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根据纵行黑甲患者年龄、纵行黑甲宽度、发病部位等易于获得的量化临床指标,探索判断纵行黑甲良恶性质及其切除必要性的科学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0--2010年甲下恶性黑素瘤病例28例,2005--2010年良性纵行黑甲病例62例。统计学分析患者年龄、纵行黑甲宽度、发病部位等,总结良恶性纵行黑甲临床特征的差异,并利用Logistic回归、ROC方法探索可用于鉴别纵行黑甲良恶性质的临床指标。结果良性纵行黑甲与甲下恶性黑素瘤的确诊年龄中位数分别为23.0岁与52.5岁;发病年龄中位数分别为21.0岁与48.0岁;黑斑宽度中位数分别为3.0mm与15.0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累及拇指及拇趾的甲下恶性黑素瘤占所有甲下恶性黑素瘤的77.8%,累及拇指及拇趾的良性纵行黑甲占所有良性纵行黑甲的48.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用Logistic回归与ROC方法评价,发病年龄、确诊年龄及黑甲宽度对甲下恶性黑素瘤与良性纵行黑甲具有鉴别诊断价值。结论不是所有纵行黑甲一经发现就需立即实施有创诊治。发病年龄、确诊年龄、黑甲宽度及发病部位在良恶性纵行黑甲鉴别中有显著意义,且有可能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指导临床诊治。  相似文献   

2.
纵行黑甲是临床甲病中的常见病。其病因多种,包括生理性、药物性、外伤性、综合征以及甲下雀斑样痣、色素痣和黑色素瘤。临床特点为一个或多个指(趾)甲下灰色到黑色的纵行色素斑,伴或不伴甲板损害以及甲周哈钦森征。在皮肤镜下,纵行黑甲甲板、甲床及甲基质可见灰色、棕褐色及黑色的纵线、斑片。在病理上,纵行黑甲可分为黑素细胞活跃致色素沉着;甲下雀斑及雀斑样痣;甲下色素痣;甲下黑色素瘤四种,其病理表现不一。甲下黑色素瘤易误诊或者漏诊,影响治疗以及患者预后。现本文对近年的纵行黑甲文献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儿童纵行黑甲的皮肤镜特点,探索通过皮肤镜模式分析诊断儿童纵行黑甲的方法。方法收集2013年6月—2015年9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皮肤科的50例纵行黑甲患儿,分析其术前皮肤镜模式,对其中42例患儿行手术治疗,分析其术中皮肤镜模式。结果术前皮肤镜检查为灰色模式的8例患儿,均未行手术治疗,行手术治疗的42例患儿,术前甲板皮肤镜显示棕色条带的4例术中皮肤镜为棕色模式,组织病理证实为雀斑样痣。术前皮肤镜显示黑色条带的7例,术中表现为规则的棕色模式伴有色素球及色素斑,组织病理证实为甲母痣。术前显示规律的棕色线条组成的条带18例,术中皮肤镜为规则的棕色模式伴有色素球14例,规则棕色模式4例,组织病理分别证实为甲母痣和雀斑样痣。术前显示规律的棕色线条组成的条带伴色素球13例,术中皮肤镜为规则的棕色模式伴有色素球,组织病理证实其中12例为甲母痣,1例为黑素细胞活化。结论术前及术中皮肤镜检查及模式分析对儿童纵行黑甲的诊断具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儿童Hutchinson氏征阳性纵行黑甲的临床、皮肤镜及组织病理学特点,探索判断该类儿童纵行黑甲的性质及其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于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Hutchinson氏征阳性纵行黑甲患儿的临床表现、皮肤镜和组织病理学特点。结果 32例患儿的平均年龄4岁6个月;男22例,女10例;平均病程2.5年。皮损部位:手指23例(其中8例发生于拇指),足趾9例,拇趾4例。Hutchinson氏征阳性部位:甲皱襞19例,甲下皮10例,二者皆有3例;黑素颗粒增多20例,色素痣12例,雀斑样痣3例。色带宽度≥3mm者22例。16例皮肤镜下见均一条带上伴规则的线状结构,12例同时伴规则线状结构和点球状结构,棕色及黑色均质模式分别为3例和1例。