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妊娠期妇女凝血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凝血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法国STAGO compact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对39例正常对照、76例中孕组(孕20~28周)及54例晚孕组(孕37~40周)妇女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时间(TT)进行检测。结果:中孕组、晚孕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PTT及TT缩短,Fbg水平升高,差别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PT无统计学差异(P<0.05);晚孕期与中孕期相比,PT和APTT有所延长,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妊娠期妇女凝血功能有增强的趋势,机体呈现高凝状态,可能有利于产后快速有效止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胎龄早产儿出生第1天凝血状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安康市中心医院出生的早产儿165例为研究对象,将早产儿出生第1天按照胎龄不同分为早期早产儿(胎龄28~31+6周)44例,中期早产儿(胎龄32~33+6周)50例以及晚期早产儿(34~36+6周)71例.另选取正常足月儿5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上述早产儿及产妇临床资料及凝血状态.结果 不同胎龄早产儿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以及凝血酶时间(T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3组早产儿相比,足月儿PT、APTT、TT下降,FIB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胎龄早产儿产妇及足月儿产妇凝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儿出生第1天凝血功能较足月儿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早产儿进行凝血功能指标、凝血时间监测的价值。方法:选取150例早产儿为研究组,100例足月儿为对照组,对两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纤维蛋白原(FIB)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胎龄小于37周的早产儿在APTT、TT及PT上均较足月儿延长,FIB较足月儿降低(P <0. 05);轻度与重度窒息的早产儿APTT、TT及PT较足月儿延长,FIB降低(P <0. 05);早期出血、出血期早产儿在APTT、TT及PT上较足月儿延长,FIB降低(P <0. 05)。结论:针对早产儿,实施凝血功能指标、凝血时间监测,可判断颅内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情况,为新生儿预后判断提供帮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博州地区不同民族的子痫前期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方法选择博州地区不同民族子痫前期患者13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正常妊娠妇女71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的凝血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PT、APTT和TT值均低于对照组,Fbg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民族患者PT、TT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APTT、Fbg值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PT、APTT和TT值缩短,Fbg值增高,存在明显的凝血功能障碍,而不同民族间子痫前期患者凝血功能也存有差异,临床应根据不同民族情况进行合理分析。  相似文献   

5.
徐灼均  莫和国  陈慧  邓宇涛 《吉林医学》2014,(24):5329-5330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止凝血功能的变化,为防治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以及严重反应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ysmex CA7000型全自动凝血仪对健康体检人群妇女45例(对照组)、正常妊娠晚期妇女1 683例(正常妊娠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晚期妇女52例(妊高组)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纤维蛋白原(Fbg)及D-二聚体(DDi)检测,比较妊高组与正常妊娠组、对照组凝血功能的区别,分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在分娩前后的变化。结果:PT、APTT、ATⅢ、Fbg、DDi对照组与妊高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对照组与妊高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APTT、ATⅢ、Fbg、DDi正常妊娠组与妊高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T正常妊娠组与妊高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高组妇女分娩前后比较,PT、APTT、ATⅢ下降(P<0.05),Fbg、DDi升高(P<0.05),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止凝血功能进行检测,可预防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而造成严重的临床后果;分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分娩前后的止凝血功能,可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产后恢复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6.
①目的 观察和分析在凝血测定过程中,影响凝血测定结果 准确性的常见因素.②方法 对采血量合格的凝血标本在不同放置时间和离心条件下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进行测定.③结果 抽血量在1.6mL(8∶1)和2.0mL(10∶1)时,PT、APTT、FI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抽血量在1.4mL(7∶1)和1.2mL(6∶1)时,PT、APTT、FIB、T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室温下放置4h,APTT、TT测定结果 与即刻测定结果 差异有显著性(P<0.05),PT、F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室温放置8h、24h,PT、APTT、FIB、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本离心5min与10min相比,PT、APTT、FIB差异有显著性(P<0.05),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本离心15min和20min与10min相比,PT、APTT、FIB、TT差异无显著性(P>0.05).④结论 凝血试验前标本的采集和处理对保证结果 的准确性非常关键,在日常工作中,应该严格把握好各个环节,减少误差,为临床科室提供准确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7.
