良好率(93.33%)明显好于对照组的(66.67%),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拔管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的Ramsay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HR、MAP都高于对照组的HR、MAP,观察组患者瑞芬太尼用量显著低于试验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进行心脏手术时采用瑞芬太尼+右美托咪定麻醉的效果较好,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廖琼  张红 《河北医学》2015,(3):389-392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地佐辛及其二者联合对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躁动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及C组各30例,A组应用右美托咪定、B组应用地佐辛、C组应用右美托咪定及地佐辛,观察并记录三组患者麻醉前(T0)、气管拔管后5min(T1)及气管拔管后10min(T2)时间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同时观察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入液体量等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T0时间点SBP、DBP及HR相似,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及B组患者T1、T2时间点SBP、DBP及HR相似,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患者T1、T2时间点SBP、DBP及HR较A组及B组更稳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苏醒期均未发生中度躁动、过度镇静和苏醒延迟,发生轻度躁动A组9例、B组10例和C组2例,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和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能更有效的稳定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的血压及心率,降低躁动发生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三种麻醉方法,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 ESD 的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组(DD 组)、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PR 组)、全麻组(GA 组),每组20例。记录诱导前(T0)、诱导后(T1)、进镜时(T2)、手术操作时(T3)、清醒时(T4)的 MAP、HR、RR、SpO 2和 BIS 值,记录胃镜操作评分、苏醒时间、清醒时间和不良反应。在 T0、T3和术后2 h(T5)采集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浆皮质醇水平。结果:MAP 和 HR 在 T1、T4时,3组间差异显著,DD 组更平稳(P <0.05);在 T2、T3时,GA 组的 MAP 和 HR 显著低于其它两组(P <0.05)。在 T1~T3时,DD 组和 GA 组的 SpO 2显著高于 PR 组(P <0.05),在 T4时 DD 组 SpO 2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 <0.05)。DD 组和 PR 组在 T1~T4的 RR 较 T0降低,但 DD 组的 RR 显著高于 PR组(P <0.05)。各时点的 BIS 值在 DD 组和 PR 组间无显著差异(P >0.05);在 T1~T3,GA 组的 BIS 值显著低于其它两组(P <0.05)。GA 组和 PR 组术后躁动的发生率显著高于 DD 组(P <0.05),PR 组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 <0.05)。DD 组苏醒时间和清醒时间显著短于其它两组(P <0.05)。在 T3、T5时,DD 组和 GA 组患者血浆皮质醇水平均显著低于 PR 组(P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更少发生呼吸抑制,血流动力学更稳定,苏醒更快更平稳,可能更适合 ESD 的麻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预注射小剂量氯胺酮或右美托咪定对瑞芬太尼全身麻醉后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全身麻醉下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分为3组(n=20):分别在麻醉前30 min静脉输注生理盐水10 mL(Ⅰ组)、氯胺酮0.5 mg/kg(Ⅱ组)、右美托咪定0.5μg/kg (Ⅲ组)。3组患者均靶控输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和维持。患者在恢复室期间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进行疼痛评分,若VAS≥4分或者患者要求镇痛,静脉注射吗啡1 mg。记录从麻醉停药到第一次出现VAS≥4分的间隔时间,恢复室中注射吗啡后VAS降到4分以下所需的时间,术后15、30、45、60、90、120 min的疼痛评分、恢复室中静脉注射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Ⅰ组比较,Ⅱ组和Ⅲ组麻醉停药后第一次出现VAS≥4分的间隔时间均延长,静脉注射吗啡后VAS降至4分以下所需时间均缩短,恢复室中吗啡用量均减少,术后30、45、60、90、120 min的VAS评分均降低(P<0.05)。Ⅱ组与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注射小剂量氯胺酮或右美托咪定均可缓解瑞芬太尼全身麻醉后痛觉过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和瑞芬太尼在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手术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择期在支撑喉镜下行声带息肉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S组)、右美组(D组)和瑞芬组(R组)。D组在麻醉诱导前泵注0.6μg/kg右美托咪定,NS组和R组泵注等量生理盐水。观察记录诱导及术中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麻醉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NS组在气管插管和置入支撑喉镜后MAP和HR明显高于R组和D组(P<0.05);D组患者围拔管期的视觉模拟评分(vision analog score,VAS)明显低于R组(P<0.05);D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NS组和R组(P<0.05)。结论:在支撑喉镜声带息肉摘除术中,术前泵注0.6μg/kg的右美托咪定有助于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预给药对瑞芬太尼致术后疼痛与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全凭静脉全麻下腹部开腹手术及腹腔镜手术患者各80例,按右美托咪定使用剂量分为小剂量(0.2μg/kg)右美托咪定组(LDex组)、中剂量(0.6μg/kg)右美托咪定组(MDex组)和高剂量(1μg/kg)右美托咪定组(HDex组)及对照组各20例,对比各组瑞芬太尼用量、曲马多用量、机械性痛阈、VAS疼痛程度和Ramsay评分。结果开腹手术患者组的HDex组术后无需使用曲马多镇痛,腹腔镜手术组的MDex组和HDex组术后无需使用曲马多镇痛。开腹手术组和腹腔镜手术组机械性痛阈均与右美托咪定用量呈正相关(r=0.42、0.43,P〈0.05),开腹手术高剂量(1μg/kg)右美托咪定拔管后24h基本恢复正常,腹腔镜手术中剂量(0.61xg/kg)右美托咪定拔管后24h基本恢复正常。开腹手术组和腹腔镜手术组疼痛程度评分均与右美托咪定用量呈负相关(r=-0.39、-0.41,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开腹或腹腔镜手术时预给药均能减轻瑞芬太尼致术后疼痛感觉和痛觉过敏,并存在剂量依赖效应,开腹手术所需给药剂量高于腹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注射液对择期行经腹子宫切除患者术后VAS评分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收治的84例行子宫切除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给予对照组0.05 mg/kg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注射液镇痛,观察组0.1 mg/kg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注射液镇痛,术后12 h,统计对比两组VAS评分及舒适度。结果术后12 h,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经腹子宫切除术患者采用0.1 mg/kg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注射液镇痛,可减轻术后疼痛程度,提高舒适度。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