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汪昌柱 《实用全科医学》2007,5(2):173-174,F0003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在X线平片和CT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时50例急性胸腰椎外伤患者的X线平片和CT表现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胸椎13例。腰椎35例,胸腰椎2例;外伤后全部拍摄X线正侧位片及CT平扫,其中7例行CT冠矢状位重建。结果50例急性脊柱外伤中X线平片清楚显示椎体骨折32例34个椎体为爆裂性骨折,CT清楚显示椎体骨折50例54个椎体骨折(48个椎体为爆裂性骨折),附件骨折13例,小关节脱位1例,见到骨折片突向椎管内22例,椎管内高密度血肿3例,脊髓或神经受压22例。结论X线平片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诊断有一定价值.CT在显示脊柱三柱结构、附件骨折、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脊髓及神经根损伤等细节方面优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在X线平片和CT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急性胸腰椎外伤患者的X线平片和CT表现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胸椎34例,腰椎26例,胸腰椎20例。外伤后全部拍摄X线正侧位片及CT平扫,其中16例行CT冠矢状位重建。结果80例急性脊柱外伤中X线平片清楚显示椎体骨折63例67个椎体为爆裂性骨折,CT清楚显示椎体骨折80例87个椎体骨折(68个椎体为爆裂性骨折),附件骨折23例,小关节脱位8例,见到骨折片突向椎管内32例,椎管内高密度血肿7例,脊髓或神经受压45例。结论X线平片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诊断有一定价值,CT在显示脊柱三柱结构、附件骨折、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脊髓及神经根损伤等细节方面优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X线平片和CT对腰椎退变性滑脱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腰椎退变性滑脱92例,对其X线平片和CT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腰椎退变性滑脱好发于第4腰椎,滑脱程度多在Ⅰ度以内,多合并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X线平片能直观地显示腰椎退变性滑脱,是诊断本病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而CT能清楚显示椎间盘、硬膜囊、关节突和椎管内外结构的变化。结论X线平片与CT结合对腰椎退变性滑脱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分析骨瘤的CT表现和诊断要点。方法:使用GE MAX640型CT机对头颅进行轴位及冠状位平扫,层厚间隔5mm,病变区2mm。结果:CT平扫可以清楚显示骨瘤的部位、大小、形态以及病变的毗邻关系等。结论:CT平扫可对本病作出全面的诊断,是诊断本病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5.
11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诊断评价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选择最佳方案诊断腰椎间盘症.方法报道了117例临床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有CT平扫、椎管造影及CTM检查.结果经手术证实,CT平扫、椎管造影及CTM的诊断符合率分别是90.6%(106/117),82.9%(97/117)与94.0%(110/117).结论 CT平扫是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首选和简单而有效的方法,疑难时进行CTM检查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脊髓栓系综合征的影像学诊断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显龙  杨华  郭幼文  梁平 《重庆医学》2003,32(7):908-909