早产儿D-二聚体及凝血功能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强  叶莱锦  严争  危夷  王健 《重庆医学》2009,38(22):2865-2866
目的 观察不同日龄正常早产儿D-二聚体(DD)、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生理水平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日龄1、5、10d的早产儿各20例及1、5、10d正常足月儿各20例(作对照),检测血浆DD、PT、APTT水平,比较各组间凝血、纤溶活性变化及其日龄变化规律.结果 (1)早产儿和足月儿DD在新生儿期较高,尤其是早产儿在生后1周内;DD随日龄增长而降低,早产儿降低较慢.(2)早产儿PT、APTT在第1天与足月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5、10天与足月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早产儿PT、APTT随着日龄增长有下降趋势;足月儿第1天的APTT较长,PT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新生儿出生后DD高于正常值,尤其是早产儿DD显著高于正常值,PT及APTT均较高.提示凝血、纤溶活性的增强,对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临床出现DD高于正常或PT及APTT延长时,应动态观察,诊断DIC要慎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日本SYSMEX公司生产的CA - 15 0 0型全自动血液凝固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纤维蛋白原 (Fbg)、凝血酶时间 (TT)的参数值。方法 随机选取每天术前检测的无血液病史者进行检测。结果  10 0 0名术前检测者PT时间 (11.72± 1.6 4 )秒 ,PR比值 1.0 0± 0 .16 ,INR国际标准比值 1.0 0± 0 .2 2 ;APTT (2 8.6 0± 8.6 )秒 ,Fbg(2 .94± 1.36 )g/L ,TT(16 .4 4± 5 .2 4 )秒。男性与女性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PT、APTT、Fbg、TT的均值可作为临床凝血指标的参数值。  相似文献   

9.
孕产妇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了解临产妇女凝血四项指标变化情况,预防产后大出血或血栓形成。方法:采用SysmeCA-50自动血凝仪检测296例临产孕妇血浆中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及40名育龄非孕健康妇女PT、TT、APTT、Fbg值(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大部分晚孕临产妇女PT、APTT、TT指标无明显改变,P>0.05,但Fbg值都明显升高,P<0.01。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浆中APTT明显降底P<0.01,Fbg显著升高P<0.01。结论:妊娠后期存在高凝状态,产前凝血功能的检测,对预防产科并发症有很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后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对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选取12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别在入院急诊时(D0)及入院后第1(D1)、3(D3)、7(D7)天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和 D-二聚体(DD).并以同期126例单纯头皮裂伤患者作为对照组,D0检测凝血功能指标.对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以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外伤后1个月 GOS 分值作为划分预后标准(GOS 3~5分为预后良好组,GOS 1~2分为预后不良组),对两组 D0期的凝血功能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在 D0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APTT、PT、TT 均明显缩短,Fbg 明显减少,DD 明显增高(均 P<0.05).而后 APTT、PT 在 D1开始延长,至 D3达高峰,D7恢复正常;Fbg 逐渐升高,至 D3、D7达到正常;DD则逐渐下降,至 D7恢复正常;TT 在 D1即恢复至正常范围.不同时期 APTT、PT、Fbg 及 DD 值的波动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T 则波动不明显.D0、D1、D3分别与 D7比较,APTT、PT、Fbg 及 DD 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TT 只在 D0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与良好组比较,D0期 APTT、PT、DD 及 Fbg 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凝血功能异常较明显,测定相关凝血功能指标,对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产儿消化道出血与凝血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32例消化道出血早产儿(观察组)和156例无新生儿出血症、应激性胃黏膜病变、重症感染等并发症的早产儿(对照组),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比较两组早产儿凝血功能,观察消化道出血早产儿凝血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凝血功能与对照组比较,血浆PT、APTT、TT明显延长(P<0.01),Fib明显降低(P<0.01),D-D明显升高(P<0.01)。结论:消化道出血早产儿凝血功能存在明显障碍,早产儿的凝血功能变化与消化道出血密切相关,早产儿凝血功能的异常改变参与了早产儿消化道出血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临产孕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指标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之间的相互关联及其影响。方法采用日本SysmexCA-50自动血凝仪及日本Kx-21血液分析仪对我院500例临产孕妇和50例正常婚检妇女进行以上指标的检测和分析。