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早期进食对肝移植病人术后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霁  任辉 《护理学报》2006,13(7):4-6
目的探讨早期进食对肝移植病人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用随机数排序分组法将2005年1-9月实施原位肝移植术的52例病人随机分为早期进食组和常规进食组,各26例,比较两组病人术后感染率、死亡率、肝功能、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住ICU时间、营养费用、睡眠质量。结果早期进食组肝移植术后感染率、营养费用明显低于常规进食组;肝功能、睡眠情况恢复较好;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ICU时间较常规进食组短,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营养指标和死亡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进食是安全可行的,与常规进食相比,早期进食减少感染率,促进肝功能和胃肠功能恢复,改善睡眠质量,缩短ICU监护时间,降低营养费用。  相似文献   

2.
不同营养方式对肝移植术后临床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霁  任辉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6):1451-1453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方式对肝移植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用随机数排序分组法将2005年10月~2006年12月实施原位肝移植术的42例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和全胃肠外营养(TPN)组,各21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肝功能及营养指标、营养费用、术后住院时间、感染率、死亡率、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胃肠道并发症。结果EN组肝移植术后肝功能恢复较好;感染率、营养费用明显低于TPN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较TPN组短,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营养指标、死亡率、胃肠道并发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肝移植术后早期应用EN能促进患者的临床恢复。  相似文献   

3.
早期活动干预对肝移植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早期活动干预对肝移植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实验组、对照组各40例。制定详细的“肝移植术后早期活动计划”对实验组进行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分别时两组下床活动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膀胱功能恢复情况、睡眠状况、相关并发症等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首次下床时间明显提前,住 ICU 监护、胃肠道功能恢复、留置胃管和导尿管时间明显缩短,每日进食量、自然睡眠时间明显增加,安眠药物使用率明显减少(P 均<0.01);在留置尿管一次拔管成功率以及切口裂开、胆漏、腹腔内出血等并发症方面,两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均> 0.05)。结论早期活动干预可促进肝移植术后患者的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ICU高龄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6例ICU高龄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组(观察组)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组(对照组),比较两组血糖、血清白蛋白、肝功能、胃排空功能恢复时间、电解质紊乱以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糖、血清白蛋白、肝功能等生化指标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排空功能恢复时间、电解质紊乱以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较好的改善患者生化指标,较快恢复患者胃肠功能,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率,有利于患者电解质平衡,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将肠内营养胃肠道不良反应评分表及其干预措施表应用于消化系统肿瘤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Early Enteral Nutrition ,EEN)中,分析评价其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01月至06月的消化系统肿瘤手术患者32例为对照组,该组患者术后采用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 ,EN)的常规护理流程进行;选取2021年07月至12月的消化系统肿瘤手术患者33例为实验组,该组患者术后24-48小时即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并将肠内营养胃肠道不良反应评分表及其干预措施表应用于肠内营养中,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肛门排气时间、胃肠道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的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恢复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术后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肠内营养胃肠道不良反应评分表及其干预措施表应用于消化系统肿瘤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中,以便早期发现、分析并干预肠内营养胃肠道不良反应,从而避免或降低肠内营养胃肠道不良反应所带来的危害,加速患者的早期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经鼻胃管早期规范化肠内营养监护措施的应用及效果,以便更好地进行手术后护理工作.方法 对316例成人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经鼻胃管行肠内营养的患者采取规范化的肠内营养监护措施,强化导管护理、患者体位的管理、胃肠道并发症的监测与血糖监控.结果 316例经鼻胃管行肠内营养的患者中.3例由于全身状况恶化、腹内压增高而终止肠内营养,其余均过渡到完全经口进食,平均肠内营养时间(82.6±7.5)h.未见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结论 规范化肠内营养监测可保障肠内营养的顺利进行,促进肝脏及各脏器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含谷氨酰胺的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对老年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免疫功能、胃肠道并发症和通气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该院收治的98例老年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谷氨酰胺组(G组)与常规组(C组),每组49例。C组给予常规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干预,G组给予含谷氨酰胺的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干预。检测患者营养指标、免疫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比较两组通气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ICU入住时间,统计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G组治疗后14d总蛋白、清蛋白、前清蛋白水平显著高于C组(P0.05),CD4+、CD4+/CD8+显著高于C组(P0.05)。G组治疗后7d血氧分压、氧合指数显著高于C组(P0.05),二氧化碳分压显著低于C组(P0.05)。G组通气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ICU入住时间显著短于C组(P0.05)。G组腹胀、腹泻、便秘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含谷氨酰胺的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可以改善老年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呼吸功能与胃肠功能,有利于缩短患者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8.
