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黏蛋白-2(MUC2)是肠黏液层主要成分,覆盖于肠上皮细胞顶端,主要由杯状细胞分泌,在润滑肠道、为肠内抗菌蛋白及共生菌群提供黏附位点、抵御肠内致病菌及有害物质入侵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近年来MUC2在肠道黏膜屏障损伤中的作用研究日趋受到学者重视,这也可能是肠黏膜屏障损伤的一个重要治疗突破口.  相似文献   

2.
肠道菌群是寄生在人体肠道内数量庞杂的微生物群。"肠-肺"轴是连接肠道和肺部的双向轴。肠道菌群和"肠-肺"轴参与了脓毒症的发生与发展。脓毒症发生时,肠黏膜屏障受损,肠道菌群失调,细菌移位,肺为最先发生损伤的器官,肺部感染也会导致肠道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3.
细胞焦亡是不同于坏死与凋亡的另一种细胞死亡形式。对于机体而言细胞焦亡有助于维持内环境稳态,但是过度的细胞焦亡会引发机体疾病状态,糖尿病就是其中之一。糖尿病前期、糖尿病的代谢产物和肠道菌群变化会引起细胞焦亡的发生,而细胞焦亡进一步促使胰岛β细胞数量减少和胰岛素靶器官的胰岛素抵抗形成,加重糖尿病病情的发展和并发症的发生。以细胞焦亡为基础的治疗方法虽然越来越被关注,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肠屏障主要由机械屏障、化学屏障、免疫屏障和生物屏障构成.肠黏膜缺血及再灌注损伤、肠黏膜应激性损伤、蛋白质缺乏、肠道菌群失调等因素均可引起肠屏障功能障碍,从而可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细菌易位,以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因此,关于肠屏障功能障碍及其调控的研究及防治具有重要意义.MicroRNAs(miRNAs)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其在肠屏障相关方面研究甚少.最近研究表明[1],miRNAs在肠上皮细胞(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IEC)的分化、结构和屏障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对肠道机械屏障、免疫屏障、化学屏障等均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文题释义:慢性脑低灌注模型:通过永久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构建的全脑慢性缺血模型,模拟慢性脑缺血损伤患者的病理生理状态,主要用于阐明神经变性疾病以及认知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 肠黏膜屏障:是一个复杂的半透屏障,吸收营养物质,感测免疫,同时限制有害抗原和微生物的运输,这种看似相互冲突的任务调节是通过结构成分和肠黏膜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的,它们以动态方式运作以维持肠道完整性和免疫稳态。肠黏膜屏障主要由机械屏障、化学屏障、免疫屏障与生物屏障共同构成,机械屏障由肠道上皮细胞和它们之间的紧密连接构成,是维持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主要因素,闭合蛋白occludin 及claudin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上皮细胞极性及调节肠屏障的通透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维持肠上皮结构和功能的健全对于保护肠道屏障功能、防止细菌内毒素及毒性物质进入体内具有重要意义。背景:前期研究发现,慢性脑低灌注可致大鼠肠道黏膜屏障发生改变,而闭合蛋白occludin 及claudin是构成肠道黏膜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的:探讨慢性脑低灌注对大鼠回肠黏膜屏障的影响。 方法:20只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和慢性脑低灌注组。慢性脑低灌注组通过永久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建立大鼠慢性脑低灌注模型;假手术组双侧颈总动脉只分离而不结扎和剪断。术后4周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回肠组织形态学变化并评分,TUNEL荧光染色检测回肠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回肠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2,Occludin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Occludin表达变化。实验方案经西部战区总医院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与结论:①苏木精-伊红染色形态学观察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慢性脑低灌注组大鼠回肠组织形态结构出现损伤不明显,病理评分无显著升高(P > 0.05);②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慢性脑低灌注组大鼠回肠组织claudin-2表达升高,而Occludin表达降低(P < 0.05);③TUNEL荧光染色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慢性脑低灌注组的细胞凋亡比例显著升高(P < 0.05);④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慢性脑低灌注组大鼠回肠组织Occludin表达降低(P < 0.05);⑤结果说明,慢性脑低灌注会导致回肠黏膜屏障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降低及Claudin-2升高,可能存在一定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损伤。 ORCID: 0000-0003-1961-1808(李思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6.
肠道感染时,肠黏膜屏障可受到损伤,引起肠道细菌易位,组胺受体阻断剂可降低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增加肠道细菌易位及肠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生率.本研究通过小剂量、低浓度组胺肠道内灌注,对肠道感染大鼠肠道细菌易位的影响和肠黏膜上皮细胞病理变化进行探讨,了解组胺对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为保护肠黏膜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1型糖尿病(T1DM)是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以胰岛β细胞破坏和胰岛素缺乏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近期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衡和肠黏膜屏障变化与T1DM发生发展相关,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就近年肠道菌群、肠黏膜屏障在T1DM中的作用研究进行综述,并探讨孕期治疗、粪菌移植、益生菌、短链脂肪酸治疗维持健康肠黏膜屏障改善T1DM的研究进展,为T1DM防治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人类肠道内含有大量微生物群,这一复杂而重要的生态系统构成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肠道黏膜是机体的重要屏障,正常的肠道微生态和肠黏膜屏障相互作用,共同维持机体的内稳态。一旦肠道微生态被破坏,肠道菌群失衡,并通过各种途径导致肠黏膜屏障受损,进而有害病原菌入侵。  相似文献   