结果临产孕妇的Fbg、MPV、PDW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O.01);PLT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O.05);临产孕妇的PT、APTT和TT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O.01)。结论临产孕妇血液呈高凝状态,产前凝血功能指标的检测,对预防临产孕妇在分娩过程及产后可能出现的大出血、对于预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及诊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脂糖舒对糖尿病大鼠凝血功能异常的改善作用。方法腹腔注射链脲霉素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用不同剂量脂糖舒(0.5g/kg和1.0g/kg)灌胃,连续8周,并取健康大鼠作正常对照。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葡萄糖(Glu)含量和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bg)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Glu和Fbg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TT、PT和APTT明显缩短,P〈0.01;而脂糖舒高剂量组(1.0g/kg)大鼠血清Glu和Fbg含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TT、PT和APTT显著延长,P〈0.05或P〈0.01。结论高剂量脂糖舒对糖尿病大鼠凝血功能异常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肿瘤患者凝血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观察不同恶性程度肿瘤患凝血象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法国STAGO compact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对40例正常对照,20例子宫肌瘤,92例恶性实体肿瘤(肺癌22例,食管癌20例,胃癌,结直肠癌30例,宫颈癌20例)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时间(TT)进行检测,结果:各种恶性肿瘤患PT,APTT,TT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但无显性差异,Fbg则显增高(P<0.01),子宫肌瘤患上述指标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恶性实体肿瘤Fbg含量增高,机体处于高凝状态,有血栓形成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妇女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凝固时间(TT)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等反映凝血功能四项指标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PT、APTT、TT、Fib测定均为凝固法,在CA-1500全自动血凝仪上进行,试剂及定标血浆均为德国德灵公司产品。结果:妊娠中、晚期妇女与正常对照组或早期妊娠者比较,PT、APTT、TT时间明显缩短、Fib含量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妊娠中、晚期由于凝血功能增强、抗凝及纤溶功能减弱,出现妊娠期高凝状态。这一妊娠期生理变化为产后快速有效止血提供了物质基础,但也是导致妊娠期血栓病形成的重要原因,并可能与多种产科疾患有关。妊娠期间检测凝血四项指标的变化对预防血栓形成并及时进行抗凝治疗有着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孕妇在不同妊娠期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凝血酶时间(TT)四项反映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PT、APTT、TT、Fib测定均为凝固法,在ACL7000全自动血凝仪上进行,试剂及定标血浆均为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产品。检测120例妊娠早期、中期、晚期和60例正常非孕妇女的PT、APTT、Fib和TT,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妊娠中、晚期妇女与正常对照组或早期妊娠者比较,PT、APTT、TT时间明显缩短、Fib含量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妊娠中、晚期由于凝血功能增强出现妊娠期高凝状态。这一妊娠期生理变化为产后快速有效止血提供了物质基础,但也是导致妊娠期血栓病形成的重要原因,并可能与多种产科疾患有关。妊娠期间监测凝血四项对预防血栓形成并指导抗凝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降脂同时对血脂异常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凝血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血脂异常患者26例为血脂代谢紊乱组,口服氟伐他汀40mg每晚1次,共12周;血脂正常者26例为正常对照组.2组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IMT、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时间(i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检查.结果血脂代谢紊乱组治疗12周后血脂各项指标明显改善,颈动脉IMT显著变薄(P<0.05),凝血系统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结论氟伐他汀在有效降脂同时可逆转或延迟颈动脉IMT的进程,并可改善凝血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18.
肝硬化患者凝血及纤溶功能变化与肝功能分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凝血与纤溶活化功能变化与肝功能损害程序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肝硬化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凝血功能障碍以及纤溶活化状态,APTT,PT,Fbg,D-二聚体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显著意义,不同肝功能分级检测结果显示B,C级中APTT,PT,Fbg值与A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结论:肝硬化患者APTT及PT可延长,D-二聚体含量增高,而Fbg含量降低,并且与疾病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