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科学的战伤救护培训方法,以提升部队医院护理队伍战伤救护综合能力。方法通过解放军第960医院自制的"医院护理人员战现场救治能力现状调查问卷",对全院所有护理人员备战能力进行初级评估,设计多种形式的培训方式,分层次、分重点开展护理备战练兵,培训10个月后再次评估备战能力,分析训练效果。结果该院护理人员经过系统的培训,理论知识成绩提高到(92.75±6.93)分,操作技能成绩提高到(94.83±3.72)分,"白金十分钟"综合救护评分提高到(85.31±9.19)分,综合救治时间缩短为(7.85±4.23)min,与培训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训练效果显著。结论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练兵,有利于提高各类护理人员的战伤救治能力,为提高部队医院平战时综合救护水平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海军医院医护人员海战伤救护能力的现状及培训需求,为加强海上卫勤保障能力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2022年3-8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海军所属12所医院的689名专业技术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医护人员海战伤救护能力及培训需求》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689名医护人员海战伤救护各功能组室胜任情况的总体得分为(3.24±0.76)分,各项技术培训需求总体评分为(4.26±0.64)分;专业、工作年限、有无参加机动卫勤分队训练和有无参加创伤类救护课程培训是医护人员海战伤救护能力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海军医护人员海战伤救护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对海战伤救护技术的培训需求高,应在当前训练基础上增加创伤类救护课程培训,同时探索不脱离临床工作的海战伤救护人才培训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军队医院文职护士野战救护技能培训模式,以提高军队卫勤保障能力。方法对文职护士开展以“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搬运”五大技术为主要内容的野战救护相关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及综合考核。结果91名文职护士野战救护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提高;操作技能考核中心肺复苏和战创伤救护的平均成绩分别为(93.3±4.25)分和(84.25±4.54)分。结论对文职护士进行野战救护培训是提高卫勤保障的重要举措,是军队医院护理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模拟码头救护所演习护理管理的有效模式,以期提高战时救护能力。方法合理人员配置,做好参训非现役文职人员的选拔、军事和技术培训,做好参训护理人员战场心理适应和体能训练;有计划地采取多种形式科学高效地对护理人员进行急救护理理论培训,加强各种海战伤病员的模拟处置训练,加强应急、快速反应和夜间救护训练;优化战时急救护理装备,依托信息化管理,强调战时心理干预。结果形成了模拟码头救护所演习护理管理模式,提高了卫勤保障能力。结论护理管理者应从人员、急救装备等方面着手,加强护理管理,提高卫勤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提高军队医院文职护士军事素质和卫勤保障能力的培养方式。方法针对文职护士的特点,采取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相结合的方式。集中4周岗前培训,包括理论学习和军事训练;重视岗位培训,采取熟练临床护理工作与提高卫勤保障能力相结合的培训方法。结果63名文职护士卫勤基础理论和战伤急救技能考核优良率达100.00%,其中34名被选为卫勤保障医疗队成员,10名被任命为科室护士长,32名被评为优秀护士。结论根据文职护士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科学的培训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文职护十的军事素质和卫勤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6.
