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红梅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1,43(8):1316-1318+1300
目的:观察强化膳食营养支持联合多元维生素补充对学龄前儿童体质量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某幼儿园的140名学龄前儿童,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将其为对照组(n=70)和观察组(n=70).采用为期一年的对照干预的研究方法,对照组采用强化膳食营养支持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的基础上联用多元维生素补充进行干预.检测干预前后学龄前儿童体格、握力、智力发育的水平来评价儿童生长发育和体质量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儿童身高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体重和握力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儿童的IQ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视黄醇、25-(OH)D、钙、铁、锌水平均有所升高,且观察组视黄醇、25-(OH)D、钙、铁、锌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膳食营养支持联合和多元维生素补充可以显著促进学龄前儿童体格质量和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疼痛管理对早产儿远期神经发育、行为及社会情感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我院出生的早产儿共160例,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早产儿分为观察组、对照组2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介入疼痛管理,比较两组早产儿1月龄、6月龄、12月龄时的基本发育情况,神经行为发育(婴幼儿智能综合Gesell发育量表)以及社会情感(婴幼儿社会情感ASQ:SE发育量表)。结果6月龄时以及12月龄时,观察组身长、体质量、头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6月龄时、12月龄时,观察组粗大运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个人-社会能力以及言语沟通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12月龄时,观察组ASQ: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ASQ:SE得分>0分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疼痛管理可有效改善早产儿神经行为、社会情感以及机体生长发育的迟滞现象,具备良好的远期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重组人类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和铁剂,后期长期间隔补铁防治早产儿贫血的疗效,及对早产儿生长发育、智能方面的影响。方法2002.2~2005.2入住本院NICU的早产儿共17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对照组57例、空白组58例,治疗组应用rHuEPO(生后第1周开始,750 IU.kg-1.w-1,共6w)及铁剂(生后14d开始,元素铁2mg.kg-1.d-1,共6w),以后每周补铁1次(元素铁2mg.kg-1),直至12月龄。对照组生后应用rHuEPO6w及铁剂6w同治疗组,方法同治疗组,不继续补铁。空白组不用rHuEPO及铁剂治疗。观察3组早产儿HGB、血清铁蛋白(SF)、体重、身高动态变化至12月龄,6、12月龄进行DDST智能筛查。结果治疗组、对照组12w内HGB较空白组明显升高(P<0.01),4~12月龄治疗组HGB较对照组、空白组明显升高(P<0.01),3~12月龄治疗组SF较对照组、空白组明显升高(P<0.01),6~12月龄治疗组体重、身高较对照组、空白组明显增长(P<0.01、P<0.05)。6、12月龄DDST治疗组较对照组、空白组明显优胜(P<0.05)。结论早产儿生后早期应用rHuEPO和铁剂可以减轻早产儿早期贫血,继续长期间隔补铁,可以有效防治早产儿后期贫血,改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孕周小于34w的不同体重早产儿早期合理营养及体重变化关系的探讨。方法对于孕周小于34w、无消化道畸形的64名早产儿、出生后24h内收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按出生体重分组,为体重≤1500g组和体重>1500g组,根据体重计算出生后第1、2、3周热量和蛋白质的摄入量、住院天数、开奶日龄、足量喂养日龄、体重开始增长日龄、静脉营养时间。结果体重≤1500g组热量和蛋白质量摄入低于体重>1500g组,在第2周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且开奶日龄、体重增长日龄、回到出生体重日龄、静脉营养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我们的结果提示,不同体重的早产儿热量和蛋白质的摄入量与出生后体重变化有密切相关(正相关)。