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元认知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认知及自知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给予奥氮平联合元认知训练治疗,对照组单用奥氮平治疗,均治疗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末分别对研究组及对照组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自知力及治疗态度问卷(insight and treatment attitude questionnaire,ITAQ)、贝克认知自知力量表(the Beck cognitive insight scale,BCIS)、失言识别任务量表(faux pas recognition task,FPRT)的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PANSS总分及各分量表、ITAQ、BCIS的自我反省和综合指数及FPRT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PANSS总分及各分量表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ITAQ评分、BCIS的自我反省因子及综合指数和FPRT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各量表治疗前后差值比较,PANSS总分及各分量表、ITAQ、BCIS的自我反省和综合指数及FPRT评分差值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元认知训练可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认知功能障碍,提高自知力,增强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奥氮平联合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及其对睡眠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治疗的8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奥氮平治疗,观察组接受奥氮平联合氨磺必利治疗。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睡眠潜伏期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理社会评分、动力和精力评分、症状和不良反应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睡眠质量、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联合奥氮平用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疗效,并观察其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3月本院78例诊断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奥氮平)与治疗组(奥氮平联合氨磺必利),每组各39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及韦氏记忆量表(WMS)评价患者其临床症状及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WCST评分和WMS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PANSS评分、WCST评分和WM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上述各项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69.23%(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严重性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氨磺必利联合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认知功能,同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丙戊酸镁(MV)增效治疗对残留型精神分裂症(RS)患者的疗效。方法将90例RS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AP)联合MV(MV))和对照组(单用AP),疗程12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8、12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副反应量表(TESS)、韦氏成人智能量表(WAI-S)、韦氏记忆量表(WMS)和威斯康辛分类测验(WCST)评估患者病情和认知功能。结果治疗第4周末起两组PAN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治疗第4周研究组阳性症状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8、12周末研究组PANSS各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第4周末研究组认知功能全部因子和对照组语言量表因子、操作量表因子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治疗第8、12周末两组认知功能全部因子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两组比较研究组改善更明显(P0.05或P0.01)。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两组CGI评分呈下降趋势,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MV联合AP治疗RS比单用AP能更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能更好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奎硫平联合米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奎硫平联合米氮平治疗)和对照组(奎硫平单药治疗),疗程8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2、4、8周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韦克勒斯记忆量表修订版(WMS-R)、成人智力量表修订版(WAIS-R)及威斯康辛分类测验(WCST)对患者进行病情及认知功能评估。结果:治疗第2周末起两组PAN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治疗4、8周末研究组PAN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CGI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4~8周末,两组各项认知功能测验成绩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均0.01),且研究组各项成绩显著好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奎硫平联合米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较奎硫平单药治疗能更好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利培酮口服液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男性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86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男性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研究组给予利培酮口服液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利培酮口服液治疗,疗程均为12周。于治疗前和治疗第4、8、12周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2周末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WCST)、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定患者的认知及社会功能情况,采用自编的常见不良反应量表在治疗12周末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PANSS评分均较治疗前低(P0.05或0.01);治疗第4、12周末,研究组PAN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12周末,研究组的正确应答数、随机错误数、完成分类数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PSP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口服液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男性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比单用利培酮口服液的效果更好,在改善认知、个人和社会功能方面更具优势,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奥氮平合并氟西汀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59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奥氮平合用氟西汀治疗,30例)和对照组(单用奥氮平治疗,29例),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4、8、12周末使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和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定两组的疗效,药物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第2周末研究组PANSS总分、阴性因子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4周末研究组PANSS总分、阴性因子分及SANS总分、情感平淡因子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TESS评分体质量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无明显差异.结论 奥氮平合并氟西汀能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利培酮口服液联合度洛西汀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72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利培酮口服液联合度洛西汀治疗)和对照组(单用利培酮口服液治疗),疗程12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和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两组PANS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第4、8、12周末,研究组PAN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不良反应均为轻至中度,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利培酮口服液联合度洛西汀较单用利培酮口服液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具有起效快、疗效好、依从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奥氮平合并小剂量丙戊酸镁缓释片与单用奥氮平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40例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合并组与单用组治疗,疗程2周,分别于治疗前、第1周末、第2周末采用PANSS量表评分并分析。结果第1周末合并组与单用组之间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7,Ρ=0.02),第2周末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78,Ρ=0.063);PANSS量表评分均数:合并组在第1、2周末均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Ρ〈0.05),而单用组在第2周末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Ρ〈0.05)。结论奥氮平合并小剂量丙戊酸镁缓释片能更快、更有效地控制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兴奋激越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联合认知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联合认知干预组(研究组,n=46)和阿立哌唑组(对照组,n=46),疗程12周,采用PANSS评估患者的精神症状,WCST、CPT、TMT、CF、HVLT-R及WMS-Ⅲ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TESS评估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末两组PANSS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而研究组阴性症状分、一般症状分及总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或0.01),阳性症状分较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WCST、CPT、TMT、CF、HVLT-R及WMS-Ⅲ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1),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或0.01)。两组患者TESS量表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联合认知干预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可能优于单用阿立哌唑治疗。  相似文献   

11.
