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ajal间质细胞与糖尿病胃轻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ajal间质细胞(ICC)是胃肠慢波的起搏细胞,它参与神经肌肉信号的转导。ICC对慢波的产生、维持及胃肠动力功能起关键作用。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良,可引起胃肠功能紊乱,胃排空延迟,胃电起搏活动损伤,慢波节律失调。当糖尿病胃轻瘫时,ICC数目明显减少,甚至缺失,ICC网络结构破坏,甚至重建。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性胃轻瘫存在调节胃正常生理状态的几种关键组织细胞异常,包括胃自主神经支配异常,Cajal间质细胞受损和胃体肌壁巨噬细胞的变化等方面。巨噬细胞可能是引起其他类型细胞潜在损伤的关键细胞类型。本文对糖尿病性胃轻瘫调节胃生理状态的异常组织细胞予以分析,旨在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谷氨酸诱导离体大鼠胃Cajal间质细胞(ICCs)建立细胞自噬模型。方法:使用高、中和低浓度(分别为10 mmol/L、5 mmol/L和2.5 mmol/L)的谷氨酸作用于原代培养的ICCs不同时间(3h、6h和24h),然后通过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谷氨酸对ICCs活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谷氨酸在不同作用时点对ICCs自噬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表达水平的影响;透射电镜观察谷氨酸干预后细胞内自噬体和超微结构的变化;免疫荧光检测谷氨酸诱导后自噬蛋白LC3的荧光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谷氨酸显著降低了大鼠胃ICCs活力(P0.01)。中、高浓度谷氨酸作用不同时间均可显著提高自噬蛋白LC3-II/LC3-I的比值(P0.01),其中以中浓度谷氨酸作用3 h的LC3-II/LC3-I比值最高(P0.01)。透射电镜检测中浓度谷氨酸干预3 h发现,细胞内自噬体数量明显增加,线粒体和内质网数量及结构遭到破坏。免疫荧光结果提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谷氨酸中浓度组平均每个细胞内自噬蛋白LC3荧光表达显著增强(P0.01)。结论:应用谷氨酸可成功诱导大鼠胃ICCs自噬,谷氨酸的最佳诱导条件为5 mmol/L作用3h。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胃轻瘫的超声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患者胃液体半排空功能的改变,以利于糖尿病性胃轻瘫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应用B超检测2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及22例健康人的胃半排空时间,对比观察.结果Ⅱ型糖尿病患者组胃液体半排空时间(T/2)为(28±8.94)min,健康对照组胃液体半排空时间为(14.8±4.35)min,二者之间差异非常显著,P<0.001.结论糖尿病患者有明显胃排空功能障碍,B超可以准确有效地检测糖尿病性胃轻瘫及观察胃肠动力药对胃排空功能障碍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胃轻瘫病人胃电图与胃排空的关系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为了观察体表胃电图(EGG)能否反映胃排空状态,对10例健康人和20例糖尿病胃轻瘫病人同时进行胃电图与胃固体排空检查。结果表明:糖尿病患者胃半排空时间T1/2为125.4±21.6min,健康人T1/2为85.2±10.3mindisplay structure  相似文献   

6.
有相当一部分糖尿病患者常并发胃的排空障碍,称糖尿病胃轻瘫,其临床表现往往缺乏主观症状,如疼痛、早饱、恶心、呕吐等.因此,易导致医生的忽视,我们检测了46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血浆胃动素(MTL),以探讨其在糖尿病胃轻瘫诊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秋建 《医学信息》2018,(18):137-139
目的 了解益胃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5年5月~2017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饮食控制、监测血糖、运动、降糖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多潘立酮治疗,治疗组采用多潘立酮联合益胃汤加减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上腹饱胀、疼痛、嗳气等临床症状积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临床症状积分改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偶发恶心、腹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胃汤加减联合多潘立酮联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可提供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促胰液素通过大鼠Cajal间质细胞促进胃平滑肌舒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在胃平滑肌收缩的起搏作用,以及促胰液素对ICC促进胃平滑肌细胞舒张的影响。