孕周小于34w的早产儿出生早期,应根据不同体重采取合理有效的营养模式,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以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特别是体重≤1500g的早产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互联网+持续性营养健康管理模式对子痫前期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子痫前期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营养干预模式,观察组行互联网+持续性营养健康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孕妇干预前后的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值以及每日营养摄入情况,记录分析两组妊娠结局情况和新生儿结局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干预后观察组体重和BMI增长均明显变慢(P<0.05);干预后观察组蛋白质、维生素A、铁的摄取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脂肪的摄入量明显低于对照(P<0.05);观察组剖宫产、早产、产后出血、胎膜早破宫缩乏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巨大儿、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子痫前期孕妇给予互联网+持续性营养健康管理模式有利于控制孕妇体重,改善孕妇营养状况和妊娠结局,同时降低不良新生儿结局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全面了解日照市苯丙酮尿症(PKU)患儿给以低苯丙氨酸(Phe)饮食后,其末梢血铁、锌、钙、镁及铜的含量,探讨其缺乏的综合防治措施。方法对我市2003年6月-2010年6月筛查出的23例PKU患儿,取末梢血对铁、锌、钙、镁及铜进行检测。结果患病儿的末梢血中钙、锌的含量低于正常儿童(〈0.05),而铁、镁、铜的含量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患儿应全面搭配营养膳食,努力达到膳食结构的多样化,以保证患儿正常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孕期妇女膳食营养状况及体成分测定分析,为孕期妇女饮食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1年10月定期来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产检孕期妇女,收集近一周平均膳食摄入情况及体成分指标。结果 共收集1752名孕妇,孕早、中、晚期分别有200人、994人、558人。孕前体质量、当前体质量及体质量增加量在孕早、中、晚期均存在差异;孕早期对蔬菜、水果、鱼禽肉蛋、大豆/坚果类摄入缺乏;孕中期所有的膳食摄入均缺乏;孕晚期对蔬菜和鱼禽肉蛋的摄入较缺乏。孕早期各类营养素摄入不足;孕中期对Ca、Mg的摄入基本达标,孕晚期仅Ca摄入量充足。基础代谢率、总体水、细胞内水分、细胞外水分、体脂百分比、体脂、去脂体质量、肌肉量及蛋白质含量在孕早、中、晚期均有统计学差异;体成分指标与不同孕期体质量增加量存在相关性。结论 不同孕期妇女的膳食摄入及营养素摄入情况均不同,仍有相当数量的孕妇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不达标;体成分与孕期体质量增加量存在相关性,可合理使用体成分分析结果进行个体化指导孕妇科学合理饮食,有效控制孕妇的孕期增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分析儿童保健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干预措施.方法 资料选自于2012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健康检查的婴幼儿4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及实验组,每组210例,常规组行常规保健,实验组给予针对性的儿童保健,并对两组婴幼儿的临床资料及生长发育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实验组精细运动、适应性以及语言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实验组疾病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且实验组的体质量及身高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具有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 对婴幼儿实施科学、合理的针对性儿童保健,能够促进婴幼儿身心及智力的有效发展,减少疾病发生的几率.  相似文献   

9.
唇腭裂家庭环境及膳食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唇腭裂发生的影响因素,我们采用成组病例对照的方法,对71个有唇腭裂患者的病例家庭及35个对照家庭环境及膳食营养状况进行调查。调查显示,唇腭裂病例组家庭环境较差,户均年收入924元,父母文化程度较低,父亲文盲的占25.4%,母亲文盲的占47.9%。家庭营养较缺乏,膳食中摄入含优质蛋白质食品大豆、肉、禽蛋、鱼及食用油脂、水果、坚果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家庭,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C及钙、铁、锌等多种对人体健康极为重要的营养素摄入普遍不足,低于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供给量标准。我们人为营养不良是唇腭裂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加强孕期营养对预防出生缺陷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166名孕中期妇女进行膳食调查、营养教育和体检,并设对照组。对两组新生儿出生情况追踪观察。膳食调查结果表明,经教育和指导的孕妇膳食较均衡,符合营养要求,总热量平均为每日2621kcal,蛋白质达到RDA中应占热量比的94%,碳水化合物达到87%;脂类在总热量中较高;摄入的钙及抗坏血酸较外省市报道的高得多。而铁则较低。该组的低体重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本组结果表明新生儿体重与孕妇孕期体重增加无相关(P>0.05)。孕妇孕期体重增加平均是14.0.7±6.02kg,高于正常平均值,可能与孕妇摄入脂类物质较多、总热量较高有关。本文讨论了孕妇营养教育的内容、方法以及在围产期保健和优生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中年女性每日铁摄入量与痴呆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764份美国妇女健康研究(SWAN)资料,该资料通过参与者或其家属自评问卷的方式评估痴呆,根据评估结果将其分为痴呆组(n=974)和非痴呆对照组(n=1790)。