甲母质皮损组织病理示甲母痣27例,雀斑样痣5例。结论儿童期纵形黑甲多为黑素细胞良性增殖性病变,部分患儿需活检或手术方法确诊,以上临床特征和皮肤镜特点有助于诊断和随访。成人纵行黑甲有恶性风险的Hutchinson氏征,对儿童纵行黑甲的指导意义不明,尚需扩大样本量论证和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纵行黑甲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43例纵行黑甲切除/活检术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学特点。结果 243例患者中,甲黑素细胞活化113例,甲母痣(良性黑素细胞增生)62例,甲黑素瘤42例,其他26例。甲黑素瘤临床表现多样,可以为褐色、黑色或不均一条带,第一指(趾)甲为最常见的甲黑素瘤发病部位,而多个甲受累为甲黑素瘤的保护因素。结论对纵行黑甲应仔细评估,临床评估有疑问或皮损变化的情况下,应及时进行指甲活检以除外甲黑素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下色素痣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西京医院全军皮肤病研究所2003-2009年诊断的15例甲下色素痣患者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点.结果:15例患者年龄均<25岁,其中男6例.女9例.发生于指甲14例,发生于趾甲1例,各指(趾)间病甲分布无明显差异.12例表现为界限清楚,颜色均一的甲黑线,3例表现为全甲黑变.有1例患者为复发性甲色素痣.组织病理资料显示14例患者表现为交界痣,1例为混合痣,未发现单纯皮内痣患者.甲色素痣表现为以甲母质为中心的黑素细胞增生,细胞呈单个分布或聚集成巢,多位于近基底层部位.混合痣真皮内可见少量界限清楚的细胞巢.色素痣细胞形态均一,细胞核小,无典型核分裂象,树状突不明显,多产生较细腻的色素颗粒.结论:甲下色素痣是发生在甲母质及甲板部位的良性色素痣,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临床以颜色均一、界限清楚的甲黑线或弥漫性黑甲为主要表现.其组织病理特征多为交界痣.  相似文献   

7.
对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我院皮肤科门诊临床诊断为光线性角化病(AK)和鲍恩病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示组织病理确诊AK和鲍恩病分别为93例和62例,临床诊断与组织病理报告均AK和鲍恩病患者分别为50例和29例,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4%和50%。AK与鲍恩病在临床诊断上易误诊为脂溢性角化病(21例)和基底细胞癌(11例)。AK好发部位为头面部(94%),鲍恩病则好发于躯干(52%)。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分析141例临床误诊为黑素瘤的病例,提高疾病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第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2001年11月至2019年9月病理数据库中141例临床初诊为黑素瘤但经组织病理检查排除黑素瘤诊断的患者临床及组织病理资料。结果 误诊为皮肤黑素瘤141例,男64例,女77例,误诊时中位年龄51岁,平均病期103.4个月。皮损主要表现为斑片、丘疹,颜色以黑色为主,组织病理诊断包括色素痣35例,基底细胞癌 29例,脂溢性角化病15例,鲍恩病 7例,甲黑素斑6例,表皮囊肿5例,汗孔瘤、出血及皮肤纤维瘤各4例,其他32例。结论 临床部分疾病表现有黑素瘤特征,容易误诊,需掌握其临床特征,积极进行皮肤镜、皮肤组织病理等辅助检查明确诊断,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9.
