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的早期失功情况,并探讨MHD患者1年、2年AVF失功率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首次行AVF成形术的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128例,并观察这些患者2年内临床数据,根据AVF失功诊断标准及AVF通畅时间,将纳入患者分为1年内失功组、1年内非失功组、2年内失功组和2年内非失功组。回顾性探究不同时间失功组及非失功组各项临床资料的差异。结果 多因素COX回归显示:较低血红蛋白水平(OR=4.729,95%CI:1.108~20.188,P=0.036)、较低血小板水平(OR=0.980,95%CI:0.967~0.993,P=0.003)、较低血糖水平(OR=0.665,95%CI:0.449~0.986,P=0.042)、较高年龄(OR=1.051,95%CI1.001~1.102,P=0.044)、女性(OR=6.468,95%CI:1.458~28.689,P=0.014)是AVF 1年内失功的独立危险因素;较高年龄(OR=1.042,95%CI:1.001~1.085,P=0.046)、较低血红蛋白(OR=0.948,95%CI:0.912~0.986,P=0.007)水平、较低血小板水平(OR=0.986,95%CI:0.976~0.997,P=0.009)、较低血糖水平(OR=0.632,95%CI:0.419~0.953,P=0.029)是2年内AVF失功的独立风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Log-rank检验显示年龄≥60岁的患者AVF通畅时间明显短于<60岁的患者(χ2=6.253,P=0.012);女性患者AVF通畅时间明显短于男性患者(χ2=9.387,P=0.002)。结论 初次建立AVF时,女性、较高年龄、较低血红蛋白水平、较低血小板水平、较低血糖水平是ESRD患者AVF早期失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多普勒超声下前臂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的桡动脉钙化(radial artery calcification,RAC)情况以及对AVF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多普勒超声评估AVF的RAC程度并分组,记录超声功能参数。收集患者资料、化验结果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80例患者入组,102例(36%)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RAC。RAC与桡动脉直径(r=-0.333,P<0.001)、AVF血流量(r=-0.257,P<0.001)呈负相关,与短期AVF功能不良无明显相关性(r=-0.031,P=0.600)。不同钙化程度分组患者间桡动脉直径(H=38.861,P<0.001)、AVF血流量(H=24.035,P<0.001)存在显著差异。无钙化组患者桡动脉直径与轻、中、重度钙化组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Z=37.326、91.820、76.524,P=0.012、<0.001、<0.001),无钙化组的AVF血流量与中、重度钙化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0.696、59.501,P=0.024、<0.001),其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显示钙化组患者性别(χ^(2)=5.258,P=0.022),年龄(t=-1.975,P=0.049)、透析龄(Z=3.180,P=0.001)、吻合方式(χ^(2)=7.495,P=0.006)、糖尿病(χ^(2)=13.252,P<0.001)、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水平(Z=-2.022,P=0.043)较无钙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透析龄(OR=1.010,95%CI:1.004~1.016,P=0.001)、糖尿病(OR=3.101,95%CI:1.713~5.615,P<0.001)、高iPTH(OR=1.002,95%CI:1.000~1.004,P=0.033)水平是MHD患者发生RAC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RAC与短期AVF功能不良无明显相关性,但随着钙化程度的加重,桡动脉直径和AVF血流量会越低。经超声评估RAC及钙化程度具有良好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在自体动静脉内瘘(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AVF)血栓形成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浙江省台州医院肾内科2016年1月~2020年11月因AVF血栓形成接受超声引导下PTA治疗(PTA组)或开放性手术治疗(开放性手术组)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一般情况,手术相关情况及并发症,随访12月,观察第3、6、9、12月初级通畅率、次级通畅率。结果该研究共纳入125例AVF血栓形成患者为研究对象,PTA组共46例,开放性手术组共79例,手术前2组间血栓形成时间(t=0.315,P=0.753)、麻醉方式(χ^(2)=2.896,P=0.102)、手术时间(t=0.183,P=0.885)、AVF手术成功率(χ^(2)<0.001,P=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TA组治疗费用高于开放性手术组(t=8.660,P<0.001)。术后随访,PTA组和开放性手术组第3月、6月初级通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16、0.352,P=0.156、0.553);PTA组第9月、12月初级通畅率低于开放性手术组(χ^(2)=5.787、7.224,P=0.016、0.007);PTA组较开放性手术组手术后12个月次级通畅率无显著性差异(χ^(2)=0.186,P=0.667)。