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寿夭刚柔篇是《黄帝内经·灵枢》的重要篇章。从“立形定气而视寿夭”、“审知阴阳,刺之有方”、“治疗应把握时间和空间上的整体性”、“治疗的共性与特性”几个方面入手,对针灸与人之寿夭的学术思想特点进行讨论。认为寿夭刚柔篇对中医针灸学理论的构成作用显著,充分陈述了人之寿夭与疾病、疾病阴阳表里与针灸治疗的关系,以及治疗与时相应和因人而异的理论。  相似文献   

2.
基于《黄帝内经》“阳化气,阴成形”理论,进一步阐发其内涵为阴阳和合、动静结合、体用联合。结合泛血管疾病的特点及临床表现,从“阳化气”与“阴成形”的太过与不及分析病机,认为“阳化气”与“阴成形”不及所致的浊邪侵袭而化源修复不利是泛血管疾病的基本病机,而“阳化气”与“阴成形”的太过是发生变证和疾病进展的重要条件。结合临床经验,初步提出“温、通、补、动”四法辨治泛血管疾病,其中“温”调体质使命门启发、三焦气化,“通”为治标使三焦分治而有的放矢,“补”为治本使阴阳互求而形神相守,“动”为宗旨其关键在于三焦恒动、风药助动。以“阳化气,阴成形”指导泛血管疾病的中医药治疗,有助于深入认识该病病因病机并拓宽临床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3.
气交是指天地阴阳二气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万物的生存与变化都依赖于天地之气相交,阴阳相合而成。哲学巨著《周易》明确提出阴阳的概念并阐述世界万物是通过阴阳二气交感而化生的。《内经》把《周易》气交理论与人体医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原来的哲学概念升华为医学理论,贯穿于中医理、法、方、药的各个方面。《周易》是中医理论的渊薮,中医基础理论基本上源于《周易》,“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为用”。  相似文献   

4.
《万病回春》痞满证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病回春》由明代世医龚廷贤所撰。笔者就龚氏该著中辨治痞满之法,结合个人粗浅体会,略呈管见,尚希同仁赐教。1.中气伐伤,阴伏阳蓄。痞满一病,非痞块之痞也,乃以胸腹他闷而不舒畅为其主症。龚氏云:“痞皆是七情内伤,六建外侵,或醉饱饥饿失常、房室过度,则脾止虚而受伤,转输之官失职,胃虽受谷,不能运化,故阳自升而明自降而成天地下交之痞不通泰也。盖阴伏阳蓄,治用香砂养胃汤、加减机壳丸,调养脾胃,使心肺之阳下降,肝肾之阴上升而成天地交泰,是无病也。”其中“中气伐伤,阴伏阳蓄”是致痞满的总病机。脾胃同居中焦,…  相似文献   

5.
第七中医治疗学中的阴阳理论在内经知要的治则篇里,首先是下面一段文字: 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其本。”“治病必求其本”,这个“本”;就是“阴阳”,意思是说,治疗疾病的方法,仍不外在阴阳的基本理论中去寻求。再作进一步的解释,就是:病状的发生,是由于阴阳有了偏胜而致令阴阳失夫了平衡,因此我们要治疗疾病,就  相似文献   

6.
朱丹溪的宇宙动静观、阴阳动静观以及“相火”动静论,与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宇宙的恒动推衍人身阴阳之动静、相火之动静,提出了生理与病理之相火、精神与疾病之关系及养心寡欲的养生观,对医学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文章旨在通过回溯“枢机”理论渊源,立足中医经典,探析“肝为枢机”的理论依据。从肝脏的生理特性、病理特点、功能及与相关脏腑的关系进行分析,以肝为出入之枢、升降之枢、阴阳之枢、水火之枢着眼,进一步阐述“肝为枢机”的基本内涵,强调肝脏通过气机疏泄,上下通调,对脏腑精、气、血、津液的枢纽作用,对临床以肝为枢、和调枢机治疗疾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阳有余阴不足”是朱震亨对人体生理病理认识的基本观点。内经云:“阴阳平秘,精神乃治999强调阴阳的不偏不盛,而朱氏运用天人相应的理论,通过分析天地、日月、阴阳的状况,认为人身之阴阳在正常情况下,亦有一定差异,即人身之阴常不足而阳有余。故尔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应注意到这一特点,以指导人的健康保健和医生对疾病的认识与洽疗。  相似文献   

9.
陈氏对针灸理论贡献主要有二,首排历代注家之异、阐“是动则……是主×所生病者”的经义。认为“不必先为是动,后及所生而病”,指出:“本篇统论脏腑经气”,“病在三阴三阳之气”,可藉人迎气口之脉而知其整体变化,“泻阴阳之盛,致谷气以补阴阳之虛”的经络脏腑气血整体论。次对复杂经穴定位,以胆经在头部穴位为例,精研揣度,返繁为简,概以歌赋,便于诵记。  相似文献   

10.
“相乘”“相干”即所谓“变化相乘,阴阳相干”。相乘者包括四时五脏之脉相乘与脉证乘侮,其以五行生克乘侮为理论基础;相干者即以阴阳脉法候人体气血阴阳变化,判断疾病的预后,其以阴阳学说为理论基础。“纵”“横”为五行学说病理变化的术语,纵为对相乘关系的描述,横为对相侮关系的描述。仲景于《伤寒杂病论》中以“相乘”“相干”之脉法理论辨治“纵”“横”之病,或辨病之“纵”“横”,融阴阳五行理论于脉诊之中,以脉之变化明辨疾病病机及预后,于今之临床脉诊甚具启发,拓展了脉证合参于疾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