9.
肠黏膜屏障是指肠道能防止肠腔内有害物质如毒素或细菌穿过肠黏膜进入体内其他组织器官和血液循环的结构和功能总和。近年来随着基础医学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肠黏膜不仅仅有消化和吸收功能,而且具有重要的防御性屏障功能,发现肠道屏障功能障碍、肠内细菌及内毒素移位是导致SIRS、MODS,甚至MSOF的一个重要因素。肠道屏障功能已成为判断危重病人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自噬是细胞通过膜囊泡结构降解胞质内大分子物质和受损细胞器维持机体稳态的生物学过程。在肠黏膜屏障功能发生障碍过程中,自噬对于维持肠上皮细胞的存活起关键性作用。负调控自噬可导致肠道炎性反应和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正>1研究背景和目的:人轮状病毒(HRV)是导致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病情危重可能危及患儿生命。肠黏膜屏障主要包括生物屏障、免疫屏障和机械屏障。当肠黏膜构成的机械屏障受损时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病原体黏附和入侵等一系列严重症状。因此在疾病早期,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有助于控制病情。鼠李糖乳杆菌(LGG)是乳杆菌属中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菌种之一,是构成动物胃肠道黏膜生物屏障的重要益生菌之一。LGG可以维护胃肠道正常结构和功能,具有免疫调节、抗感染、维持人体胃肠道微生态平衡等多种重要生理作用。本文探讨LGG对感染人轮状病毒(HRV)乳鼠肠黏膜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缺血再灌注条件下BMP2/4参与肠黏膜屏障损伤的机制。方法制作肠上皮细胞缺氧模型、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取空肠切片,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检测肠上皮细胞内BMP的变化; Western blot、免疫荧光、RT-PCR检测外源性BMP蛋白对肠上皮细胞内NF-κB信号及TNF-a、IL-6的表达变化的影响; Western blot检测外源性BMP蛋白对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变化的影响。结果缺氧及缺血再灌注条件下肠上皮细胞内的BMP2/4表达明显增加,BMP2/4通过激活肠上皮细胞内的NF-κB信号导致炎症介质TNF-a、IL-6表达增加,增加肠黏膜屏障的通透性及减少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表达,损害肠黏膜物理屏障的完整性,从而造成肠黏膜屏障的损伤。结论缺血再灌注条件下,BMP信号通过激活NF-κB参与肠黏膜屏障损伤。  相似文献   

13.
Notch信号通路是一种介导细胞与细胞之间信号级联反应的高度保守的通路。其对于多种细胞的分化、增值和凋亡具有调节作用。该信号通路的激活或失活在肠黏膜屏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指导各种疾病中所引起的肠黏膜屏障损伤的治疗提供新的视野和思路。  相似文献   