通过1995年版饮食频率调查问卷估算膳食摄入量,比较两组年龄、运动量、家庭收入、种族/国家、血压、血脂、能量摄入等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膳食中铁摄入量与痴呆的关系,限制性三次样条分析铁摄入量与痴呆的非线性关系。结果:痴呆组与对照组在种族、TG上有差异。此外,痴呆组每日铁摄入量高于对照组(P<0.01),且痴呆组高于推荐铁摄入量(RDA,20mg/天)的人群多于对照组(P<0.01),但总热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摄入量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铁摄入量与痴呆呈正相关,这种正相关关系在调整了年龄和充分调整潜在混杂因素的模型中仍然存在。每日铁摄入量>20mg/天者患痴呆风险增加,这种关系在调整了年龄以及整协变量年龄、种族和TG后仍然存在。限制性三次样条回归表明随着铁摄入量的增高,痴呆风险先趋于平稳,而后逐渐升高,当每日铁最大摄入量超过50mg后,风险增加速度明显加快。结论:中年女性每日铁摄入量与痴呆呈正相关关系,但不能断定铁摄入量与痴呆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矮小症学龄儿童血液内血钙(Ca)、镁(Mg)、铁(Fe)、锌(Zn)水平与体格发育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来医院儿保门诊就诊的50例矮小症学龄儿童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的50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均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清Ca、Mg、Fe、Zn水平,并进行体格检查,测定身高、胸围、体重,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NCHS)制定的相关标准评价其体格发育情况,分析矮小症儿童血清钙、镁、铁、锌等矿物质水平与其体格发育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身高、胸围、体重及血清Ca、Fe、Z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钙、低铁、低锌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矮小症学龄儿童血清Ca水平与身高、体重、胸围呈正相关,Fe与身高呈正相关,Zn与身高、体重、胸围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矮小症学龄儿童血清Ca、Fe、Zn水平低于正常健康儿童,且缺钙、缺铁、缺锌均影响儿童体格发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新疆伊犁地区孕妇孕期膳食摄入状况和膳食模式,为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孕妇膳食营养状况提供原始资料。方法采用24 h回顾调查法结合称重法、记账法、收集被调查者连续7 d的膳食摄人情况;然后将调查内容输入由北京医网中心提供的孕期饮食营养分析与指导系统进行评价计算。结果 1.调查对象膳食结构以谷薯类为主,早、中、晚期杂粮各占谷薯类食物4.2%、9.5%、9.1%.奶类、水果类、蔬菜、豆类食物的日平均摄入量均高于全国水平,蛋类日平均摄入量低于全国水平,早、中、晚期肉类食物摄入量均低于全国水平[1],以早期更为明显。谷薯类、奶制品、肉类中中期与早晚期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碳水化合物供能比相对偏低。油脂的摄入量过高,约为推荐摄入量的3倍。碘及叶酸缺乏较为严重,约90%以上的孕妇未及推荐摄入量。中晚期钙、铁、锌、维生素A摄人量未达到AI或者RNI者,所占比例较大。3.三大产能营养素供能及一日三餐能量分配不合理。结论 1应增加伊犁地区城市孕妇在中晚期海产品、水果、瘦肉、豆类的摄入量,提高优质蛋白质、钙、铁、锌、维生素A的含量,适当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分析特发矮小症(ISS)儿童血清中生长激素(GH)、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水平及钙镁锌等微量元素状况。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矮小症儿童23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138例ISS患儿纳入ISS组,余下92例非ISS矮小症儿童纳入非ISS组),另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为对照组,采用精氨酸激发试验及可乐定激发试验检测其血清GH水平,并分析三组IGF-1、微量元素(钙镁锌、维生素D)水平、体格发育指标[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BMI)、瘦素(Leptin)、骨钙素(Ost)],分析ISS儿童GH、IGF-1水平与微量元素水平、体格发育指标的相关性。结果ISS组可乐定、精氨酸激发试验阳性率高于非ISS组(P<0.05);ISS组、非ISS组血清GH、IGF-1、钙、镁、锌及维生素D水平低于对照组,ISS组血清GH、IGF-1、钙及维生素D水平低于非ISS组(P<0.05);ISS组、非ISS组的身高、体重、BMI及血清Ost水平低于对照组,而Leptin水平高于对照组,ISS组的身高、体重及血清Leptin、Ost水平也低于非ISS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ISS儿童血清GH、IGF-1水平与血清钙、锌、维生素D、BMI、Ost呈正相关,与Leptin呈负相关(P<0.05),而矮小症儿童血清GH、IGF-1水平与血清钙、镁、维生素D、BMI呈正相关,与Leptin呈负相关(P<0.05)。结论ISS儿童血清GH、IGF-1水平普遍偏低,且其钙镁锌等微量元素明显不足,可通过GH/IGF-1轴、微量元素对其进行诊断,并合理补充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15.