目的 通过X线平片、CT平扫、CTM与MR扫描对比,探讨诊断原发性脊髓栓系综合征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原发性脊髓栓系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其中33例全部做了MR扫描,12例做了X线平片,11例做了CT扫描,5例做了CTM检查。结果 33例MR检查全部阳性显示,12例X线平片仅发现4例阳性,11例CT检查发现7例阳性,5例CTM检查全部阳性显示。结论 MR检查是诊断原发性脊髓栓系综合征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评价平片和CT对腰椎退变性滑脱的诊断价值,总结分析了1992年7月至1995年9月因腰腿痛进行X线检查的病例,共4440例,根据不同的检查方法分为3组:(1)单纯平片检查3472例;(2)CT检查968例;(3)平片加CT检查30例。在3472例腰椎平片中发现退变性滑脱312例,占8.98%。结果表明平片是诊断腰椎退变性滑脱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腰椎平片能直观地显示腰椎退变性滑脱,尤其对退变性滑脱发生的部位及形态类型的显示明显优于CT。而CT的优势在于能清楚地表现椎间盘、硬膜囊、关节突和椎管内外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腰椎爆裂骨折的影像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东溟 《中国医药导刊》2008,10(7):1020-1021
目的:讨论X线、CT在诊断脊柱爆裂骨折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腰椎爆裂骨折的影像学表现和临床资料。结果:X线、CT显示椎体自然形态不同程度消失,骨质密度低,并见碎骨片向椎体周围膨出。附件骨折(椎弓根间距增宽或变窄)压迫椎管,继发椎管狭窄,小关节紊乱,脱位、间盘突出,脊髓受压。结论:良好的平片对诊断腰椎爆裂骨折有一定价值,但要同压缩性骨折鉴别。平片只显示腰椎二维结构,CT能显示腰椎的三维结构,CT对爆裂骨折能作出全面证实和诊断,对小关节紊乱、脱位、间盘改变、椎管继发狭窄,脊髓是否挫伤,CT诊断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X线平片、CT平扫在脊柱骨折诊断中的作用及优势与不足。方法对56例经临床确诊为脊柱骨折的病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T在显示椎体、椎板、小关节、椎管狭窄及骨折分类方面明显优于X线平片,X线平片在显示椎体压缩程度、椎体后突成角及椎体移位方面有优势。结论X线平片是基础,CT捡查是主要手段,两者相结合才能提高对椎体损伤的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阐述脊椎爆裂骨折的X线、CT、MRI表现及其对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脊椎爆裂骨折的影像和临床资料,其中颈椎14例、胸椎34例,胸腰椎交界处59例,腰椎13例;男89例,女31例,平均年龄33岁。伤后全部行X线正侧位片。90例CT平扫,其中41例行CT多平面重建MRI平扫67例。结果:X线、CT表现为椎体高度减低,椎体纵或横形骨折崩解,终板骨折移位并突入椎管,椎管狭窄,椎板骨折,棘突同或椎弓间距增大。MRI同时显示了脊髓受压信号异常及后纵韧带、棘间韧带、椎间盘的撕裂。结论:平片诊断爆裂骨折需与单纯压缩骨折鉴别,明确诊断需CT证实,CT、MRI能对爆裂骨折明确诊断。平片对指导治疗作用不大。CT有一定价值,爆裂骨折需行MRI检查,以帮助决定外科手术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庞启焕 《海南医学》2003,14(8):32-33
目的 讨论脊柱结核的X线平片及CT特征。方法 X线平片为病变局部脊柱正侧位于摄片。CT对病变椎体及椎问盘常规平扫,其中8例增加增强扫描。结果 19例中,发生于腰椎10例、胸椎8例、颈椎l例。结论 CT对脊柱结核的术前诊断及术后随访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曹林德 《微创医学》2001,20(3):320-321
椎弓崩裂性腰椎滑脱是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既往多赖X线平片诊断;CT的应用不仅可以发现X线平片所显示的病变,且可以显示椎小关节、椎间盘、骨性椎管、椎间孔、硬膜囊、黄韧带、神经根的改变[1]。笔者对24例椎弓崩裂性腰椎滑脱的CT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4例中男18例,女6例,年龄26~74岁,平均52岁;病程最短8天,最长10年。腰腿痛18例,腰痛2例,单侧下肢痛3例,双下肢麻木1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17例。有外伤史2例,体力劳动者13例。  相似文献   

13.
张有为  李红  刘玥  何玲 《海南医学》2013,24(22):3331-3333
目的 探讨CT与MRI联合成像在制定脊髓纵裂手术方案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3例手术证实脊髓纵裂患者术前CT及MRI扫描的影像表现,与手术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发生于腰椎段11例,胸椎段1例,1例同时累及胸椎、腰椎段.13例患者的14个病变中,Ⅰa型7个,其中骨性分隔5个;Ⅰb型3个,1个为骨性分隔;Ⅱ型4个.结论 CT和MR两种检查方法对脊髓纵裂病变的诊断均存在不足之处;联合成像可以相互补充,能更全面对脊髓纵裂分型和并发病变做出明确诊断,为手术提供更为全面的诊断信息;术前CT和MRI联合成像应该成为检查常规.  相似文献   

14.
