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调查急诊和病房医生对急诊随机毛细血管血糖或静脉血浆血糖大于或等于6.1mmol/L患者的检查、诊断和治疗情况。方法 2009年1月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急诊科入院检查随机毛细血管血糖或静脉血浆血糖,血糖值大于或等于6.1mmol/L并住院的患者,查阅出院病历记录中是否复查血糖,以及诊断和治疗的情况。结果急诊血糖大于或等于6.1mmol/L且住院的患者共104例,11例在急诊室被诊断为糖尿病或高血糖;患者住院后复查血糖的69例,占所有患者的66.3%,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仅1例,占患者总数的0.98%,检查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15例,均值为7.86%;入院后被诊断为糖尿病的19例,诊断为葡萄糖耐量异常(IGT)的1例;24例使用胰岛素治疗,其中1例使用胰岛素加口服降糖药。结论急诊和病房医生可能低估了急诊血糖大于或等于6.1mmol/L人群的糖尿病流行情况。  相似文献   

2.
王杰萍  王青  吕卫华  王鹏 《临床荟萃》2011,26(10):833-835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伴有糖代谢异常患者的各项指标,为全面干预心血管危险因素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既往无糖代谢异常病史,空腹血糖〈5.6 mmol/L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98例,测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后2小时血糖(2 hPG)水平。观察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血压、血脂、尿酸、动脉硬化等参数与OGTT后2hPG的关系。结果 398例患者中检出糖耐量减低99例(24.9%);2型糖尿病52例(13.1%)。糖代谢异常的患者动脉硬化的比例(71.5%)高于血糖正常组(52.6%)。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糖代谢异常的比例高,对于空腹血糖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常规行OGTT测定,以早期发现和干预糖代谢紊乱,减少动脉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周中源 《临床医学》1997,17(8):28-29
糖尿病是继心脑血管疾病、癌症之后致残率、致死率最高的第三大疾病,是危及人类健康的现代文明病。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进行医疗干预已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本文报道在临床上进行OGTT后按1985年WHO标准诊断为糖耐量异常者53例进行医疗干预后的结果,并以21例糖耐量异常者未接受医疗干预为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所有患者均选自内分泌专科门诊及病房,对空腹血糖≥6.1~≤6.9mmol/L患者常规作OGTT,发现异常者74例,进行卫生宣教后根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空腹血糖(FPG)偏高患者的糖代谢及糖耐量情况。方法对68例曾经进行 FPG 检查且FPG 结果在5.6~7.0 mmol/L 的患者,进行口服葡糖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68例 FPG 偏高受检者进行OGTT 后,其中10例正常糖耐量;10例 FPG 受损;20例餐后2 h 血糖(2 h PG)≥11.1mmol/L,为糖尿病;28例葡糖糖耐量减低(IGT)。在68例受检者中有42例餐后1 h 血糖(1 h PG)≥11.1 mmol/L,其中在糖耐量正常者中有4例1 h PG≥11.1 mmol/L,空服血糖受损(IFG)者中10例1 h PG 均超过11.1 mmol/L。结论对于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FPG 偏高等高危患者进行 OGTT 试验,能够降低糖尿病的漏诊率。对 IFG、IGT 和1 h 高血糖(1hHG)患者应尽早进行治疗干预,指导患者改善生活方式,预防 IGT 和1hHG 向糖尿病的转变。对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及早发现糖尿病前期,并及早进行干预,延缓糖尿病的发生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对糖耐量异常患者加强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艳  秦健秀  刘清秀  黄颖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6):1489-1491
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肥胖和2型糖尿病(2型DM)发病率明显升高,据统计每年约有2%~14%的糖耐量异常患者发展为2型糖尿病[1].糖耐量异常(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是指空腹血糖正常,负荷后血糖异常,但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一种状态.1999年WHO与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糖尿病专家委员会将IGT定义为:空腹血糖<7.0 mmol/L,OGTT试验2 h血糖介于7.8 mmol/L和11.1 mmol/L之间.目前普遍认为IGT是糖尿病发病过程中的早期阶段,对其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可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反之可发展为2型DM.因此,防止IGT继续发展为2型DM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加强护理干预可纠正IGT患者的血糖异常和防止IGT进展为2型DM.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在心血管内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142例,空腹血糖(FPG)正常且既往无糖尿病诊断史,所有患者均行OGTT检查。结果142例患者,OGTT检测新发现糖尿病(DM)患者21例(14.79%),糖耐量减低(IGT)患者35例(24.65%),即在未进行OGTT的情况下,则有39.44%的糖代谢异常患者漏诊;糖代谢异常组体重指数、腰臀比、吸烟比例分别为26.10(21.28,30.89)kg/m2、(0.97±0.23)和60.71%,显著高于糖代谢正常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为0.84(0.78,1.01)mmol/L,明显低于糖代谢正常组(P0.05);糖代谢异常和正常组性别、年龄、DM家族史、高血压病史、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疾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腰臀比、吸烟史心血管内科患者糖代谢异常的影响因素(OR=1.406和1.225,P0.05)。结论葡萄糖耐量试验在心血管内科患者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减少糖代谢异常患者的漏诊,对于有吸烟史、腰臀比较高患者,应及时进行OGTT检查。  相似文献   

7.