结论对AVF血栓形成患者,超声引导下PTA安全有效、创伤小、手术后恢复快、可重复性强,能够延长内瘘使用寿命,保护患者宝贵的血管资源,是治疗AVF血栓形成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ease,ESRD)患者首次血液透析时血管通路构成比,为透析前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计划性的自体动静脉内瘘(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AVF)通路的建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进行首次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的ESRD患者204例,分为AVF组(n=42)和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组(n=162)。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原发病及实验室指标等差异,分析首次透析使用CVC的影响因素。根据原发病情况将患者分为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组(n=82)和非DN组(n=122),分析比较2组患者初次透析原因、血管通路构成比及实验室指标等差异。结果初次透析患者中,AVF与CVC的使用率分别为20.59%与79.41%,AVF组的城镇居民患者占比高于CVC组(χ^(2)=7.380,P=0.007),职工医保占比及透析前eGFR水平高于CVC组(χ^(2)=3.999,P=0.046;Z=-2.017,P=0.044)。Logstic回归分析显示居住地(OR=0.341,95%CI:0.153~0.758,P=0.008)、医保类型(OR=0.488,95%CI:0.239~0.994,P=0.048)及糖尿病肾病(OR=3.076,95%CI:1.525~6.206,P=0.002)是患者首次透析使用CVC的影响因素。初次透析时,DN组患者AVF使用率高于非DN组(χ^(2)=10.369,P=0.001)。DN组血浆白蛋白水平及钙磷乘积均低于非DN组(Z=-2.274,P=0.023;Z=-1.790,P=0.073),血肌酐低于非DN组(Z=-3.524,P<0.001),eGFR高于非DN组(Z=-3.919,P<0.001)。结论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近3年初次透析血管通路以CVC为主,居住地及DN为主要影响因素。加强慢性肾脏病管理、提高计划性AVF通路建立的比例仍是目前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间期不同程度体质量增长对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失功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选取2009年1月~2019年1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治疗的患者577例,于2019年1月建立队列。收集患者入组前的临床资料,以患者2009年每次透析前体质量和干体质量计算每次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interdialytic weight gain,IDWG)并取平均值,观察指标为AVF失功。结果研究对象分为IDWG≤4%组和IDWG4%组,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控制2组混杂变量,共414例患者完成1:1匹配。匹配前后IDWG4%组AVF失功率均高于IDWG≤4%组[34.2%比65.8%,χ~2=5.718,P=0.017;14.5%比22.7%,χ~2=4.611,P=0.032];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3.393,95%CI:1.861~6.184,P0.001)、IDWG(OR=1.967,95%CI:1.157~3.347,P=0.013)、血清白蛋白(OR=1.759,95%CI:1.034~2.990,P=0.037)、左心室质量指数(OR=1.008,95%CI:1.002~1.013,P=0.010)是AVF失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IDWG超过4%是MHD患者AVF失功的重要危险因素,特别是对于年龄大于60岁、血清白蛋白低于35g/L、左心室质量指数高的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武汉地区不同血管通路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之间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水平的差异,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以武汉市血液透析质量控制平台中40家透析单位的MHD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情况及生化指标等资料。筛选出3792例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患者血管通路不同分为动静脉内瘘组(arteriovenous fistula,AVF)和非AVF组,比较2组Hb水平及其他项目的差异,分析血管通路对患者Hb的影响。结果①一般情况比较显示,AVF组单室尿素清除率(spKt/V)中位数明显高于非AVF组(χ~2=3.358,P=0.001);②AVF组血红蛋白、白蛋白、尿素氮、钙平均值较非AVF组高(t值分别为5.522、13.297、11.51,2.895,P值分别为<0.001、<0.001、<0.001、0.004),肌酐、磷、甲状旁腺素对数的平均值较非AVF组低(t值分别为-17.720、-8.309、-3.773,P值分别为<0.001、<0.001、<0.001);③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得出,AVF组HB与白蛋白(r=0.268,P<0.001)、钙(r=0.117,P<0.001)呈正相关,与磷(r=-0.077,P=0.008)、甲状旁腺素对数(r=-0.061,P=0.002)呈负相关;非AVF组HB水平与白蛋白(r=0.301,P<0.001),与肌酐(r=-0.131,P=0.006)呈负相关;④AVF组贫血(HB<100g/L)比例(32.2%)低于非AVF组(39.1%)(χ~2=16.043,P<0.001);⑤在校正各种混杂因素后的Logstic回归模型中显示,AVF的患者发生贫血(Hb<100g/L)的风险较非AVF患者低19.5%(OR=0.805,95%CI:0.752~0.956,P=0.043)。