脊柱骨折的X线与CT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X线平片、CT平扫在脊柱骨折诊断中的作用及优势与不足。方法:对66例经临床确诊为脊柱骨折的病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T在显示椎体、椎板、小关节、椎管狭窄及骨折分类方面明显优于X线平片,X线平片在显示椎体压缩程度、椎体后突成角及椎体移位方面有优势。结论:X线平片是基础,CT检查是主要手段,两者相结合才能提高对椎体损伤的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平片和CT对真假性腰椎滑脱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12例有完整影像及临床资料的腰椎滑脱症的影像表现特征.结果:212例腰椎滑脱中,真性滑脱79例,假性滑脱133例.X线片检出峡部裂56例,CT检出79例;真假性滑脱均可出现假性椎间盘膨出、双椎体后缘、椎管狭窄,而真性滑脱还有椎弓裂隙征、锥管冗长征.平片能直观的显示真假性滑脱的椎体滑移情况,CT对椎管前后径、椎间孔、侧隐窝狭窄的显示明显优于平片.结论:CT对腰椎滑脱症的分型、椎管狭窄情况的判断优于平片.  相似文献   

16.
探讨 CT在腰椎骨折中的诊断价值 ,对定襄县人民医院近几年来 16例经 X平片及 CT检查的腰椎骨折的结果进行分析。 X线平片显示单纯压缩性骨折 8例 ;椎体粉碎性压缩骨折 6例 ;骨折伴脱位 2例 ;椎管有无碎片显示不清 ,经 CT平扫拍片后发现粉碎压缩性骨折和伴脱位的病例椎管和碎片显示清楚。我们认为椎体损伤患者均应把 CT检查做为一种常规检查 ,以免漏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儿童颈椎间盘钙化症的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并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16例儿童颈椎钙化性椎间盘病的影像表现。结果 16例患均行颈椎平片检查,5例行CT扫描并作了三维重建,8例行MRI检查。16例平片均显示了椎间盘钙化灶,均为单发,CT平扫加三维重建显示4例钙化呈卵圆形,1例钙化为不规则形。MRI检查不仅显示了椎间盘内改变还清晰显示了病变相邻椎体边缘信号改变,在T1、T2加权像上呈低信号。结论 平片检查可以显示椎间盘钙化;CT平扫加三维重建能清晰显示了钙化灶的大小、形态;MRI检查在显示受累椎体及周围组织的改变方面明显优于CT和平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X线平片、CT平扫在脊柱骨折诊断中的作用及优势与不足.方法 对56例经临床确诊为脊柱骨折的病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CT在显示椎体、椎板、小关节、椎管狭窄及骨折分类方面明显优于X线平片,X线平片在显示椎体压缩程度、椎体后突成角及椎体移位方面有优势.结论 X线平片是基础,CT检查是主要手段,两者相结合才能提高对椎体损伤的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9.
陈月荣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8):2360-2361
目的:探讨脊柱爆裂骨折的X线、CT表现及其对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脊柱爆裂骨折的影像和临床资料,其中颈椎7例,胸椎8例,胸腰椎交界处30例,腰椎15例。伤后全部行X线正侧位片及CT平扫。结果:X线、CT表现为椎体高度减低,椎体纵或横形骨折崩解,终板骨折移位并突入椎管、椎板骨折、棘突间或椎弓间距增大。结论:平片诊断爆裂骨折需与单纯压缩骨折鉴别,明确诊断需CT证实,平片对指导作用不大,CT能明确创伤病变的部位、性质、程度、敏感性和特异性高,能帮助决定外科手术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T对脊柱结核的诊断价值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柱结核的临床资料和X线平片及CT表现.结果:在50例脊柱结核中、下胸椎18例(35%),上腰椎15例(30%),腰椎8例(16%),颈椎5例(10%),胸椎4例(8%).X线表现:椎体骨质破坏,椎间隙变窄或消失,脊柱后突畸形,椎旁脓肿形成及钙化.CT表现:除有X线的表现外,能够清楚地显示骨质破坏的病变范围;显示死骨及病理骨折,特别是能够显示脓肿或骨碎片突入椎管的情况.CT平扫结合增强检查可帮助了解脓肿的位置、大小,及其与周围大血管、组织器官的关系.结论:CT密度分辨率高,可显示普通平片难以发现的早期轻微的骨质破坏,显示隐蔽的小脓肿,有利于脊柱结核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