组织聘用护士野战救护训练及演练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为适应新时期军事斗争的需要,努力提高聘用护士野战救护技术水平。方法以“五大技术”及徒手心肺复苏、输液为主要内容制定操作标准,分准备、训练、考核、演练4个阶段实施野战救护训练及演练。结果346名护士野战救护训练考核成绩为(88.3±6.5)分;野战救护演练效果良好;“五大技术”和徒手心肺复苏单人组成绩分别为(82.3±7.8)分、(86.5±5.4)分;双人组成绩分别为(85.0±5.6)分、(91.2±5.3)分;无输液架输液单人组成绩为(94.1±3.8)分。结论组织聘用护士野战救护训练及演练有助于实现“3个转变”,提高卫勤保障能力;练就“3个能力”,提高技术水平;搞好“3个结合”,完成卫勤保障任务。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应急救援护理能力指标体系在骨科护士岗位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组建应急救援护理技能培训小组,参照应急救援护理能力指标体系内涵及权重,制定培训计划及考核标准,对22名骨科护士进行为期6个月的急救护理技能在职岗位培训。应用考核标准、应急救援护理能力指标体系,在培训前后评价护士急救护理理论知识及技能掌握情况、骨科护士应急救治综合能力。结果骨科护士的急救护理理论知识培训前(76.91±10.92)分、培训后(95.59±5.37)分,急救护理技能培训前(80.73±7.36)分、培训后(89.91±3.68)分,应急救援综合能力优良率培训后明显高于培训前,各评价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急救援护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用于护士岗位培训,可提高岗位培训质量,提升专科护士素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质量管理(QC)小组的团队活动开展有效培训,提高护理人员急救技术水平.方法 成立QC小组,按QC小组活动程序实施PDCA循环活动.结果 提高了全院护理人员的急救技术水平,急救操作考核和理论考试分别从78.0±3.09分和82.6±2.88分上升至95.8±2.80分和97.1±2.36分;合格率从55.7%提高到100%.结论 QC小组活动是有效的护理质量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高原地区护理应急分队护士实施应急能力培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成立高原地区护理应急分队护士应急能力培训考核小组,采用理论授课、科室轮转、急救技能操作训练及情景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培训,制订高原地区护理应急分队应急能力考核项目细则,并在培训后对培训护士进行考核与评价。结果培训后高原地区护理应急分队护士的急救护理能力、高原护理能力、灾后护理能力均较培训前有较大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注重高原地区护理应急分队护士应急能力培训,可以强化高原地区护理应急分队护士的急救意识及急救操作技能,提高高原护理能力及灾后护理能力,确保高原地区应急救护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0.
《野战护理学》课程教学设置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高技术信息化战争对战伤救护的卫勤保障需要.提高护理专业学员军事医学知识与战伤救护技能,本文从《野战护理学》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目标意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科学地进行《野战护理学》课程教学设置,探索有效的野战护理教育训练模式,以期为军事护理学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机动卫勤分队成员基础心肺复苏考核结果的分析,提出机动卫勤分队成员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方法依据战伤救治规则和军队医院机动卫勤分队训练教材,结合平时训练要求,制定基础心肺复苏再培训方法及考核评分标准,对114名参考人员采用抽签排序以确定考核顺序和考台。结果培训前,机动卫勤分队成员基础心肺复苏操作考核优良率和及格率分别为29.4%和56.9%,再培训后分别为87.9%和100%,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1);军医培训前后得分分别为(31.6±13.2)分和(49.9±7.2)分,护士为(39.1±10.6)分和(53.0±5.4)分,其他非临床人员为(26.8±10.6)分和(50.3±4.3)分,各类人员的考核成绩在培训前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机动卫勤分队人员定期再培训、再考核是提高机动卫勤分队战伤救治水平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适于南海地区海战伤救护的规范化技能培训体系,规范、完善南海地区海战伤救治护理人员储备队伍的培养。方法通过文献回顾、访谈等拟定南海地区海战伤救护技能培训体系,并进行3轮Delphi法专家咨询,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完善。结果综合专家意见,最终形成3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的南海地区海战伤救护技能培训方案。结论南海地区海战伤救护技能培训体系符合南海卫勤保障需求,专家认可度高,可为未来海战伤救护培训的科学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机动卫勤力量建设中管理军队护理人员,提高其护理能力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骨科、普外科、肝胆外科、皮肤科、烧伤科、急诊科、门诊、重症监护科、心血管科、神经科10个相关科室的24名护士,进行思想政治建设、军事素质培训和护理技能培训,记录并比较培训前后参训人员的军事体能素质和实际操作技术合格率以及护理操作技术得分情况。结果经三方面培训后,参训人员的军事体能素质及实际操作技术考核合格率由培训前的79.2%(19/24)提升至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6,P=0.018),护理操作技术各项目根据现行评分标准,平均分由(80±3)分提高至(9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2,P=0.011)。结论对非现役护理人员进行思想政治建设、军事素质培训和护理技能培训,可提高其战伤救护能力,有利于总体的机动卫勤力量建设。  相似文献   

14.