血糖值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当空腹血糖>7.0 mmol/L和(或)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2 h血糖>11.0 mmol/L,即达到现行糖尿病诊断标准时,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才达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水平。然而大血管病变则不同,在糖耐量低减(IGT)阶段,即空腹血糖<7.0 mmol/L而OGTT 2 h血糖介于7.8和11.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筛查糖尿病和糖代谢受损的敏感性并与空腹血糖(FBG)进行比较。方法对400例无糖尿病病史的糖尿病高危人群同时检测FBG和HbA1c,据空腹血糖水平分为三组:A1组:FBG<6.1 mmol/L,计336例,A2组:FBG 6.1-6.9 mmol/L,45例,A3组FBG≥7.0 mmol/L,19例。结果 (1)400例人群中,HbA1c≥6.0%,88例,异常率为22.0%;FBG≥6.1mmol/L,54例,异常率13.5.%,HbA1c的异常率高于FBG,P<0.05。(2)A1组HbA1c>≥6.0%,29例,占8.6%;A2组HbA1c≥6.0%,41例,占91.1%;A3组HbA1c≥6.0%,18例,占94.7%;(3)400例人群中,HbA1c≥6.0%或FBG≥6.1mmol/L,93例,异常率23.3%%。结论 HbA1c筛查糖尿病高危人群血糖异常的敏感性高于空腹血糖,两者联合检查有助发现更多糖代谢异常的患者。  相似文献   

9.
郝金海  李森 《临床医学》2013,33(3):50-51
目的 研究脑梗死不同时期的糖代谢异常情况.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在登封市妇幼保健院神经内科住院的89例新发急性脑梗死患者,分别于入院初期,病后14、28 d行血糖检测.结果 入院初期血糖检测正常65例,糖尿病9例,糖耐量异常10例,空腹血糖调节受损6例,入院14、28 d诊断为糖尿病、糖耐量异常、空腹血糖调节受损有所变化.结论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糖增高可以是原有糖代谢异常的反映,亦可以是应激反应的表现,另外通过本研究也说明在无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存在着较多的糖代谢异常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根据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FPG≤6.1mmol/L为正常;FPG≥6.1mmol/L但〈7.0mmol/L为IGT(糖耐异常);FPG≥7.0mmol/L为糖尿病。口服葡萄糖耐量试(OGTT)诊断标准为:PG2h〈7.8mmol/L为正常,PG2h≥7.8mmol/L但〈11.10mmol/L为IGT(糖耐量异常),PG2h≥11.10mmol/L为糖尿病。来探讨若做葡萄糖耐量试(OGTT)对糖尿病的早期诊断预防和减少漏诊的重要性。方法对来自我院门诊做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查的380例中老年人群的资料进行分析早期糖尿病漏诊情况。结果在(OGTT)的诊断标准下,可减少漏诊增加对早期糖尿病人的发现,可加强糖尿病早期诊断防治。结论开展好糖尿病(DM)判定标准和高危因素人群做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对早期糖尿病的发现有着重要教育意义,可提前做好预防。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糖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入选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并排除糖尿病的患者328例,行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试验,根据OGTT试验结果,将患者分为5组,血糖正常组、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FG)组、单纯糖耐量受损(IGT)组、复合糖耐量受损组、新诊断糖尿病组,通过Gensini评分系统对其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评分,进行组间冠心病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比较,同时对FPG、2hPG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Gemini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纯空腹血糖受损组、单纯糖耐量受损组、复合糖耐量受损组及新诊断糖尿病组的冠状动脉病变总积分均高于血糖正常组(P均〈0.05);尤以IGT组、复合糖耐量受损组、新诊断糖尿病组增高显著;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受损、复合糖耐量受损组、新诊断糖尿病组的组间冠状动脉病变总积分无显著差异(P均〉0.05)。2hPG与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r=0.358;P〈0.001)呈正相关,FPG与冠状动脉病变Gemini积分(r=0.232;P=0.046)呈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2hPG与冠状动脉病变总积分(β=0.358,P=0.000)独立相关。结论IGT、IFG、新发糖尿病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加重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尤其以餐后血糖升高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基诺族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现况。