陈敏  王颖  施婕 《当代护士》2021,28(7):16-19
目的 观察益生菌联合肠内营养对胃癌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胃癌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单纯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实验组术后给予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和营养状况的相关指标.结果 实验组术后消化道不适症状(腹胀、腹泻、恶心、呕吐、便秘)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腹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第七天实验组血清前白蛋白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术后肛门初次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可显著改善胃癌患者术后胃肠道不适症状和营养状况,加快胃癌术后患者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食管癌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105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肠内营养组(EN组)和对照组。EN组术中置十二指肠营养管,术后常规静脉补液支持治疗外,早期予以肠内营养;对照组术后常规静脉补液支持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第3、7天测两组患者的体质量、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例、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同时观察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出现并发症等。结果术前、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的体质量下降、白细胞总数、血浆总蛋白,白蛋白无明显差异,第7天差异明显;EN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肺部感染亦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明显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患者肠道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联合肠内营养在胃食管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70例胃食管癌患者根据术后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术后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给予快速康复护理联合肠内营养,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禁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营养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食管癌术后患者实施快速康复护理联合肠内营养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态,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减少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不同时机给予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肠内营养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消化科治疗的62例SAP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同时研究组患者入院后48 h内给予肠内营养,对照组患者入院后5 d内给予肠内营养。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炎症指标、营养指标、住院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PCT、CRP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PA、Alb水平均升高,AMS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住院时间、住ICU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肺功能不全、腹腔感染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SAP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更有效地促进患者机体炎症反应和营养失衡状态的改善,同时还能减少各种并发生的发生,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2.
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与胃黏膜pH值监测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观察早期肠内营养及胃黏膜pH值(pHi)监测对重症监护病房(ICU)中非胃肠道外伤或手术需机械通气患者的疗效.方法 通过连续监测40例患者术后7 d内pHi的变化,并根据生命体征和肠鸣音的恢复情况分别于术后12~72 h内(早期)给予肠内营养(25例)和静脉营养(15例),比较两组7 d内脱机成功率及机械通气时间.结果 肠内营养组7 d内脱机成功率明显高于静脉营养组[76%(19/25)比40%(6/15),P<0.05],机械通气时间则明显短于静脉营养组[(4.30±0.01)d比(8.22±0.02)d,P<0.05];肠内营养组术后7 d pHi较1 d时增加(7.39±0.03比7.28±0.01,P<0.05),且明显高于静脉营养组(7.30±0.02,P<0.05).此外,肠内营养组较静脉营养组恢复排气时间明显缩短[(47.08±8.33)h比(67.03±8.03)h,P<0.05].结论 pHi监测是反映危重病患者胃肠黏膜血液灌注及氧合状态的敏感指标;早期实施肠内营养可以改善患者胃肠黏膜血液灌注,从而有效防止肠道细菌移位的发生,提高脱机成功率并缩短时间;只要胃肠道功能正常,应尽早实施肠内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13.
王蓉  高德伟  龚卫琴  徐立宁  刘朝阳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8):1478-1479,1482
【目的】观察富含ω-3脂肪酸的肠内营养制剂对老年急性肺损伤机械通气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等热量的肠内营养支持,研究组应用富含ω-3脂肪酸的肠内营养液,对照组给予整蛋白肠内乳剂,观察两组患者支持前后营养指标、肺功能指标、机械通气和入住ICU时间以及营养相关并发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经过7d的营养支持治疗,营养状况明显改善,肺功能指标:分钟通气量(MV)、呼气末正压(PEEP)、氧合指数(PaO2/FiO2)较治疗前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肺内分流(Qs/Qt)治疗后明显减少。研究组机械通气和入住ICU时间短于对照组(P〈O.01)。【结论】富含ω-3脂肪酸的肠内营养制剂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老年急性肺损伤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复,并缩短机械通气和入住ICU的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对腹部术后胃瘫综合征治疗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两年间腹部手术后并发胃瘫的12例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患者临床表现、体重、总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等指标的变化,同时对既往腹部手术后12例胃瘫患者以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评价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与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患者均获痊愈。肠内营养组与肠外营养组相比,在肝功能异常、电解质紊乱和合并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比例上存在显著差异,肠内营养总体上能够减少平均胃瘫总天数、术后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肠内营养治疗2周及4周时检测患者的体重、血红蛋白、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均较肠外营养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肠内营养能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有利于机体营养状况改善,是治疗腹部手术后胃瘫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及其对术后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实施肠内营养(EN)支持及其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71例胃癌术后按序随机分为全肠内营养组(TEN)35例,EN 肠外营养(PN)组36例,分别于术后24h后于营养支持,观察营养支持期间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有无腹胀、腹泻、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肛门恢复排气时间TNE组较EN PN组无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TNE高龄患者(年龄>60岁)较EN PN高龄患者多(P<0.05),但TEN组非高龄患者与EN PN组非高龄患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龄胃癌患者术后EN应联合应用PN,逐渐过渡TEN,可减少胃肠相关并发症,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利于胃癌术后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肝胆病患者外科手术后施行不同营养方式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总结在我院进行肝胆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患者56例资料,按照给予营养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早期肠内营养恢复的试验组30例和常规肠内营养恢复的对照组26例,所有患者治疗后统计预后营养指数和治疗有效率,最后统计学方法比较组间差异性。结果试验组预后营养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显效20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93.3%,与对照组疗效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胆病患者外科手术后施行早期肠内营养,对该类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的意义,可明显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含谷氨酰胺的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对肠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肠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含谷氨酰胺肠内营养组(Gln组)、普通肠内营养组(EN组)、肠外营养组(PN组),每组各20例,于手术前1 d、术后1 d、术后10 d分别检测相关营养指标、免疫指标,同时观察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拆线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 d营养、免疫指标均较前下降,术后10 d上述指标有所恢复。Gln组术后免疫指标较EN及PN组升高。结论肠癌术后患者,采用含谷氨酰胺的肠内营养剂对改善营养状态机免疫功能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