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奥氮平与利培酮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8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排列表法随机分为奥氮平组[34例,(24.1±5.4)mg/d]和利培酮组[34例,(7.9±1.8)mg/d],疗程均为12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及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在治疗前及治疗第1,2,4,8,12周末分别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1)奥氮平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及一般病理分均从治疗第2周末起较治疗前下降(P<0.05~0.01);利培酮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一般病理分从治疗第2周末起,阴性症状分从第4周末起,较治疗前下降(P<0.05~0.01);奥氮平组从治疗第2周末起各时点PANSS总分、阴性症状分均低于利培酮组(P<0.05~0.01).(2)治疗第2周末起,2组临床总体印象量表-严重程度和改善程度(CGI-SI)总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0.01);2组间各时点CGI-SI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第12周末,奥氮平组、利培酮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6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奥氮平组、利培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3%(18/34)和59%(20/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氮平组体质量增加发生率高于利培酮组(P<0.05);利培酮组静坐不能、异常泌乳和(或)闭经、肌张力增高的发生率高于奥氮平组(P<0.05).结论 奥氮平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有良好疗效,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两种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奥氮平、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病人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62例急性发病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包括首发与复发)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以奥氮平、利培酮治疗12周,在基线和12周末分别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副反应量表(TESS)、韦氏智能测验的数字广度和数字符号测验、连线测验A、连线测验B、MMSE依次评价疗效、安全性、认知功能.结果 12周末时两组的PANSS量表总分和各因子分较基线时有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12周末与基线时比较奥氮平在数字广度顺背数、数字符号、TMT-A连线时间、TMT-A正确数、TMT-B连线时间、MMS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在数字广度、数字符号、TMT-A连线时间、TMT-B连线时间、MMSE上有统计学的差异(P<0.05).12周末时,两组之间相比较,显示利培酮在数字广度顺背数、TMT-B连线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不良反应比较,利培酮组肌强直高于奥氮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氮平组和利培酮组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改善认知功能疗效相当,利培酮可能在改善注意方面优于奥氮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盐酸文拉法辛对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听觉P300的影响,为临床治疗阴性精神分裂症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60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对照组,服用抗精神病类药物进行治疗,60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患者为研究组,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合并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5周末,对两组患者进行听觉P300检测以及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定。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潜伏期P2、N2、P3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N2、P3亦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治疗后波幅P3均高于对照组和同组治疗前(P〈0.01);对照组治疗后潜伏期P2低于治疗前,波幅P2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PANSS总分及阴性因子、阳性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和同组治疗前(P〈0.01)。结论 盐酸文拉法辛可提高以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其听觉P300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使用新韦氏记忆量表(WMSRC)、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标准化的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MCCB)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综合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患者的记忆商数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5);患者总测试次数、随机错误数、持续错误数均显著性下降(P0.05);但分类完成数、正确数无显著性变化(P0.05);患者治疗前后语言记忆及数字序列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治疗前后其迷宫、视觉记忆、空间广度及持续操作测试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后患者连线及情绪管理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及阳性症状减分值、PANSS总分减分值与患者记忆商数增加值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或P0.01);患者PANSS总分减分值和一般病理性症状减分值与随机错误数减分值及阳性/阴性症状减分值与持续错误数减分值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奥氮平可以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奎硫平、奥氮平、氯氮平与经典抗精神病药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6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开放分配接受奎硫平、奥氮平、氯氮平和氯丙嗪药物治疗。12周的急性期治疗后,获得临床稳定期的患者[阳性与阴性量表(PANSS)总分≤60或减分率/〉50%]进入固定剂量的24周治疗。分别在基线、治疗12周和24周进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言语流畅性测验、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HVLT-R)、持续操作功能测验(CPT)、韦克斯勒记忆测定(WMS)、韦克斯勒智能测定(WAIS)、连线试验测定、手指叩击试验测定。