实施应急预案演练的做法与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护理人员卫勤应急保障能力。方法成立护理应急分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制定演练方案,进行突发事件应急救护演练。结果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和医生对护理人员的抢救配合满意度(P〈0.01)。结论通过应急预案演练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能力和救护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军队医院非现役文职护士战备评估与部署能力的现状。方法 2011年10月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某军区总医院非现役文职护士122名,调查其参加培训情况、相关军事课程学习情况及护理人员战备评估与部署能力等。结果 122名非现役文职护士的战备评估与部署能力及战备相关事宜的认同度均分分别为(2.99±0.70)、(4.02±0.70)分;非现役文职护士相关军事课程学习排名前三的分别为急救护理(92.6%)、战伤救护(70.5%)及五项技术(56.6%),其余参训率均低于50%;护师和主管护师对小组整体性和一致性的认同度得分高于护士;护士与护士长的临床护理能力高于机关行政人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非现役文职护士战备评估与部署能力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医院相关部门应根据当前对非现役文职护士的管理现状,采取有针对性的培训,不断提高她们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应急保障能力,保障护理工作高效、有序地开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输入输出轮动提升模式在心内科护士急救护理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输入输出轮动提升模式应用前(2016年7~12月)和应用后(2017年1~6月)在本院心内科工作的25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对该培训模式应用前后护理人员的急救技能考核成绩与对技能培训方式的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应用后心内科护理人员的心肺复苏、基础抢救、电除颤、人工气道建立与呼吸气囊使用四大项目考核分别为(96.36±2.71)分、(95.20±2.66)分、(95.64±2.63)分和(95.36±2.69)分,显著高于应用前的(85.96±5.78)分、(85.88±6.09)分、(89.00±4.81)分和(85.00±3.85)分,应用后主动学习意识之激发、提升培训参与度、提高团队合作度、增进护理职业认可度、获取学习享受感、技能培训效果等急救技能培训方式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24±0.83)分、(9.20±0.71)分、(9.16±1.03)分、(9.32±0.85)分、(9.36±0.70)分和(9.36±0.70)分,显著高于应用前的(6.40±1.38)分、(6.28±1.17)分、(6.08±1.35)分、(6.36±1.80)分、(6.84±1.86)分和(6.08±1.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输入输出轮动提升模式对心内科护理工作者实施急救护理培训,可显著提升该护理单元护士的专科急救技能水平,是一种深受心内科护士欢迎与认可的技能培训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演练在提高疗养院文职护士野战救护技能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训练考核小组,制订培训方案,在理论培训基础上,对文职护士进行流程式演练和应急式演练,在动态演练中培训救护流程及护理要点。结果文职护士野战救护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应急能力考核成绩提高(P0.05)。结论情景模拟演练可以提高文职护士野战救护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适应新时期卫勤保障需要,提高护理人员战时救护应急保障能力。方法依托医院急诊科和院前急救站开展和平时期野战救护训练。结果护理抢救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依托医院急诊科和院前急救站开展和平时期野战救护训练对于提高护理人员卫勤保障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陶冶训练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灾害救护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由高年资护士负责编写案例,制定各种灾害的护理应急预案,设定模拟的场景,运用陶冶训练的角色扮演,进行各种灾害的急救手术配合演练,同时对演练全过程进行拍摄,最后制作成视频或微电影,发布在网络平台上供护理人员交流、学习,比较陶冶训练前后护理人员灾害救护能力。结果:通过培训,灾害护理急救知识得分比培训前高(P0.05),急救场景模拟培训前低于培训后。结论:通过模拟演练及网络平台学习,提高了手术室护理人员灾害护理应急能力的手术护理配合。  相似文献   

20.
实施急救护理技能培训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提高护理人员急救技能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全院45岁及以下护理人员依固定教员、统一教材和标准进行急救理论、技术操作及模拟抢救演示训练,培训前后将考核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培训后护理人员的急救理论、技术操作及模拟抢救演示考核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培训前(P<0.01),提示加强培训将大大提高护理人员急救技能。结论 急救护理技能培训应纳入继续护理学教育之中,形成定期规范化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