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风池穴为主施以温通针法治疗偏头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临床上使用温通针法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以风池穴为主穴,使用温通针法治疗偏头痛四种不同证型患者20例,并配合耳穴进行治疗,以观察其疗效。结果:综合治疗偏头痛20例。总有效率达95%。结论:以风池穴为主施以温通手法治疗偏头痛,疗效可观。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温通针法配合微调手法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63例随机分为温通针法组30例和温通针法配合微调手法组33例,两组分别用温通针法和温通针法配合微调手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温通针法配合微调手法组100%,温通针法组9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通针法配合微调寰椎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温通针法治疗干眼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兴华  方晓丽 《中国针灸》2012,32(3):233-236
目的:比较以风池穴为主运用温通针法与常规针刺法治疗干眼症的疗效差异。方法: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温通针法组(15例)和常规针刺组(15例)。温通针法组采用风池穴运用温通针法,并配合眼局部、远端取穴(攒竹下、内关、光明、太冲、复溜、三阴交)和头针(双侧枕上旁线、枕上正中线)针刺,运用捻转平补平泻法;常规针刺组取穴与温通针法组相同,均运用捻转平补平泻法。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泪液分泌量与症状总评分。结果:温通针法组的总有效率为86.7%(13/15),优于常规针刺组的66.7%(10/15)(P<0.05);两组治疗后基础泪液分泌量、症状总评分均明显改善(均P<0.05),其中温通针法组改善更明显(均P<0.05)。结论:温通针法治疗干眼症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温通针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温通针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两组患者均隔日治疗1次,连续10天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应用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均为96.7%,无可比性;痊愈率治疗组为70.0%,对照组为4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通针法配合穴位注射能提高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痊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以风池穴为主运用温通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7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风池穴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风池穴温通针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7.1%,观察组总有效率8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势明显。结论:采用以风池穴为主运用温通针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确切,治疗安全方便,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以风池穴为主施以温通针法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本研究将5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2组:治疗组(温通针法组)27例,选用以风池、太阳为主,配穴据辨证取穴,其中风池穴施以温通针法,隔日一次,10次为1疗程。随访半年。对照组(常规针刺组)28例,选用常规穴位,配穴同治疗组,其中风池穴施以平补平泻法,隔日一次,10次为1疗程,随访半年。治疗后观察临床即时疗效及每次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结果:疗效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6.30%,对照组总有效率86.1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以风池穴为主施以温通针法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肯定,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症状,而且见效快、治疗频次少和复发率低。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温通针法治疗突发性耳鸣耳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季杰  方晓丽 《中国针灸》2008,28(5):353-355
目的:比较以风池穴为主运用温通针法与常规针刺治疗突发性耳呜耳聋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温通针法组(32例)、常规针刺组(30例)。温通针法组采用风池穴运用温通针法并配合耳局部、远端取穴,运用捻转平补平泻法;常规针刺组在风池穴及耳局部、远端所取的穴位均运用捻转平补平泻法。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2组疗效及随访结果。结果:温通针法组的愈显率为90.6%,有效率和复发率分别为96.9%和3.4%;常规针刺组的愈显率为60.0%,有效率和复发率分别为80.09/6和22.2%。经统计学处理,2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有效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温通针法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且愈后复发率更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风池穴刺络拔罐配合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期(病程≤7 d)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风池穴刺络拔罐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星期治疗5次,2星期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House-Brackmann(H-B)分级评分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9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3个疗程后H-B分级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池穴刺络拔罐配合针刺是一种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解结针法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与常规针刺法疗效的差异.方法:随机将80例顽固性周围性面瘫患者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34例,分别采用解结针法治疗和常规针刺法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4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解结针法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火针结合深刺久留针法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周围性面瘫患者35例,急性期采用毫针深刺远端穴和患侧口腔内颊黏膜放血治疗,静止期加火针点刺面部穴位,恢复期火针、毫针结合深刺久留针法治疗,并以House Brockmann分级量表为判定标准,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35例患者中痊愈23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3%。结论火针结合深刺久留针法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力及减轻面神经水肿从而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且在急性期给予面神经良性刺激可以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朱琏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朱琏针法组和常规针刺组,两组均选用相同穴位,朱琏针法组采用朱琏针法兴奋Ⅱ型手法治疗,常规针刺组采用常规针刺手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朱琏针法组与常规针刺组相比治疗周围性面瘫痊愈率更高(P0.01),对于面神经功能的恢复更具有优势;其中风热型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效果朱琏针法组优于常规针刺组(P0.01),其余各型两种针法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朱琏针法与常规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均能取得满意疗效,而朱琏针法兴奋Ⅱ型手法对面神经功能的恢复,尤其是风热型周围性面瘫的面神经功能恢复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古代和现代文献的分析和思考,说明应该在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治疗过程中选择艾灸疗法进行治疗。方法:对古代文献进行剖析,对现代研究的机制进行探讨,来总结运用艾灸疗法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让人们可以更加清楚的懂得其中的作用机理。结果:相关文献均支持选择艾灸疗法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均指出选择艾灸疗法治疗此病可以增强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结论:艾灸疗法,发挥艾叶的温经通络、散寒止痛等作用,通过燃烧后,加强其温通的效果,集合燃烧后产生的热力和药材自己的功效,效达病所。最后达到温通经络,驱寒除湿,活血行气的作用,从病理生理上说可以扩充血管,改善面部血供,可以迅速抗炎症反应。周围性面瘫患者应该在急性期予以艾灸疗法,可以较快的阻断邪气侵袭,让患者阴阳调和,病情缓解。  相似文献   

13.