本文调查了56例妊高征孕妇、108例正常孕妇的膳食摄入水平及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总蛋白、白蛋白、葡萄糖、维生素A、E和全血TPP%和AC值的含量。其结果为妊高征孕妇与正常孕妇比较,总热量和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妊高征患者均较低,除碳水化物外,均有显著性差别(P<0.05)。血清总蛋白、白蛋白也低于正常孕妇,(P<0.05)。血清甘油三酯,葡萄糖则高于正常孕妇(P<0.05)。血清维生素E低于正常孕如(P<0.05)。 文中讨论了有关营养与妊高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朝阳地区孕妇和乳母营养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解辽宁省西部山区-朝阳地区孕妇和乳母的营养状况及其与胎儿生长发育的相互关系,作者等合作于1989-1990年对朝阳地区孕妇、乳母的营养素摄入量、血清锌及发锌的含量和有关锌生化指标、乳母乳汁中的微量元素以及羊水、母婴血清中锌含量与新生儿体重的关系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从调查结果可看出除热能和铁以外,大多数营养素仍不程度低于供给量标准。从膳食调查中发现膳食结构不够合理,从锌的摄入来源来看,植物性食品占85%,而动物性食品仅占9%,血清锌随孕周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新生儿脐血锌水平高于产妇组。随孕周增加,羊水锌含量逐渐增加,母体血清锌水平略有下降、产妇组血清锌水平与婴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表明与胎儿生长发育和代谢活动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7.
孕晚期膳食及血液生化水平与胎儿宫内生长迟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97例胎儿宫内生长迟缓IUGR孕妇和133名正常孕妇的孕晚期膳食摄入情况、某些生化指标及其新生儿生长发育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初步探讨了孕妇营养素摄入与IUGR的关系。其结果为:两给孕妇的滕食构成基本相似,但IUGR孕妇粮谷、肉类、蛋类及奶类等食品摄入量不足,热能、蛋白质、钙、VB1、VB2和视黄醇当量等营养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孕妇。血液生化测定,IUGR组孕妇血糖水平也较低。本文讨论了孕妇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解新沂市高中住校学生膳食营养与健康情况,让社会、家长、学校能认识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有效措施。方法运用1个月计帐法膳食调查、身体质量指数和生化检测等研究方法,对新沂市区4所高中2846名住校学生膳食营养与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针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①奶类、鱼虾类、水果供给量不足,谷类、蔬菜类、蛋类、畜禽肉类供应量均略高于参考量的上限值。油、盐供给量超高。②能量、蛋白质、铁、Vit B1、Vit C的摄入量均达到RNI标准;视黄醇当量、Vit B2的摄入量不足,钙摄入量严重不足。生热营养素供能比例比较适宜。③身体质量指数结果:偏瘦占0.6%;过重占13.3%;肥胖占7.1%;血红蛋白测定结果:贫血总患病率8.66%,其中女生占11.65%,男生占7.06%,男女生之间患贫血情况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调查学生生长发育状况良好,但仍然存在营养素摄入不合理所致的营养缺乏性疾病以及超重、肥胖问题,应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堂膳食营养的监督指导和青少年合理饮食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中营养素前白蛋白(PA)、纤维连接蛋白(FN)、视黄醇结合蛋白(RBP)、C-反应蛋白(CRP)、微量元素铁、锌及维生素D(VitD)水平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PA、FN、RBP和CRP水平;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检测全血微量元素铁、锌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VitD水平。结果:重症组与普通组、对照组比较,PA、FN、RBP、铁、锌及VitD水平均低,CRP水平升高(P0.05);普通组与对照组比较,PA、FN和RBP水平均降低,CRP水平升高(P0.05);铁、锌及VitD水平在普通组和对照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恢复期PA、FN、RBP、铁、锌及VitD水平均高于急性期(P0.01),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恢复期CRP水平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PA、FN和RBP水平与手足口病病情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CRP与病情呈显著正相关(P0.05);铁、锌、VitD水平与病情呈低度负相关(P0.05)。结论: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存在营养缺乏,临床应对其进行营养状态动态评估并适量补充营养。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亚低温(Mild hypothermia,MH)联合神经营养因子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Neonatal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效果及预后。方法:将2017年12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出生的64例HIE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患儿接受亚低温治疗,观察组患儿联合神经营养因子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恢复时间,之前前后血清生化指标、氧化应激水平情况。两组患儿治疗28天后,分别采用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eonatal behavioral assessment scale,NBNA)评分、婴幼儿发育贝利量表(Bayley scales of infant development,BSID)对新生儿及18月龄的患儿发育情况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患儿意识、反射及肌张力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n,NTF)、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超氧化物歧化酶(Oxide dismutase,SOD)水平上升,血清髓鞘碱性蛋白(Serum myelin basic protein,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下降,但观察组更显著;且治疗28d后观察组患儿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eonatal behavioral assessment scale,NBNA)评分、18月龄时婴幼儿发育贝利量表(Bayley scales of infant development,BSID)各项目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低温联合神经营养因子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显著,于预后有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