结论血管通路为AVF的患者HB水平较非AVF患者高,且发生贫血的风险更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D)患者血管钙化(VC)程度与动静脉内瘘(AVF)失功的关系。方法收集HD患者行自体AVF成形术废弃的桡动脉,行钙化染色后分组观察,记录一般情况和检测生化指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VF失功的危险因素。结果 110例HD患者中17例(15.45%)存在不同程度的VC。重度钙化组血肌酐(1172.33±490.75)μmol/L、中位透析时间[72.92(8.40~182.17)]月较非钙化组及轻中度钙化组明显增高(P0.05);AVF失功与血红蛋白(r=0.480,P=0.000)、血磷(r=0.256,P=0.007)、钙磷乘积(r=0.293,P=0.002)、血肌酐(r=0.309,P=0.001)、透析时间(r=0.266,P=0.005)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红蛋白是AVF失功的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不同程度VC对1年内AVF失功并无影响,长期透析是导致重度VC的危险因素,AVF失功与血红蛋白、血磷、钙磷乘积、血肌酐、透析时间呈正相关,血红蛋白是HD患者发生AVF失功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结构化教育在自体动静脉内瘘(ateriovenous fistula,AVF)患者自我护理行为中的效果。方法随机分干预组48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干预组实施结构化教育,对比干预前后患者AVF自我护理行为情况及满意度。结果干预后:对照组自身前后比较,患者AVF自我护理行为总分(t=1.836,P=0.059)、症状体征管理(t=1.954,P=0.582)及并发症预防得分(t=1.768,P=0.6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自身前后比较,患者AVF自我护理行为总分(t=4.699,P=0.032)、症状体征管理(t=3.288,P=0.027)及并发症预防得分(t=4.005,P=0.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AVF自我护理行为总分(t=3.847,P=0.013)、症状体征管理(t=2.589,P=0.027)及并发症预防得分(t=3.255,P=0.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灵活性、自主性、多样性(χ^(2)=6.028,P=0.031;χ^(2)=5.745,P=0.025;χ^(2)=4.321,P=0.03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AVF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健康教育中,结构化教育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响自体动静脉内瘘(AVF)早期功能失功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12月接受AVF术的血液透析患者215例列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分析导致失败的相关因素,将2013年1月~2014年12月行AVF术的血液透析患者230例列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对照组失败的相关因素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比较两组AVF早期失功率。结果:观察组AVF失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年龄55岁、体重指数(BMI)24.0 kg/m2、低血压状态、导管留置时间30 d伴有糖尿病、感染性疾病失功率明显高于年龄≤55岁、BMI≤24.0 kg/m2、非低血压状态、导管留置时间≤30、非糖尿病、无感染性疾病患者(P0.05);年龄、BMI、低血压状态、导管留置时间、伴有糖尿病、感染性疾病是影响AVF失功的关键因素(P0.05)。结论:AVF失功年龄、BMI、低血压、导管留置时间、糖尿病及感染有关,根据影响因素制定相关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预防AVF失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管钙化(vascular calcification,VC)程度与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失功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首次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手术的患者共166例。收集入选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数据,根据其建立内瘘时的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 score,CACS)分为无钙化组、轻度钙化组、中度钙化组、重度钙化组。分析CACS相关的临床因素和AVF失功的危险因素,并观察2年内钙化患者与无钙化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的初级通畅率。结果 共入选MHD患者166例,无钙化组92例,轻度钙化组33例,中度钙化组19例,重度钙化组22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H=4.877,P=0.017),糖尿病病史(χ2=9.083,P=0.028),舒张压(H=17.037,P=0.001),血钙(H=12.260,P=0.007),全段甲状旁腺激素(H=9....