采用大鼠胃体上1/3起搏区及胃窦环行肌肌条以Kreb’s液恒温灌流,通过张力换能器输人生理记录仪记录胃肌条的机械运动。用美蓝加光照选择性损伤ICC,观察促胰液素对胃平滑肌舒张的作用。结果显示:(1)带有ICC的胃体起搏区和胃窦肌条记录到稳定的收缩活动,胃窦收缩频率和振幅较胃体起搏区高。(2)损伤胃环肌层ICC后,导致胃体起搏区和胃窦平滑肌收缩频率与振幅明显下降,运动几乎消失。(3)促胰液素0.06~0.5mg/L明显减少胃体起搏区和胃窦区的收缩频率和振幅,呈剂量依赖性减少。损伤ICC后几乎完全取消促胰液素促进胃肌的舒张作用。抗促胰液素血清和阿托品可阻断促胰液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尿病胃轻瘫(DGP)的发病机制与胃平滑肌细胞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BKCa)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和糖尿病胃轻瘫模型组。应用木瓜蛋白酶液急性酶分离大鼠胃平滑肌细胞,采用单通道膜片钳技术记录大鼠胃平滑肌细胞BKCa电流,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测定BKCa蛋白KCNMA和KCNMB1的表达。结果:大鼠胃平滑肌细胞BKCa电流的开放具有电压依赖性和胞内钙离子浓度依赖性,可被钾离子通道阻滞剂Ib TX阻断;模型组大鼠胃平滑肌细胞BKCa开放概率及开放幅度增加(P0.05),平均开放时间及平均关闭时间减少(P0.01);模型组大鼠胃平滑肌细胞KCNMB1蛋白表达增加(P0.01),KCNMA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DGP发病与胃平滑肌细胞BKCaβ1亚基蛋白表达上调及通道功能活动增强有关,β1亚基蛋白可能通过调节BKCa功能活动参与DG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豚鼠膀胱Cajal样间质细胞形态学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观察糖尿病豚鼠膀胱Cajal样间质细胞形态学变化,探讨糖尿病膀胱功能改变原因.方法 用链脲佐菌素单次注射建立豚鼠糖尿病模型,建模成功4周后,行尿动力学检查,采用组织冷冻切片、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及透射电镜技术观察膀胱中Cajal样间质细胞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豚鼠膀胱最大逼尿肌压显著降低,最大膀胱容量及膀胱顺应性显著明显增高.免疫荧光检测显示逼尿肌中KIT阳性细胞与逼尿肌组织面积百分比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电镜下可见Cajal样间质细胞内细胞器变性、减少,胞质广泛溶解,核周间隙增宽,与其他细胞间的缝隙连接显著减少、结构破坏、连接松散.结论 糖尿病豚鼠膀胱Cajal样间质细胞的数量减少和结构破坏可能是造成膀胱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糖尿病胃轻瘫(DGP)大鼠胃平滑肌细胞外基质(ECM)的变化,探讨氧化应激-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 3(NLRP3)-转化生长因子 β3(TGF-β3)通路在该变化中的作用。方法:SPF 级 4周龄雄性 SD 大鼠 40 只。将 20 只大鼠以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糖尿病模型,并随机分为 2 组(diabitic 1、2 组),每组各 10 只;另 20 只正常大鼠随机分为 2 个正常对照组(NC 1、2 组),每组各 10 只。检测胃内色素残留率与胃肠推进率,确定DGP 大鼠模型建立。从 diabitic 1、2 组成功建立 DGP 模型的大鼠中选取 10 只作为 DGP 组,从 NC 1、2 组中随机选取10 只作为 NC 组。生化检测胃平滑肌组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Masson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胃平滑肌 ECM 及 I型胶原蛋白(Col I)和 III型胶原蛋白(Col III)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Col I、Col III、caspa...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源性ATP对大鼠膀胱Cajal间质细胞(ICC)兴奋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法急性分离SD大鼠膀胱ICC和逼尿肌细胞(DSMC),通过激光共聚焦技术检测外源性ATP作用前后ICC及DSMC内Ca2+信号的变化。结果胶原酶P消化后,在干细胞因子(SCF)的刺激下,经c-k it免疫荧光染色阳性的ICC呈长梭形或纺锤形,胞体较小,并且带有分枝状突起,而DSMC呈纤维形或短棒状,二者形态有明显区别。F luo-4 NW染色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显示,静止状态下ICC内[Ca2+]i平均荧光强度(55.16±3.23)显著强于平滑肌细胞(45.59±2.08),P〈0.05;20μmol/L和100μmol/L ATP可诱发体外培养的ICC及DSMC细胞内[Ca2+]i一过性升高,随后缓慢下降。结论在SCF刺激条件下,SD大鼠膀胱ICC和DSMC可在体外稳定混合培养。外源性ATP可兴奋体外混合培养的ICC和DSMC。  相似文献   

13.