14.
肠道黏膜屏障损伤是溃疡性结肠炎(UC)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肠道干细胞在维护肠道黏膜屏障完整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关于肠道干细胞在维护屏障的作用机制已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笔者首先描述UC、肠道黏膜屏障和肠道干细胞的基本概况,简要阐述肠道黏膜屏障与UC、肠道干细胞的联系,并总结对肠道干细胞的调控运行机制的探讨,为临床研究干细胞治疗UC提供一些参考。如何逆转该因素或是研究治疗UC的一大方向。肠道干细胞在正常肠道中担负着肠上皮细胞的更新迭代,是维持肠道黏膜屏障完整的重要条件,因此研究能够干预该干细胞的因素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但尚未深入探讨每一种途径的具体构成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5.
肠道是人体内极为重要的器官,不仅具有消化吸收营养物质和产生多种激素的作用,还具有重要的免疫屏障功能.肠道黏膜表面覆盖着一层保护性黏液凝胶,该凝胶及其周边的多种细胞通过病理生理机制共同参与维持肠道稳态.杯状细胞是肠道黏膜免疫屏障功能中产生免疫应答反应的重要细胞,其分化和分泌功能的改变可导致黏液凝胶成分的改变,在肠道疾病的...  相似文献   

16.
炎症小体是一种细胞内多蛋白复合物,主要包括NLRP3、AIM2、NLRP6、NLRP12等亚型。识别相关刺激后,炎症小体进行组装并激活caspase-1,激活的caspase-1促进IL-1β和IL-18成熟和分泌。另外,活化的caspase-1也可裂解gasdermin D(GSDMD),导致特殊形式的细胞死亡——细胞焦亡。肠道稳态在维持机体健康中起重要作用,而炎症小体及细胞焦亡通路在肠道稳态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阐述炎症小体及细胞焦亡在肠道稳态维持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细胞焦亡是一种新发现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形式。细胞焦亡作为一种固有的炎症反应过程,通过细胞溶解和促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而发挥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表明,细胞焦亡与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损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以及肝脏中毒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本文主要对细胞焦亡激活的分子机制以及其在肝脏损伤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进一步研究细胞焦亡与肝脏损伤的致病机制奠定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背景:神经炎症是导致继发性脊髓损伤的重要因素,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焦亡是介导脊髓损伤后神经炎症的重要部分,研究显示脊髓损伤后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发生焦亡,但circ RNA对脊髓损伤后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焦亡的调控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讨circ0005512在脊髓损伤后调节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焦亡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将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脊髓损伤组,BBB评分评估运动功能,苏木精-伊红染色检测脊髓空洞面积,二代测序筛选脊髓组织中差异表达的circ RNA,Real-time PCR验证circ0005512的表达。免疫荧光、Western blot、ELISA、Real-time PCR检测脊髓损伤大鼠的细胞焦亡情况以及脂多糖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系HAPI细胞的焦亡情况,基因敲降验证circ RNA0005512对小胶质细胞焦亡的调控作用。结果与结论:(1)脊髓损伤7 d后,脊髓损伤部位出现明显空洞,脊髓损伤后即刻大鼠运动功能完全缺失,随着时间的推移,脊髓损伤组大鼠运动功能逐渐部分恢复,BBB评分与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差异;(2)二代测序筛选到circ0005512明显...  相似文献   

19.
急性胰腺炎肠屏障功能损害病情监测及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一种发病急、发展快、预后差、并发症多的消化系疾病的危重症,SAP的发病机制尚未很清楚,而病情演变过程更是十分复杂,在病情进展中,肠屏障功能破坏的现象已渐得到公认。现已有实验证明肠道是导致SAP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并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中心器官和能动器官,肠黏膜屏障功能(IBF)的破坏是SAP发生级联反应的关键点和转折点,因此IBF是当今SAP研究的关注点。本文对IBF的现状特别是IBF的检测体系、保护手段等作一回顾及展望。1IBF的组成及SAP时对IBF损害1.1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及…  相似文献   

20.
细胞焦亡是一种新发现的依赖于Gasdermin蛋白家族成孔活性的细胞程序性炎症坏死,在抵抗外部病原体入侵和感知内源危险信号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形态学特征、发生及作用机制与细胞凋亡等典型细胞死亡方式有显著不同。焦亡由炎症小体激活Caspase-1的经典细胞焦亡途径和胞质LPS激活Caspase-4/5/11的非经典细胞焦亡途径而诱发。本文就近年来细胞焦亡的发现和命名、形态学和分子特征、分子机制和焦亡相关的疾病进行综述,为疾病预防诊断及临床药物的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