权海霞  刘双萍  方晓丽 《新中医》2017,49(4):146-148
目的:观察温通针法治疗肝郁脾虚型闭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温通针法组以气海穴为主,采用温通针法治疗。配以中脘、下脘、双侧天枢、关元、双侧足三里(补)、左侧三阴交(补)、右侧复溜、双侧太冲(泻)、外关、合谷,采用平补平泻手法治疗。每天1次,治疗10次为1疗程。平补平泻组取穴与温通针法组相同,采用平补平泻法,每天1次,治疗10次为1疗程。于月经来潮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温通针法组高于平补平泻组,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温通针法治疗肝郁脾虚型闭经在临床上有确切疗效,优于平补平泻法。  相似文献   

14.
李振 《光明中医》2014,(6):1250-1251
目的:寻找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最佳时机。方法对急性期、恢复期的周围性面瘫患者分别使用针灸治疗,进行疗效观察。结果周围性面瘫急性期介入针灸治疗,疗效优于恢复期介入。结论治疗周围性面瘫介入越早疗效越好,留下后遗症的几率越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常规针刺配合浅针法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疼痛、面动脉血流动力学及面部肌电图(EMG)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性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法,观察组给予常规针刺配合浅针法,1周为1个疗程,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前及治疗2、4周时的视觉模拟量表(VAS...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孙远征教授运用透刺埋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耳后疼痛的治疗经验。方法:选取周围性面瘫急性期耳后疼痛患者24例,均采用灵台透至阳埋针治疗。结果:治愈16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0例。半年后随访,无复发。结论:灵台透至阳埋针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耳后疼痛临床效果显著,具有选穴少、操作简便、能持续刺激腧穴的优点,相比药物治疗,其不良反应少,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基础针法结合天宗穴温通针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3例。两组均给予基础针法,研究组加用天宗穴温通针法。结果:研究组VAS、SS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基础针法结合天宗穴温通针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急性期采用毛刺配合恢复期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临床观察确诊的4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在急性期予以毛刺治疗,恢复期采用电针治疗,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电生理指标。结果:4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中31例获得临床痊愈,总有效率97.83%,46例患者治疗后的电生理检测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或P0.01)。结论:急性期采用毛刺配合恢复期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能够明显缩短患者病程,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面瘫八透法”治疗恢复期周围性面瘫35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面瘫八透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对近六年间356例门诊患者采用面瘫八透法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临床推广可操作性。结果总有效率为96.6%,无并发症。结论周围性面瘫的恢复期治疗中面瘫八透法的透刺针法,疗效肯定,操作简便易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火针联合毫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就诊于我科周围性面瘫患者56例,急性期采用毫针深刺远端穴和浅刺面部穴,静止期加火针点刺面部穴位,恢复期火针、毫针结合深刺久留针法治疗,并以House Brockmann分级量表为判断标准,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56例患者中痊愈,痊愈38例,显效12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2%。结论:火针结合毫针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力、减轻面神经水肿及改善面部血液循环从而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在急性期给予面神经轻度刺激改善局部供血,可以明显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