膀胱二聚体Cajal间质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其对ATP的电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证明膀胱二聚体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发挥起搏作用提供超微结构和功能学证据。方法:电子显微镜下鉴定组织和培养的豚鼠膀胱二聚体ICC并观察ICC之间的超微联系;体外分离、培养豚鼠膀胱ICC,运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ATP(100μmol/L)刺激下二聚体ICC和单体ICC的兴奋性差别。结果:二聚体ICC中两个ICC细胞胞体紧密相连,细胞之间的间隙小于20 nm,存在大量缝隙连接,局部细胞膜融合,形成联胞体。在ATP(100μmol/L)的刺激下体外培养的二聚体ICC的内向电流幅度为286.9±26.4 pA,显著大于单体ICC的内向电流幅度163.8±18.6 pA(P<0.01)。结论:二聚体ICC具有形成高兴奋起搏电流的超微结构基础,高兴奋性的二聚体ICC可能才是逼尿肌的起搏细胞。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检测肠壁组织中酪氨酸激酶受体C-kit蛋白(C-kit)的表达及分布,观察Cajal间质细胞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小肠、回盲部及结肠中的变化,并初步探讨其变化在肠易激综合征中的意义。方法:通过对新生大鼠结直肠扩张(colorectal distension,CRD)制备肠易激综合征模型,40 d后观察大便性状;通过腹壁回撤反应(abdominal withdrawal reflex,AWR)评分评估内脏敏感性;小肠、回盲部及结肠组织常规HE染色,光镜下观察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肠壁组织中C-kit的表达及分布。结果:实验组大鼠大便Bristol评分明显升高;在相同压力的直肠刺激下AW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小肠、回盲部及结肠组织的C-kit表达显著增强。结论:新生大鼠结直肠扩张可以制备肠道分泌、运动和内脏敏感性均增强的肠易激综合征模型;Cajal间质细胞可能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发病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干细胞因子(SCF)对高糖环境下豚鼠膀胱Cajal样间质细胞(ICCs-like)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胶原酶消化法原代分离培养豚鼠膀胱ICCs样细胞.实验分组:正常对照组(葡萄糖浓度为5 mmol/L)、高糖组(葡萄糖浓度为15 mmol/L),培养基培养72 h后高糖组分为高糖对照组、SCF 50 ng/ml组、SCF 100 ng/ml组,继续培养24 h及72 h.透射电镜观察各组不同时间段ICCs样细胞超微结构.结果 随着培养时间延长,正常对照组ICCs样细胞内超微结构无明显变化;高糖对照组ICCs样细胞内细胞器明显减少,线粒体肿胀、大小不等、空泡样变甚至溶解;内质网扩张,胞质广泛溶解,胞周突起变短乃至消失;而SCF组ICCs样细胞超微结构得到逐步改善,细胞器增多、形态趋于正常对照组,胞周突起增多.结论 外源性SCF干预后对高糖环境造成的ICCs样细胞超微结构破坏有一定的修复或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豚鼠腹膜炎模型中小肠Cajal间质细胞网络的变化情况。方法利用腹腔内注射大肠杆菌和10?SO4肉汤佐剂的方法建立腹膜炎模型,冰冻切片和全层铺片并结合K IT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结果腹膜炎12~24 h,腹膜炎症状最明显,在切片和铺片上均可见ICCs明显减少,其中IC-MY减少最显著,48~96 h后ICCs的数量逐渐恢复正常,同时豚鼠的腹膜炎反应也减轻甚至康复。结论小肠壁内ICCs在腹膜炎模型中可明显减少,但随着时间延长,ICCs逐渐恢复正常的细胞网络。  相似文献   

17.
自噬是机体处于物质与能量代谢障碍时由细胞初级溶酶体处理内容性底物的重要生理过程,是机体主要的防御机制之一.它在延缓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心肌病变及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等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杨京平  王维清  袁捷 《医学信息》2006,19(2):347-347
糖尿病性胃轻瘫是糖尿病性胃肠神经病变的常见表现,我们用泽马可(马来酸替加色罗)治疗2型糖尿病性胃轻瘫,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大鼠胃平滑肌细胞凋亡与线粒体膜电位改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宏贤  陈霞 《基础医学与临床》2009,29(10):1083-1086
目的 揭示糖尿病胃轻瘫(DGP)发病机制 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造模10周后,模型检测;流式细胞术测细胞凋亡与 m;免疫组化测CYT C。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1)模型组造模后均出现多尿、多饮、多食症状,体重减轻;血糖浓度显著增高 (P<0.01);胃内色素残留率显著降低(P<0.01)。(2)模型组胃平滑肌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P<0.01), m显著降低(P<0.01), 胞质CYT C显著增加。结论 线粒体介导了糖尿病大鼠胃平滑肌细胞凋亡,后者在糖尿病胃轻瘫发病机制中扮演了一定角色。  相似文献   

20.
胃肠运动失调性疾病,包括糖尿病胃轻瘫、先天性巨结肠、慢性传输型便秘、假性肠梗阻等,是一类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由于生活节奏加快,饮食习惯的改变以及工作压力的增加导致胃肠运动功能失调性疾病的发生率逐年增加.目前,我国胃肠疾病的就诊率已达到20%,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并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