黑甲主要表现为甲板内纵行的黑色或棕色条带。甲下出血、感染、药物、良性黑素细胞增生以及黑素瘤等多种原因均可造成黑甲的出现,其中临床预后最差也最值得临床医生关注的就是甲单位的黑素瘤。如何将甲良性病变与甲黑素瘤区分开来,避免甲黑素瘤的误诊、漏诊,是临床医生诊断的重点与难点。近年来,皮肤镜的应用以及相关活检技术给黑甲的诊断及早期治疗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下黑素瘤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西京医院皮肤科2003—2009年间诊断的22例甲下黑素瘤患者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点。结果:全部患者均为成人,其中男9例,女13例。发生于拇指9例,示指5例,发生于第一趾4例,发生于其他指(趾)4例。16例出现甲周皮肤颜色变黑,10例表现为甲板毁损或溃疡、结节性损害,6例为单纯甲黑线或黑甲。组织病理资料分析结果表明10例为原位黑素瘤,12例为浸润性黑素瘤。结论:甲下黑素瘤好发于成年人,尤其是中老年患者,拇指、示指以及第一趾是其好发部位。早期甲下黑素瘤表现为皮损较宽、颜色不均的甲黑线或弥漫性黑甲,晚期甲下黑素瘤累及甲周皮肤,或形成结节溃疡性损害。甲下原位黑素瘤表现为甲母质或甲床部位单个黑素细胞增生,黑素细胞位置较高(基底层以上),核染色质深,细胞树突明显,合成颗粒较粗大的黑素。甲下浸润性黑素瘤累及真皮内,呈浸润性生长,细胞异形性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儿童纵行带状黑甲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住院进行甲下黑斑切除术的3个月~12岁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术后随访.结果:42例患儿中,3岁以内发病31例.病理示痣细胞者30例,只有色素颗粒而无痣细胞者12例.结论:儿童纵行黑甲多数发生于3岁以前,以良性黑素细胞增殖最多见.  相似文献   

12.
20甲扁平苔藓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11例20甲扁平苔癣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11例20甲扁平苔癣患者的临床资料、真菌学和组织病理检查进行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11例患者中男6例,女5例,平均年龄27.9岁,均表现为20指趾甲全部受累,真菌镜检、培养均阴性,经组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甲扁平苔癣。结论:甲扁平苔癣好发年龄为青少年和40~60岁,无性别差异。单独发生于甲部,特别是20甲受累的扁平苔癣十分少见,容易误诊,确诊需要组织病理活检。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甲病种类繁多,近年其诊断与治疗取得一些进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如纵行黑甲、罕见的甲单元特异性肿瘤、甲营养不良等。纵行黑甲存在黑素瘤可能,而活检与手术本身是肢端黑素瘤的诱发因素,因此是否手术以及如何把握手术原则很重要。此外,在诊疗过程中应结合年龄、临床评估、皮肤镜表现以及病理检查进行评估,最终做到恶性黑甲不漏诊,良性黑甲不畸形。临床上对特发于甲单元的少见肿瘤临床表现和病理学特征的总结较少,诊断难度高,尤其甲母质细胞癌和甲鞘癌属恶性肿瘤,损害大,本文重点描述从而提醒临床医生避免漏诊。甲营养不良病因复杂,由炎症性疾病导致的甲营养不良可选用局部或系统药物治疗,而由遗传、足趾畸形、行走姿势不当、机械性损伤、甲沟慢性炎症导致的各种甲畸形则需进行物理或手术矫正。本文将对这几种甲病诊疗中存在的挑战和相应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比较临床常见黑甲性疾病的皮肤镜表现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7月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行皮肤镜检查的4种常见黑甲皮损皮肤镜图像特征。结果 共纳入266例黑甲性皮损,其中甲黑素瘤64例(24.1%),甲母痣52例(19.5%),甲下出血89例(33.5%),甲真菌病61例(22.9%)。甲黑素瘤及甲母痣多发于指甲,甲黑素瘤发生于拇指甲的比例高(62.8%),甲母痣则更多发生于2 ~ 5指甲(73.9%);甲下出血及甲真菌病多发于趾甲,其中甲下出血51例(57.3%),甲真菌病46例(75.4%)。甲黑素瘤好发于40岁以上患者(49例,76.8%),其余3组疾病则多见于40岁以下患者。