结果:奎硫平组、奥氮平组、氯氮平组治疗12周和24周后认知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均〈0.05),明显优于氯丙嗪,而氯丙嗪组无显著改善。治疗12周后奎硫平组在改善执行功能、言语流畅性和警觉性显著优于奥氮平组和氯氮平组(P〈0.05)。奥氮平组在数字特征和连线测定上明显优于氯氮平组(P〈0.05)。3种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在认知功能总分的改善与PANSS总分、阴性症状分的改善有显著相关性(r=-0.32,P〈0.05)。结论:3种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奎硫平、奥氮平、氯氮平可不同程度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长期住院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变化与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关系.方法入组长期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82例和健康对照52人.采用美国Nicolet Viking Quste诱发电位仪记录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潜伏期和波幅.采用动物命名测验、范畴流畅性测验、数字划消测验、连线测验(TMT-A、TMT-B)、Stroop测验(单词、颜色、色词干扰测验)、木块图测验、WMS-Ⅲ空间广度测验评估认知功能.结果患者组各项认知功能测验成绩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组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t=22.990,P<0.01),波幅较对照组明显降低(t=-9.699,P<0.01).患者组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与数字划消测验及TMT-A呈正相关(r=0.481,P<0.01;r=0.245,P<0.05).事件相关电位P300波幅与数字划消测验呈负相关(r=-0.338,P<0.01).结论长期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虽处于稳定期,但仍存在认知功能的损害.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潜伏期和波幅可能是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电生理指标,并与患者的认知量表评估结果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以及对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初步探索rTMS影响患者认知功能的潜在机制.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天津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按照病情、性别、年龄等因素进行配对,随机分配每对患者接受rTMS真刺激治疗(治疗组)和伪刺激治疗(对照组)4周,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可重复的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量(RBANS)在治疗前后评估患者的精神症状及认知功能.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检测血清CRP水平.结果 (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血清CRP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无变化;(2)治疗组治疗后PANSS总分及阴性症状因子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无变化;(3)治疗后,治疗组RBANS总分、视觉广度分、注意分、延时记忆分较前均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RBANS总分及各因子分较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PANSS总分差值与即刻记忆分差值、阴性量表分差值与RBANS总分差值及延时记忆分差值均呈负相关(P<0.05);(5)治疗组患者的血清CRP变化值与RBANS总分差值、即刻记忆、注意和延时记忆各因子差值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rTMS可以有效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其机制可能与rTMS治疗缓解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氨磺必利和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2例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随机分为氨磺必利组和奥氮平组治疗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于治疗前后评定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两组PANSS总分减分及一般病理学减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氨磺必利组PANSS阴性症状减分明显高于奥氮平组,奥氮平组PANSS阳性症状减分显著高于氨磺必利组(P均0.05)。氨磺必利组和奥氮平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5%和9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氮平组体质量增加、镇静嗜睡和血糖升高发生率明显高于氨磺必利组(P0.05或P0.01)。结论: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奥氮平相当,但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合并奥氮平(悉敏)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3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MECT合并奥氮平和单用奥氮平治疗。观察期为12周。分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韦氏记忆量表(WMS)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治疗2周末,MECT合并奥氮平组PANSS量表总分及阳性症状分较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4周末,奥氮平合并MECT组PANSS量表总分及阳性症状分较单用奥氮平组明显下降(P〈0.01),治疗12周后,两组PANSS量表总分、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下降(P〈0.01);(2)总有效率两组分为67.74%和62.50%,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3)奥氮平合并MECT组在MECT治疗期间WMS分明显下降(P〈0.01),但在MECT结束治疗后4~8周恢复,与单用奥氮平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4)两组均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MECT合并奥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肯定,安全性好,快速控制阳性症状的疗效优于单用奥氯平。  相似文献   

20.
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应用M eta分析对17篇奥氮平与其他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的文章进行再分析。结果:奥氮平自身对照比较的治疗效应极大(χ^2=141.00,P〈0.05)。治疗2周和治疗结束,奥氮平与对照药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与对照药相比,奥氮平的不良反应显著少于对照药组(P〈0.05或P〈0.01)。结论:奥氮平与对照药的临床疗效相仿,但不良反应明显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