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切割球囊(peripheral cutting balloon,PCB)治疗血管通路相关狭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30日~2020年9月30日在北京市海淀医院肾内科使用PCB进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治疗的患者,收集临床资料及手术后相关随访资料,统计手术后3、6、12个月的初级通畅率及初级辅助通畅率。结果共纳入107例患者,其中自体动静脉内瘘组(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s,AVF)76例,移植物内瘘组(arteriovenous graft,AVG)31例,2组技术成功率及临床成功率均为100%;AVF组平均狭窄开放压力为(8.68±1.20)atm;AVG组平均狭窄开放压力为(9.35±1.66)atm,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37,12个月初级通畅率分别为67.7%、38.7%和25.8%;AVF组与AVG组3个月初级通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5,P=0.036);2组6个月和12个月的初级通畅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567,P=0.451;χ^(2)=2.499,P=0.114);AVF组6个月、12个月初级辅助通畅率分别为65.8%和72.4%;AVG组在6个月、12个月初级辅助通畅率分别为58.1%和61.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67,P=0.451;χ^(2)=1.267,P=0.260);使用Log-Rank检验进一步比较2组累积通畅率,AVF组优于AVG组(χ^(2)=4.338,P=0.037)。结论切割球囊治疗血管通路相关性狭窄是安全、有效的,且AVF的效果优于AVG,但因随访时间及病例数有限,尚需进一步研究观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讨肱动脉血流量(blood flow volume,Qa)/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评价动静脉内瘘狭窄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9月在大连理工大学附属大连市中心医院肾内科透析的患者,根据超声测量静脉内径,<2mm为狭窄组(n=75),≥2mm为正常组(n=109),记录超声测量指标Qa、RI、Qx(肱动脉血流量/阻力指数,Qx=Qa/RI)及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否患有糖尿病、是否吸烟等。结果 狭窄组和正常组在性别(t=1.400,P=0.270)、BMI(χ^(2)=9.105,P=0.448)、是否吸烟(t=0.043P,=0.834)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正常组和狭窄组比较在糖尿病(t=0.059,P<0.001)、Qa(χ^(2)=42.868,P<0.001)、RI(χ^(2)=42.823,P<0.001)、Qx(χ^(2)=40.919,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Qx是诊断内瘘狭窄的有效指标(OR=0.997,95%CI:0.995~0.998,P<0.001)。ROC曲线结果显示:Qx与Qa没有显著差异,Qx与RI有显著差异(AUC Qa-Qx,P=0.071,AUC Qx-RI,P<0.001)。结论 Qx是评估内瘘狭窄的有效指标,结合Qa和RI可以有效诊断内瘘狭窄。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血管通路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18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其中内瘘组130例,导管组52例,随访2年比较2组全血细胞、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C反应蛋白(CRP)及部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随访开始2年后导管组与内瘘组相比,淋巴细胞(χ^(2)=-2.338,P=0.019)、NLR(χ^(2)=2.347,P=0.019)、CRP(χ^(2)=2.688,P=0.007)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LR与白细胞(β=0.287,P<0.001)、血小板计数(β=0.944,P<0.001)呈正相关。随访前后导管组与内瘘组相比,血红蛋白(χ^(2)=2.460,P=0.015)、白蛋白(χ^(2)=4.101,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中心静脉隧道导管作为血管通路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更重,NLR更高,贫血和营养不良更严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透析血流量对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3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首次进行自体动静脉内瘘(autolog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手术的患者40例和采用AVF进行常规血液透析的患者40例。新AV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20),观察组初始透析血流量160~200 ml/min,1个月后220~250 ml/min;对照组初始透析血流量220~250 ml/min,1个月后280~310 ml/min。