甲黑素瘤皮肤镜表现主要为纵向规则条带(35例,54.7%)或不规则条带(25例,39.0%),87.5%的病例色素带宽度大于3 mm, 36例(56.3%)Hutchinson征阳性, 15例(23.4%)破溃,颜色以黑褐色为主;甲母痣表现为单一规则色素带结构(52例,100%),36例(69.2%)色素带宽度小于3 mm,26例(50%)Hutchinson征阳性,无破溃病例;甲下出血表现为弥漫性斑疹(74例,83.1%),85例(95.5%)见暗红色或黑色出血小球结构;黑甲性甲真菌病表现为黑褐色纵向不规则条带(54例,88.5%)。结论 皮肤镜下,甲黑素瘤可表现为纵向规则条带,条带宽幅大于3 mm,甲母痣多表现为纵向规则条带,甲下出血表现为弥漫性污斑,甲真菌病可表现为纵行不规则条带。皮肤镜可用于鉴别黑甲性皮损,为甲黑素瘤辅助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皮肤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及特点。方法收集和回顾性分析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皮肤科1991年~2010年经组织病理确诊的皮肤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共统计1333例皮肤恶性肿瘤患者,男女之比为1.26:1,其中基底细胞癌454例(占34.06%)、鳞状细胞癌235例(占17.63%)、鲍恩病136例(占10.20%)、恶性黑素瘤133例(占9.98%)、乳房及乳房外Paget病104例(占7.80%)。临床诊断与组织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2.4%,符合率最高的是乳房及乳房外Paget病(93.27%)。基底细胞癌主要发生于头面部和颈部,鲍恩病多见于躯干部位,恶性黑素瘤的主要发病部位在足跖。结论相对于国内外其他研究资料,重庆地区的皮肤恶性肿瘤发病情况具有一定的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介绍甲活检的取材方法,通过甲单位组织病理改变,为非真菌性甲病提供诊断依据.方法:对66例无任何皮肤、黏膜损害的非真菌性甲病患者,通过纵行甲活检手术取得标本,进行甲单位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根据甲单位组织病理改变诊断为:甲银屑病16例、甲扁平苔藓22例、甲非特异性湿疹样变22例、连续性肢端皮炎6例.结论:甲单位组织病理学检查对确定非真菌性甲病的发病原因非常重要.纵行甲活检手术较安全、损伤小、疼痛轻,不会引起甲部的严重畸形.  相似文献   

17.
报告3例手指鲍恩病。例1.患者男,80岁。右手无名指红斑、丘疹及脱屑2余年,疼痛2个月,误诊为乳房外Paget病。例2.患者男,88岁。左手中指红斑、斑块及糜烂10余年,误诊为基底细胞癌。例3.患者男,37岁。右手示指红斑、斑块、糜烂伴瘙痒2年,误诊为湿疹。3例患者皮损组织病理检查均表现为表皮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表皮全层细胞极性紊乱,可见核大深染的细胞,病理性核分裂象增多;真皮浅层可见不等量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浸润。3例患者均诊断为手指鲍恩病。  相似文献   

18.
正1 甲单位良性肿瘤及肿瘤样表现1.1 甲乳头状瘤(Onychopalilloma)甲乳头状瘤是来源于甲床和甲母质远端部分的良性肿瘤[1],甲乳头状瘤表现多样,无明显特异性,最常见的临床特征为纵行红甲,也可表现为纵行白甲、黑甲、裂隙状出血、远端甲下局灶性角化性团块、远端甲分离伴或不伴甲裂隙等(图1a)。皮肤镜表现:起源于甲半月均质的纵行条带(红色、白色、黑色),伴条带内有碎裂出血,甲远端游离缘可见V性凹口,其下方可见角化性团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在脂溢性角化病与鲍恩病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88例临床诊断为脂溢性角化病和18例临床诊断为鲍恩病的患者典型皮损做CLSM检查,然后取该处皮损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脂溢性角化病CLSM图像特征:全部有表皮脑回状结构,另有角蛋白充填的囊性包裹体,表皮突呈小梁状下延;基底层细胞排列呈条索状或放射状9例,基底层及真皮层可见折光性明亮的结构6例。鲍恩病CLSM图像特征:表皮中下层细胞灶状排列紊乱,体积较大,细胞形态不规则,有明显的异形,真皮浅层散在单个核细胞浸润。结论脂溢性角化病与鲍恩病在CLSM成像上有不同的特征性,CLSM可为二者的鉴别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60例鲍恩样丘疹病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鲍恩样丘疹病(BP)主要发生于生殖器部位,临床常呈多发性丘疹,病程良性,组织病理可呈原位癌样改变.现对我院近5年发现的60例BP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表现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