方法 2012年2-4月对云南省基诺族18~75岁成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及基于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糖尿病患病率调查,共5577人完成问卷、体格检查和血样本检测,所有数据纳入分析。以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诊断标准确定糖尿病、糖调节异常。以2010年全国人口性别年龄构成为标准人口,使用直接法计算标化率。结果 基诺族总人群[5577例,(40.113.2)岁]、男性[2649例,18~75岁,平均(39.913.6)岁]、女性[2928例,18~75岁,平均(40.212.9)岁]的糖尿病标化率分别为6.8%、9.4%和4.1%。在新诊断糖尿病患者中,单纯空腹血糖7.0 mmol/L的占38.4%,单纯2 h血糖11.1 mmol/L的占39.8%,二者均升高的占21.8%。总人群、男性、女性的糖尿病前期标化率分别为19.6%、21.9%和17.5%。糖尿病前期患者中单纯空腹血糖受损的占42.6%,单纯糖耐量受损的占43.8%,空腹和餐后均受损的占13.6%。男性、增龄、高血压、血脂异常、中心性肥胖、饮酒均为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男性的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病率明显超过女性。基诺族成年人空腹血糖异常的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003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空腹血糖受损(IFG)的空腹血糖(FPG)诊断标准下调对中老年糖调节受45(IGR)人群检出率的影响,并探讨区分糖调节正常与受损的FPG理想切点。方法3219例50岁以上台州农村人群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调查,空腹测毛细血管血糖。若FPG5.6mmol/L做OGTF检查。结果IFG患病率按新诊断切点5.6mmol/L为10.15%,按原切点6.1mmol/L为1.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55,P〈0.05);空腹血糖受损合并糖耐量受损(IGT)患病率按新诊断切点5.6mmol/L为6.14%.按原切点6.1mmol/L为3.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78,P〈0.05)。计算不同FPG切点诊断IGR的约登指数,最大值对应的FPG为5.7mmol/l。结论IFG诊断标准下调后,IFG、IFG+IGT检出率明显增加:非DM中老年人群中诊断IGR的FPG理想截定点为5.7mmol/L.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未诊断糖尿病但经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住院患者(CAD)的糖代谢状况。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纳入2007年1月至2009年5月在中山大学附二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患者499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比较两组的糖代谢异常情况。结果两组随机血糖(RPG)和空腹血糖(FP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249和0.444),但OGTT 2小时血糖(2hPG)在冠心病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冠心病组糖代谢异常患病率达74.0%,其中新诊断糖尿病32.1%,糖耐量异常(IGT)39.0%,分别高于非冠心病组的61.6%、36.0%和20.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冠心病组患者存在糖耐量异常和新诊断糖尿病的风险分别是非冠心病组患者的1.6倍[OR=1.603,95%CI(1.023,2.512),P=0.04]和2.3倍[OR=2.292,95%CI(1.391,3.777),P=0.001],在纠正高血压、血脂异常、BMI、hs-CRP等因素后,冠心病组患者存在新诊断糖尿病风险仍较非冠心病组患者明显升高[OR=1.852,95%CI(1.064,3.223),P=0.029]。结论未诊断糖尿病的冠心病住院患者普遍存在糖代谢异常,这些患者大部分需要通过OGTT检查才能及时准确地诊断。OGTT应该作为发现冠心病住院患者糖代谢异常的常规检查项目,如可能,全部心血管住院患者均应常规行OGTT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空腹血糖(F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在筛查糖耐量减退(IG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到我院门诊为明确有无血糖异常而就诊者336人,测定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并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按照1999年WHO的DM诊断标准,本研究人群空腹血糖〈6.1者124例,≥6.1-〈7.0者56例,≥7.0者156例;糖化血红蛋白〈6.1者84例,≥6.1者252例;OGTT2 hPG〈7.8者92例,≥7.8-〈11.1者99例,≥11.1者145例。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均不适用于筛查IGT人群,但糖化血红蛋白比空腹血糖提示病人是否存在血糖异常更敏感。  相似文献   

16.