成熟AV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20),观察组透析血流量220~250 ml/min;对照组透析血流量280~310 ml/min。患者每周透析3次,持续透析12个月。观察各组内瘘失功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检测相关生化指标,并对透析充分性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内瘘失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减少,其中新AVF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465,P=0.011);成熟AVF患者观察组内瘘失功率(χ~2=3.135,P=0.077)和并发症发生率(χ~2=3.135,P=0.077)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新AVF和成熟AVF患者观察组的透析充分率分别较对照组下降,但Fisher精确检验分析无显著差异(P分别为0.451,0.407)。结论降低血流量能显著减少AVF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发生,改善AVF患者内瘘预后,且对患者的透析充分性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一般情况、透析指标、炎症和营养代谢等因素,探讨成熟自体动静脉内瘘(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AVF)失功的慢性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从2个血液透析中心404例MHD患者中筛选出248例,分为失功组(n=53)和通畅组(n=195)。收集相关资料,比较两组数据,分析成熟AVF失功的相关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对各指标进行多因素分析,探讨成熟AVF失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2组患者在性别(c2=0.007,P=0.932)、建立AVF的年龄(c2=5.803,P=0.055)、AVF的初始血流量(t=-1.662,P=0.098)、透析龄(t=0.284,P=0.509)、白细胞计数(t'=0.977,P=0.331)、白蛋白(t=0.656,P=0.512)和凝血酶原时间(t=-1.639,P=0.102)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组患者在原发病构成(c2=8.809,P=0.032)、高通量透析时间(t=-5.453,P=0.000)、总透析时间(t'=-3.158,P=0.002)、C反应蛋白(t=2.325,P=0.021)、血钙(t=-3.404,P=0.001)、血磷(t'=4.135,P=0.000)、钙磷乘积(t'=2.585,P=0.012)、甲状旁腺素(t'=3.528,P=0.001)、胆固醇(t=5.951,P=0.000)和三酰甘油(t=2.054,P=0.041)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患有糖尿病肾病(OR=8.652,95%CI:2.111~35.460,P=0.003),患有高血压肾病(OR=7.300,OR 95%CI:1.537~34.672,P=0.012),血磷升高(OR=6.323,95%CI:1.881~21.253,P=0.003),甲状旁腺激素升高(OR=1.002,95%CI:1.001~1.004,P=0.007),胆固醇升高(OR=5.570,95%CI:2.598~11.943,P0.001)的MHD患者发生成熟AVF失功的风险更高;低血钙程度更轻(OR=0.066 OR95%CI:0.007~0.611,P=0.017),高通量透析时间更长(OR=0.765,95%CI:0.666~0.878,P0.001)的MHD患者发生成熟AVF失功的风险更低。结论 (1)原发病构成、高通量透析时间、总透析时间、C反应蛋白、血钙、血磷、钙磷乘积、甲状旁腺素、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是成熟AVF失功的相关因素。(2)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钙磷代谢紊乱和血脂代谢紊乱是成熟AVF失功的独立危险因素。3在临床工作中适当增加高通量透析时间有利于保护成熟AVF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组织病理学法对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桡动脉钙化(radial artery calcification,RAC)的评估。方法收集ESRD患者行自体动静脉內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成形术废弃的桡动脉,茜素红S染色后分组观察,记录一般情况和检测生化指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AC钙化的危险因素。结果 180例ESRD患者中38例(21.1%)存在不同程度的RAC。钙化组透析时间大于5年比例(χ~2=24.626,P=0.022)、糖尿病发生率(χ2=24.626,P0.001)、糖化血红蛋白(t=2.736,P=0.009)较非钙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透析时间大于5年[OR=14.314,95%CI(2.666,36.502),P0.001]、糖尿病[OR=16.099, 95%CI(2.796,34.597),P0.001]是ESRD患者发生RAC的独立危险因素。重度钙化组透析时间大于5年比例(χ~2=11.378,P=0.001)、糖尿病发生率(χ~2=14.741,P0.001)较无钙化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轻中度钙化组在糖尿病发生率(χ~2=14.684,P0.001)、糖化血红蛋白(P=0.026)较无钙化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SRD患者RAC以中膜钙化为主,透析时间大于5年及糖尿病是导致组织病理学RAC的独立危险因素,RAC是多方面因素在一定时间上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对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内膜增生性狭窄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手术效果预测价值。方法收集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因动静脉内瘘血管内膜增生导致内瘘狭窄而行超声引导下PTA治疗的患者60例,根据手术前超声检查狭窄段血管内膜厚度分为3组:轻度组:0.5mm≤内膜厚度<1.0mm;中度组:1.0mm≤内膜厚度≤1.5mm;重度组:内膜厚度>1.5mm。观察各组患者手术效果及复发时间与血管内膜厚度之间的关系。结果3组患者既往PTA次数(F=11.243,P<0.001)、手术前血管内径(F=12.806,P<0.001)、手术后血管内径(F=44.935,P<0.001)、手术前血流量(F=17.486,P<0.001)、手术后血流量(F=37.244,P<0.001)、复发时间(F=49.434,P<0.001)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轻度组PTA手术后3个月及6个月通畅率为100%及84.6%,高于中度组和重度组(χ^(2)=22.652,P<0.001;χ^(2)=27.754,P<0.001);患者年龄、既往PTA次数以及动静脉内瘘内膜厚度与PTA手术后狭窄复发时间独立相关(β分别为:-0.169、-0.618、-2.933;P分别为:0.042、0.028、<0.001)。结论患者年龄,既往PTA次数及内膜厚度是PTA手术后复发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3,FGF-23)水平在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桡动脉钙化(radial artery calcification,RAC)与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失功中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12例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行AVF手术的ESRD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ELISA检测患者术前血清FGF-23水平。采用HE染色法对桡动脉血管进行钙化染色以评估RAC程度。据随访期间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将患者分为AVF失功及AVF通畅组。比较FGF-23水平在不同分组中的差异及预测作用。结果 212例患者中有57.8%发生RAC(123/212)。当cut-off值取FGF-23488.5ng/ml时,FGF-23预测RAC的敏感性为0.797,特异性为0.921;当cut-off值取FGF-23490.9ng/ml时,预测AVF失功的敏感性为0.757,特异性为0.560。结论ESRD患者RAC的发生率高,FGF-23可能是预测RAC及AVF失功的理想标志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术后3个月时成熟的影响。方法选择北京市海淀医院就诊的ESRD患者,按照是否合并糖尿病分组,综合评估后确定手术方案并建立AVF。术后3个月应用超声复查内瘘,结合物理检查判断AVF成熟情况。结果研究共纳入118例患者,观察组AVF成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2.0%比95.6%,χ2=13.001,P0.001);观察组血管钙化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2,P=0.02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OR 8.426,95%CI 2.270~31.283,P=0.001)和桡动脉内径1.5mm(OR 6.257,95%CI 2.020~19.381,P=0.001)影响AVF成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OR 9.086,95%CI 2.302~35.866,P=0.002)和桡动脉内径1.5mm(OR 6.789,95%CI 2.022,P=0.002)是AVF不成熟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和桡动脉内径1.5mm影响AVF成熟,是AVF不成熟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失功与自我护理能力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1日~2022年6月30日收治的80例MH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AVF失功诊断分为失功组和正常组,比较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自我护理能力;采用二元Logistics分析影响MHD患者AVF失功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组AVF失功22例(27.50%),正常58例(72.50%);失功组与正常组舒张压、合并糖尿病、钙磷乘积、合并低白蛋白血症、桡动脉及头静脉直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正常组自我照顾能力个人评估问卷中的判断自我照顾行为、寻求帮助能力、执行自我照顾评分均高于失功组(P<0.05,P<0.01);二元Logistics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合并低白蛋白血症、桡动脉直径<2 mm、自我照顾能力个人评估问卷总分<90分是影响MHD患者AVF失功的危险因素(P<0.05,P<0.01),舒张压>90 mm Hg是AVF失功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合并糖尿病、低白蛋白血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