Aim: Impaired fasting glycaemia (IFG) is an indication for 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 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 and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define IFG as 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 levels of 6.1–6.9 mmol/l. However,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still recommends a range of 5.6–6.9 mmol/l as IFG. We performed an audit to assess the outcome of OGTT at various cut offs of FPG levels in patients at high risk of developing diabetes. Methods: Laboratory data on OGTT performed over a period of 1 year in a district general hospital were collected. Patients with FPG levels between 5.6 and 6.9 mmol/l were selected and the outcome was analysed. Results: Our audit shows that in patients with FPG levels of 5.6–6.0 mmol/l, 19% had diabetes and 43% had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IGT). Conclusion: The percentage of subjects with abnormal OGTT in our study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Decode study [Diabetologica, 42 (1999) 647] (7% diabetes and 29% IGT). However, Decode study had included general population whereas our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subjects who are at high risk of developing diabetes. We conclude that in these subjects the lower cut off level of 5.6 mmol/l for FPG should be used as an indication for OGTT.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空腹血糖受损(IFG)不同下限切点及相应IFG范围人群的空腹血糖(FPG)转归情况。方法 2007年来徐州电力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2 860例,对其中FPG为5.6~6.9 mmol/L的712例人员作为期2年的观察。结果将IFG下限由6.1 mmol/L下调至5.6 mmol/L后,2007年患IFG的人数由187例增加到712例,IFG患病率由6.5%增加到24.9%。2007年FPG为5.6~6.0 mmol/L的人群中,其2009年FPG在6.1~6.9 mmol/L、≥7.0 mmol/L范围者分别占当年相应人群的57.3%、34.5%。结论 IFG下限切点调至5.6mmol/L,在本地区健康体检中应用是可行的,应关注FPG处于5.6~6.0 mmol/L的人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时的血糖变化特点.方法 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对35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和24例糖代谢正常者进行动态血糖监测,同时进行75 g葡萄糖的OGTT,比较两组在不同糖代谢状态下糖负荷后3小时内平均血糖值(MBG)、血糖峰值(PPG)、血糖达峰时间(△t)、血糖波动幅度(PGE)和血糖的曲线下面积增值(IAUC)变化.结果 2型糖尿病组OGTT 3小时的MBG、PPG、△t、PGE和IAUC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 (11.6±13.16) mmol/L vs (7.66±0.80) mmol/L、(14.21±3.79) mmol/L vs (9.09±1.09) mmol/L、(117.09±36.84) min vs (84.04±34.17) min、(6.30±2.87) mmol/L vs (2.96±0.87) mmol/L、(3.22±1.97) mmol·L-1·d vs (1.69±0.71) mmol·L-1·d(均P<0.01).2型糖尿病患者OGTT 2小时血糖达到诊断标准的占68.6%(24/35),与未达该标准的31.4%(11/35)相比,MBG、PPG、PGE和IAUC均明显增高(均P<0.01),分别为(12.99±2.70) mmol/L vs (8.46±0.82) mmol/L、(15.97±3.24) mmol/L vs (10.41±1.15) mmol/L、(7.49±2.44) mmol/L vs (3.70±1.89) mmol/L、(4.02±1.73) mmol·L-1·d vs (1.47±1.21) mmol·L-1·d;△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组在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时,OGTT时除MBG有显著差异外(P<0.05),PPG、PGE和IAUC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不同空腹血糖状态时,OGTT的血糖波动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在糖负荷状态下血糖波动加剧,达峰时间延迟;筛查2型糖尿病时,对OGTT 2小时血糖接近标准值上限或糖耐量异常者应复查OGTT以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